大家好,我是汤师爷,专注AI智能体分享,致力于帮助100W人用智能体创富~

最近,AI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尤其是AI智能体这个领域,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经常被各种AI智能体、AI助手、AI代理这些概念搞得有点头晕目眩?

别担心,今天我就带着你一起,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一步步解开AI智能体的神秘面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案讲解:

  • 什么是AI智能体
  • 为什么需要AI智能体?
  • AI智能体与AI协同工作的区别
  • AI智能体的架构
  • AI智能体与大模型的关系
  • AI智能体的主流平台对比

相信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能对AI智能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AI智能体

AI智能体,也称为人工智能代理,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人工智能系统,其核心引擎通常是大模型(LLM)。AI智能体能够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和执行任务,以实现特定目标。

与传统人工智能相比,AI智能体具有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性,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独立运作。

AI智能体不仅能高效处理已知任务,还能灵活应对未知环境。比如,传统机器人只能按预设程序执行任务,而AI智能体可以根据环境变化自主调整策略,完成复杂的工作流程。

为什么需要AI智能体?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AI智能体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用户体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传统的大模型(LLM)如ChatGPT,虽然在自然语言处理上表现出色,但仍存在明显局限:容易产生幻觉、输出结果不够可靠、难以掌握最新时事、无法进行复杂计算,且缺乏实际行动能力和长期记忆能力。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AI智能体应运而生。以点外卖为例,传统的ChatGPT只能提供文字建议,而基于ChatGPT的AI智能体则能自主调用应用程序,完成从选择菜品到支付的全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这是因为AI智能体能够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具体步骤,并通过调用搜索引擎、操作APP、调用支付接口等外部工具来完成操作。

更重要的是,AI智能体通过长期记忆和自主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它们不仅能高效处理当前任务,还能积累经验,持续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随着技术进步,AI智能体必将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各行各业迈向智能化转型。

AI智能体与AI协同工作的区别

AI智能体与人类与AI协同工作的模式有显著区别。传统的AI协同模式,如Copilot,更多地被视为“副驾驶”,在特定任务中为人类提供辅助和建议。

例如,GitHub Copilot在代码编写过程中提供实时建议,帮助开发者提高效率。然而,Copilot依赖于明确的用户指令,其能力范围受限于用户的具体需求和提示的清晰度。

相比之下,AI智能体具备更强的独立性。只需设定一个目标,AI智能体便能自主思考并采取行动,详细拆解任务步骤,利用外部反馈和自主生成的提示词,实现目标的完成。

例如,设置一个AI智能体的目标为“优化现有的项目管理流程”,智能体会自主分析现有流程,识别瓶颈,提出改进方案,并执行相关操作,无需逐步指导。

AI智能体的架构

AI智能体的架构通常包括感知、规划、记忆、工具、行动四个关键组件。这些组件相互协作,赋予智能体自主决策和执行任务的能力。

1、感知(Perception)

感知是AI智能体与外部环境交互的基础接口,负责收集和解析环境数据,包括文本、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

我们以一个“会议助手”AI智能体为例,用户对“会议助手”说“安排一场明天下午的团队会议,主题是一季度的团队工作安排”,智能体首先需要通过麦克风获取语音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可处理的文本信息。

2、规划(Planning)

规划作为AI智能体的决策中心,负责将目标分解为可执行步骤,并制定实现策略。

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s)已成为一种标准的提示技术,用于提高模型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模型被要求 “一步一步地思考”,将复杂任务分解为更小、更简单的步骤。

针对“安排一场团队会议”这个任务,智能体需要规划具体的安排步骤,并合理安排执行顺序。例如:

  • 理解用户需求:用户说“安排一场明天下午的团队会议”,智能体首先理解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安排、参与者邀请和会议内容确定的任务。
  • 子任务分解:助手将会议安排任务拆解为多个阶段:确定会议时间、选择会议地点、邀请参与者、准备会议议程、发送会议邀请。
  • 依赖检查:如果发现部分参与者在指定时间有其他安排,系统会提示用户选择其他时间,或通过会议时间检测工具自动寻找最佳时间段。

规划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会议的顺利安排和参与者的满意度。通过合理的任务分解和优化,AI智能体 能帮助用户高效、有序地完成复杂的会议安排任务。

3、记忆(Memory)

记忆模块存储各类信息,涵盖历史交互、知识积累和临时任务数据。它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记忆存储当前会话信息,长期记忆保存用户偏好和历史记录等持久性数据。AI智能体通过快速检索机制访问这些记忆,支持复杂任务的执行。

在“安排一场团队会议”这个任务中,智能体需要记住用户的偏好、会议的历史数据以及之前的安排经验。短期记忆可存储当前的对话和临时信息,长期记忆则依赖外部数据库或云端记录,存放用户的常用会议时间、参与者的偏好和历史会议记录。

4、工具使用(Tools Use)

工具使用让AI智能体能够调用外部资源来扩展自身能力,包括API、代码库、应用程序或其他服务。

单纯依赖大模型内部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智能体若能自主调用日历应用、邮件系统或会议平台的 API,就能获取更精准、更及时的信息,让会议安排过程更加顺畅。例如:

  • 日历 API:当用户需要安排会议时,助手可以调用日历 API,自动检查用户和参与者的空闲时间,选择最佳时间段。
  • 邮件系统 API:助手可以自动生成并发送会议邀请邮件,包含会议时间、地点或在线链接、议程等信息,并跟踪参与者的回复。
  • 会议平台 API:若会议需要在线进行,助手可以调用飞书会议或腾讯会议的 API,自动创建会议链接,并将其附加到邀请中。
  • 任务管理工具:若会议涉及具体任务,助手可以调用任务管理工具的 API,自动创建相关任务并分配给相应人员。

5、行动(Action)

行动是AI智能体执行任务和环境交互的具体表现。它基于规划和记忆来执行具体动作,响应环境变化并完成既定任务。

智能体在规划好会议安排的步骤后,最终需要将这些方案付诸实施。行动不仅包括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还会直接操作相关工具完成任务。

AI智能体与大模型的关系

AI智能体和大模型虽然密切相关,但有着本质区别。大模型是AI智能体的核心,为其提供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而AI智能体除了大模型外,还具备规划、记忆和工具使用等多种能力,这赋予了它更强的自主性和执行力。

作为AI智能体的"大脑",大模型负责处理和生成自然语言,具备逻辑推理和语言理解能力。它能根据输入生成合理的输出,比如ChatGPT可以理解复杂指令并生成详细计划。但大模型本身无法执行具体任务,需要依靠AI智能体的其他组件来完成操作。

AI智能体通过整合大模型并结合规划、记忆和工具使用功能,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智能行为。它能根据大模型生成的计划,自主调用外部API,完成预订餐厅、安排会议等任务。同时,其记忆模块能够存储和检索长期信息,确保多轮对话中的上下文连贯性。

AI智能体的主流平台对比

随着AI智能体技术的发展,构建和部署AI智能体的平台正在快速演进。这些平台提供丰富的工具和框架,让开发者能轻松创建复杂的智能系统。以下是当前主流平台:

1. Dify

Dify是一个开源的大语言模型应用开发平台,支持GPT、Mistral、Llama3等数百种模型。平台提供声明式开发环境(通过YAML定义应用)、模块化设计、LLMOps功能(监控和优化应用性能)以及私有化部署能力。其定位是简化复杂AI应用的开发流程,特别适合需要深度定制化或企业级部署的场景。

优势:

  • 国际化支持:主要面向海外市场,集成多语言模型和国际化工具。
  • 灵活性与扩展性:支持自托管和云服务,可无缝集成企业现有系统,满足数据安全和合规需求。
  • 活跃开发者生态:开源社区提供丰富的模板和协作机会,支持快速迭代创新(如Workflow可视化流程)。
  • 多模型对比:支持同时测试不同模型(如GPT-4与Claude3)的响应,优化任务适配性。

劣势:

  • 学习门槛较高:模型集成和配置需要技术背景,对新手不友好。
  • 国内生态较弱:与Coze相比,国内市场份额和插件支持有限。

适用场景:

企业级LLM基础设施搭建、私有化部署、开发者主导的复杂AI应用开发。

2. Coze

Coze是字节跳动推出的低门槛智能体开发平台,以自然对话体验为特色,支持语音识别/生成、丰富的插件生态,并可通过Web SDK嵌入网页。其核心用户群体是C端用户和轻量级应用开发者。

优势:

  • 极致用户体验:界面简洁,对话流畅,语音交互精准,适合非技术用户快速上手。
  • 插件与生态优势:内置多领域插件(如电商、客服),依托字节技术资源,国内生态支持强大。
  • 免费GPT-4接入:国际版支持免费使用GPT-4模型,功能成熟度高。

劣势:

  • 定制化不足:主要面向标准化Bot开发,复杂任务扩展性弱于Dify和FastGPT,且仅支持云端部署。

适用场景:

智能客服、语音助手、社交媒体聊天机器人等注重交互体验的C端应用。

3. FastGPT

FastGPT专注于知识问答类Agent开发,基于RAG技术优化知识库检索,适合企业级深度定制,但生态主要聚焦国内市场。

优势:

  • 垂直领域优势:在知识库构建和复杂问答场景表现突出,支持高度定制化功能。
  • 开源与可扩展性:吸引开发者贡献,适合需要自主优化的团队。

劣势:

  • 部署复杂:需要技术背景配置,对初学者不友好。
  • 生态局限:国际化支持较弱,插件和模型集成选项少于Dify和Coze。

适用场景:

企业知识库管理、专业领域问答系统、需本地化部署的行业解决方案。

本文已收录于,我的技术博客:tangshiye.cn 里面有,DeepSeek 资料,AI 智能体教程,算法 Leetcode 详解,BAT 面试真题,架构设计,等干货分享。

关于智能体(AI Agent),不得不看的一篇总结(建议收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大一/初学者学C语言前必看!!!(建议收藏)

    目录 数据类型 常量.变量 数组 字符串.转义字符 选择语句 循环语句 函数 操作符 结构体 指针 神秘的学习资料基地​jq.qq.com/?_wv=1027&k=5kWJsY1z 一.数据类 ...

  2. 多智能体系统(MAS)简介

    1.背景   自然界中大量个体聚集时往往能够形成协调.有序,甚至令人感到震撼的运动场景,比如天空中集体翱翔的庞大的鸟群.海洋中成群游动的鱼群,陆地上合作捕猎的狼群.这些群体现象所表现出的分布.协调.自 ...

  3. 伯克利推出「看视频学动作」的AI智能体

    伯克利曾经提出 DeepMimic框架,让智能体模仿参考动作片段来学习高难度技能.但这些参考片段都是经过动作捕捉合成的高度结构化数据,数据本身的获取需要很高的成本.而近日,他们又更进一步,提出了可以直 ...

  4. TensorFlow利用A3C算法训练智能体玩CartPole游戏

    本教程讲解如何使用深度强化学习训练一个可以在 CartPole 游戏中获胜的模型.研究人员使用 tf.keras.OpenAI 训练了一个使用「异步优势动作评价」(Asynchronous Advan ...

  5. DRL 教程 | 如何保持运动小车上的旗杆屹立不倒?TensorFlow利用A3C算法训练智能体玩CartPole游戏

    本教程讲解如何使用深度强化学习训练一个可以在 CartPole 游戏中获胜的模型.研究人员使用 tf.keras.OpenAI 训练了一个使用「异步优势动作评价」(Asynchronous Advan ...

  6. 生成式AI对业务流程有哪些影响?企业如何应用生成式AI?一文看懂

    集成与融合类ChatGPT工具与技术,以生成式AI变革业务流程 ChatGPT背后的生成式AI,聊聊生成式AI如何改变业务流程 ChatGPT月活用户过亿,生成式AI对组织的业务流程有哪些影响? 生成 ...

  7. 你不得不看的Python机器学习工具

    IEEE Spectrum排行榜第一,Skill UP排名第一的开发工具,Stack Overflow年度调查中程序员最感兴趣的选择,Stack Overflow 6月份访问量最多的编程语言..... ...

  8. 【SerpentAI:Python开源游戏智能体开发框架——相比OpenAI Universe可导入自己的游戏、可脱离Docker/VNC运行】

    https://weibo.com/fly51fly?from=myfollow_all&is_all=1#1514439335614 [SerpentAI:Python开源游戏智能体开发框架 ...

  9. 【转】不得不看的两次从C++回归C的高手评论C++

    不得不看的两次从C++回归C的高手评论C++ Linux之父炮轰C++:糟糕程序员的垃圾语言 Linux之父话糙理不糙 不得不看的两次从C++回归C的高手评论C++ C语言是否该扔进垃圾桶 为什么每个 ...

  10. 学java入门到精通,不得不看的15本书

    学java入门到精通,不得不看的15本书 一.Java编程入门类1.<Java编程思想>2.<Agile Java>中文版 二.Java编程进阶类1.<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 ...

随机推荐

  1. 代码随想录第九天 | Leecode 151.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Leecode 28. 找出字符串中第一个匹配项的下标、Leecode 459.重复的子字符串

    Leecode 151.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n/problems/reverse-words-in-a-string/description/ 题目描述 ...

  2. 基于Kubernetes可扩展的Selenium 并行自动化测试部署及搭建(2)——Win10环境下Kubernetes(k8s)部署

    继续上一篇,本篇进行K8S环境部署. K8s部署: 1.  访问k8s-for-docker-desktop 的github地址: https://github.com/AliyunContainer ...

  3. codeup之统计同成绩学生人数

    Description 读入N名学生的成绩,将获得某一给定分数的学生人数输出. Input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的格式为 第1行:N 第2行:N名学生的成绩,相邻两数字用一个空格间隔 ...

  4. Git-如何区分使用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

    个人日常编写点小玩具,code 的版本控制一般托管于GitHub,但是公司内部使用 GitLb 来进行代码版本控制,这样为了能够在同一台 MacBook(自带,公司有补贴)日常区分出两个账户,通过翻阅 ...

  5. ShadowSql之表达式树

    ShadowSql的主要思想通过表和字段的影子来拼写sql .net中的表达式树是作为模型类的影子,非常契合ShadowSql 拿表达式树来拼写sql就和EF类似 一.nuget包 nuget安装Sh ...

  6. Spring Boot线程池简单监控|转

    背景   在我们实际项目开发中,常常会为不同优先级的任务设置相对应的线程池.一般我们只关注相关池的相关参数如核心线程数据,最大线程数据等等参数,容易忽略了对线程池中实际运行情况的监控. 综上所述:线程 ...

  7. Intellij Idea 通过svn或者git提交代码时速度慢的解决办法

       问题分析:在使用 IntelliJ IDEA 操作Git的时候,Git响应速度特别满,等待差不多10秒.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操作,真是等的花儿都谢了.    解决方案:更改IntelliJ IDE ...

  8. 【中文】【吴恩达课后编程作业】Course 4 - 卷积神经网络 - 第三周作业

    [中文][吴恩达课后编程作业]Course 4 - 卷积神经网络 - 第三周作业 - 车辆识别 上一篇:[课程4 - 第三周测验]※※※※※ [回到目录]※※※※※下一篇:[课程4 - 第四周测验] ...

  9. C++协程:异步编程的轻量级解决方案

    1. ​协程的本质与特性​ C++20引入的协程(Coroutines)是一种可暂停和恢复的函数,通过co_await.co_yield.co_return三个关键字实现非抢占式任务调度. 与传统线程 ...

  10. Grafana监控指标、日志与链路追踪数据采集到GreptimeDB的完整实践指南

    以下是将Grafana监控指标.日志与链路追踪数据采集到GreptimeDB的完整实践指南,涵盖部署.运维.安全及扩展的全流程: 一.整体架构 图表 二.数据采集配置 1. 指标采集(Prome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