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始发于个人公众号:TechFlow
 
今天是周末,和大家一起来看一道算法题。这道题是大名鼎鼎的LeetCode的第一题,也是面试当中非常常见的一道面试题。题目不难,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还是很有意思,也是一道很适合入门的算法题。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题目吧。
 
Given an array of integers, return indices of the two numbers such that they add up to a specific target. You may assume that each input would have exactly one solution, and you may not use the same element twice.
 
翻译
 
给定一个全是int的数组和一个整数target,要求返回两个下标,使得数组当中这两个下标对应的和等于target。
你可以假设一定值存在一个答案,并且一个元素不能使用两次。
 
解答
 
找两个数和等于target,第一反应就是暴力枚举。假设数组长度是n,那么一个
n2的循环就可以搞定。用Python的话,分分钟就可以写出代码。
 
 
这样做当然是正确的,但显然不是最好的答案。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O(n2)的算法都不是最优解。
 
引入map
 
如果你熟悉C++ STL或者其他语言工具库的用法,想必应该很容易想到可以使用map。map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容器,用来存储key-value格式的数据对。
在这道题当中,我们可以将元素和它在数组当中对应的下标存储进map当中。也就是说我们把所有数据对应的下标存储好了之后,我们在遍历的时候,就可以去掉j那一重循环,而直接判断target−a[j]在不在map当中即可。
我们继续写出伪代码:
 
这个算法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这么写出代码来提交一定过不了。
 
因为有一种隐藏的情况没有考虑到,一般我们会把这种隐藏的不容易想到的情况称作“Trick”,可以看做是出题人使用的诡计。
 
题目当中说了,同一个元素不能使用两次,但是并没有说数组当中没有重复的元素。map的使用有一个限制,就是不能有key值相同的元素。如果数组当中存在重复的元素,那么后面读到的数据会覆盖前面的。覆盖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会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判断元素出现的次数。
 
举个例子,比如:target=6, array=[3, 3]
 
由于我们使用了map,我们在记录下第二个3的时候,就会损失第一个3的信息。这样我们就会错过答案,不过这个问题也并不是不能解决,我们可以用一个标记记录一下,是否有重复的数字或者是重复的数字是什么。不过这并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没有想到完美解法,是因为有一个潜在的条件被我们忽略了。
 
这个条件就是加法的交换律,也就是说a+b=target,那么b+a也应该等于target。这当然是一个废话,但如果a和b之间存在顺序的话就不一样了。如果a的顺序在b前面,那么我们应该通过a去找b呢,还是应该通过b去找a?
 
当然是通过b去找a,因为a在b之前,我们可以利用之前已经遍历过的信息查找。如果通过a去找b,那么我们需要再开辟一个循环遍历。
 
想明白了这点,剩下的就简单了。
 
假设数组array一共有n个元素,分别是a0,a1,⋯,an−1。我们用一个map存储之前出现过的元素的下标,当我们遍历到i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判断target−ai在不在map当中即可。
 
因为假设存在ai+aj=target,i<j。当我们指针遍历到i的时候找不出答案,因为aj的值还没有出现在map中。但是当我们遍历到j的时候,一定可以找到答案,因为ai已经出现过了。
 
通过利用加法交换律以及元素出现的先后顺序,再结合map,我们只需要一次遍历就可以找到答案。就算出现重复元素,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是先判断存不存在,再更新map。
 
最后,附上伪代码:
 
这题本身并不难解,用到的知识也平淡无奇,不过要想能琢磨出其中的trick,并想到解法,并不容易,需要基于充分的思考和理解。
 
简单题也能有所收获,祝大家刷题愉快。
 
如果喜欢本文,请顺手给个关注吧:
 

LeetCode 1 Two Sum——在数组上遍历出花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eetCode] #167# Two Sum II : 数组/二分查找/双指针

    一. 题目 1. Two Sum II Given an array of integers that is already sorted in ascending order, find two n ...

  2. Java-在数组中遍历出最值

    在操作数组时,经常需要获取数组中元素的最值. 代码 public class Example3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rr= ...

  3. [LeetCode] 40. Combination Sum II ☆☆☆(数组相加等于指定的数)

    https://leetcode.wang/leetCode-40-Combination-Sum-II.html 描述 Given a collection of candidate numbers ...

  4. Leetcode39--->Combination Sum(在数组中找出和为target的组合)

    题目: 给定一个数组candidates和一个目标值target,求出数组中相加结果为target的数字组合: 举例: For example, given candidate set [2, 3, ...

  5. [LeetCode] #1# Two Sum : 数组/哈希表/二分查找/双指针

    一. 题目 1. Two SumTotal Accepted: 241484 Total Submissions: 1005339 Difficulty: Easy Given an array of ...

  6. [LeetCode] 548. Split Array with Equal Sum 分割数组成和相同的子数组

    Given an array with n integers, you need to find if there are triplets (i, j, k) which satisfies fol ...

  7. [LeetCode] 167. Two Sum II - Input array is sorted 两数和 II - 输入是有序的数组

    Given an array of integers that is already sorted in ascending order, find two numbers such that the ...

  8. LeetCode 1 Two Sum 解题报告

    LeetCode 1 Two Sum 解题报告 偶然间听见leetcode这个平台,这里面题量也不是很多200多题,打算平时有空在研究生期间就刷完,跟跟多的练习算法的人进行交流思想,一定的ACM算法积 ...

  9. [leetCode][013] Two Sum 2

    题目: Given an array of integers that is already sorted in ascending order, find two numbers such that ...

随机推荐

  1. vue cli3 子目录问题

    在使用 vue-cli3 build的时候,使用非子目录需要在 vue.config.js 中添加如下代码: module.exports = { baseUrl: process.env.NODE_ ...

  2. Libevent:2设置

    Libevent有一些整个进程共享的全局设置.这些设置会影响到整个的库.因此必须在调用Libevent其他函数之前进行设置,否则,LIbevent就会陷入不一致的状态. 一:Libevent中的日志信 ...

  3. 微信小程序中支持es7的async语法

    最近在原生的微信小程序项目中需要把原来es6的promise方法改成es7的async await,这样代码看起来更直观,也方便以后的兄弟维护,但是改了代码之后项目就报错了. 提示的错误是:regen ...

  4. 4.2.1 Data Flow-File Write-基本过程

  5. ViewPager封装工具类: 轻松实现APP导航或APP中的广告栏

    相信做app应用开发的,绝对都接触过ViewPager,毕竟ViewPager的应用可以说无处不在:APP第一次启动时的新手导航页,APP中结合Fragment实现页面滑动,APP中常见的广告栏的自动 ...

  6. poj 2689 Prime Distance (素数二次筛法)

    2689 -- Prime Distance 没怎么研究过数论,还是今天才知道有素数二次筛法这样的东西. 题意是,要求求出给定区间内相邻两个素数的最大和最小差. 二次筛法的意思其实就是先将1~sqrt ...

  7. poj 1039 Pipe (Geometry)

    1039 -- Pipe 理解错题意一个晚上._(:з」∠)_ 题意很容易看懂,就是要求你求出从外面射进一根管子的射线,最远可以射到哪里. 正解的做法是,选择上点和下点各一个,然后对于每个折点位置竖直 ...

  8. 使用colab平台进行训练

    https://www.zhongxiaoping.cn/2018/12/01/%E4%BD%BF%E7%94%A8colab%E5%B9%B3%E5%8F%B0%E8%BF%9B%E8%A1%8C% ...

  9. Google Colab使用教程

    简介Google Colaboratory是谷歌开放的云服务平台,提供免费的CPU.GPU和TPU服务器. 目前深度学习在图像和文本上的应用越来越多,不断有新的模型.新的算法获得更好的效果,然而,一方 ...

  10. jieba完整文档

    jieba “结巴”中文分词:做最好的 Python 中文分词组件 "Jieba" (Chinese for "to stutter") Chinese t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