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1】Java中的指针:Unsafe类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2】无锁的对象引用:AtomicReference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3】带有时间戳的对象引用:AtomicStampedReference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4】数组也能无锁:AtomicIntegerArray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5】让普通变量也享受原子操作

我们已经比较完整得介绍了有关无锁的概念和使用方法。相对于有锁的方法,使用无锁的方式编程更加考验一个程序员的耐心和智力。但是,无锁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它比有锁的程序拥有更好的性能;第二,它天生就是死锁免疫的。就凭借这2个优势,就值得我们冒险尝试使用无锁的并发。

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种使用无锁方式实现的Vector。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无锁的算法,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下有关Vector实现的细节和算法技巧。(在本例中,讲述的无锁Vector来自于amino并发包)

我们将这个无锁的Vector称为LockFreeVector。它的特点是可以根据需求动态扩展其内部空间。在这里,我们使用二维数组来表示LockFreeVector的内部存储,如下:

private final AtomicReferenceArray<AtomicReferenceArray<E>> buckets;

 变量buckets存放所有的内部元素。从定义上看,它是一个保存着数组的数组,也就是通常的二维数组。特别之处在于这些数组都是使用CAS的原子数组。为什么使用二维数组去实现一个一维的Vector呢?这是为了将来Vector进行动态扩展时可以更加方便。我们知道,AtomicReferenceArray内部使用Object[]来进行实际数据的存储,这使得动态空间增加特别的麻烦,因此使用二维数组的好处就是为将来增加新的元素。

此外,为了更有序的读写数组,定义一个称为Descriptor的元素。它的作用是使用CAS操作写入新数据。

01 static class Descriptor<E> {

02    public int size;

03    volatile WriteDescriptor<E> writeop;

04    public Descriptor(int size, WriteDescriptor<E> writeop) {

05             this.size = size;

06             this.writeop = writeop;

07    }

08    public void completeWrite() {

09             WriteDescriptor<E> tmpOp = writeop;

10             if (tmpOp != null) {

11                      tmpOp.doIt();

12                      writeop = null; // this is safe since all write to writeop use

13                      // null as r_value.

14             }

15    }

16 }

17

18 static class WriteDescriptor<E> {

19    public E oldV;

20    public E newV;

21    public AtomicReferenceArray<E> addr;

22    public int addr_ind;

23

24    public WriteDescriptor(AtomicReferenceArray<E> addr, int addr_ind,

25                      E oldV, E newV) {

26             this.addr = addr;

27             this.addr_ind = addr_ind;

28             this.oldV = oldV;

29             this.newV = newV;

30    }

31

32    public void doIt() {

33             addr.compareAndSet(addr_ind, oldV, newV);

34    }

35 }

  

上述代码第4行定义的Descriptor构造函数接收2个参数,第一个为整个Vector的长度,第2个为一个writer。最终,写入数据是通过writer进行的(通过completeWrite()方法)。

第24行,WriteDescriptor的构造函数接收4个参数。第一个参数addr表示要修改的原子数组,第二个参数为要写入的数组索引位置,第三个oldV为期望值,第4个newV为需要写入的值。

在构造LockFreeVector时,显然需要将buckets和descriptor进行初始化。

public LockFreeVector() {

         buckets = new AtomicReferenceArray<AtomicReferenceArray<E>>(N_BUCKET);

         buckets.set(0, new AtomicReferenceArray<E>(FIRST_BUCKET_SIZE));

         descriptor = new AtomicReference<Descriptor<E>>(new Descriptor<E>(0,

                            null));

}

  在这里N_BUCKET为30,也就是说这个buckets里面可以存放一共30个数组(由于数组无法动态增长,因此数组总数也就不能超过30个)。并且将第一个数组的大小为FIRST_BUCKET_SIZE为8。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如果每个数组8个元素,一共30个数组,那岂不是一共只能存放240个元素吗?

如果大家了解JDK内的Vector实现,应该知道,Vector在进行空间增长时,默认情况下,每次都会将总容量翻倍。因此,这里也借鉴类似的思想,每次空间扩张,新的数组的大小为原来的2倍(即每次空间扩展都启用一个新的数组),因此,第一个数组为8,第2个就是16,第3个就是32。以此类推,因此30个数组可以支持的总元素达到。

这数值已经超过了2^33,即在80亿以上。因此,可以满足一般的应用。

当有元素需要加入LockFreeVector时,使用一个名为push_back()的方法,将元素压入Vector最后一个位置。这个操作显然就是LockFreeVector的最为核心的方法,也是最能体现CAS使用特点的方法,它的实现如下:

01 public void push_back(E e) {

02    Descriptor<E> desc;

03    Descriptor<E> newd;

04    do {

05             desc = descriptor.get();

06             desc.completeWrite();

07

08             int pos = desc.size + FIRST_BUCKET_SIZE;

09             int zeroNumPos = Integer.numberOfLeadingZeros(pos);

10             int bucketInd = zeroNumFirst - zeroNumPos;

11             if (buckets.get(bucketInd) == null) {

12                      int newLen = 2 * buckets.get(bucketInd - 1).length();

13                      if (debug)

14                                System.out.println("New Length is:" + newLen);

15                      buckets.compareAndSet(bucketInd, null,

16                                         new AtomicReferenceArray<E>(newLen));

17             }

18

19             int idx = (0x80000000>>>zeroNumPos) ^ pos;

20             newd = new Descriptor<E>(desc.size + 1, new WriteDescriptor<E>(

21                                buckets.get(bucketInd), idx, null, e));

22    } while (!descriptor.compareAndSet(desc, newd));

23    descriptor.get().completeWrite();

24 }

  

可以看到,这个方法主体部分是一个do-while循环,用来不断尝试对descriptor的设置。也就是通过CAS保证了descriptor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在第23行,使用descriptor将数据真正地写入数组中。这个descriptor写入的数据由20~21行构造的WriteDescriptor决定。

摘自《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6】挑战无锁算法:无锁的Vector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4】数组也能无锁:AtomicIntegerArray

    除了提供基本数据类型外,JDK还为我们准备了数组等复合结构.当前可用的原子数组有:AtomicIntegerArray.AtomicLongArray和AtomicReferenceArray,分别表 ...

  2.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7】让线程之间互相帮助--SynchronousQueue的实现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1]Java中的指针:Unsafe类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2]无锁的对象引用:AtomicReference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3]带有时间戳的对象 ...

  3.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5】让普通变量也享受原子操作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1]Java中的指针:Unsafe类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2]无锁的对象引用:AtomicReference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3]带有时间戳的对象 ...

  4.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3】带有时间戳的对象引用:AtomicStampedReference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1]Java中的指针:Unsafe类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2]无锁的对象引用:AtomicReference AtomicReference无法解决上述问题的根 ...

  5.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读书笔记

    文章目录 第二章 Java并行程序基础 2.1 线程的基本操作 2.1.1 线程中断 2.1.2 等待(wait)和通知(notify) 2.1.3 等待线程结束(join)和谦让(yield) 2. ...

  6.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 1】Java中的指针:Unsafe类

    是<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第4章的几点. 如果你对技术有着不折不挠的追求,应该还会特别在意incrementAndGet() 方法中compareAndSet()的实现.现在,就让我 ...

  7.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源码整理及读书笔记

    日常啰嗦 不要被标题吓到,虽然书籍是<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但是这篇文章不会讲高并发.线程安全.锁啊这些比较恼人的知识点,甚至都不会谈相关的技术,只是写一写本人的一点读书感受,顺便 ...

  8.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读书笔记三

    第三章 JDK并发包 1.同步控制 重入锁:重入锁使用java.util.concurrent.locks.ReentrantLock类来实现,这种锁可以反复使用所以叫重入锁. 重入锁和synchro ...

  9. 《实战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读书笔记四

    第四章 锁的优化及注意事项 1.锁性能的几点建议 减小锁持有时间: 系统持有锁时间越长锁竞争程度就越激烈,只对需要同步的方法加锁,可以减小锁持有时间进而提高锁性能. 减少锁的持有时间有助于降低锁冲突的 ...

随机推荐

  1. Dark Mobile Bank之移动银行应用仿冒攻击威胁分析报告

    一.背景 据“第十五次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暨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移动终端的病毒感染比例为50.46%,相对于2014年增长了18.96%,移动终端病毒感染率涨幅较大, ...

  2. 《ASP.NET MVC高级编程(4版)》读书笔记(5)表单和HTML辅助方法

    5.1 表单使用 5.1.1 action 和 method 特性 <form action="/Home/Index">     <input name=&qu ...

  3. Breakpad Google的crash捕获、抓取开源库

    简介: Breadpad为google chrominum项目下用于处理dump的一套工具:内部采用跨平台方式实现捕获.生成.解析与平台无关的dump,便于统一处理:支持进程内与进程外捕获,当为进程外 ...

  4. 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

    TCP的简要要说明 标签(空格分隔): TCP 网络编程 Linux 面试 在此输入正文 一.TCP是什么 TCP全称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

  5. Python的多类型传值和冗余参数

    多类型传值(向函数中传递元组和字典) 1 向函数中传递元组 def func(x,y): print x+y     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传入两个变量就可以了,但是比如我有一个元组t = ( ...

  6. Java 之 软件的生命周期

    1.寻找商机: a.项目:有明确的需求提供方 b.产品:没有需求提供方,由市场决定 2.可行性分析: a.国家法律法规 b.资金 c.人员技术组成 3.投标 4.需求的搜集与分析: a.参与人员:需求 ...

  7. SpringMVC(三) RequestMapping修饰类

    SpringMVC使用@RequestMapping 注解为控制器指定可以处理哪些URL请求. 可以用于类定义以及方法定义: 类定义:提供初步的请求映射信息.相对于WEB应用的根目录. 方法处:提供进 ...

  8. Kafka vs RocketMQ—— Topic数量对单机性能的影响-转自阿里中间件

    引言 上一期我们对比了三类消息产品(Kafka.RabbitMQ.RocketMQ)单纯发送小消息的性能,受到了程序猿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大家对这种单纯的发送场景感到并不过瘾,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网站的业务 ...

  9. D3中selection之使用

    1. 极为重要的reference: [1] How selections works. http://bost.ocks.org/mike/selection/ [2] Nested selecti ...

  10. Qt中 QString 和int, char等的“相互”转换

    转载:http://blog.csdn.net/ei__nino/article/details/7297791 Qt中 int ,float ,double转换为QString 有两种方法 1.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