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class="Apple-interchange-newline"><div></div>
 
 
 
python学习 第六天课后总结:
今日内容:
  一,元组:tuple()    跟python其它数据类型一样,tuple()也是一个可将字符串转换成元组的内置函数
    特点:
      1,被元组转换的对象,一定是可迭代的对象,数字可不行滴,一般字符串或列表,转换后都会被拆成单个元素
         在无组中存在,可以被for 循环给迭代的。
 
 
      2,元组是有序排列,可通过索引值进行索引,当然也可以计算它的长度
          例:tu = (a,b,c,d,e)    #定义一个元组
              print(len(tu))        #会显示: 3   当前元组的元素数量为3
              s1 = tu[2:]           #对元组进行切片,索取元组的元素并给变量s1赋值
              print(tu.index(b,1,3)) #在元组中索引指定的元素x,指定从索引值1开始,
                #   显示为 1             到索引值3结束的范围查找值为b的元素位置,默认可不指定范围
              print(len(tu))    # 显示为 5  表示此元组中共有五个元素
      3,元组是不可变类型的python数据类型。里面的元素是不可更改滴,但如果元素为列表,或字典时,可变列表或
         列表的值。
          例:t2 = (1,["a","b","c"],{"name":"Frank"})
              t2[1][2] = "d"          #重新定义元素中索引值为1的列表中的索引位置为2的值
              t2[2]["name"] = "aibapspl#重新定义元素中索引值为2的字典中的索引位置为"name"的值
              print(t2)                 #显示为:(1, ['a', 'b', 'd'], {'name': 'aibapspl'})
      4,如果定义元组时,值只有一个,在此元素后一定要加一个逗号,代表后面还有元素,可被for循环迭代。
          例: tu1 = tuple(1,)      #当元素只有一个时,定义元组时,此元素后面一定要加逗号!
      5,应用场景: 根据需要,元组和列表可以互相转换。
          例 li = [1,2,3]              #定义一个列表
             tu = tuple(li)           #使用tuple()内置函数转换列表
             print(type(tu))          #查看转换后的类型
              <class 'tuple'>         #显示为元组类型
             l2 = list(tu)            #使用函数list()转换无组
             print(type(l2))          #查看转换后的类型
                <class 'list'>        #显示为列表类型
                  
  二,字典 dict{} 此数据类型为python语言中唯一的mapping类型,即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
    特点: 
       1, 字典内的元素都是以键值对形式存在,即key:value的形式一一对应,key与value之间使用冒号分隔,每个           元素之间使用逗号隔开
           key:只能是不可变类型,如数字类型,元组,字符串和布尔型
           value: 所有类型都可以为value
              例: dic1 = {123:None,None:123,(1,2):[a,b],True:None,{"s":2}:1.92,2.16:2.16}
        2,字典中的key具有唯一性,如果字典中已存在一个值,如果再赋值一个相同的key,字典中key的值会被覆盖
              例:dic1 = {123: None,}     #定义一个字典
                  dic1[123] = "abc"       #替换字典中key为123的值为"abc"
                  print(dic1)             #打印字典
                  {123: 'abc'}
        3, 字典是无序存储的,所以无法使用index()索引,只能靠取key来更改key的值,
              例: dic1 = {123: None}     #定义一个字典
                  print(dic1[123])        #查询字典中key为123的值
                  abc                     #显示key的值为abc
                  print(type(dic1[123]))  #查询这个key的值的类型
                  <class 'str'>           #显示为字符串类型
         内置属性的使用方法:
             .pop()       根据key来指定要删除的元素
              例:  dic1 = {123: None,"name":"Frank"}     #定义一个字典
                    dic1.pop("name")                      #删除一个key为"name"的元素
                    print(dic1)                           #打字删除后的字典
                    {123: None}                           #结果显示,key为"name"的元素已删除
             .copy()      浅拷贝  相当系统另申请一个内存空间以来存放与原字典一样的值
               例: dic1 = {123: None}           #定义一个字典
                    dic2 = dic1.copy()          #字典dice2复制dict1的值
                    print(dic2)                 #打字dice2的值
                    {123: None}                 #显示dice2的值
                    print(id(dic1),id(dic2))    #打印出二个字典的内存id
                    4567702768 4644934784       #显示出二个字典的内存id不相同
    三,集合  set()  
        特点:
          1,单列的数据集合,内部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但每个数据都具有唯一性
                例: li = [1,2,3,4,2] #创建一个空集合
                    s1 = set(li)      #将列表转换成集合
                    print(s1)         #打印出集合的值
                    {1, 2, 3, 4}
                    print(type(s1))   #打印类型
                    <class 'set'>     #显示的类型为集合
          2,无序存储 无法使用key或索引值来取值
           
        使用场景:集合间的运算
                例:s1 = {1,2,3,"x"}      #创建四个集合
                    s2 = {1,2,3,"y"}
                    s3 = {4,5,6}  
                    s4 = {1,2,3,4,5,6}
                    print(type(s1),type(s2),type(s3),type(s4))  #打印类型
                    <class 'set'> <class 'set'> <class 'set'> <class 'set'> #显示都为集合
             交集:&
                   print(s1 & s2)   #打印出二个集合之间的交集,即相同的元素
                   {1, 2, 3}        #显示出二个集合间的相同元素
             并集:|
                  print(s1 | s2)    #打出出二个集合的并集,即把二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集合,并去除重复元素
                  {1, 2, 3, 'x', 'y'} #显示出二个集合的所有元素,并去除了重复的部分
             差集:-
                  print(s4 - s3)     #打印出s4与s3的差集 即用s4里的所有元素减去s3的元素,留下的就是s3                                       中没有的元素
                  {1, 2, 3}           #显示出s3中没有的元素
              也可使用函数: 集合一.symmetric_difference(集合二)来完成来完成 
                   print(s4.symmetric_difference(s3))  #打印出s4与s3的差集 即用s4里的所有元素减去                  {1, 2, 3}                             s3的元素,留下的就是s3中没有的元素
                  print(s4.symmetric_difference(s3))
             对称交集: ^
                   print(s1 ^ s2)     #打印出二个集合的对称交集 即显示出二个集合中相互没有的元素
                   {'x', 'y'}         #显示出这二个集合相互没有的元素
                   也可使用函数: 集合一.symmetric_difference(集合二)来完成
                   print(s1.symmetric_difference(s2))
                   {'x', 'y'}         ##显示出这二个集合相互欠缺的元素
           

python学习 第六天课后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学习第六天运算符总结大全

    python学习第六天运算符总结大全,玖乐网络(www.96net.com.cn)列出下面详细 1,算术运算符 + 加 - 减 *乘 / 除 % 求模 ** 乘方 // 取整除 - 返回商的整数部分 ...

  2. python学习第六天

    一. 模块介绍1. 模块的定义:用一堆代码实现了某个功能的代码集合     包的定义:本质就是一个目录(必须导游一个_init_.py文件),是用来从逻辑上组织模块的.2. 需要多个函数才能完成(函数 ...

  3. python学习第六天 条件判断和循环

    总归来讲,学过C语言的同学,对条件判断和循环并不陌生.这次随笔只是普及一下python的条件判断和循环对应的语法而已. 条件判断: 不多说,直接贴代码: age = 23 if age >= 6 ...

  4. python学习第六天:python基础(dict、set)

    dict dict的支持,dict全称dictionary,在其他语言中也称为map,使用键-值(key-value)存储,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 创建&取值 为什么dict查找速度这么快? 因为 ...

  5. python学习第六天:python基础(条件判断、循环)

    条件判断 格式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2>: <执行2> elif <条件判断3>: <执行3> ...

  6. 数据类型+内置方法 python学习第六天

    元组 用途:不可变的列表,能存多个值,但多个值只有取的需求而没有改的需求. 定义方式:在()内用逗号分隔开多个元素,可以存放任意类型的值. names=(‘alex’,’blex’,’clex’) 强 ...

  7. python学习第六天--匿名函数、过滤、映射

    匿名函数 lambda表达式 过滤器 filter(判断函数,可迭代对象) 会根据提供的函数对指定序列做过滤 映射 map(判断函数,可迭代对象) 会根据提供的函数对指定序列做映射

  8. Python 学习 第三天 课后总结:

    PYTHON学习第三天课后总结: 1,注释:就是对代码起到说明注解的作用.   注释分为单行注释与多行注释.  单行注释:只注释一行代码在需要注释的所在行的行首使用#号来注释此行,注意#与代码之间需要 ...

  9. Python学习--04条件控制与循环结构

    Python学习--04条件控制与循环结构 条件控制 在Python程序中,用if语句实现条件控制. 语法格式: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 ...

随机推荐

  1. rgba

    正反两面展示效果 <!DOCTYPE html>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

  2. django 笔记2

    默默坚持 :路由系统 URL :视图 request.GET request.POST request.FILES #checkbox等多选的内容 request.POST.getlist() #上传 ...

  3. Android 勤用RXJava compose操作符消除重复代码

    相信小伙伴在使用RXJava与Retrofit请求网络时,都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IO线程请求网络解析数据,接着返回主线程setData.更新View试图,那么也肯定熟悉下面这几句代码: .subsc ...

  4. Python(四) 分支、循环、条件与枚举

    一.什么是表达式 表达式(Expression)是运算符(operator)和操作数(operand)所构成的序列 二.表达式的优先级 三.表达式优先级练习 优先级同级 从左往右计算 1 or 2 a ...

  5. Jesse's Code

    题目描述 Jesse是个数学迷,他最喜欢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因此他的计算机密码也都采用素数. 但一直用同一个密码是不安全的,所以他要经常更换他的密码.但他只允许自己的密码中出现某些数字,且密码的每一 ...

  6. Python3爬虫之爬取某一路径的所有html文件

    要离线下载易百教程网站中的所有关于Python的教程,需要将Python教程的首页作为种子url:http://www.yiibai.com/python/,然后按照广度优先(广度优先,使用队列:深度 ...

  7. JAVA实现排队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xiaojimanman/article/details/50401727 http://www.llwjy.com/blogdetail/3 ...

  8. sql-server 2005数据库文件恢复(检測到基于一致性的逻辑 I/O 错误)

    今天sql-server数据库突然报错: SQL Server 检測到基于一致性的逻辑 I/O 错误 校验和不对(应为: 0x7c781313,但实际为: 0x67a313c9). 在文件 'C:\P ...

  9. java8新增特性(一)---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也成为闭包,是java语言层次上的改变,Lambda同意把函数作为一个方法的參数(函数作为參数传递进方法中),或者把代码看成数据.函数式程序猿对这一概念非常熟悉. 在JVM平台上有非 ...

  10. 自定义控件之onMeasure

    最近一直在接触自定义控件的知识,自己就尝试着写了一个小的demo,算是对自定义知识点进行下总结 今天先来看下自定义控件需要重写的三个重要方法 看代码 package com.example.tes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