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的协议层和物理层
I2C 协议简介
I2C 通讯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由 Phiilps 公司开发的,由于它引脚少,硬件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强,不需要 USART、CAN 等通讯协议的外部收发设备,现在被广泛地使用在系统内多个集成电路(IC)间的通讯。
在计算机科学里,大部分复杂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分层来简化。如芯片被分为内核层和片上外设;STM32 标准库则是在寄存器与用户代码之间的软件层。对于通讯协议,我们也以分层的方式来理解,最基本的是把它分为物理层和协议层。物理层规定通讯系统中具有机械、电子功能部分的特性,确保原始数据在物理媒体的传输。协议层主要规定通讯逻辑,统一收发双方的数据打包、解包标准。简单来说物理层规定我们用嘴巴还是用肢体来交流,协议层则规定我们用中文还是英文来交流。
下面我们分别对 I2C 协议的物理层及协议层进行讲解。
I2C 物理层
I2C 通讯设备之间的常用连接方式见图 24-1。

它的物理层有如下特点:
(1) 它是一个支持设备的总线。“总线”指多个设备共用的信号线。在一个 I2C 通讯总线中,可连接多个 I2C 通讯设备,支持多个通讯主机及多个通讯从机。
(2) 一个 I2C 总线只使用两条总线线路,一条双向串行数据线(SDA) ,一条串行时钟线 (SCL)。数据线即用来表示数据,时钟线用于数据收发同步。
(3) 每个连接到总线的设备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主机可以利用这个地址进行不同设备之间的访问。
(4) 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电源。当 I2C 设备空闲时,会输出高阻态,而当所有设备都空闲,都输出高阻态时,由上拉电阻把总线拉成高电平。
(5) 多个主机同时使用总线时,为了防止数据冲突,会利用仲裁方式决定由哪个设备占用总线。
(6) 具有三种传输模式:标准模式传输速率为 100kbit/s ,快速模式为 400kbit/s ,高速模式下可达 3.4Mbit/s,但目前大多 I 2C 设备尚不支持高速模式。
(7) 连接到相同总线的 IC 数量受到总线的最大电容 400pF 限制 。
协议层
I2C 的协议定义了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数据有效性、响应、仲裁、时钟同步和地址广播等环节。
1. I2C 基本读写过程
先看看 I2C 通讯过程的基本结构,它的通讯过程见图 24-2、图 24-3 及图 24-4。


其中 S 表示由主机的 I2C 接口产生的传输起始信号(S),这时连接到 I2C 总线上的所有从机都会接收到这个信号。
起始信号产生后,所有从机就开始等待主机紧接下来 广播 的从机地址信号 (SLAVE_ADDRESS)。在 I2C 总线上,每个设备的地址都是唯一的,当主机广播的地址与某个设备地址相同时,这个设备就被选中了,没被选中的设备将会忽略之后的数据信号。根据 I2C 协议,这个从机地址可以是 7 位或 10 位。
在地址位之后,是传输方向的选择位,该位为 0 时,表示后面的数据传输方向是由主机传输至从机,即主机向从机写数据。该位为 1 时,则相反,即主机由从机读数据。
从机接收到匹配的地址后,主机或从机会返回一个应答(ACK)或非应答(NACK)信号,只有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主机才能继续发送或接收数据。
写数据
若配置的方向传输位为“写数据”方向,即第一幅图的情况,广播完地址,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主机开始正式向从机传输数据(DATA),数据包的大小为 8 位,主机每发送完一个字节数据,都要等待从机的应答信号(ACK),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向从机传输 N 个数据,这个 N 没有大小限制。当数据传输结束时,主机向从机发送一个停止传输信号(P),表示不再传输数据。
读数据
若配置的方向传输位为“读数据”方向,即第二幅图的情况,广播完地址,接收到应答信号后,从机开始向主机返回数据(DATA),数据包大小也为 8 位,从机每发送完一个数据,都会等待主机的应答信号(ACK),重复这个过程,可以返回 N 个数据,这个 N 也没有大小限制。当主机希望停止接收数据时,就向从机返回一个非应答信号(NACK),则从机自动停止数据传输。
读和写数据
除了基本的读写,I2C 通讯更常用的是复合格式,即第三幅图的情况,该传输过程有两次起始信号(S)。一般在第一次传输中,主机通过 SLAVE_ADDRESS 寻找到从设备后,发送一段“数据”,这段数据通常用于表示从设备内部的寄存器或存储器地址(注意区分它与 SLAVE_ADDRESS 的区别);在第二次的传输中,对该地址的内容进行读或写。也就是说,第一次通讯是告诉从机读写地址,第二次则是读写的实际内容。
以上通讯流程中包含的各个信号分解如下:
2. 通讯的起始和停止信号
前文中提到的起始(S)和停止(P)信号是两种特殊的状态,见图 24-5。当 SCL 线是高电平时 SDA 线从高电平向低电平切换,这个情况表示通讯的起始。当 SCL 是高电平时 SDA 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切换,表示通讯的停止。起始和停止信号一般由主机产生。

3. 数据有效性
I2C 使用 SDA 信号线来传输数据,使用 SCL 信号线进行数据同步。见图 24-6。SDA 数据线在 SCL 的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位数据。传输时,SCL 为高电平的时候 SDA 表示的数据有效,即此时的 SDA 为高电平时表示数据“1”,为低电平时表示数据“0”。当 SCL 为低电平时,SDA 的数据无效,一般在这个时候 SDA 进行电平切换,为下一次表示数据做好准备。

4. 地址及数据方向
I2C 总线上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独立地址,主机发起通讯时,通过 SDA 信号线发送设备地址(SLAVE_ADDRESS)来查找从机。I2C 协议规定设备地址可以是 7 位或 10 位,实际中 7 位的地址应用比较广泛。紧跟设备地址的一个数据位用来表示数据传输方向,它是数据方向位(R/W —— ),第 8 位或第 11 位。数据方向位为“1”时表示主机由从机读数据,该位为“0”时表示主机向从机写数据。见图 24-7。

5. 响应
I2C 的数据和地址传输都带响应。响应包括“应答(ACK)”和“非应答(NACK)”两种信号。作为数据接收端时,当设备(无论主从机)接收到 I2C 传输的一个字节数据或地址后,若希望对方继续发送数据,则需要向对方发送“应答(ACK)”信号,发送方会继续发送下一个数据;若接收端希望结束数据传输,则向对方发送“非应答(NACK)”信号,发送方接收到该信号后会产生一个停止信号,结束信号传输。见图 24-8。

软件 I2C 和硬件 I2C
想要控制 STM32 产生 I2C 方式的通讯,可以采用软件模拟或硬件 I2C 这两种方式。
所谓软件模拟,即直接使用 CPU 内核按照 I2C 协议的要求控制 GPIO 输出高低电平。如控制产生 I2C 的起始信号时,见图 24-5,先控制作为 SCL 线的 GPIO 引脚输出高电平,然后控制作为 SDA 线的 GPIO 引脚在此期间完成由高电平至低电平的切换,最后再控制 SCL 线切换为低电平,这样就输出了一个标准的 I2C 起始信号。
而硬件 I2C 是指直接利用 STM32 芯片中的硬件 I2C 外设,该硬件 I2C 外设跟 USART 串口外设类似,只要配置好对应的寄存器,外设就会产生标准串口协议的时序。使用它的 I2C 外设则可以方便地通过外设寄存器产生 I2C 协议方式的通讯,如初始化好 I2C 外设后,只需要把某寄存器位置 1,那么外设就会控制对应的 SCL 及 SDA 线自动产生 I2C 起始信号,而不需要内核直接控制引脚的电平。
相对来说,硬件 I2C 直接使用外设来控制引脚,可以减轻 CPU 的负担。不过使用硬件 I2C 时必须使用某些固定的引脚作为 SCL 和 SDA,软件模拟 I2C 则可以使用任意 GPIO 引脚,相对比较灵活。在本开发板中,由于 STM32RCT6 芯片引脚较少,资源比较紧张,在设计硬件时不方便使用硬件 I2C 指定的引脚连接外部设备(EEPROM 存储器芯片),所以在控制程序上只能使用软件模拟 I2C 的方式。
I2C的协议层和物理层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IP协议层
除了少数外,OSI协议簇本身已经成为Internet历史早期的遗留产物.当前OSI协议对于网络技术的贡献看来主要是对学习网络的学生讲述模块化的协议簇时,可以引用它的参考模型进行说明等的有限用途. 下面 ...
- 蓝牙BLE: ATT协议层中属性(Attribute)
ATT(Attribute Protocol)属性层是GATT和GAP的基础,它定义了BLE协议栈上层的数据结构和组织方式. 属性(Attribute)概念是ATT层的核心,ATT层定义了属性的内容, ...
- [I2C]I2C总线协议图解
转自:http://blog.csdn.net/w89436838/article/details/38660631 1 I2C总线物理拓扑结构 I2C 总线在物理连接上非常简单,分别由S ...
- I2C总线协议的简要说明
为了快速的了解I2C总线协议,此处采用另类的方式进行说明. 倘若你和另外一个人只能通过一个开关加灯泡的装置在不同的两个房间进行交流,以下是很简单能说明的一个模型: 你的房间有一个开关,另外一间房间有一 ...
- I2C总线协议的总结介绍
在看天翔哥的视频之后,他强调要把I2C协议好好研究一下,那么就对一些基本的通信手段是十分有帮助的..那么就来了解一下I2C总线协议的一些知识吧.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 ...
- 大型网站的 HTTPS 实践(四)——协议层以外的实践
详见:http://blog.yemou.net/article/query/info/tytfjhfascvhzxcyt390 1 前言 网上介绍 https 的文章并不多,更鲜有分享在大型互联网站 ...
- I2C总线协议的软件模拟实现方法
I2C总线协议的软件模拟实现方法 在上一篇博客中已经讲过I2C总线通信协议,本文讲述I2C总线协议的软件模拟实现方法. 1. 简述 所谓的I2C总线协议的软件模拟实现方法,就是用软件控制GPIO的输入 ...
- 2、LwIP协议栈规范翻译——协议层
2.协议层 TCP/IP套件中的协议是以层次的方式设计的,其中每个协议层解决了通信问题的单独部分.这种分层可以用作设计协议实现的指南,因为每个协议可以与另一个分开实现.然而,以严格分层的方式实现协议可 ...
- 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
原文地址:TCPIP网络协议层对应的RFC文档作者:西木 RFC - Request For Comments 请求注解 TCP/IP层 网络协议 RFC文档 Physical Layer Data ...
随机推荐
- python3编程基础之一:标识符
每种编程语言都是需要处理数据的,需要变量.函数.类等,而这些都是通过名称访问的.因此,能够作为变量.函数.类等名称的字符串就是标识符.数据,是计算机进行运算的实体.标识符,用来标记的符号,它会指向一个 ...
- Java枚举知识点
近几天从单例模式及阿里开发手册中遇到枚举,之前没怎么关注过. 便学习一下,此次看了多方资料,并写Demo实现,记录下知识点,方便之后巩固. 枚举的两个优点: 1. 保证了类型安全:调用者无法随意传一个 ...
- OpenResty之ngx.var.VARIABLE
1. ngx.var.VARIABLE syntax: ngx.var.VAR_NAME context: set_by_lua*, rewrite_by_lua*, access_by_lua*, ...
- php手记之02-tp5请求参数读取三种方式
01-[推荐方式] 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时,它向服务器传递了一个数据块,也就是请求信息.在Thinkphp5.1中,获取请求对象数据,是由think\Request类负责,在很多场合下并不需 ...
- Maven多镜像配置
Maven阿里云镜像相信国内用得是很爽的,但有时候,一些版本的包明明可以在http://mvnrepository.com上搜索到.但你确实下载不来... 废话不多,settings.xml多镜像配置 ...
- Python中的子进程并发
date: 2019-06-16 22:35:33 author: headsen chen notice:个人原创 实例代码: import os,time time.sleep(1) from ...
- angular中子组件通过@Output 触发父组件的方 法
1. 子组件引入 Output 和 EventEmitter import { Component, OnInit ,Input,Output,EventEmitter} from '@angular ...
- tk mybatis动态sql中过滤不使用的字段
实体字段如下 @Data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 @Builder /*** * app图标 */ @JsonFormat public clas ...
- 为什么要用k8s
经过几次面试,发现有的公司没有用过k8s,有的公司正在用,但是都问了共同的问题:k8s的好处在哪里.所以总结了一下几点 1.故障迁移:当某一个node节点关机或挂掉后,node节点上的服务会自动转移到 ...
- idea自动下载依赖的源代码等信息
mvn dependency:sources -DdownloadSources=true -DdownloadJavadocs=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