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Splay Tree数组实现+详解
变量声明:f[i]表示i的父结点,ch[i][0]表示i的左儿子,ch[i][1]表示i的右儿子,key[i]表示i的关键字(即结点i代表的那个数字),cnt[i]表示i结点的关键字出现的次数(相当于权值),size[i]表示包括i的这个子树的大小;sz为整棵树的大小,root为整棵树的根。
再介绍几个基本操作:
【clear操作】:将当前点的各项值都清0(用于删除之后)
- inline void clear(int x){
- ch[x][0]=ch[x][1]=f[x]=cnt[x]=key[x]=size[x]=0;
- }
【get操作】:判断当前点是它父结点的左儿子还是右儿子
- inline int get(int x){
- return ch[f[x]][1]==x;
- }
【update操作】:更新当前点的size值(用于发生修改之后)
- inline void update(int x){
- if (x){
- size[x]=cnt[x];
- if (ch[x][0]) size[x]+=size[ch[x][0]];
- if (ch[x][1]) size[x]+=size[ch[x][1]];
- }
- }
下面boss来了:
【rotate操作图文详解】
这是原来的树,假设我们现在要将D结点rotate到它的父亲的位置。
step 1:
找出D的父亲结点(B)以及父亲的父亲(A)并记录。判断D是B的左结点还是右结点。
step 2:
我们知道要将Drotate到B的位置,二叉树的大小关系不变的话,B就要成为D的右结点了没错吧?
咦?可是D已经有右结点了,这样不就冲突了吗?怎么解决这个冲突呢?
我们知道,D原来是B的左结点,那么rotate过后B就一定没有左结点了对吧,那么正好,我们把G接到B的左结点去,并且这样大小关系依然是不变的,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冲突。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次rotate,如果是右儿子的话同理。step 2的具体操作:
我们已经判断了D是B的左儿子还是右儿子,设这个关系为K;将D与K关系相反的儿子的父亲记为B与K关系相同的儿子(这里即为D的右儿子的父亲记为B的左儿子);将D与K关系相反的儿子的父亲即为B(这里即为把G的父亲记为B);将B的父亲即为D;将D与K关系相反的儿子记为B(这里即为把D的右儿子记为B);将D的父亲记为A。
最后要判断,如果A存在(即rotate到的位置不是根的话),要把A的儿子即为D。
显而易见,rotate之后所有牵涉到变化的父子关系都要改变。以上的树需要改变四对父子关系,BG DG BD AB,需要三个操作(BG BD AB)。
step 3:update一下当前点和各个父结点的各个值
【代码】
- inline void rotate(int x){
- int old=f[x],oldf=f[old],which=get(x);
- ch[old][which]=ch[x][which^1];f[ch[old][which]]=old;
- f[old]=x;ch[x][which^1]=old;
- f[x]=oldf;
- if (oldf)
- ch[oldf][ch[oldf][1]==old]=x;
- update(old);update(x);
- }
【splay操作】
其实splay只是rotate的发展。伸展操作只是在不停的rotate,一直到达到目标状态。如果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状态,也可以传两个参。此代码直接splay到根。
splay的过程中需要分类讨论,如果是三点一线的话(x,x的父亲,x的祖父)需要先rotate x的父亲,否则需要先rotate x本身(否则会形成单旋使平衡树失衡)
- inline void splay(int x){
- for (int fa;(fa=f[x]);rotate(x))
- if (f[fa])
- rotate((get(x)==get(fa)?fa:x));
- root=x;
- }
【insert操作】
其实插入操作是比较简单的,和普通的二叉查找树基本一样。
step 1:如果root=0,即树为空的话,做一些特殊的处理,直接返回即可。
step 2:按照二叉查找树的方法一直向下找,其中:
如果遇到一个结点的关键字等于当前要插入的点的话,我们就等于把这个结点加了一个权值。因为在二叉搜索树中是不可能出现两个相同的点的。并且要将当前点和它父亲结点的各项值更新一下。做一下splay。
如果已经到了最底下了,那么就可以直接插入。整个树的大小要+1,新结点的左儿子右儿子(虽然是空)父亲还有各项值要一一对应。并且最后要做一下他父亲的update(做他自己的没有必要)。做一下splay。
- inline void insert(int v){
- if (root==0) {sz++;ch[sz][0]=ch[sz][1]=f[sz]=0;key[sz]=v;cnt[sz]=1;size[sz]=1;root=sz;return;}
- int now=root,fa=0;
- while (1){
- if (key[now]==v){
- cnt[now]++;update(now);update(fa);splay(now);break;
- }
- fa=now;
- now=ch[now][key[now]<v];
- if (now==0){
- sz++;
- ch[sz][0]=ch[sz][1]=0;key[sz]=v;size[sz]=1;
- cnt[sz]=1;f[sz]=fa;ch[fa][key[fa]<v]=sz;
- update(fa);
- splay(sz);
- break;
- }
- }
- }
【find操作】查询x的排名
初始化:ans=0,当前点=root
和其它二叉搜索树的操作基本一样。但是区别是:
如果x比当前结点小,即应该向左子树寻找,ans不用改变(设想一下,走到整棵树的最左端最底端排名不就是1吗)。
如果x比当前结点大,即应该向右子树寻找,ans需要加上左子树的大小以及根的大小(这里的大小指的是权值)。
不要忘记了再splay一下
- inline int find(int v){
- int ans=0,now=root;
- while (1){
- if (v<key[now])
- now=ch[now][0];
- else{
- ans+=(ch[now][0]?size[ch[now][0]]:0);
- if (v==key[now]) {splay(now);return ans+1;}
- ans+=cnt[now];
- now=ch[now][1];
- }
- }
- }
【findx操作】找到排名为x的点
初始化:当前点=root
和上面的思路基本相同:
如果当前点有左子树,并且x比左子树的大小小的话,即向左子树寻找;
否则,向右子树寻找:先判断是否有右子树,然后记录右子树的大小以及当前点的大小(都为权值),用于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向右子树寻找。
- inline int findx(int x){
- int now=root;
- while (1){
- if (ch[now][0]&&x<=size[ch[now][0]])
- now=ch[now][0];
- else{
- int temp=(ch[now][0]?size[ch[now][0]]:0)+cnt[now];
- if (x<=temp)
- return key[now];
- x-=temp;now=ch[now][1];
- }
- }
- }
【求x的前驱(后继),前驱(后继)定义为小于(大于)x,且最大(最小)的数】
这类问题可以转化为将x插入,求出树上的前驱(后继),再将x删除的问题。
其中insert操作上文已经提到。
【pre/next操作】
这个操作十分的简单,只需要理解一点:在我们做insert操作之后做了一遍splay。这就意味着我们把x已经splay到根了。求x的前驱其实就是求x的左子树的最右边的一个结点,后继是求x的右子树的左边一个结点(想一想为什么?)
- inline int pre(){
- int now=ch[root][0];
- while (ch[now][1]) now=ch[now][1];
- return now;
- }
- inline int next(){
- int now=ch[root][1];
- while (ch[now][0]) now=ch[now][0];
- return now;
- }
【del操作】
删除操作是最后一个稍微有点麻烦的操作。
step 1:随便find一下x。目的是:将x旋转到根。
step 2:那么现在x就是根了。如果cnt[root]>1,即不只有一个x的话,直接-1返回。
step 3:如果root并没有孩子,就说名树上只有一个x而已,直接clear返回。
step 4:如果root只有左儿子或者右儿子,那么直接clear root,然后把唯一的儿子当作根就可以了(f赋0,root赋为唯一的儿子)
剩下的就是它有两个儿子的情况。
step 5:我们找到新根,也就是x的前驱(x左子树最大的一个点),将它旋转到根。然后将原来x的右子树接到新根的右子树上(注意这个操作需要改变父子关系)。这实际上就把x删除了。不要忘了update新根。
- inline void del(int x){
- int whatever=find(x);
- if (cnt[root]>1) {cnt[root]--;return;}
- //Only One Point
- if (!ch[root][0]&&!ch[root][1]) {clear(root);root=0;return;}
- //Only One Child
- if (!ch[root][0]){
- int oldroot=root;root=ch[root][1];f[root]=0;clear(oldroot);return;
- }
- else if (!ch[root][1]){
- int oldroot=root;root=ch[root][0];f[root]=0;clear(oldroot);return;
- }
- //Two Children
- int leftbig=pre(),oldroot=root;
- splay(leftbig);
- f[ch[oldroot][1]]=root;
- ch[root][1]=ch[oldroot][1];
- clear(oldroot);
- update(root);
- return;
- }
【总结】
平衡树的本质其实是二叉搜索树,所以很多操作是基于二叉搜索树的操作。
splay的本质是rotate,旋转其实只是为了保证二叉搜索树的平衡性。
所有的操作一定都满足二叉搜索树的性质,所有改变父子关系的操作一定要update。
关键是理解rotate,splay的原理以及每一个操作的原理。
原文:http://blog.csdn.net/clove_unique/article/details/50630280
完整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N 1000000
int ch[MAXN][2],f[MAXN],size[MAXN],cnt[MAXN],key[MAXN];
int sz,root;
inline void clear(int x){
ch[x][0]=ch[x][1]=f[x]=size[x]=cnt[x]=key[x]=0;
}
inline bool get(int x){
return ch[f[x]][1]==x;
}
inline void update(int x){
if (x){
size[x]=cnt[x];
if (ch[x][0]) size[x]+=size[ch[x][0]];
if (ch[x][1]) size[x]+=size[ch[x][1]];
}
}
inline void rotate(int x){
int old=f[x],oldf=f[old],whichx=get(x);
ch[old][whichx]=ch[x][whichx^1]; f[ch[old][whichx]]=old;
ch[x][whichx^1]=old; f[old]=x;
f[x]=oldf;
if (oldf)
ch[oldf][ch[oldf][1]==old]=x;
update(old); update(x);
}
inline void splay(int x){
for (int fa;fa=f[x];rotate(x))
if (f[fa])
rotate((get(x)==get(fa))?fa:x);
root=x;
}
inline void insert(int x){
if (root==0){sz++; ch[sz][0]=ch[sz][1]=f[sz]=0; root=sz; size[sz]=cnt[sz]=1; key[sz]=x; return;}
int now=root,fa=0;
while(1){
if (x==key[now]){
cnt[now]++; update(now); update(fa); splay(now); break;
}
fa=now;
now=ch[now][key[now]<x];
if (now==0){
sz++;
ch[sz][0]=ch[sz][1]=0;
f[sz]=fa;
size[sz]=cnt[sz]=1;
ch[fa][key[fa]<x]=sz;
key[sz]=x;
update(fa);
splay(sz);
break;
}
}
}
inline int find(int x){
int now=root,ans=0;
while(1){
if (x<key[now])
now=ch[now][0];
else{
ans+=(ch[now][0]?size[ch[now][0]]:0);
if (x==key[now]){
splay(now); return ans+1;
}
ans+=cnt[now];
now=ch[now][1];
}
}
}
inline int findx(int x){
int now=root;
while(1){
if (ch[now][0]&&x<=size[ch[now][0]])
now=ch[now][0];
else{
int temp=(ch[now][0]?size[ch[now][0]]:0)+cnt[now];
if (x<=temp) return key[now];
x-=temp; now=ch[now][1];
}
}
}
inline int pre(){
int now=ch[root][0];
while (ch[now][1]) now=ch[now][1];
return now;
}
inline int next(){
int now=ch[root][1];
while (ch[now][0]) now=ch[now][0];
return now;
}
inline void del(int x){
int whatever=find(x);
if (cnt[root]>1){cnt[root]--; update(root); return;}
if (!ch[root][0]&&!ch[root][1]) {clear(root); root=0; return;}
if (!ch[root][0]){
int oldroot=root; root=ch[root][1]; f[root]=0; clear(oldroot); return;
}
else if (!ch[root][1]){
int oldroot=root; root=ch[root][0]; f[root]=0; clear(oldroot); return;
}
int leftbig=pre(),oldroot=root;
splay(leftbig);
ch[root][1]=ch[oldroot][1];
f[ch[oldroot][1]]=root;
clear(oldroot);
update(root);
}
int main(){
int n,opt,x;
scanf("%d",&n);
for (int i=1;i<=n;++i){
scanf("%d%d",&opt,&x);
switch(opt){
case 1: insert(x); break;
case 2: del(x); break;
case 3: printf("%d\n",find(x)); break;
case 4: printf("%d\n",findx(x)); break;
case 5: insert(x); printf("%d\n",key[pre()]); del(x); break;
case 6: insert(x); printf("%d\n",key[next()]); del(x); break;
}
}
}
[转载]Splay Tree数组实现+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 Ext.tree.TreePanel 属性详解
Ext.tree.TreePanel 属性详解 2013-06-09 11:02:47| 分类: ExtJs|举报|字号 订阅 原文地址:http://blog.163.com/zzf_fly/b ...
- js数组方法详解
Array对象的方法-25个 /*js数组方法详解 */ /* * 1 concat() 用于连接多个数组或者值-------------- * 2 copyWithin() 方法用于从数组的指定位置 ...
- JavaScript数组方法详解
JavaScript数组方法详解 JavaScript中数组的方法种类众多,在ES3-ES7不同版本时期都有新方法:并且数组的方法还有原型方法和从object继承的方法,这里我们只介绍数组在每个版本中 ...
- [转载]java中import作用详解
[转载]java中import作用详解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25665807/article/details/74747868 这篇博客讲的真的很清楚,这个作者很 ...
- [转载]AxureRP 7.0部件详解(一)
本文为Axure RT7.0教程,本章主要介绍menu菜单.table表格.Tree Widget 树部件三个部件,后续将持续更新...... Menu 菜单 常用案例 网站导航菜单部件通常用于母板之 ...
- (转载)完成端口(CompletionPort)详解 - 手把手教你玩转网络编程系列之三
转自:http://blog.csdn.net/piggyxp/article/details/6922277 前 言 本系列里完成端口的代码在两年前就已经写好了,但是由于许久没有写东西了,不知该如何 ...
- 最新java数组的详解
java中HashMap详解 http://alex09.iteye.com/blog/539545 总结: 1.就像引用类型的数组一样,当我们把 Java 对象放入数组之时,并不是真正的把 Java ...
- 【转载】Hadoop历史服务器详解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网络文章,转载此文章仅为个人收藏,分享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原文作者:过往记忆(http://www.iteblog.com/) 原文地址: ...
- 转载:DNS解析过程详解
2015-09-20 此好文是转载,如有侵权联系我,立马删掉 DNS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 根域 就是所谓的“.”,其实我们的网址www.baidu.com在配置当中应该是www.baidu.com. ...
随机推荐
- Lua性能优化
原文:Lua Performance Tips 偶然找到<Lua Performance Tips>这篇关于Lua的优化文章,个人认为相较于多数泛泛而谈要好不少.尽管Lua已经到5.2版本 ...
- 【转】iOS 9 Storyboard 教程(一上)
转自:http://blog.csdn.net/yangmeng13930719363/article/details/49886547 Storyboard是在iOS5之后新增的一个令人兴奋的功能, ...
- docker 17 安装
docker17 安装 新增一键安装命令: curl -sSL https://get.docker.com/ | sh 以下为手动安装过程 翻译自 Get Docker for Ubuntu Doc ...
- Delegate(委托)
在前面lambda章节中稍微提了一下委托,今天这章就让我们来深究一下委托. 委托的本质是一种类,他是继承MulticastDelegate类的. 而声明委托的关键字的delegate,如:public ...
- Java IO学习笔记(五)对象流
1.Object流:直接将Object写入或读出. 2.序列化:将Object直接转化成字节流写到硬盘或网络上. 3.如果想把一个对象转化成字节流,该对象的实体类必须得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
- Day2_数字类型_字符串类型_列表类型_元组_字典_集合_字符编码_文件处理
数字类型: 作用:年纪,等级,薪资,身份证号等: 10进制转为2进制,利用bin来执行. 10进制转为8进制,利用oct来执行. 10进制转为16进制,利用hex来执行. #整型age=10 prin ...
- Eclipse 快捷键和模板设置
快捷键设置 菜单 Window --> Preferences---General---Keys Content Assist: 代码提示快捷键 模板设置 新建一个模板 在Insert Va ...
- Bootstrap提示框
前面的话 提示框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功能,一般来说是鼠标移动到特定元素上时,显示相关的提示语.本文将详细介绍Bootstrap提示框 基本用法 Bootstrap框架中的提示框,结构非常简单,常常使用的是 ...
- 使用css3实现小菊花加载效果
使用css3实现小菊花加载效果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用到的加载动画.加载动画的效果处理的好,会给页面带来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使用户愿意去等待.而页面中最常用的做法是把动画做成gif格式,当做背景图或是img ...
- epii.js简约而不简单的JS模板引擎
epii.js是什么 epii.js是一个 模板引擎,可快速实现数据与ui绑定,快速实现事件绑定,与处理,不依赖任何第三方库,仅仅8k,在native+webapp开发 和 web开发,h5微网页上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