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阅读的是《UNIX网络编程:卷一》,书里是以UNIX为中心展开描述的,根据这部分知识,在网上参考了部分资料。以Linux为中心整理了这篇博客。

Linux的I/O模型

和Unix的I/O模型基本一致,Linux下一共有5种I/O模型[1]

  • 阻塞式I/O模型;
  • 非阻塞式I/O模型;
  • I/O复用式模型;
  • 信号驱动动式I/O模型
  • 异步I/O模型

上面这个列表,算是绝大部分关于Linux I/O模型博客中都会贴出来的。

在上述5种I/O模型中,前4种,其实都可以划分为同步I/O方式,只有最有一种异步I/O模型才使用异步I/O方式。

为什么这么划分呢,就得仔细看看这5种I/O模型到底是什么。

行文须知

下文中对各个模型的描述,都是使用数据报(UDP)套接字作为例子进行说明的。

因为UDP相对与TCP来说比较简单——要么整个数据报已经收到,要么还没有——而对于TCP来说,套接字低水位标记等额外变量开始起作用,导致整个概念变得复杂。(加粗字体的内容在写这篇博客时,并没有搞清楚是什么,可能后续会陆续搞懂)


一、阻塞式I/O

通常我们使用的I/O都是阻塞式I/O,在编程时使用的大多数也是阻塞式I/O。在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套接字(socket)都是阻塞的。下图解释了阻塞式I/O模型的流程

上图中,我们说从调用recvfrom开始到它返回的整段时间内是被阻塞的,recvfrom成功返回后,引用程序才开始处理数据报。

阻塞式I/O的优缺点

优点

阻塞式I/O很容易上手,一般程序按照read-process的顺序进行处理就好。通常来说我们编写的第一个TCP的C/S程序就是阻塞式I/O模型的。并且该模型定位错误,在阻塞时整个进程将被挂起,基本不会占用CPU资源。

缺点:

该模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作为服务器,需要处理同时多个的套接字,使用该模型对具有多个的客户端并发的场景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当然也有补救方法,我们使用多线程技术来弥补这个缺陷。但是多线程在具有大量连接时,多线程技术带来的资源消耗也不容小看:

如果我们现在有1000个连接时,就需要开启1000个线程来处理这些连接,于是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 线程有内存开销,假设每个线程需要512K的存放栈,那么1000个连接就需要月512M的内存。当并发量高的时候,这样的内存开销是无法接受的。
  • 线程切换有CPU开销,这个CPU开销体现在上下文切换上,如果线程数越多,那么大多数CPU时间都用于上下文切换,这样每个线程的时间槽会非常短,CPU真正处理数据的时间就会少了非常多。

二、非阻塞式I/O

有阻塞I/O,那么也会有非阻塞I/O,在上文说过默认情况下,所有的套接字都是阻塞的,那么通过设置套接字的NONBLOCK(一般在open(),socket()等调用中设置)标志或者设置recvsend等输入输出函数的MSG_DONTWAIT标志就可以实现非阻塞操作。

那我们来看看非阻塞I/O模型的运行流程吧

可以看到,前三次recvfrom时没有数据可以返回,此时内核不阻塞进程,转而立即返回一个EWOULDBLOCK错误。第四次调用recvfrom时已经有一个数据报准备好了,此时它将被复制到应用进程的缓冲区,于是recvfrom调用成功返回。

当一个应用进程像这样对一个非阻塞描述符循环调用recvfrom时,我们称之为轮询(polling)

非阻塞式I/O的优缺点

优点

这种I/O方式也有明显的优势,即不会阻塞在内核的等待数据过程,每次发起的I/O请求可以立即返回,不用阻塞等待。在数据量收发不均,等待时间随机性极强的情况下比较常用。

缺点

轮询这一个特征就已近暴露了这个I/O模型的缺点。轮询将会不断地询问内核,这将占用大量的CPU时间,系统资源利用率较低。同时,该模型也不便于使用,需要编写复杂的代码。


三、I/O复用模型

上文中说到,在出现大量的链接时,使用多线程+阻塞I/O的编程模型会占用大量的内存。那么I/O复用技术在内存占用方面,就有着很好的控制。

当前的高性能反向代理服务器Nginx使用的就是I/O复用模型(epoll),它以高性能和低资源消耗著称,在大规模并发上也有着很好的表现。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I/O复用模型的面目吧

那到底什么是I/O复用(I/O multiplexing)。根据我的理解,复用指的是复用线程,从阻塞式I/O来看,基本一个套接字就霸占了整个线程。例如当对一个套接字调用recvfrom调用时,整个线程将被阻塞挂起,直到数据报准备完毕。

多路复用就是复用一个线程的I/O模型,Linux中拥有几个调用来实现I/O复用的系统调用——select,poll,epoll(Linux 2.6+)

线程将阻塞在上面的三个系统调用中的某一个之上,而不是阻塞在真正的I/O系统调用上。I/O复用允许对多个套接字进行监听,当有某个套接字准备就绪(可读/可写/异常)时,系统调用将会返回。

然后我们可能将重新启用一个线程并调用recvfrom来将特定套接字中的数据报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进程缓冲区。

I/O复用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I/O复用技术的优势在于,只需要使用一个线程就可以管理多个socket,系统不需要建立新的进程或者线程,也不必维护这些线程和进程,所以它也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占用。

另外I/O复用技术还可以同时监听不同协议的套接字

缺点

在只处理连接数较小的场合,使用select的服务器不一定比多线程+阻塞I/O模型效率高,可能延迟更大,因为单个连接处理需要2次系统调用,占用时间会有增加。


四、信号驱动式I/O模型

当然你可能会想到使用信号这一机制来避免I/O时线程陷入阻塞状态。那么内核开发者怎么可能会想不到。那么我们来看看信号驱动式I/O模型的具体流程

从上图可以看到,我们首先开启套接字的信号驱动式I/O功能,并通过sigaction系统调用来安装一个信号处理函数,我们进程不会被阻塞。

当数据报准备好读取时,内核就为该进程产生一个SIGIO信号,此时我们可以在信号处理函数中调用recvfrom读取数据报,并通知数据已经准备好,正在等待处理。

信号驱动式I/O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

很明显,我们的线程并没有在等待数据时被阻塞,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缺点

其实在Unix中,信号是一个被过度设计的机制(这句话来自知乎大神,有待考究)

信号I/O在大量IO操作时可能会因为信号队列溢出导致没法通知——这个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稍微歇息一下,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这4种I/O模型都可以划分为同步I/O方式,那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了解了4种I/O模型的调用过程后,我们可以注意到,在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用户缓冲区时,都需要进程显示调用recvfrom,并且这个复制过程是阻塞的。

也就是说真正I/O过程(这里的I/O有点狭义,指的是内核缓冲区到用户缓冲区)是同步阻塞的,不同的是各个I/O模型在数据报准备好之前的动作不一样。

下面所说的异步I/O模型将会有所不同

五、异步I/O模型

异步I/O,是由POSIX规范定义的。这个规范定义了一些函数,这些函数的工作机制是:告知内核启动某个操作,并让内核在整个操作完成后再通知我们。(包括将数据从内核复制到我们进程的缓冲区)

照样,先看模型的流程

全程没有阻塞,真正做到了异步

异步的优点还用说明吗?

but

异步I/O在Linux2.6才引入,而且到现在仍然未成熟。

虽然有知名的异步I/O库 glibc,但是听说glibc采用多线程模拟,但存在一些bug和设计上的不合理。wtf?多线程模拟,那还有杀卵用。

引入异步I/O可能会代码难以理解的问题,这个站在软件工程的角度也是需要细细衡量的。


总结

关于对Linux 的I/O模型的学习就写到这里,每个模型都有自己使用的范围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实践出真知。

关于I/O模型的实验代码会在2017年10月前放到我的github仓库中。

参考文献

  1. 《Unix网络编程卷1:套接字联网API》(第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Linux下的I/O模型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下5种IO模型的小结

    概述 接触网络编程,我们时常会与各种与IO相关的概念打交道:同步(Synchronous).异步(ASynchronous).阻塞(blocking)和非阻塞(non-blocking).关于概念的区 ...

  2. netty学习(一)--linux下的网络io模型简单介绍

    linux的内核将全部的外部设备都看作一个文件来操作,对一个文件的读写操作会调用内核提供的系统命令 ,返回一个file descriptor(fd.文件描写叙述符).而对一个socket的读写也会有对 ...

  3. 从操作系统层面理解Linux下的网络IO模型

    I/O( INPUT OUTPUT),包括文件I/O.网络I/O. 计算机世界里的速度鄙视: 内存读数据:纳秒级别. 千兆网卡读数据:微妙级别.1微秒=1000纳秒,网卡比内存慢了千倍. 磁盘读数据: ...

  4. Linux下常见的IO模型

    前言 阻塞IO(blocking IO) 非阻塞IO(nonblocking IO) IO复用(IO multiplexing) 异步IO(asynchronous IO (the POSIX aio ...

  5. Linux下常用I/O模型

    Linux异步I/O是Linux内核中提供的一个相当新的增强.它是2.6版本内核的一个标准特性,异步非阻塞I/O背后的基本思想是允许进程发起很多I/O操作,而不用阻塞或等待任何操作完成.稍后或在接收到 ...

  6. DPM检测模型 VoC-release 5 linux 下编译运行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楼燚(yì)航的blog :http://www.cnblogs.com/louyihang-loves-baiyan/ 未经允许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DPM目前使非神经网络方法 ...

  7. linux下多路复用模型之Select模型

    Linux关于并发网络分为Apache模型(Process per Connection (进程连接) ) 和TPC , 还有select模型,以及poll模型(一般是Epoll模型) Select模 ...

  8. Linux 下的五种 IO 模型

    概念说明 用户空间与内核空间 现在操作系统都是采用虚拟存储器,那么对32位操作系统而言,它的寻址空间(虚拟存储空间)为4G(2的32次方).操作系统的核心是内核,独立于普通的应用程序,可以访问受保护的 ...

  9. Linux下套接字具体解释(三)----几种套接字I/O模型

    參考: 网络编程–IO模型演示样例 几种server端IO模型的简介及实现 背景知识 堵塞和非堵塞 对于一个套接字的 I/O通信,它会涉及到两个系统对象.一个是调用这个IO的进程或者线程,还有一个就是 ...

随机推荐

  1. 【原创】Easyui tree filter 过滤本地数据无效的原因

    Easyui tree filter 过滤本地数据无效的解决方式    正确使用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2. Python中的引号用法总结

    Python中的引号: 1.表示多行注释--一对三个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多行注释 #-*-coding :utf-8-*- #防止乱码,方便在程序中添加中文,把编码统一成UTF-8 from selen ...

  3. MapReduce最大值

    package com.bw.hadoop;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org.apache.hadoop.conf.Configuration;import ...

  4. python学习===打印时间

    >>> import time >>> print(time.time()) 1501749158.9849465 >>> print(time. ...

  5. 使用sed命令向文件中追加可变字符串

    1.如何向文件追加可变字符串,有如下两种方法 sed -i '1a '$s'' filename sed -i "1a $s" filename 注意: 以上命令是假定向文件fil ...

  6. cnblogs博客自定义

    我使用的是博友分享的CCS设计:http://www.cnblogs.com/libaoheng/archive/2012/03/19/2406836.html CSS定制页面风格 /*公用*/ bo ...

  7. 寻人启事(O(∩_∩)O哈哈~)

    注:本文纯属扯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寻人启事格式 1:标题 标题通常在第一行中央写上<寻人启事>.<寻找XXX>或<寻XXX))等字样.   2:正文 正文一般须包括 ...

  8. python自动化运维四:nmap端口扫描

    p { margin-bottom: 0.25cm; line-height: 120% } a:link { } 端口扫描器: Python的第三方模块python-nmap可以实现高效的端口扫描. ...

  9. 使用proxool连接池配置教程

    proxool连接池的优点: 1.透明度:透明地将连接池添加到现有的JDBC驱动程序. 2.开源:我们的许可证允许您灵活地将其用于商业和其他开源产品. 3.标准:符合J2SE API,使您有信心开发标 ...

  10. 关于《Unity3D/2D游戏开发从0到1》书籍再版说明

    关于<Unity3D/2D游戏开发从0到1>第一版本在2015年7月1日全国发行,累计得到不少国内高校教师.培训机构的好评.但是由于Unity官方对于技术不断的升级与版本的快速迭代,基于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