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二十九天| 491.递增子序列 46.全排列 47.全排列 II
491.递增子序列
卡哥建议:本题和大家刚做过的 90.子集II 非常像,但又很不一样,很容易掉坑里。
视频讲解: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G4y1h78v
做题思路:
在90.子集II中我们是通过排序,再加一个标记数组来达到去重的目的。
而本题求自增子序列,是不能对原数组进行排序的,排完序的数组都是自增子序列了。所以不能使用之前的去重逻辑!
用[4, 7, 6, 7]这个数组来举例,抽象为树形结构如图:
还得有树层去重,如上图的同一父节点不能重复使用7,同一父节点下的同层上使用过的元素就不能再使用了
关于uset,是记录本层元素是否重复使用,详细的看卡哥视频吧
本题代码:
1 class Solution {
2 private:
3 vector<vector<int>> result;
4 vector<int> path;
5 void backtracking(vector<int>& nums, int startIndex) {
6 if (path.size() > 1) {
7 result.push_back(path);
8 }
9 int used[201] = {0}; // 这里使用数组来进行去重操作,题目说数值范围[-100, 100]
10 for (int i = startIndex; i < nums.size(); i++) {
11 if ((!path.empty() && nums[i] < path.back())
12 || used[nums[i] + 100] == 1) {
13 continue;
14 }
15 used[nums[i] + 100] = 1; // 记录这个元素在本层用过了,本层后面不能再用了
16 path.push_back(nums[i]);
17 backtracking(nums, i + 1);
18 path.pop_back();
19 }
20 }
21 public:
22 vector<vector<int>> findSubsequences(vector<int>& nums) {
23 result.clear();
24 path.clear();
25 backtracking(nums, 0);
26 return result;
27 }
28 };
46.全排列
卡哥建议:本题重点感受一下,排列问题 与 组合问题,组合总和,子集问题的区别。 为什么排列问题不用 startIndex
视频讲解: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v4y1S79W
做题思路:
以[1,2,3]为例,抽象成树形结构如下:
首先排列是有序的,也就是说 [1,2] 和 [2,1] 是两个集合,这和之前分析的子集以及组合所不同的地方。
可以看出元素1在[1,2]中已经使用过了,但是在[2,1]中还要在使用一次1,所以处理排列问题就不用使用startIndex了。
但排列问题需要一个used数组,其实就是记录此时path里都有哪些元素使用了,一个排列里一个元素只能使用一次。如图橘黄色部分所示。
可以看出叶子节点,就是收割结果的地方。那么什么时候,算是到达叶子节点呢?
当收集元素的数组path的大小达到和nums数组一样大的时候,说明找到了一个全排列,也表示到达了叶子节点。
本题代码:
1 class Solution {
2 public:
3 vector<vector<int>> result;
4 vector<int> path;
5 void backtracking (vector<int>& nums, vector<bool>& used) {
6 // 此时说明找到了一组
7 if (path.size() == nums.size()) {
8 result.push_back(path);
9 return;
10 }
11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12 if (used[i] == true) continue; // path里已经收录的元素,直接跳过
13 used[i] = true;
14 path.push_back(nums[i]);
15 backtracking(nums, used);
16 path.pop_back();
17 used[i] = false;
18 }
19 }
20 vector<vector<int>> permute(vector<int>& nums) {
21 result.clear();
22 path.clear();
23 vector<bool> used(nums.size(), false);
24 backtracking(nums, used);
25 return result;
26 }
27 };
47.全排列 II
卡哥建议:本题 就是我们讲过的 40.组合总和II 去重逻辑 和 46.全排列 的结合,可以先自己做一下,然后重点看一下 文章中 我讲的拓展内容。 used[i - 1] == true 也行,used[i - 1] == false 也行
视频讲解: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84y1i7Tm
做题思路:
这道题目和46.全排列的区别在与给定一个可包含重复数字的序列,要返回所有不重复的全排列。
这里又涉及到去重了。
还要强调的是去重一定要对元素进行排序,这样我们才方便通过相邻的节点来判断是否重复使用了。
以示例中的 [1,1,2]为例 (为了方便举例,已经排序)抽象为一棵树,去重过程如图:
图中我们对同一树层,前一位(也就是nums[i-1])如果使用过,那么就进行去重。
一般来说:组合问题和排列问题是在树形结构的叶子节点上收集结果,而子集问题就是取树上所有节点的结果。
对于排列问题,树层上去重和树枝上去重,都是可以的,但是树层上去重效率更高!看卡哥文章解释。
本题代码:
1 class Solution {
2 private:
3 vector<vector<int>> result;
4 vector<int> path;
5 void backtracking (vector<int>& nums, vector<bool>& used) {
6 // 此时说明找到了一组
7 if (path.size() == nums.size()) {
8 result.push_back(path);
9 return;
10 }
11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12 // used[i - 1] == true,说明同一树枝nums[i - 1]使用过
13 // used[i - 1] == false,说明同一树层nums[i - 1]使用过
14 // 如果同一树层nums[i - 1]使用过则直接跳过
15 if (i > 0 && nums[i] == nums[i - 1] && used[i - 1] == false) {
16 continue;
17 }
18 if (used[i] == false) {
19 used[i] = true;
20 path.push_back(nums[i]);
21 backtracking(nums, used);
22 path.pop_back();
23 used[i] = false;
24 }
25 }
26 }
27 public:
28 vector<vector<int>> permuteUnique(vector<int>& nums) {
29 result.clear();
30 path.clear();
31 sort(nums.begin(), nums.end()); // 排序
32 vector<bool> used(nums.size(), false);
33 backtracking(nums, used);
34 return result;
35 }
36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二十九天| 491.递增子序列 46.全排列 47.全排列 II的更多相关文章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二天| 977.有序数组的平方 ,209.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59.螺旋矩阵II
977.有序数组的平方 :https://leetcode.cn/problems/squares-of-a-sorted-array/ 心得:周末再写... public class Solutio ...
- LeetCode算法训练-回溯 491.递增子序列 46.全排列 47.全排列 II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爱喝可可牛奶 LeetCode算法训练-回溯 491.递增子序列 46.全排列 47.全排列 II LeetCode 491. 递增子序列 分析 找出并返回所有数组中不同的递增子序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1 | leetcode 704/27
前言 考研结束半个月了,自己也简单休整了一波,估了一下分,应该能进复试,但还是感觉不够托底.不管怎样,要把代码能力和八股捡起来了,正好看到卡哥有这个算法训练营,遂果断参加,为机试和日后求职打下一个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2 | leetcode 977/209/59
leetcode 977 分析1.0: 要求对平方后的int排序,而给定数组中元素可正可负,一开始有思维误区,觉得最小值一定在0左右徘徊,但数据可能并不包含0:遂继续思考,发现元素分布有三种情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6 | leetcode 242、349 、202、1
基础知识 哈希 常见的结构(不要忘记数组) 数组 set (集合) map(映射) 注意 哈希冲突 哈希函数 LeetCode 242 分析1.0 HashMap<Character, Inte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3 | LeetCode 203/707/206
基础知识 数据结构初始化 // 链表节点定义 public class ListNode { // 结点的值 int val; // 下一个结点 ListNode next; // 节点的构造函数(无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22 | leetcode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
LeetCode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分析1.0 二叉搜索树根节点元素值大小介于子树之间,所以只要找到第一个介于他俩之间的节点就行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8 | leetcode 513.找树左下角的值 ● 112. 路径总和 113.路径总和ii ● 106.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LeetCode 513.找树左下角的值 分析1.0 二叉树的 最底层 最左边 节点的值,层序遍历获取最后一层首个节点值,记录每一层的首个节点,当没有下一层时,返回这个节点 class Solutio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7 | leetcode ● 110.平衡二叉树 ● 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 404.左叶子之和
LeetCode 110.平衡二叉树 分析1.0 求左子树高度和右子树高度,若高度差>1,则返回false,所以我递归了两遍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is ...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6 | leetcode ●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559.n叉树的最大深度 ● 111.二叉树的最小深度 ● 222.完全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基础知识 二叉树的多种遍历方式,每种遍历方式各有其特点 LeetCode 104.二叉树的最大深度 分析1.0 往下遍历深度++,往上回溯深度-- class Solution { int deep ...
随机推荐
- pbootcms对接微信扫码登录代码核心片段和步骤(前后端)
首先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或开放平台中创建应用,并获取到AppID和AppSecret. 在pbootcms中创建一个自定义模板页面(例如:wechat_login.html),并在该页面中添加以下代码, ...
- 【编程日记】搭建python开发环境
0.相关确定 0.1确定操作系统 Python是一种跨平台的编程语言,这意味着它能够运行在所有主要的操作系统中.然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Windows/Mac/Linux)中,安装Python的方法存 ...
- 蜂窝移动通信(IOT)接入流程
蜂窝物联网 蜂窝物联网(Cellular IoT)就是使用现有的蜂窝网络连接物联网设备而形成的物联网,是一种将物理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方式.通过蜂窝物联网,人们将一些物理设备--如传感器-- ...
- Python Excel 操作 | xlrd+xlwt 模块笔记
Python 的pandas模块使用xlrd作为读取 excel 文件的默认引擎.但是,xlrd在其最新版本(从 2.0.1 版本开始)中删除了对 xls 文件以外的任何文件的支持. xlsx fil ...
- Nmap使用教程(初级篇)
基本扫描技术 扫描单个网络 nmap 192.168.1.1/www.baidu.com 扫描多个网络/目标 nmap 192.168.1.1 192.168.1.2 #将扫描同个网段内不同的ip地址 ...
- 浅析 Jetty 中的线程优化思路
作者:vivo 互联网服务器团队- Wang Ke 本文介绍了 Jetty 中 ManagedSelector 和 ExecutionStrategy 的设计实现,通过与原生 select 调用的对比 ...
- React后台管理系统 03全局样式scss
安装scss样式依赖,使用命令 npm i --save-dev sass --dev 会将依赖安装在devDependencies=>开发环境的依赖. 我们在src目录下的assets下创建 ...
- ArrayList 扩容机制
ArrayList 基本介绍 ArrayList实现了List接口.它可以存储包括null的任何类型的对象,允许重复元素.ArrayList在内部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元素,当元素数量超过数组容量时,Ar ...
- 创建属于自己的github、使用git提交、更新代码至github、写好readme
1. 在github上创建一个Repository 点击github网站,你可以用你的邮箱先注册一个账号. 点击New,转到创建一个repository的界面,如下图所示,你可以填写你的Reposit ...
- 多线程知识:三个线程如何交替打印ABC循环100次
本文博主给大家讲解一道网上非常经典的多线程面试题目.关于三个线程如何交替打印ABC循环100次的问题. 下文实现代码都基于Java代码在单个JVM内实现. 问题描述 给定三个线程,分别命名为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