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

  • 继承也是面向对象编程三大特性之一
  • 继承是类与类的一种关系
  • 定义一个新的 class 时,可以从某个现有的 class 继承
  • 新的 class 类就叫子类(Subclass)
  • 被继承的类一般称为父类、基类、超类
  • 通俗理解:子类与父类的关系,即爸爸与儿子,爸爸有了个儿子,儿子继承爸爸的属性和方法,爸爸的爸爸就是爷爷...以此类推

继承的实际栗子

  • 猫、狗都是动物,所以动物是父类,猫、狗是动物的子类
  • 小菠萝、大菠萝都是人类,所以人类是父类,小菠萝、大菠萝是人类的子类
  • 动物、人类都是生物,所以生物是父类,动物、人类是生物的子类
  • 那么一般称生物类是猫、狗、小菠萝、大菠萝的超类、祖父类

继承的好处

  • 实现代码的重用,相同的代码不需要重复编写
  • 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方法,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和重用性
  • 在子类继承父类的同时,也可以重新定义某些属性,并重写某些方法,即覆盖父类的属性、方法,变成子类独有的属性、方法
  • 子类也可以添加新的属性、方法

继承的使用场景

  • 假如我需要定义几个类,而类与类之间有一些公共的属性和方法
  • 可以把公共的属性和方法提取作为父类(基类)的属性、方法,而特殊的属性、方法则在本类中定义
  • 比如猫、狗都有吃喝拉撒四种行为,这些就是公共方法;但只有猫会喵喵叫,只有狗会汪汪叫,这些就是特殊方法

具体可以看下面的【不使用继承、使用继承的区别】

继承有几种?

  1. 单继承
  2. 多继承

Python 中继承的简单语法

class Parent:
pass class Child(Parent):
pass

有个重点

所有类的都有一个共同父类,就是 object,默认会继承它,写或不写都一样

class Parent:
pass class Parent(object):
pass

不使用继承、使用继承的区别

需求背景

有一个动物类、狗类、猫类

  • 动物类有吃、喝、跑方法
  • 狗类有吃、喝、跑、汪汪叫方法
  • 猫类有吃、喝、跑、喵喵叫方法

不使用继承

类图

需求分析

  • 每个类都拥有自己的方法
  • 他们都拥有吃、喝、拉方法,且功能一样

实际代码

# 不使用继承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吃东西...") def drink(self):
print("喝水...") def run(self):
print("跑步...") class Cat:
def eat(self):
print("吃东西...") def drink(self):
print("喝水...") def run(self):
print("跑步...") def miao(self):
print("喵喵叫...") class Dog:
def eat(self):
print("吃东西...") def drink(self):
print("喝水...") def run(self):
print("跑步...") def wang(self):
print("汪汪叫...")

这样写有什么问题?

  • 三个类,需要重复写三次吃、喝、跑的方法
  • 假设此时需要修改 吃 方法的代码,那么还得同步修改三个类的 吃 方法,属于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
  • 使用继承可以大大减少开发工作量

使用继承

类图

从类图就能看到,使用继承就变得简单多了

需求分析

  • 提取三个类的公共方法,吃、喝、跑,然后抽象成动物类
  • 所以动物类是一个父类,狗类、猫类继承它

实际代码

# 使用继承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吃东西...") def drink(self):
print("喝水...") def run(self):
print("跑步...") class Cat(Animal):
def miao(self):
print("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wang(self):
print("汪汪叫...")

优势

  • 子类继承父类,可以直接享受父类已经封装好的方法,不再需要自己开发一次
  • 子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封装子类独有的属性、方法,比如猫类的喵喵叫,狗类的汪汪叫

专业术语总结

  • Dog 类是 Animale 类的子类,Animal 类是 Dog 类的父类,Dog 类从 Animal 类继承
  • Dog 类是 Animale 类的派生类,Animal 类是 Dog 类的基类,Dog 类从 Animal 类派生

继承的传递性

什么是传递性

通俗来讲

  • C 类从 B 类继承,B 类又从 A 类继承
  • 那么 C 类会拥有 A、B 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官方来讲

子类拥有父类以及父类的父类,以及所有父类的父类的父类...中封装的所有属性、方法

实际栗子

  • 还是拿上面的动物类、狗类、猫类继续展开讲
  • 假设此时有一个新的类叫柴犬类,继承于狗类,有独有的方法摇尾巴

类图

实际代码

class Animal:
def eat(self):
print("吃东西...") def drink(self):
print("喝水...") def run(self):
print("跑步...") class Cat(Animal):
def miao(self):
print("喵喵叫...") class Dog(Animal):
def wang(self):
print("汪汪叫...") class Chai(Dog):
def shake(self):
print("小柴柴摇尾巴...") chai = Chai()
# 调用 父类的父类 的方法
chai.eat()
# 调用 父类 的方法
chai.wang()
# 调用 自己独有 的方法
chai.shake() # 输出结果
吃东西...
汪汪叫...
小柴柴摇尾巴...
  • Chai 类拥有 Dog 类、Animal 类所有属性、方法
  • 但它不会拥有 Cat 类的属性、方法,因为他们没有继承关系

继承和抽象

抽象即抽取类似或者说比较像的部分

小栗子

  • 从小菠萝、小韵韵两个对象中,抽取公共部分抽象成父类
  • 再从人,猪,狗这三个类,抽取公共部分抽象成父类

继承的重点

  • 是基于抽象的结果,通过编程语言去实现它
  • 先经历抽象这个过程,才能通过继承的方式去表达出抽象的结构
  • 抽象只是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一个动作或者说一个技巧,通过抽象得到一个类

代码栗子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x):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self.__sex = sex # 提取的公共方法
def eat(self):
print(f"{self.__name} 正在吃饭....")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class Person(Animal):
def walk(self):
print(f"{self.name} 两条腿正在走路") class Pig(Animal):
def kill(self):
print(f"{self.name} 猪正在去屠宰场ing...") class Dog(Animal):
def wang(self):
print(f"{self.name} 汪汪叫ing...") person = Person("小菠萝", 25, "Male")
pig = Pig("麦兜", 4, "公")
dog = Dog("柴犬", 3, "母") # 调用父类的公共方法
person.eat()
pig.eat()
dog.eat() # 调用子类独有的方法
person.walk()
pig.kill()
dog.wang() # 输出结果
小菠萝 正在吃饭....
麦兜 正在吃饭....
柴犬 正在吃饭.... 小菠萝 两条腿正在走路
麦兜 猪正在去屠宰场ing...
柴犬 汪汪叫ing...

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 - 三大特性之继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 - 三大特性之封装

    简单介绍封装 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大特点 封装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保护屏障,防止该类的属性.方法和数据结构被外部随意访问 要访问该类的属性.私有方法.数据结构,必须由指定的方法控制访问 深入理解封装 在 ...

  2. 2.Java面向对象编程三大特性之继承

    在<Think in Java>中有这样一句话:复用代码是java众多引人注目的功能之一.但要想成为极具革命性的语言,仅仅能够复用代码并对其加以改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复用 ...

  3. Python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和组合

    继承和组合 一.组合 组合:组合指的是,在一个类中以另外一个类的对象(也就是实例)作为数据属性,称为类的组合 也就是说:一个类的属性是另一个类的对象,就是组合 例子: 圆环是由两个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 ...

  4. Python - 面向对象编程 - 三大特性之多态

    前置知识 封装 详解文章:https://www.cnblogs.com/poloyy/p/15203989.html 封装根据职责将属性.方法封装到一个抽象的类中 定义类的准则-封装 继承 详解文章 ...

  5. python基础学习Day17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类与对象名称空间小试

    一.课前回顾 类: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一类事物 实例化:类名() 过程: 开辟了一块内存空间 执行init方法 封装属性 自动的把self返回给实例化对象的地方 对象:实例 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实体 组 ...

  6. Java学习笔记二十一: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

    Java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之继承 一:继承的概念: 继承是java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一块基石,因为它允许创建分等级层次的类. 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对象(实例)具有父类的实例域和方 ...

  7. Python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继承,封装,多态 什么时候用封装: 同一种功能的时候, 譬如:把一部分数据或方法,封装到同一个类的中 PS:在构造方法中,原始数据中....

  8. Python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 # 继承的影响:资源的继承,资源的使用,资源的覆盖,资源的累加 # 资源的继承,在Python中的继承是指能使用父类的资源,而不是说在子类也复制一份父类代码到 ...

  9. Python面向对象初始(三大特征,多态,继承,封装)

    Python面向对象的初始 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的核心是过程(流水线式思维),过程即解决问题的步骤,面向过程的设计就好比精心设计好一条流水线,考虑周全什么时候处理什么东西. 优点是:极大的降低了写程序的 ...

随机推荐

  1. element UI table 状态显示:禁用-启用 上架-下架

    vue2.0+elementUI 解决表单上架下架状态的切换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07803/article/details/81910297 <el ...

  2. Spring in Action学习笔记(2)

    Spring基础 AOP 面向切面编程 通知.连接点.切点.切面 Spring提供 4 种类型的AOP支持: 基于代理的经典SpringAOP:使用ProxyFactoryBean. 纯POJO切面: ...

  3. empty(), is_null(), isset()真值表(区别)

  4. SQL遍历日期

    IF OBJECT_ID(N'tempdb..#temp', N'U') IS NOT NULL BEGIN DROP TABLE #temp;--临时表删除 END --创建临时表 CREATE T ...

  5. Android 键盘属性

    键盘定义:通过Keyboard说明是一个软键盘定义文件,Row元素说明这是一行按键的定义,Key元素说明这是一个按键的定义.Key元素通过一些属性来定义每个按键,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属性介绍: Codes ...

  6. Bugku-域名解析

    做题之前了解一下域名解析,域名是为了方便记忆而专门建立的一套地址转换系统,要访问一台互联网上的服务器,最终还必须通过IP地址来实现,域名解析就是将域名重新转换为IP地址的过程.一个域名对应一个IP地址 ...

  7. 阿里内部资料:Android开发核心知识笔记共2100页,58万字,完整版开放下载

    作为一个3-5年的Android工程师,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瓶颈: 1.技术视野窄长期在小型软件公司,外包公司工作,技术视野被限制的太厉害 2.薪资提升难初中级Android岗位薪资上升空间有限,基本上 ...

  8. .NetCore+Envoy+Id4+Dapr+EFCore 构建微服务之Envoy

    .NetCore比较流行的微服务应该时是用Ocelot的方式构建微服务,纯配置化,开发量也比较小.但是做过一些项目之后发现这个方式不是很适合,首先它比较笨重,其次不支持gRpc和webSocket通信 ...

  9. git的实用命令(撤回,合并)

    前言 在用开发项目的时候,经常会写着写着会发现写错的时候,人生没有后悔药,但是git有啊,大不了从头再来嘛. git的一些撤销操作 代码还没有存到暂存区 当我们修改了一个文件,还没有执行git add ...

  10. MySQL全面瓦解27:主从复制(原理 + 实践)

    概念 主从复制,是指建立一个和主数据库完全一样的数据库环境(称为从数据库),并将主库的操作行为进行复制的过程:将主数据库的DDL和DML的操作日志同步到从数据库上, 然后在从数据库上对这些日志进行重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