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源码难学,先从petite-vue开始吧
如今这个世道,作为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前端,不学点框架源码都感觉要被抛弃了,react或vue要能吹吹牛吧,最好能造个轮子,听说vue3源码好学点,那么学学vue3,但是学起来还是那么费劲,感觉快放弃了,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petite-vue,害,这家伙比vue简单啊,拿它来重拾学习源码的信心岂不更好,能自己写一个petite-vue再学习vue3岂不是事半功倍。说了这么多,今天就开始迈出第一步吧。注意,本文是学习petite-vue源码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先打个广告,github项目地址,欢迎点个星星喔,现在进入正题吧。
petite-vue还算是比较新的一个框架,尤雨溪2021年6月30号才初始化项目,经过几天密集的代码提交后,有二十多天已经没有更新了,看得出已经比较稳定了,本文不打算详细介绍petite-vue是干嘛的,有啥优势,关于这些可以查看官方介绍,首先来看看怎么跑一个hello world吧。
<div v-scope>{{msg}}</div>
<script src="https://unpkg.com/petite-vue"></script>
<script>
PetiteVue.createApp({ msg: 'hello world!' }).mount()
</script>
如果你熟悉vue,那么对petite-vue的用法就很熟悉了,毕竟师出同门,当然还有一些个性化的语法,如上面的v-scope;对petite-vue有了简单的认识后,我们就模仿上面的示例,来实现一个看起来一样的代码吧,其中我们要实现如下几个关键部分:
PetiteVue
PetiteVue是一个全局对象,包含createApp这个重要的API,因此可以像下面这样声明:
const PetiteVue = {
createApp(scope) {
...
}
};
createApp
createApp是一个函数,入参可以接收一个表示组件数据值的对象,同时需要返回一个包含mount函数的对象,我们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接着丰富createApp函数吧:
const PetiteVue = {
createApp(scope) {
const appContent = {
scope: scope,
};
const app = {
context: appContent,
mount() {
...
}
};
return app;
}
};
mount
mount根据字面意思,就是挂载我们的组件了,这里我们只是简单的将msg渲染到页面上,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遍历div的DOM结构,找到{{插值}}的地方,然后用scope的值去填充文本,说完了思路,接下来就实现吧,这里我们新增两个遍历DOM的函数walk和walkChildren:
function walk(node, context) {
const { nodeType } = node;
if (nodeType === 1) { // Element
return walkChildren(node, context);
}
if (nodeType === 3) { // Text
...
}
}
function walkChildren(node) {
let child = node.firstChild;
while(!child) {
walk(child);
child = child.nextSibling;
}
}
const PetiteVue = {
createApp(scope) {
const appContent = {
scope: scope,
};
const app = {
context: appContent,
mount() {
const root = document.querySelector('[v-scope]');
if (!root) {
console.warn('请提供有v-scope属性的html标签');
return;
}
walk(root, appContent);
root.removeAttribute('v-scope');
}
};
return app;
}
};
通过walk和walkChildren递归,可以遍历所有DOM节点,这里我们只关心Text节点,上面的代码还没实现具体逻辑,先不急,把架子搭起来,后面再实现。
v-scope
v-scope是标记根组件的自定义属性,petite-vue支持多个根组件节点,在本篇实现中就先实现一个吧,尽量保持简单些;通过document.querySelector获取到根节点引用,它就作为遍历DOM的起点,当然最后要把v-scope属性删除,上面的代码已经实现了,这里多废话几句。
{{}}
{{}}是我们自定义的插值语法,因此需要在walk遍历过程中去识别和解析出来,识别还是很简单的,就判断文本是不是{{xx}}格式的,通过一个简单的正则/{{([^]+?)}}/就可以判断,这里简单说一下正则表达式吧,[^]+?表示匹配任意字符,但是尽量少匹配,外面的括号是一个分组,会提取出{{}}里面的表达式,最后前后需要有{{}}包裹住,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现在动手实现具体的逻辑吧:
const RE = /{{([^]+?)}}/;
function walk(node, context) {
const { nodeType } = node;
if (nodeType === 1) { // Element
return walkChildren(node, context);
}
if (nodeType === 3) { // Text
const text = node.textContent;
const match = text.match(RE);
if (match) {
const exp = match[1].trim(); // 删除表达式前后的空白字符
node.textContent = context.scope[exp];
}
}
}
function walkChildren(node) {
let child = node.firstChild;
while(!child) {
walk(child);
child = child.nextSibling;
}
}
const PetiteVue = {
createApp(scope) {
const appContent = {
scope: scope,
};
const app = {
context: appContent,
mount() {
const root = document.querySelector('[v-scope]');
if (!root) {
console.warn('请提供有v-scope属性的html标签');
return;
}
walk(root, appContent);
root.removeAttribute('v-scope');
}
};
return app;
}
};
现在可以在浏览器里面跑起来了,看下效果吧,嗯,跟petite-vue的例子看起来差不多了,到这里我们就基本达成了最初的目标了,实现了一版很简陋的看起来差不多的框架。
继续完善
从实现来看当匹配到插值语法的时候,我们直接把文本节点的内容全部替换了,如果我们的文本是这样的格式呢:"this is content: {{msg}} is't over",那么最终渲染的还是只有msg的状态值,其他都丢失了,这样显得有点糟糕,我们就乘胜追击,再完善一下吧。首先分析一下为了实现文本完整的渲染,我们要将静态的文本和插值文本提取出来,然后再拼接起来才是最终符合预期的结果,从左到右依次解析文本,"this is content: {{msg}} is't over"需要分成三部分,分别是["this is content: ", "{{msg}}", " is't over"],msg经过转换后变成["this is content: ", "{hello world!", "is't over"],最后拼接起来回填到文本节点就可以了:
const RE = /{{([^]+?)}}/g;
function walk(node, context) {
const { nodeType } = node;
if (nodeType === 1) { // Element
return walkChildren(node, context);
}
if (nodeType === 3) { // Text
const text = node.textContent;
let i = 0; // 保存上一个匹配{{}}格式的字符结束索引
if (text.includes('{{')) { // 先判断是否有"{{"字符,有才进行下面的判断
let match = null;
const segments = []; // 保存所有截断的文本
while ((match = RE.exec(text))) {
segments.push(text.slice(i, match.index)); // {{之前的字符
i = match.index + match[0].length;
const exp = match[1].trim(); // 删除表达式前后的空白字符
segments.push(context.scope[exp]); // msg的值求得之后,放入数组中便于后面拼接
}
segments.push(text.slice(i)); // 最后一个}}后面的字符
node.textContent = segments.join('');
}
}
}
支持表达式
通过拼接字符串的方式我们完成了渲染的基本要求,但是熟悉vue语法的同学会说,双花括号内部是支持js表达式的,既然实现到这里了,我们就支持一下表达式吧,首先分析一下,表达式里面的标识符指向scope对象的属性值,一个还好说,那么两个怎么通过简单的方式去实现呢,挨个挨个去把标识符提取出来,然后计算再合并么,想想都麻烦,那有没有简单的方式呢,我都这么说了,当然是有的,先看下实现原理吧:
function createFunc(exp) {
return new Function(`scope`, `with(scope) { return (${exp}) }`)
}
const f = foo('a + b');
f({ a: 1, b: 2 });
通过createFunc创建一个新的函数,with将exp表达式的作用域限定在scope中,这样当执行a+b的时候,相当于scope.a + scope.b,最后将结果返回,最终执行的函数如下所示:
(function(scope) {
with(scope) {
return (a + b);
}
})({a: 1, b: 2})
知晓了原理之后,我们就补齐表达式的计算吧:
function createFunc(exp) {
return new Function(`scope`, `with(scope) { return (${exp}) }`);
}
...
function walk(node, context) {
const { nodeType } = node;
if (nodeType === 1) { // Element
return walkChildren(node, context);
}
if (nodeType === 3) { // Text
const text = node.textContent;
let i = 0;
if (text.includes('{{')) {
let match = null;
const segments = []; // 保存所有截断的文本
while ((match = RE.exec(text))) {
segments.push(text.slice(i, match.index));
i = match.index + match[0].length;
const exp = match[1].trim(); // 删除表达式前后的空白字符
segments.push(createFunc(exp)(context.scope)); // createFunc(exp)生成函数,再将scope传入执行
}
segments.push(text.slice(i));
node.textContent = segments.join('');
}
}
}
...
现在我们写的第一版框架就完成啦,完整的v1版本代码可点击这里,当然现在功能十分有限,没有其他指令集,没有响应式,不过作为学习petite-vue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去啦,给自己一个赞吧,持之以恒,终会有收获的。这里预告一下第二篇的内容,我们将分析和实现响应式方面的内容。
福袋
vue3源码难学,先从petite-vue开始吧的更多相关文章
- 边看MHA源码边学Perl语言之一开篇
边看MHA源码边学Perl语言之一开篇 自我简介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到目前为此我已经做了7年左右的JAVA和3年左右php开发与管理,做java时主要开发物流行业的相关软件,对台湾快递,国际快递,国 ...
- Typescript | Vue3源码系列
TypeScript 是开源的,TypeScript 是 JavaScript 的类型的超集,它可以编译成纯 JavaScript.编译出来的 JavaScript 可以运行在任何浏览器上.TypeS ...
- vue3源码node的问题
下载vue3源码后,下载依赖时,node的版本需要在10.0.0以上,并且不同的vue3里面的插件的配置对版本依赖还不同,14.0.0以上的版本基本都不支持win7了, win7系统可以安装12.0. ...
- 【译】Vue源码学习(一):Vue对象构造函数
本系列文章详细深入Vue.js的源代码,以此来说明JavaScript的基本概念,尝试将这些概念分解到JavaScript初学者可以理解的水平.有关本系列的一些后续的计划和轨迹的更多信息,请参阅此文章 ...
- Redux 源码解读 —— 从源码开始学 Redux
已经快一年没有碰过 React 全家桶了,最近换了个项目组要用到 React 技术栈,所以最近又复习了一下:捡起旧知识的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收获,在这里作文以记之. 在阅读文章之前,最好已经知道如何使用 ...
- 在阅读sqlmap源码时学到的知识--检查运行环境
最近在读sqlmap的源码,懵懵懂懂中页大约学到了一些知识(说给自己听的话:由此可见,所谓的能够解决所有遇到问题的python水平,只能说明你遇见的都是简单的需求....),老规矩,在这里写一下,一则 ...
- Vue3源码分析之 Ref 与 ReactiveEffect
Vue3中的响应式实现原理 完整 js版本简易源码 在最底部 ref 与 reactive 是Vue3中的两个定义响应式对象的API,其中reactive是通过 Proxy 来实现的,它返回对象的响应 ...
- Vue3源码分析之Diff算法
Diff 算法源码(结合源码写的简易版本) 备注:文章后面有详细解析,先简单浏览一遍整体代码,更容易阅读 // Vue3 中的 diff 算法 // 模拟节点 const { oldVirtualDo ...
- Vue.js源码解析-从scripts脚本看vue构建
目录 1. scripts 脚本构建 1.1 dev 开发环境构建过程 1.1.1 配置文件代码 1.1.2 如何进行代码调试? 1.2 build 生产环境构建过程 1.2.1 scripts/bu ...
随机推荐
- MySQL分页查询limit踩坑记
1 问题背景 线上有一个批处理任务,会批量读取昨日的数据,经过一系列加工后,插入到今日的表中.表结构如下: 1 CREATE TABLE `detail_yyyyMMdd` ( 2 `id` bigi ...
- JVM面试题(史上最强、持续更新、吐血推荐)
文章很长而且持续更新,建议收藏起来,慢慢读! 高并发 发烧友社群:疯狂创客圈(总入口) 奉上以下珍贵的学习资源: 疯狂创客圈 经典图书 : 极致经典 + 社群大片好评 < Java 高并发 三部 ...
- 如果你这么去理解HashMap就会发现它真的很简单
Java中的HashMap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是大家编程时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各种面试题更是恨不得掘地三尺的去问HashMap.HashTable.ConcurrentHashMap,无论面试题多么 ...
- 【模拟7.29】大佬(概率期望DP)
首先根据数据范围,可以判断基本上是n^2的复杂度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每一次都可以从m个数中任意选,既然任意选,那么此时的概率的分母就是不变的,然而题中涉及的是某一段的最大值,所以我们按套路假设 f[i] ...
- Bean初始化操作initMethod、@PostConstruct和InitializingBean
我最新最全的文章都在南瓜慢说 www.pkslow.com,欢迎大家来喝茶! 1 简介 很多时间当一个Bean被创建出来后,我们希望做一些初始化操作,如初始化数据.缓存预热等.有以下三种方法: 初始化 ...
- android动画系列
Android 属性动画(Property Animation) 完全解析 (上 动画系列 - 传统View动画与Property动画基础及比较 [Android 基础]Animation 动画介绍和 ...
- vue+element表格
效果图 备注:前后端分离实现效果 接下来是代码环节 <template> <div class="comprehensive-table-container" ...
- python画图库及函数,绘制图片从文件提取出来的数据集转化为int,不然作为坐标轴的时候因为是字符串而无法排序
转化int:
- ASP.Net Core Configuration 理解与源码分析
Configuration 在ASP.NET Core开发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篇博客主要是理解configuration的来源,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configuration source是如何被 ...
- php反序列化-unserialize3
目录 unserialize3-php反序列化 unserialize3 unserialize3-php反序列化 unserialize3 环境地址:https://adworld.xctf.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