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伙伴跟我聊起setup函数,因为习惯了vue2.x的写法导致了,setup用起来觉得奇奇怪怪的,在一些api混编的情况下,代码变得更加混乱了,个人觉得在工程化思想比较强的团队中使用setup确实能更好的使用模块化开发,但是用得不好的话也确实降低了代码的可读性。本篇文章是从使用角度来聊聊setup的实际使用。

setup 使用

1、setup和以前的api(data,methods,computed等)并不冲突,也是可以相互访问的,值得注意的是setup里面不能用this,并且在setup执行的时候组件实例还未创建完毕,故不也能使用data,methods,computed定义的变量和函数。如下混编示例:

import { getCurrentInstance} from 'vue'

setup() {
const count = 10; // 非响应式的。 const { proxy } = getCurrentInstance(); // 这里 proxy 相当于this
console.log(proxy.msg) // 不能在setup调用时访问data里面的属性 return {
count,
consoleMsg: () => {
console.log(proxy.msg) // 123,点击按钮时可以访问了
}
}
},
data() {
return {
msg: '123'
}
},
created() {
console.log(this.count) // 10,这时可以访问setup抛出的属性了。
}

2、setup 还可以返回一个渲染函数,不过返回一个渲染函数将阻止我们返回任何其它的东西,当我们想暴漏函数给其父组件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expose来处理这个问题。示例如下:

import { h,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props, { expose }) {
const count = ref(0) // 创建一个响应式的变量
const increment = () => ++count.value expose({
increment
}) return () => h('div', count.value) // 请注意这里我们需要显式使用 ref 的 value
}
}

看到这里就完全可以使用setup来做项目了,接下来就是封山开路遇水搭桥,碰到不会的就各种查,磕磕碰碰总能成功。然而一篇帖子不能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还有一大堆相关的知识点呢。

响应式

为什么聊响应式呢,因为setup里面返回的变量虽然可以直接在模版语法中使用,但是它并不是响应式的,如上面第一个示例,我们如果在模版中使用了{{ count }}来展示count的值,然后我们改变count的值,值改变了,但是显示不会变化。

// 非响应式示例,等价于错误示例,请尽量不要复制这块代码到你项目中去了。
<template>
<div>
<span>{{ count }}</span>
<button @click="count ++; consoleValue(count)">Increment cou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count = 10; // 这里不是响应式的。
return {
count,
consoleValue: (value) => {
console.log(value); // 这里值发生了变化
}
}
}
}
</script>

响应式这块在官网api比较多,只说几个用得比较多的。

1、上面有提到的ref,ref 接收参数并将其包裹在一个带有 value property 的对象中返回,然后可以使用该 property 访问或更改响应式变量的值。最简单的例子,上面示例改成响应式的,如下:

<template>
<div>
<span>{{ count }}</span>
<button @click="count ++">Increment count</button>
<button @click="doubleCount">double cou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let count = ref(10);
return {
count,
doubleCount: () => {
// 值得注意在setup里面需要使用.value来访问
count.value *= 2;
}
}
}
}
</script>

2、reactive返回对象的响应式副本。这个比较好理解,跟以前2.x时代差别不大。

<template>
<div>
<span>{{ countObj.count }}</span>
<button @click="countObj.count ++">Increment count</button>
<button @click="doubleCount">double cou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Obj = reactive({ count: 10 });
return {
countObj,
doubleCount: () => {
countObj.count *= 2;
}
}
}
}
</script>

3、toRef 和 toRefs 这两个函数都是为了获取一个响应式的子项,并且跟以前的响应式数据进行关联

<template>
<div>
<div>{{ countObj.count }} {{countObj.changeTimes}}</div>
<div>{{ count }} {{ changeTimes }}</div>
<button @click="count ++; changeTimes ++">increment count</button>
<button @click="doubleCount">double count</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reactive, toRefs, to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Obj = reactive({ count: 10, changeTimes: 0 });
const { count } = toRefs(countObj);
const changeTimes = toRef(countObj, 'changeTimes');
return {
countObj,
count,
changeTimes,
doubleCount: () => {
countObj.count *= 2;
changeTimes.value ++;
}
}
}
}
</script>

注意:toRefs 只会为源对象中包含的 property 生成 ref。如果要为特定的 property 创建 ref,则应当使用toRef,简单粗暴的理解toRef可以给源对象添加一个关联的响应式属性,如:(本想写在上面示例中,不过感觉不清晰,就单独列了一块伪代码)

const countObj = reactive({ count: 10 });
const testV = toRef(countObj, 'test'); testV.value = 10;
console.log(countObj.test); // 10

setup 参数

使用 setup 函数时,它将接收两个参数:

Props

setup 函数中的第一个参数是 props。正如在一个标准组件中所期望的那样,setup 函数中的 props 是响应式的,当传入新的 prop 时,它将被更新。

export default {
props: {
title: String
},
setup(props) {
console.log(props.title)
}
}

但是,因为 props 是响应式的,你不能使用 ES6 解构,它会消除 prop 的响应性,上面说到的toRefs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import { toRefs } from 'vue'

setup(props) {
const { title } = toRefs(props)
console.log(title.value)
}

如果 title 是可选的 prop,则传入的 props 中可能没有 title 。在这种情况下,toRefs 将不会为 title 创建一个 ref 。你需要使用 toRef 替代它:

import { toRef } from 'vue'
setup(props) {
const title = toRef(props, 'title')
console.log(title.value)
}

Context

传递给 setup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 contextcontext 是一个普通 JavaScript 对象,暴露了其它可能在 setup 中有用的值:

export default {
setup(props, context) {
// Attribute (非响应式对象,等同于 $attrs)
console.log(context.attrs) // 插槽 (非响应式对象,等同于 $slots)
console.log(context.slots) // 触发事件 (方法,等同于 $emit)
console.log(context.emit) // 暴露公共 property (函数)
console.log(context.expose)
}
}

setup生命周期钩子

在setup中可以访问到以下生命周期钩子:

  • onBeforeMount
  • onMounted
  • onBeforeUpdate
  • onUpdated
  • onBeforeUnmount
  • onUnmounted
  • onErrorCaptured
  • onRenderTracked
  • onRenderTriggered
  • onActivated
  • onDeactivated

这些函数接受一个回调函数,当钩子被组件调用时将会被执行,如:

export default {
setup() {
// mounted
onMounted(() => {
console.log('Component is mounted!')
})
}
}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留言提议。

vue3.x新特性之setup函数,看完就会用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3.0新特性

    Vue3.0新特性 Vue3.0的设计目标可以概括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加强TypeScript支持.加强API设计一致性.提高自身可维护性.开放更多底层功能. 描述 从Vue2到Vue3在一些比较重 ...

  2. vue3.0新特性以及进阶路线

    Vue3.0新特性/改动 新手学习路线  ===> 起步 1. 扎实的 JavaScript / HTML / CSS 基本功.这是前置条件. 2. 通读官方教程 (guide) 的基础篇.不要 ...

  3. 简单梳理下 Vue3 的新特性

    在 Vue3 测试版刚刚发布的时候,我就学习了下 Composition API,但没想到正式版时隔一年多才出来,看了一下发现还是增加了不少新特性的,在这里我就将它们一一梳理一遍. 本文章只详细阐述 ...

  4. 尝鲜 vue3.x 新特性 - CompositionAPI

    0. 基础要求 了解常见的 ES6 新特性 ES6 的导入导出语法 解构赋值 箭头函数 etc... 了解 vue 2.x 的基本使用 组件 常用的指令 生命周期函数 computed.watch.r ...

  5. Vue3的新特性及相关的Composition API使用

    首先 创建项目 Vue3 Vue3 相较于Vue2 的6大亮点: 1 性能快. 2 按需编译 体积更小 3 提供了组合API 类似于react 的React Hooks 4 更好的Ts支持 5 暴露了 ...

  6. ES6新特性之生成器函数 (generator function): function*

    一.什么是生成器函数(generator function)? 生成器函数是ES6的新特性之一,它是一个在执行时能中途暂时退出,后面重新调用又能重新进入继续执行的一种函数. 并且在函数内定义的变量的所 ...

  7. ES6新特性:Function函数扩展, 扩展到看不懂

    本文所有Demo的运行环境为nodeJS, 参考:让nodeJS支持ES6的词法----babel的安装和使用 : 函数的默认值: 如果有参数 ,那就用参数, 如果没有参数, 那就用默认的参数: aj ...

  8. Vue3的新特性

    总概 1) 性能提升 打包大小减少 41% 初次渲染快 55%,更新渲染快 133% 内存减少 54% 使用 Proxy 代替 defineProperty 实现数据响应式 重写虚拟 DOM 的实现和 ...

  9. ES6新特性3:函数的扩展

    本文摘自ECMAScript6入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函数参数默认值 1. ES6允许为函数的参数设置默认值,即直接写在参数定义的后面. function log(x, y = 'World') ...

随机推荐

  1. three+pixi 将二维和三维结合

    PIXI+THREE 使用 PIXI 和 THREE 将三维和二维渲染在同一个 canvas 下面 效果 思路 初始化 PIXI 的 Application, 作为 pixi 最重要的变量 const ...

  2. C#中的文本到语音

    本演示说明了如何使用c#.net Windows Forms应用程序中的system.speech库将文本转换为语音.Microsoft .NET框架提供System.Speech.Synthesis ...

  3. 动态规划精讲(一)LC 最长递增子序列的个数

    最长递增子序列的个数 给定一个未排序的整数数组,找到最长递增子序列的个数. 示例 1: 输入: [1,3,5,4,7]输出: 2解释: 有两个最长递增子序列,分别是 [1, 3, 4, 7] 和[1, ...

  4. UVA 506 System Dependencies(模拟 烂题)

    https://vjudge.net/problem/UVA-506 题目是给出了五种指令,DEPEND.INSTALL.REMOVE.LIST.END,操作的格式及功能如下: DEPEND item ...

  5. 5.21学习总结——android开发实现用户头像的上传

    最近在做个人头像的上传,具体是能调用摄像头和从相册进行选择.本篇文章参考的我的同学的博客,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原作者那里去看看: Hi(.・∀・)ノ (cnblogs.com) 1.使用glide进行图片 ...

  6. python面向对象(封装,继承,多态)

    python面向对象(封装,继承,多态) 学习完本篇,你将会深入掌握 如何封装一个优雅的借口 python是如何实现继承 python的多态 封装 含义: 1.把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结合成一个独立的单位, ...

  7. R和Rstudio的安装

    首先是安装R再安装Rstudio 链接放在这里: R语言软件以及Rstudio软件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TH4mJjoi3QXGfamB697rw 密码:o1 ...

  8. DEDE整合套件实现本地多个网站随意切换的开发环境

    一.修改WEB全局配置: 在Listen 80 后面添加自己的端口号. 例如,2020是我的端口 Listen 2020 二.修改WEB站点配置: a---在NameVirtualHost *:80后 ...

  9. jmeter跑脚本的注意事项

    指标主要看以下几点: 1.jmeter性能测试的报告,不要看平均响应时间,而是看90%响应时间,一般不能超过3s,超过3s则不符合标准2.响应时间超过3s就要优化,但不是平均响应时间,因为最小响应时间 ...

  10. Hive语法及其进阶(一)

    1.Hive完整建表 1 CREATE [EXTERNAL] TABLE [IF NOT EXISTS] table_name( 2 [(col_name data_type [COMMENT c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