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S为什么产生呢?是软件开发中的什么问题呢?

    TLS 产生背景

进程中的全局变量与函数内定义的静态(static)变量,是各个线程都可以访问的共享变量。在一个线程修改的内存内容,对所有线程都生效。这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说它是优点,线程的数据交换变得非常快捷。说它是缺点,一个线程死掉了,其它线程也性命不保; 多个线程访问共享数据,需要昂贵的同步开销,也容易造成同步相关的BUG。

如果需要在一个线程内部的各个函数调用都能访问、但其它线程不能访问的变量(被称为static memory local to a thread 线程局部静态变量),就需要新的机制来实现。这就是TLS。

    windows和Linux平台下的TLS函数api
    linux:

      int pthread_key_create(pthread_key_t key, void (*destructor)(void));

      int pthread_key_delete(pthread_key_t key);

      void *pthread_getspecific(pthread_key_t key);

      int pthread_setspecific(pthread_key_t key, const void *value);

Windows平台:
每个线程创建时系统给它分配一个LPVOID指针的数组(叫做TLS数组),这个数组从C编程角度是隐藏着的不能直接访问,需要通过一些C API函数调用访问。
首先定义DWORD线程全局变量或函数静态变量,作为线程A访问自己的TLS数组的索引变量。以EasyDarwin中TLS相关代码为例子:

第一步:在线程内调用TlsAlloc()函数,为一个TLS数组索引变量与这个线程的TLS数组的某个槽(slot)关联起来,例如获得一个索引变量:
OSThread::Initialize()中的sThreadStorageIndex = ::TlsAlloc();
sThreadStorageIndex是DWORD类型变量.

第二步,为当前线程动态分配一块内存区域,然后把指向这块内存区域的指针放入TLS数组相应的槽中(使用TlsSetValue()函数调用)。
OSThread::_Entry()函数中TlsSetValue代码:
BOOL theErr = ::TlsSetValue(sThreadStorageIndex, theThread);
theThread是外部传递的函数实参。

第三步,在当前线程的任何函数内,都可以通过TLS数组的索引变量,使用TlsGetValue()函数得到上一步的那块内存区域的指针,然后就可以进行内存区域的读写操作了。这就实现了在一个线程内部这个范围处处可访问的变量。

OSThread*   OSThread::GetCurrent()
{
#ifdef __Win32__
    return (OSThread *)::TlsGetValue(sThreadStorageIndex);
#elif __PTHREADS__
    return (OSThread *)pthread_getspecific(OSThread::gMainKey);
#else
    return (OSThread*)cthread_data(cthread_self());
#endif
}

第四步,如果不再需要上述线程局部静态变量,要动态释放掉这块内存区域,然后从TLS数组中放弃对应的槽(使用TlsFree()函数)。

下面是TLS示例代码Demo

#include <stdio.h>                                   // 03UseTLS工程下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process.h>

// 利用TLS跟踪线程的运行时间

DWORD g_tlsUsedTime;

void InitStartTime();

DWORD GetUsedTime();

UINT __stdcall ThreadFunc(LPVOID)

{       int i;

         // 初始化开始时间

         InitStartTime();

         // 模拟长时间工作

         i = 10000*10000;

         while(i--){}

         // 打印出本线程运行的时间

         printf(" This thread is coming to end. Thread ID: %-5d, Used Time: %d \n",

                                                                                                       ::GetCurrentThreadId(), GetUsedTime());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UINT uId;

         int i;

         HANDLE h[10];

         // 通过在进程位数组中申请一个索引,初始化线程运行时间记录系统

         g_tlsUsedTime = ::TlsAlloc();

         // 令十个线程同时运行,并等待它们各自的输出结果

         for(i=0; i<10; i++)

         {       h[i] = (HANDLE)::_beginthreadex(NULL, 0, ThreadFunc, NULL, 0, &uId);         }

         for(i=0; i<10; i++)

         {       ::WaitForSingleObject(h[i], INFINITE);

                   ::CloseHandle(h[i]);      }

         // 通过释放线程局部存储索引,释放时间记录系统占用的资源

         ::TlsFree(g_tlsUsedTime);

         return 0;

}

// 初始化线程的开始时间

void InitStartTime()

{       // 获得当前时间,将线程的创建时间与线程对象相关联

         DWORD dwStart = ::GetTickCount();

         ::TlsSetValue(g_tlsUsedTime, (LPVOID)dwStart);

}

// 取得一个线程已经运行的时间

DWORD GetUsedTime()

{       // 获得当前时间,返回当前时间和线程创建时间的差值

         DWORD dwElapsed = ::GetTickCount();

         dwElapsed = dwElapsed - (DWORD)::TlsGetValue(g_tlsUsedTime);

         return dwElapsed;

}

实践出真知,多实践多磨砺自己。哈哈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codergeek」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haolipengzhanshen/java/article/details/50814369

线程 TL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线程局部存储(TLS)

    线程局部存储(TLS) 2011-10-11 09:59:28|  分类: Win32---API |  标签:tls   |举报 |字号 订阅   什么是线程局部存储 众所周知,线程是执行的单元,同 ...

  2. 线程本地存储(动态TLS和静态TLS)

    线程本地存储(TLS) 对于多线程应用程序,如果线程过于依赖全局变量和静态局部变量就会产生线程安全问题.也就是一个线程的使用全局变量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也使用此全局变量的线程,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错误,这可 ...

  3. 静态TLS和动态TLS

    静态TLS的使用方法: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omanip> using name ...

  4. Golang源码学习:监控线程

    监控线程是在runtime.main执行的时候在系统栈中创建的,监控线程与普通的工作线程区别在于,监控线程不需要绑定p来运行. 监控线程的创建与启动 简单的调用图 先给出个简单的调用图,好心里有数,逐 ...

  5. Android深入浅出之Binder机制

    一说明 Android系统最常见也是初学者最难搞明白的就是Binder了,很多很多的Service就是通过Binder机制来和客户端通讯交互的.所以搞明白Binder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理解程序运行 ...

  6. 多线程中Local Store Slot(本地存储槽)

    在Java中有一种ThreadLocal机制,为每一个使用该变量的线程都提供一个变量值的副本,是每一个线程都可以独立地改变自己的副本,而不会和其它线程的副本冲突.从线程的角度看,就好像每一个线程都完全 ...

  7. minidump详细介绍

    Effective minidump 简介 在过去几年里,崩溃转储(crash dump)成为了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软件在客户现场或者测试实验室发生故障,最有价值的解决方式是能够创建一个故障瞬 ...

  8. handler原理

    一.消息机制概述 1.消息机制的简介 (1)Handler是什么 handler使Android给我们提供的用来更新UI的一套机制,也是一套消息处理机制:我们可以用它发送处理消息. (2)Androi ...

  9. Minidump文件分析

    原文地址:blog.csdn.net/pkrobbie/article/details/6636310 简介 在过去几年里,崩溃转储(crash dump)成为了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软件在客户 ...

随机推荐

  1. 阿里性能专家全方位对比Jmeter和Locust,到底谁更香?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用户规模也有了爆发性的增长.产品的性能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因此,性能测试越来越受到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重视. 在做性能测试时,通常都会借助一些压测工具来模拟大量的 ...

  2. snpEff注释结果各区域统计之和大于变异总数?

    目录 问题一:各区域注释之和大于变异总数? 问题二:注释Region出现Gene和transcript等区域? 问题一:各区域注释之和大于变异总数? snpEff的结果很简单,但常常遇到如下问题. 我 ...

  3. Glib 对 C 函数进行单元测试

    1. Glib 单元测试框架 Glib 为单元测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测试框架,每个测试运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测试数据结构 测试 setup 与 teardown 函数 测试函数 2. 单元测试数据结构 ...

  4. 【R】行或列数目不同的两个数据框如何用rbind/cbind合并?

    目录 前言 方法一:dplyr的bind_rows 方法二:plyr的rbind.fill 前言 通常我们用rbind和cbind合并相同行列的数据框.当两个数据框具有不同行列数目时,直接用会报错. ...

  5. 问题记录:SNP 标记 phasing

    GATK4 检测的SNP标记,有些位点会在检测过程中完成 phasing,在后续做基因型填充的时候有坑. GATK4 phasing 结果的缺失位点不是 ./. 也不是 .|.  而是直接变成一个单独 ...

  6. Python队列queue模块

    Python中queue模块常用来处理队列相关问题 队列常用于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主要功能为提高效率和程序解耦 1. queue模块的基本使用和相关说明 # -*- coding:utf-8 -*- # ...

  7. java中接口可以继承接口

    今天阅读别人的代码才发现,接口是可以继承接口的 一个类只能extends一个父类,但可以implements多个接口. 一个接口则可以同时extends多个接口,却不能implements任何接口. ...

  8. LetNet、Alex、VggNet分析及其pytorch实现

    简单分析一下主流的几种神经网络 LeNet LetNet作为卷积神经网络中的HelloWorld,它的结构及其的简单,1998年由LeCun提出 基本过程: 可以看到LeNet-5跟现有的conv-& ...

  9. C/C++ Qt 数据库与ComBox多级联动

    Qt中的SQL数据库组件可以与ComBox组件形成多级联动效果,在日常开发中多级联动效果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当我们选择指定用户时,我们让其在另一个ComBox组件中列举出该用户所维护的主机列表,又或者当 ...

  10. web自动化,selenium环境配置

    1,首先我们需要在python编译器中添加selenium插件,我用的是pycharm 点击下方的Terminal,然后在命令行输入: pip install selenium 也可以在设置里面手动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