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至:https://www.cnblogs.com/muyi23333/articles/13841268.html

1.TCP 为什么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握手

1.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又传送到服务器端,因而产生错误。

  不幸的是, 这种解释是不准确的, TCP 采用三次握手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远没有大部分博客所描述的那样云山雾绕。为了实现可靠数据传输, TCP 协议的通信双方, 都必须维护一个序列号, 以标识发送出去的数据包中, 哪些是已经被对方收到的。 三次握手的过程即是通信双方相互告知序列号起始值, 并确认对方已经收到了序列号起始值的必经步骤。如果只是两次握手, 至多只有连接发起方的起始序列号能被确认, 另一方选择的序列号则得不到确认。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

①  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②  ACK(acknowledgement 确认)

③  PSH(push传送)

④  FIN(finish结束)

⑤  RST(reset重置)

⑥  URG(urgent紧急)

Sequence number(顺序号码) //Acknowledge number(确认号码)

第一次握手:主机A发送位码为SYN=1,随机产生seq number=1234567的数据包到服务器,主机B由SYN=1知道,A要求建立联机;

第二次握手,主机B收到请求后要确认联机信息,向A发送ack number=(主机A的seq+1),SYN=1,ACK=1,随机产生seq number=7654321的包;

第三次握手:主机A收到后检查ack number是否正确,即第一次发送的seq number+1,以及位码ACK是否为1,若正确,主机A会再发送ack number=(主机B的seq+1),ACK=1,主机B收到后确认seq值与ACK=1则连接建立成功。

sequence number:表示的是我方(发送方)这边,这个packet的数据部分的第一位应该在整个data stream中所在的位置。(注意这里使用的是“应该”。因为对于没有数据的传输,如ACK,虽然它有一个seq,但是这次传输在整个data stream中是不占位置的。所以下一个实际有数据的传输,会依旧从上一次发送ACK的数据包的seq开始)

acknowledge number:表示的是期望的对方(接收方)的下一次sequence number是多少。

注意SYN/FIN的传输,虽然没有data,但是会让下一次传输的packet seq增加一但是,ACK的传输,不会让下一次的传输packet seq加一

题外话

有一位读者关注到了三次握手中, 序列号变化的问题, 让笔者临时想起了曾经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三次握手最后一次握手中,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回复的 seq = x+1 。

acknowledgement number 的作用是向对方表示,我期待收到的下一个序号。 如果你向对方回复了 ack = 31, 代表着你已经收到了序号截止到30的数据,期待的下一个数据起点是 31 。

TCP 协议规定SYN报文虽然不携带数据, 但是也要消耗1个序列号, 所以前两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端都需要向对方回复 x+1 或 y+1 。

值得注意的是, 如上图所说, 最后一次握手在默认不携带数据的情况下, 由于SYN 不是 1 , 是不消耗序列号的。 所以三次握手结束后, 客户端下一个发送的报文中 seq 依旧是 x+1, 示意图如下

注意到, 上图第四步发送的 seq 和第三次握手的 seq 是一样的, 体现了最后一次握手, 默认不消耗序列号的特点。

四次挥手

四次握手是指终止TCP连接协议时,需要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发送四个包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发送第一个包,其中FIN标志位为1,发送顺序号seq为X。

第二次挥手:被动关闭方收到FIN包后发送第二个包,其中发送顺序号seq为Z,接收顺序号ack为X+1。

第三次挥手:被动关闭方再发送第三个包,其中FIN标志位为1,发送顺序号seq为Y,接收顺序号ack为X。

第四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发送第四个包,其中发送顺序号为X,接收顺序号为Y。至此,完成四次挥手。

超时重传指的是,发送数据包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没有收到相应的ACK,等待一定的时间,超时之后就认为这个数据包丢失,就会重新发送。这个等待时间被称为RTO.

深入讨论:

1、为什么建立连接协议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握手呢?

建立连接时,ACK和SYN可以放在一个报文里来发送。而关闭连接时,被动关闭方可能还需要发送一些数据后,再发送FIN报文表示同意现在可以关闭连接了,所以它这里的ACK报文和FIN报文多数情况下都是分开发送的。

2、为什么TIME_WAIT状态还需要等2MSL后才能返回到CLOSED状态?

两个存在的理由:1、无法保证最后发送的ACK报文会一定被对方收到,所以需要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2、关闭链接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在相同的IP地址和端口建立新的连接,为了防止旧连接的重复分组在新连接已经终止后再现。2MSL足以让分组最多存活msl秒被丢弃。

3、为什么必须是三次握手,不能用两次握手进行连接?

记住服务器的资源宝贵不能浪费!  如果在断开连接后,第一次握手请求连接的包才到会使服务器打开连接,占用资源而且容易被恶意攻击!防止攻击的方法,缩短服务器等待时间。两次握手容易死锁。如果服务器的应答分组在传输中丢失,将不知道S建立什么样的序列号,C认为连接还未建立成功,将忽略S发来的任何数据分组,只等待连接确认应答分组。而S在发出的分组超时后,重复发送同样的分组。这样就形成了死锁。

参考:https://blog.csdn.net/qq_25948717/article/details/80382766

TCP三次握手中SYN,ACK,seq ack的含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三次握手中SYN,ACK,Seq含义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 ...

  2. TCP三次握手中,为什么需要第三次握手?

    为什么客户端A还要发送一次确认呢?(为什么需要第三次握手)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B(服务器端),因而产生错误. 所谓"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是这样 ...

  3. TCP三次握手机制中的seq和ack

    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第一次(A--->B),SYN=1,seq=x第二次(B--->A),SYN=1,ACK=1,seq=y,ack=x+1 第三次(A--->B),ACK=1,s ...

  4. TCP 三次握爪 四次挥手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 1.三次握手 (1)三次握手的详述 首先Client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Server段接受连接后回复ACK报文,并为这次连接分配资源.Client端接收到ACK报文后也向 ...

  5. TCP三次握手抓包理解

    TCP建立连接需要三次握手,分手需要四次握手,平时在网上看到很多次,但是还没有很理解.为什么分手要多一次?可能是刚开始追求女生的时候比较容易,到分手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吧... 了解某个东西要从它的基础 ...

  6. tcp三次握手和syn 洪水攻击

    1. 连接后,所有的 ack 为1才有效(连接后,ack 也一般都是1) 2. 建立连接3次握手, 如何确认对方收到了你发的包, seq 是自己发出去的,自己知道seq的值.所以怎么确认对方收到了自己 ...

  7. 小白都能看懂的tcp三次握手

    众所周知,TCP在建立连接时需要经过三次握手.许多初学者经常对这个过程感到混乱:SYN是干什么的,怎么一会儿是1一会儿是0?怎么既有大写的ACK又有小写的ack?为什么ACK在第二次握手才开始出现?初 ...

  8. TCP三次握手过程中涉及的队列知识的学习

    先上一张图 (图片来源:http://www.cnxct.com/something-about-phpfpm-s-backlog/) 如上图所示,这里有两个队列:syns queue(半连接队列): ...

  9. TCP三次握手第三次握手时ACK丢失怎么办

    Server 端 第三次的ACK在网络中丢失,那么Server 端该TCP连接的状态为SYN_RECV,并且会根据 TCP的超时重传机制,会等待3秒.6秒.12秒后重新发送SYN+ACK包,以便Cli ...

随机推荐

  1. context包

    目录 Context包到底是干嘛用的? context原理 什么时候应该使用 Context? 如何创建 Context? 主协程通知有子协程,子协程又有多个子协程 context核心接口 empty ...

  2. 一份尽可能全面的Go channel介绍

    写在前面 针对目前网络上Go channel知识点较为分散(很难有单独的一份资料把所有知识点都囊括进来)的情况,在下斗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结了前辈的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形成了这篇文章.本文类似 ...

  3. Linux创建运行C/C++代码

    不同于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借助IDE运行C++程序,Linux操作系统可以使用g++编译 创建文件及编译文件的流程  1. 先进入某一文件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也可以用mkdir创建文件) to ...

  4. 火山引擎MARS-APM Plus x 飞书 |降低线上OOM,提高App性能稳定性

    通过使用火山引擎MARS-APM Plus的memory graph功能,飞书研发团队有效分析定位问题线上case多达30例,线上OOM率降低到了0.8‰,降幅达到60%.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为飞书的 ...

  5. docker常用命令、镜像命令、容器命令、数据卷,使用dockerFile创建镜像,dockefile的语法规则。

    一.docker常用命令? 1. 常用帮助命令 1.1 docker的信息以及版本号 /* docker info 查看docker的信息 images2 docker本身就是一个镜像. docker ...

  6. C++函数调用过程解析

    编译环境:Windows 10 + VS2015. 0.引言 函数调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中断的过程,本文演示和深入分析参数入栈.函数跳转.保护现场.恢复现场等函数调用过程. 首先对三个常用的寄存器 ...

  7. Spring源码-IOC部分-容器初始化过程【2】

    实验环境:spring-framework-5.0.2.jdk8.gradle4.3.1 Spring源码-IOC部分-容器简介[1] Spring源码-IOC部分-容器初始化过程[2] Spring ...

  8. 布客·ApacheCN 编程/后端/大数据/人工智能学习资源 2020.11

    公告 我们始终与所有创作者站在一起,为创作自由而战.我们还会提供一切必要的技术支持. 我们全力支持科研开源(DOCX)计划.希望大家了解这个倡议,把这个倡议与自己的兴趣点结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 ...

  9. 支付宝同步请求检查appid,以及公钥,私钥是否正确

    第一步:下载支付宝Demo 下载地址:https://opendocs.alipay.com/open/270/106291#%E8%BF%90%E8%A1%8C%E8%AF%B4%E6%98%8E ...

  10. git init和git init –bare的区别:

    感谢原文作者:ljchlx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jchlx/article/details/21805231 git init 和 git init –bare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