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命令用于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要实现两个不同的子网之间的通信,需要一台连接两个网络的路由器,或者同时位于两个网络的网关来实现。在Linux系统中,设置路由通常是 为了解决以下问题:该Linux系统在一个局域网中,局域网中有一个网关,能够让机器访问Internet,那么就需要将这台机器的IP地址设置为 Linux机器的默认路由。要注意的是,直接在命令行下执行route命令来添加路由,不会永久保存,当网卡重启或者机器重启之后,该路由就失效了;要想永久保存,有如下方法:

1.在/etc/rc.local里添加
2.在/etc/sysconfig/network里添加到末尾
3./etc/sysconfig/static-router :
any net x.x.x.x/24 gw y.y.y.y

格式:route

格式:/sbin/route

用于打印路由表(display the current routing table)。

在非root用户使用时需要使用完整路径执行route命令。

命令参数

[root@linux ~]# route [-nee]
[root@linux ~]# route add [-net|-host] [网域或主机] netmask [mask] [gw|dev]
[root@linux ~]# route del [-net|-host] [网域或主机] netmask [mask] [gw|dev]
观察的参数:
   -n  :不要使用通讯协定或主机名称,直接使用 IP 或 port number;
   -ee :使用更详细的资讯来显示
增加 (add) 与删除 (del) 路由的相关参数:
   -net    :表示后面接的路由为一个网域;
   -host   :表示后面接的为连接到单部主机的路由;
   netmask :与网域有关,可以设定 netmask 决定网域的大小;
   gw      :gateway 的简写,后续接的是 IP 的数值喔,与 dev 不同;
   dev     :如果只是要指定由那一块网路卡连线出去,则使用这个设定,后面接 eth0 等

格式:route -n
格式:/sbin/route -n
用于打印路由表,加上-n参数就是在输出的信息中不打印主机名而直接打印ip地址。

格式:route add default gw {IP-ADDRESS} {INTERFACE-NAME}
用于设置默认路由,其中,
参数{IP-ADDRESS): 用于指定路由器(网关)的IP地址;
参数{INTERFACE-NAME}: 用于指定接口名称,如eth0。使用/sbin/ifconfig -a可以显示所有接口信息。

例:route add default gw mango

格式:route add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ev {INTERFACE-NAME}
添加到指定网络的路由规则,其中
参数{NETWORK-ADDRESS}: 用于指定网络地址
参数{NETMASK}: 用于指定子网掩码
参数{INTERFACE-NAME}: 用于指定接口名称,如eth0。

例1:route add -net 192.56.76.0 netmask 255.255.255.0 dev eth0
例2:route add -net 224.0.0.0 netmask 240.0.0.0 dev eth0

格式:route add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reject
设置到指定网络为不可达,避免在连接到这个网络的地址时程序过长时间的等待,直接就知道该网络不可达。

例:route add -net 10.0.0.0 netmask 255.0.0.0 reject

格式:route del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dev {INTERFACE-NAME}
格式:route del -net {NETWORK-ADDRESS} netmask {NETMASK} reject
用于删除路由设置。参数指定的方式与route add相似。

输出详解

route命令输出的路由表字段含义如下:
    Destination 目标
          The destination network or destination host. 目标网络或目标主机。

    Gateway 网关
          The gateway address or '*' if none set. 网关地址,如果没有就显示星号。

    Genmask 网络掩码
          The  netmask  for  the  destination net; '255.255.255.255' for a
          host destination and '0.0.0.0' for the default route.

Flags:总共有多个旗标,代表的意义如下:

o U (route is up):该路由是启动的;

o H (target is a host):目标是一部主机 (IP) 而非网域;

o G (use gateway):需要透过外部的主机 (gateway) 来转递封包;

o R (reinstate route for dynamic routing):使用动态路由时,恢复路由资讯的旗标;

o D (dynamically installed by daemon or redirect):已经由服务或转 port 功能设定为动态路由

o M (modified from routing daemon or redirect):路由已经被修改了;

o !  (reject route):这个路由将不会被接受(用来抵挡不安全的网域!)

o A (installed by addrconf)

o C (cache entry)

    Metric 距离、跳数。暂无用。
          The 'distance' to the target (usually counted in  hops).  It  is
          not  used  by  recent kernels, but may be needed by routing dae-
          mons.

    Ref   不用管,恒为0。
          Number of references to this route. (Not used in the Linux  ker-nel.)

    Use    该路由被使用的次数,可以粗略估计通向指定网络地址的网络流量。
          Count  of lookups for the route.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F and
          -C this will be either route cache misses (-F) or hits (-C).

    Iface 接口,即eth0,eth0等网络接口名
          Interface to which packets for this route will be sent.

范例一

单纯的观察路由状态

[root@linux ~]# route -n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10.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69.254.0.0     0.0.0.0         255.255.0.0     U     0      0        0 eth0
0.0.0.0         192.168.10.30   0.0.0.0         UG    0      0        0 eth0
[root@linux ~]# route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10.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69.254.0.0     *               255.255.0.0     U     0      0        0 eth0
default         server.cluster     0.0.0.0         UG    0      0        0 eth0

此外,观察一下上面的路由排列顺序喔,依序是由小网域(192.168.10.0/24 是 Class C),逐渐到大网域(169.254.0.0/16 Class B) 最后则是预设路由 (0.0.0.0/0.0.0.0)。然后当我们要判断某个网路封包应该如何传送的时候,该封包会经由这个路由的过程来判断喔!举例来说,我上头仅有三个路由,若我有一个传往 192.168.10.20 的封包要传递,那首先会找 192.168.10.0/24 这个网域的路由,找到了!所以直接由 eth0 传送出去;如果是传送到 Yahoo 的主机呢? Yahoo 的主机 IP 是 202.43.195.52,我通过判断

1)不是 192.168.10.0/24,
      2)不是 169.254.0.0/16 结果到达

3)0/0

时,
OK
!传出去了,透过 
eth0 
将封包传给 
192.168.10.30
那部 
gateway 
主机啊!所以说,路由是有顺序的。因此当你重复设定多个同样的路由时,例如在你的主机上的两张网路卡设定为相同网域的 
IP 
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会出现如下的情况: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10.0 
 
 
 
0.0.0.0 
 
 
 
 
 
 
 
 
255.255.255.0 
 
 

 
 
 
 

 
 
 
 
 

 
 
 
 
 
 
 

eth0

192.168.10.0 
 
 
 
0.0.0.0 
 
 
 
 
 
 
 
 
255.255.255.0 
 
 

 
 
 
 

 
 
 
 
 

 
 
 
 
 
 
 

eth1


也就是说,由于路由是依照顺序来排列与传送的,所以不论封包是由那个介面

(eth0, eth1) 
所接收,都会由上述的 
eth0 
传送出去,所以,在一部主机上面设定两个相同网域的 
IP 
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有点多此一举就是了。除非是类似虚拟主机 
(Xen, VMware 
等软体

所架设的多主机时,才会有这个必要~

范例二

[root@linux ~]# route del -net 169.254.0.0 netmask 255.255.0.0 dev eth0
# 上面这个动作可以删除掉 169.254.0.0/16 这个网域!
# 请注意,在删除的时候,需要将路由表上面出现的资讯都写入
# 包括  netmask , dev 等等参数喔!注意注意
[root@linux ~]# route add -net 192.168.100.0 netmask 255.255.255.0 dev eth0
# 透过 route add 来增加一个路由!请注意,这个路由必须要能够与你互通。

# 举例来说,如果我下达底下的指令就会显示错误:
 route add -net 192.168.200.0 netmask 255.255.255.0 gw 192.168.200.254
# 因为我的环境内仅有 192.168.10.100 这个 IP ,所以不能与 192.168.200.254这个网段直接使用 MAC 互通!这样说,可以理解喔!?
[root@linux ~]#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0.30
# 增加预设路由的方法!请注意,只要有一个预设路由就够了喔!
# 在这个地方如果您随便设定后,记得使用底下的指令重新设定你的网路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如果是要进行路由的删除与增加,那就得要参考上面的例子了,其实,使用 man route 里面的资料就很丰富了!仔细查阅一下囉!你只要记得,当出现『SIOCADDRT: Network is unreachable』这个错误时,肯定是由于 gw 后面接的 IP 无法直接与您的网域沟通 (Gateway 并不在你的网域内)。

WINDOWS下的route命令

简单的的操作如下,

查看路由状态:routeprint

只查看ipv4(ipv6)路由状态:route print-4(-6)

添加路由:route add 目的网络 mask 子网掩码 网关——重启机器或网卡失效

route add 192.168.20.0 mask 255.255.255.0192.168.10.1

添加永久:route -p add 目的网络 mask子网掩码网关

route -p add 192.168.20.0 mask 255.255.255.0192.168.10.1

删除路由:route delete 目的网络 mask 子网掩码

route delete 192.168.20.0 mask255.255.255.0

转载链接:http://www.cnblogs.com/snake-hand/p/3143041.html

linux route命令的使用详解-(转自小C爱学习)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route命令的使用详解 添加永久静态路由 tracert traceroute

    linux route命令的使用详解 添加永久静态路由  tracert  traceroute route -n    Linuxroute  print  Windows traceroute  ...

  2. linux route命令的使用详解

    route命令用于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要实现两个不同的子网之间的通信,需要一台连接两个网络的路由器,或者同时位于两个网络的网关来实现.在Linux系统中,设置路由通常是 为了解决以下问题:该Linu ...

  3. linux route命令的使用详解(转)

    route命令用于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要实现两个不同的子网之间的通信,需要一台连接两个网络的路由器,或者同时位于两个网络的网关来实现.在Linux系统中,设置路由通常是 为了解决以下问题:该Linu ...

  4. Linux常用命令及部分详解

    1.总结部分 常用指令 ls      显示文件或目录 -l            列出文件详细信息l(list) -a            列出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及目录,包括隐藏的a(all) m ...

  5. (转)linux TOP命令各参数详解【转载】

    实时监控或查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的工具——TOP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 ...

  6. linux TOP命令各参数详解【转载】

    实时监控或查看系统资源使用情况的工具——TOP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 ...

  7. Linux crontab命令 定时任务 用法详解以及no crontab for root解决办法

    最近系统服务器进行搬迁,又恰好需要使用定时任务运行程序,而我的程序主要使用PHP写的,然后总结了下定时任务的用法,但是在这里主要写的是关于crontab命令的用法,使用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例如no c ...

  8. Linux rpm 命令参数使用详解[介绍和应用]

    RPM是RedHat Package Manager(RedHat软件包管理工具)类似Windows里面的“添加/删除程序” rpm 执行安装包 二进制包(Binary)以及源代码包(Source)两 ...

  9. Linux rpm 命令参数使用详解[介绍和应用](转)

    RPM是RedHat Package Manager(RedHat软件包管理工具)类似Windows里面的“添加/删除程序” rpm 执行安装包二进制包(Binary)以及源代码包(Source)两种 ...

随机推荐

  1. Leedcode算法专题训练(排序)

    排序 快速排序 用于求解 Kth Element 问题,也就是第 K 个元素的问题. 可以使用快速排序的 partition() 进行实现.需要先打乱数组,否则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 O(N2). 堆 ...

  2. C++ Primer Plus(第6版)中文版电子版awz+epub+mobi三版

    电子书资源:C++ Primer Plus(第6版)中文版 书籍简介:   C++是在C语言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集面向对象编程.通用编程和传统的过程化编程于一体的编程语言,是C语言的超集.<C++ ...

  3. M1 和 Docker 谈了个恋爱

    出于开源项目的需要,我准备把之前在 windows 下运行的开源项目移植到 Mac 上跑得试下,但是 Mac M1 芯片并不能很好地支持 Docker,这不,发现 Docker 也正式支持 Mac 了 ...

  4. 13- jmeter性能测试案例

    配置原件 HTTP请求默认值 前置处理程序 定时器 取样器 后置处理器:正则表达式提取器 断言 监听器 性能测试流程 1.评估获取性能测试需求(访问量大,操作频繁) 2.确定性能测试目标 : 并发用户 ...

  5. 【Vue】Vue学习(四)-状态管理中心Vuex的简单使用

    一.vuex的简介 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Vuex背后的基本思想,就是前面所说的单向数据流.图4就是Vuex实现单向数据流的示意图.    Store     ...

  6. 内核模式下的线程同步的分析(Windows核心编程)

    内核模式下的线程同步 内核模式下的线程同步是用户模式下的线程同步的扩展,因为用户模式下的线程同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用户模式下线程同步的好处是速度快,不需要切换到内核模式(需要额外的 CPU 时间).通 ...

  7. C#-窗体鼠标穿透

    #region 窗体鼠标穿透 private const uint WS_EX_LAYERED = 0x80000; private const int WS_EX_TRANSPARENT = 0x2 ...

  8. Windows核心编程 第九章 线程与内核对象的同步(上)

    第9章 线程与内核对象的同步 上一章介绍了如何使用允许线程保留在用户方式中的机制来实现线程同步的方法.用户方式同步的优点是它的同步速度非常快.如果强调线程的运行速度,那么首先应该确定用户方式的线程同步 ...

  9. 11.PHP与MySQL

    PHP与MySQL 首先是PHPStorm设置创建SQL的教程,找到了一个写的不错的,在这里:http://blog.csdn.net/knight_quan/article/details/5198 ...

  10. Swift系列五 - 可选项

    可选项,一般也叫可选类型,它允许将值设为nil. 一.定义可选项 平时开发中,如果我们需要把一个变量置空时只需要把变量赋值一个nil即可: 上面尝试后不行,那怎么把一个变量置空呢? 答案:把变量设置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