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 算法原理

冒泡排序的原理是每次从头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后面一个元素比前一个要大,说明顺序不对,则将它们交换,本次循环完毕之后再次从头开始扫描,直到某次扫描中没有元素交换,说明每个元素都不比它后面的元素大,至此排序完成。
  • 时间复杂度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初始状态是排好序的的,一趟扫描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关键字比较次数X和记录移动次数 Y均达到最小值(Xmin = n-1、Ymin = 0)
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N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 Y = N-1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和总共(Xmax = (Nx(N-1))/2)次的移动(移动次数由乱序对的个数决定,即多少对元素顺序不对,如 1 3 4 2 5 中共有(3,2)、(4,2)两个乱序对),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Ymax =N*(N-1) + Xmax=(N*(N-1))/2 = O(N^2)).
  • 优化

  1. 当全部数据处于有序状态时,可通过一次遍历确定有序状态,可直接结束循环。
  2. 若第一个元素大于第二个元素则交换位置,执行完一次遍历后,最末尾元素即最大值,忽略上次最大值。
  3. 可以考虑记录最后交换位置,减少比较次数。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a[30001],ans=0,k;
int main(){
cin>>n;
for(int i=1;i<=n;i++){
cin>>a[i];
}
for(int i=1;i<=n-1;i++){
for(int j=1;j<=n-i;j++){
if(a[j]>a[j+1]){
k=a[j],a[j]=a[j+1],a[j+1]=k;
ans++;
}
}
}
cout<<ans<<endl;
return 0;
}
这个代码是冒泡排序统计次数的代码,速度较慢,时间较长,不优于归并排序。
 

 1 void merge(int x,int y){
2 if(x==y)return;
3 int mid=(x+y)/2,i=x,j=mid+1,k=x;
4 merge(x,mid),merge(mid+1,y);
5 while(i<=mid&&j<=y){
6 if(a[i]<=a[j]){
7 c[k++]=a[i++];
8 }else{
9 c[k++]=a[j++],ans+=mid-i+1;
10 }
11 }
12 while(i<=mid)c[k++]=a[i++];
13 while(j<=y)c[k++]=a[j++];
14 for(int l=x;l<=y;l++){
15 a[l]=c[l];
16 }
17 }
这样是归并排序,速度更快。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_C#程序实现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_C#程序实现 排序(Sort)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字典中的单词是以字母的顺序排列,否则,使用起来非常困 ...

  2. 经典排序算法 -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是临近的数字两两进行比较,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交换, 这样一趟过去后,最大或最小的数字被交换到了最后一位, 然后再从头开始进行两两比较交换,直到倒数第二位时结束,其余类似看例子 例子 ...

  3. 房上的猫:经典排序算法 -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是临近的数字两两进行比较,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交换,这样一趟过去后,最大或最小的数字被交换到了最后一位,然后再从头开始进行两两比较交换,直到倒数第二位时结束,以此类推例子为从小到大排 ...

  4. [算法]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冒泡排序(Bubble Sort,台湾另外一种译名为:泡沫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 ...

  5.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常见的排序算法有Bubble Sort.Merge Sort.Quick Sort 等,所有排序算的基本法思想都是把一个无限大的数据规模通过算法一步步缩小,指导最后完成排序. 这里分享一下Buuble ...

  6.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 ...

  7.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Bubble Sort)

    0. 说明 参考 维基百科中的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是与插入排序拥有相等的执行时间,但是两种算法在需要的交换次数却很大地不同. 在最坏的情况,冒泡排序需要 O(n2)  次交 ...

  8.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中的经典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神话丿小王子的博客主页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 ...

  9. Java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及其优化

    Java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及其优化 什么是冒泡排序 基本写法 优化后写法 终极版本 源码及测试 什么是冒泡排序 这里引用一下百度百科上的定义: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 ...

  10. 经典排序算法 –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经典排序算法 –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就是每一步都将一个待排数据按其大小插入到已经排序的数据中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插入完毕. 插入排序方法分直接插入排序和折半插入排序两种, ...

随机推荐

  1. 单元测试利器Mockito框架

    什么是Mock Mock 的中文译为仿制的,模拟的,虚假的.对于测试框架来说,即构造出一个模拟/虚假的对象,使我们的测试能顺利进行下去. Mock 测试就是在测试过程中,对于某些 不容易构造(如 Ht ...

  2. 《MySQL数据库》MySQL主从复制搭建与原理

    前言 主从复制:两台或者更多的数据库实例,通过二进制日志,实现数据同步.为什么需要主从复制,主从复制的作用是什么,答:为了预防灾难. 搭建 第一步:准备多实例环境.如何创建多实例见: 第二步:确保每一 ...

  3. .Net 单元测试框架xUnit使用

    使用前需要导入下面的NuGet包:(不然可能会导致测试代码无法运行) .net版本 .net core3.1 Moq这个包只有需要Mock的时候才需要导入(不清楚Mock的话可以留言或自行百度) 开始 ...

  4. java控制流程(一)

    一.scanner: scanner可以获取用户的输入的信息 scanner的初始化: //导入的包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 { pub ...

  5. Vue官方文档Vue.extend、Vue.component、createElement、$attrs/$listeners、插槽的深入理解

    一.Vue.extend({}). 看官网文档介绍,Vue.extend({})返回一个Vue的子类,那么这个Vue子类是啥玩意儿呢?我直观感觉它就是创建出一个组件而已啊,那么它又和Vue.compo ...

  6. 2 http

    response.write(string|buffer)可以调用0-n次 response.end(string|buffer) 方法.必须调用一次  response.setHeader('Con ...

  7. Activiti7 学习总结

    什么是工作流? 就是通过计算机对业务流程进行自动化处理,实现多个参与者按照预定义的流程去自动执行业务流程 什么是Activiti? Activiti是一个工作流引擎,开源的架构,基于BPMN2.0标准 ...

  8. JVM学习第三天(JVM的执行子系统)之字节码指令

    早上看了Class类文件结构,晚上继续来看字节码指令,毕竟谁也不是一步登天的(说白了还是穷); 字节码指令 Java虚拟机的指令由一个字节长度的.代表着某种特定操作含义的数字(称为操作码,Opcode ...

  9. 深入理解Go系列一之指针变量

    指针变量 基本概念 &a,代表 a 变量的内存地址 p,代表一个句柄引用(句柄由实例数据指针与实例类型指针两部分组成) ,句柄的好处是,当实例数据值改变时,不需要改动实例数据指针与实例类型指针 ...

  10. 10行实现最短路算法——Dijkstra

    今天是算法数据结构专题的第34篇文章,我们来继续聊聊最短路算法.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讲解了bellman-ford算法和spfa算法,其中spfa算法是我个人比较常用的算法,比赛当中几乎没有用过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