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简单的排序算法?看起来却满是bug
大家好,我是雨乐。
今天在搜论文的时候,偶然发现一篇文章,名为<Is this the simplest (and most surprising) sorting algorithm ever?>,看了里面的内容,蛮有意思,所以今天借助此文,分享给大家。
算法
下面我看下伪代码实现,在证明该排序算法正确性之前,我们暂且将其命名为ICan’tBelieveItCanSort。
ICan’tBelieveItCanSort(A[1..n]) {
for i = 1 to n do
for j = 1 to n do
if A[i] < A[j] then
swap(A[i], A[j])
}
看了上面代码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会不会跟我一样,觉得
❝
这不就是一个错误的冒泡排序算法么,只是把第二行把范围写错,第三行交换的条件写反了罢了。
❞
下面是冒泡排序的伪代码:
BubbleSort(A[1..n]) {
for i = 1 to n do
for j = i + 1 to n do
if (A[i] > A[j]) then
swap(A[i], A[j]);
}
❝
为了后续描述方便,我将该算法统一称之为"新算法"。
❞
从上面两个伪代码的实现来看,新算法ICan’tBelieveItCanSort和传统的冒泡排序算法BubbleSort的区别如下:
在新算法中,内循环为 for j = 1 to n do
而在传统的冒泡算法中,内循环为 for j = i + 1 to n do
在新算法中,交换的条件为 if A[i] < A[j] then
而在传统的冒泡排序算法中,交换条件为 if A[i] > A[j] then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重新转回到新算法,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再此重新贴一次新算法的伪代码:
ICan’tBelieveItCanSort(A[1..n]) {
for i = 1 to n do
for j = 1 to n do
if A[i] < A[j] then
swap(A[i], A[j])
}
先不论算法的正确与否,因为在A[i] < A[j]时候才进行交换,所以上述代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 按照降序排列。但实际上,通过代码运行结果来分析,其确实是升序排列。
下面给出证明过程。
证明
下面将通过数学归纳法来证明此算法的正确性。
假设Pᵢ是经过 i 次(1 ≤ i ≤ n)外循环后得到的数组,那么前i项已经是升序排列,即 A[1] ≤ A[2] ≤ . . . ≤ A[i]。
要证明该算法正确,只需要证明P对于任何[i + 1..n]都成立。
根据数学归纳法,我们只要证明 P₁成立,假设 Pᵢ成立,接着再证明 Pi+1 也成立,命题即可得证。
P₁显然是正确的,而且这一步和普通的冒泡算法降序没有区别,经过第1次外循环,A[1]就是整个数组的最大元素。
接着我们假设Pᵢ成立,然后证明 Pi+1 成立。
下面我们开始证明新算法的正确性。
首先假设存在一个下标K:
❝
首先假设 A [k](k 介于 1~i 之间)满足 A[k] > A[i+1] 最小的一个数,那么 A [k−1]≤A [i+1](k≠1)。
如果 A [i+1]≥A [i],那么这样的 k 不存在,我们就令 k=i+1。
❞
现在,我们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1 ≤ j ≤ k−1 此时,由于A[1..i]是递增有序,且A[K]是满足A[k] > A[i+1] 最小的一个数,所以A[j] < A[i +1],没有任何元素交换发生。
k ≤ j ≤ i (显然,当k = i+1的时候,不会进入此步骤)
由于 A[j] > A[i+1],所以每次比较后都会有元素交换发生。
我们使用 A[] 和 A′[] 来表示交换前和交换后的元素,所以A[i+1] = A[k],A′[k]=A[i+1]。
经过一系列交换,最大元素最终被放到了 A[i+1] 位置上,原来的A[i+1]变成了最大元素,A[k]被插入了大小介于原来A[k]和A[k-1]之间的元素。
i+1 ≤ j ≤ n
由于最大元素已经交换到前 i+1 个元素中,此过程也没有任何元素交换。
经过上面一系列条件,最终,P就是升序排序算法执行完以后的结果。
❝
由于内外循环完全一样,所以此算法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了。
❞
优化
从上面的证明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 i=1 的循环以外,其余循环里 j=i-1 之后的部分完全无效,因此可以将这部分省略,得到简化后的算法。
ICan’tBelieveItCanSort(A[1..n]) {
for i = 2 to n do
for j = 1 to i - 1 do
if A[i] < A[j] then
swap(A[i], A[j])
}
对比
但从代码来看,新算法像是冒泡算法的变种,但是从上面证明过程来看,新算法实际上是一种插入算法。
下面为新算法的模拟图:
新算法
下面为冒泡算法的模拟图:
冒泡算法
实现
代码实现比较简单,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SimplestSort(std::vector &v) {
for (int i = 0; i < v.size(); ++i) {
for (int j = 0; j < v.size(); ++j) {
if (v[i] < v[j]) {
std::swap(v[i], v[j]);
}
}
}
}
int main() {
std::vector v = {9, 8, 1, 3,2, 5, 4, 7, 6};
SimplestSort(v);
for (auto item : v) {
std::cout << item << std::endl;
}
return 0;
}
输出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更简单的算法?
看完这篇论文,突然想起之前有个更简单且容易理解的算法,我们暂且称之为休眠算法。
思想:
❝
构造n个线程,它们和这n个数一一对应。初始化后,线程们开始睡眠,等到对应的数那么多个时间单位后各自醒来,然后输出它对应的数。这样最小的数对应的线程最早醒来,这个数最早被输出。等所有线程都醒来,排序就结束了。
❞
例如对于 [4,2,3,5,9] 这样一组数字,就创建 5 个线程,每个线程睡眠 4s,2s,3s,5s,9s。这些线程睡醒之后,就把自己对应的数报出来即可。这样等所有线程都醒来,排序就结束了。
算法思路很简单,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创建的线程数依赖于需要排序的数组的元素个数,因此这个算法暂且只能算是一个思路吧。
结语
这个算法不一定是史上最简单的排序算法,但却是最神奇的排序算法。神奇之处在于 大于号和小于号颠倒了却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简单的思路来理解这个算法,那就是冒泡两次,第一次非递增排序,第二次非递减排序,算是负负得正,得到了正确的结果吧。
由于"最简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过高,其仅仅算是一种实现思路,也算是开拓一下思路,实际使用的时候,还是建议使用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下期见。
史上最简单的排序算法?看起来却满是bug的更多相关文章
- 史上最简单,一步集成侧滑(删除)菜单,高仿QQ、IOS。
重要的话 开头说,not for the RecyclerView or ListView, for the Any ViewGroup. 本控件不依赖任何父布局,不是针对 RecyclerView. ...
- [分享] 史上最简单的封装教程,五分钟学会封装系统(以封装Windows 7为例)
[分享] 史上最简单的封装教程,五分钟学会封装系统(以封装Windows 7为例) 踏雁寻花 发表于 2015-8-23 23:31:28 https://www.itsk.com/thread-35 ...
- (转) 史上最简单的 SpringCloud 教程 | 第一篇: 服务的注册与发现(Eureka)
一.spring cloud简介 spring cloud 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的一些工具,包括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路由.微代理.事件总线.全局锁.决策竞选.分布式会话等等.它运 ...
- 史上最简单的SpringCloud教程 | 第十篇: 高可用的服务注册中心(Finchley版本)
转载请标明出处: 原文首发于 https://www.fangzhipeng.com/springcloud/2018/08/30/sc-f10-eureka/ 本文出自方志朋的博客 文章 史上最简单 ...
- 史上最简单的 SpringCloud 教程 | 第一篇: 服务的注册与发现Eureka(Finchley版本)
转载请标明出处: 原文首发于:https://www.fangzhipeng.com/springcloud/2018/08/30/sc-f1-eureka/ 本文出自方志朋的博客 一.spring ...
- 史上最简单的 SpringCloud 教程
史上最简单的 SpringCloud 教程 | 第一篇: 服务的注册与发现(Eureka)史上最简单的SpringCloud教程 | 第二篇: 服务消费者(rest+ribbon)史上最简单的Spri ...
- 史上最简单的 SpringCloud 教程 | 终章
https://blog.csdn.net/forezp/article/details/70148833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forezp/article/det ...
- 史上最简单的 GitHub 教程
史上最简单的 GitHub 教程 温馨提示:本系列博文已经同步到 GitHub,如有需要的话,欢迎大家到「github-tutorial」进行Star和Fork操作! 1 简介 GitHub 是一个面 ...
- 史上最简单的 MySQL 教程(十五)「列属性 之 自动增长」
自动增长 自动增长:auto_increment,当对应的字段,不给值,或者是默认值,或者是null的时候,就会自动的被系统触发,系统会从当前字段中取已有的最大值再进行+1操作,得到新的字段值. 自增 ...
随机推荐
- Visual Studio Code (VSCode) 配置 C/C++ 开发编译环境
前言 工作多年,突然发现很多C++的基础都忘记了,加之C++不断更新换代后的各种新特性,于是想重拾C++的基础学习.虽然现在工作都是Linux平台,但考虑到个人方便,自己也仅仅想重温语法,家里家外都可 ...
- Vite插件开发纪实:vite-plugin-monitor(下)
前言 上一篇介绍了Vite启动,HMR等时间的获取. 但各阶段详细的耗时信息,只能通过debug的日志获取 本文就实现一下debug日志的拦截 插件效果预览 --debug做了什么 项目启动指令 vi ...
- java集合类之LinkedList
概述 a, 我们知道LinkedList它的数据存储方式是双向链表,基于链表存储的特性, LinkedList具有查询较慢(顺序访问)但增加/删除较快(虽然要遍历到指定位置, 但是相对于数组存储来说不 ...
- CF850E Random Elections 题解
题目传送门 题目大意 没法描述,过于繁杂. 思路 果然自己是个菜鸡,只能靠读题解读题,难受极了,其实不是很难自己应该做得出来的....哎.... 不难发现可以统计 \(A\) 获胜的情况乘上 \(3\ ...
- 一文了解MySQL性能测试及调优中的死锁处理方法,你还看不明白?
一文了解MySQL性能测试及调优中的死锁处理方法,你还看不明白? 以下从死锁检测.死锁避免.死锁解决3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对MySQL死锁问题进行性能调优. 死锁检测 通过SQL语句查询锁表相关信息: ( ...
- Java(11)方法详细介绍
作者:季沐测试笔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estero/p/15201577.html 博客主页:https://www.cnblogs.com/testero ...
- 内网渗透DC-4靶场通关
个人博客:点我 DC系列共9个靶场,本次来试玩一下DC-4,只有一个flag,下载地址. 下载下来后是 .ova 格式,建议使用vitualbox进行搭建,vmware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靶场推荐使用 ...
- 【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学习笔记】目录索引
引言 算法分析 基本数据结构 概览 栈 stack 队列 Queue 双端队列 Deque 列表 List,链表实现 递归(Recursion) 定义及应用:分形树.谢尔宾斯基三角.汉诺塔.迷宫 优化 ...
- [对对子队]会议记录4.20(Scrum Meeting11)
今天已完成的工作 何瑞 工作内容:搭建第三关,添加了运行指令标识 相关issue:搭建关卡2.3 相关签入:4.20签入1 4.20签入2 吴昭邦 工作内容:搭建第三关 相关iss ...
- BUAA软工-结对项目
BUAA2020 软件工程-结对项目 Author:17373015 乔玺华 学号 cnblog profile 17373260(本文作者) Prime21 17373015(结对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