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再点赞,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思考过后请毫不犹豫微信搜索【沉默王二】,关注这个长发飘飘却靠才华苟且的程序员。
本文 GitHub github.com/itwanger 已收录,里面还有技术大佬整理的面试题,以及二哥的系列文章。

上一篇入坑了 ArrayList,小伙伴们反响不错,那这篇就继续入坑 LinkedList,它俩算是亲密无间的兄弟,相爱相杀的那种,不离不弃的那种,介绍了这个就必须介绍那个的那种。


明目张胆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写了一份 4 万多字的 Java 小白手册,小伙伴们可以在「沉默王二」公众号后台回复「小白」获取免费下载链接。觉得不错的话,请随手转发给身边需要的小伙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哈。

最开始学习 Java 的时候,我还挺纳闷的,有了 ArrayList,干嘛还要 LinkedList 啊,都是 List,不是很多余吗?当时真的很傻很天真,不知道有没有同款小伙伴。搞不懂两者之间的区别,什么场景下该用 ArrayList,什么场景下该用 LinkedList,傻傻分不清楚。那么这篇文章,可以一脚把这种天真踹走了。

和数组一样,LinkedList 也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但它不像数组一样在连续的位置上存储元素,而是通过引用相互链接。

LinkedList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称之为节点(Node),每一个节点都包含三个项目:其一是元素本身,其二是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地址,其三是指向上一个元素的引用地址。

Node 是 LinkedList 类的一个私有的静态内部类,其源码如下所示: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LinkedList.Node<E> next;
    LinkedList.Node<E> prev;

    Node(LinkedList.Node<E> prev, E element, LinkedList.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LinkedList 看起来就像下面这个样子:


  • 第一个节点由于没有前一个节点,所以 prev 为 null;

  • 最后一个节点由于没有后一个节点,所以 next 为 null;

  • 这是一个双向链表,每一个节点都由三部分组成,前后节点和值。

那可能有些小伙伴就会和当初的我一样,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设计 LinkedList 呢?”如果能给 LinkedList 类的作者打个电话就好了,可惜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很遗憾,只能靠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了。

第一,数组的大小是固定的,即便是 ArrayList 可以自动扩容,但依然会有一定的限制:如果声明的大小不足,则需要扩容;如果声明的大小远远超出了实际的元素个数,又会造成内存的浪费。尽管扩容的算法已经非常优雅,尽管内存已经绰绰有余。

第二,数组的元素需要连续的内存位置来存储其值。这就是 ArrayList 进行删除或者插入元素的时候成本很高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必须移动某些元素为新的元素留出空间,比如说:

现在有一个数组,10、12、15、20、4、5、100,如果需要在 12 的位置上插入一个值为 99 的元素,就必须得把 12 以后的元素往后移动,为 99 这个元素腾出位置。

删除是同样的道理,删除之后的所有元素都必须往前移动一次。

LinkedList 就摆脱了这种限制:

第一,LinkedList 允许内存进行动态分配,这就意味着内存分配是由编译器在运行时完成的,我们无需在 LinkedList 声明的时候指定大小。

第二,LinkedList 不需要在连续的位置上存储元素,因为节点可以通过引用指定下一个节点或者前一个节点。也就是说,LinkedList 在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候代价很低,因为不需要移动其他元素,只需要更新前一个节点和后一个节点的引用地址即可。

LinkedList 类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 LinkedList 是一个继承自 AbstractSequentialList 的双向链表,因此它也可以被当作堆栈、队列或双端队列进行操作。

  • LinkedList 实现了 List 接口,所以能对它进行队列操作。

  • LinkedList 实现了 Deque 接口,所以能将 LinkedList 当作双端队列使用。

明白了 LinkedList 的一些理论知识后,我们来看一下如何使用 LinkedList。

01、如何创建一个 LinkedList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和创建 ArrayList 一样,可以通过上面的语句来创建一个字符串类型的 LinkedList(通过尖括号来限定 LinkedList 中元素的类型,如果尝试添加其他类型的元素,将会产生编译错误)。

不过,LinkedList 无法在创建的时候像 ArrayList 那样指定大小。

02、向 LinkedList 中添加一个元素

可以通过 add() 方法向 LinkedList 中添加一个元素:

LinkedList<String> list = new LinkedList<>();
list.add("沉默王二");
list.add("沉默王三");
list.add("沉默王四");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一下 add() 方法的源码,它在添加元素的时候会调用 linkLast() 方法。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LinkedList.Node<E> l = last;
    final LinkedList.Node<E> newNode = new LinkedList.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添加第一个元素的时候,last 为 null,创建新的节点(next 和 prev 都为 null),然后再把新的节点赋值给 last 和 first;当添加第二个元素的时候,last 为第一个节点,创建新的节点(next 为 null,prev 为第一个节点),然后把 last 更新为新的节点,first 保持不变,第一个节点的 next 更新为第二个节点;以此类推。

还可以通过 addFirst() 方法将元素添加到第一位;addLast() 方法将元素添加到末尾;add(int index, E element) 方法将元素添加到指定的位置。

03、更新 LinkedList 中的元素

可以使用 set() 方法来更改 LinkedList 中的元素,需要提供下标和新元素。

list.set(0, "沉默王五");

来看一下 set() 方法的源码: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LinkedList.Node<E> x = node(index);
    E oldVal = x.item;
    x.item = element;
    return oldVal;
}

该方法会先对指定的下标进行检查,看是否越界,然后根据下标查找节点:

LinkedList.Node<E> node(int index) {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 1)) {
        LinkedList.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LinkedList.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node() 方法会对下标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如果靠近末端,则从最后开始遍历,这样能够节省不少遍历的时间,小伙伴们眼睛要睁大点了,这点要学。

找到节点后,再替换新值并返回旧值。

04、删除 LinkedList 中的元素

可以通过 remove() 方法删除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list.remove(1);

该方法会调用 unlink() 方法对前后节点进行更新。

E unlink(LinkedList.Node<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LinkedList.Node<E> next = x.next;
    final LinkedList.Node<E> prev = x.prev;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还可以使用 removeFirst()removeLast() 方法删除第一个节点和最后一个节点。

05、查找 LinkedList 中的元素

如果要正序查找一个元素,可以使用 indexOf() 方法;如果要倒序查找一个元素,可以使用 lastIndexOf() 方法。

来看一下 indexOf() 方法的源码:

public int indexOf(Object o) {
    int index = 0;
    if (o == null) {
        for (LinkedList.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x.item == null)
                return index;
            index++;
        }
    } else {
        for (LinkedList.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
            if (o.equals(x.item))
                return index;
            index++;
        }
    }
    return -1;
}

基本上和 ArrayList 的大差不差,都需要遍历,如果要查找的元素为 null,则使用“==”操作符,可以避免抛出空指针异常;否则使用 equals() 方法进行比较。

另外,getFirst() 方法用于获取第一个元素;getLast() 方法用于获取最后一个元素;poll()pollFirst() 方法用于删除并返回第一个元素(两个方法尽管名字不同,但方法体是完全相同的);pollLast() 方法用于删除并返回最后一个元素;peekFirst() 方法用于返回但不删除第一个元素。

06、最后

如果要我们自己实现一个链表的话,上面这些增删改查的轮子方法是一定要白嫖啊,不对,一定要借鉴啊。


上一篇 ArrayList 中提到过,随机访问一个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 O(1),但 LinkedList 要复杂一些,因为数据增大多少倍,耗时就增大多少倍,因为要循环遍历,所以时间复杂度为 O(n)。

至于 LinkedList 在插入、添加、删除元素的时候有没有比 ArrayList 更快,这要取决于数据量的大小,以及元素所在的位置。不过,从理论上来说,由于不需要移动数组,应该会更快一些。但到底快不快,下一篇带来答案,小伙伴们敬请期待。


我是沉默王二,一枚有颜值却靠才华苟且的程序员。关注即可提升学习效率,别忘了三连啊,点赞、收藏、留言,我不挑,奥利给

注:如果文章有任何问题,欢迎毫不留情地指正。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些帮助欢迎微信搜索「沉默王二」第一时间阅读,回复「小白」更有我肝了 4 万+字的 Java 小白手册 2.0 版,本文 GitHub github.com/itwanger 已收录,欢迎 star。

技术小菜比入坑 LinkedList,i 了 i 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入坑IT十年(二)技术以外

    上一篇博客里提到:技术越来越简单,发布后不久,就看到<技术并不是越来越简单>,这显然是打擂台来了. 技术究竟是不是越来越简单?其实这个问题,要看你究竟是以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 ...

  2. 【Xbox one S】开箱&开机&初入坑心得

    再来一发水贴,先上产品标准照镇贴: 前言 身为一个资深单机游戏玩家,常年混迹在PC平台,但内心深处一直对主机有种迷之向往,感觉那才是单机游戏的正处之地,坐沙发上拿着手柄对着电视跌宕起伏才是正确的游戏姿 ...

  3. 维多利亚的秘密 golang入坑系统

    原文在gitbook,字字原创,版权没有,转载随意. 在写本文的前一天,2017维密在上海开始了. 为了纪念屌丝界的盛世,特为本节起名维多利亚的秘密.现在的社会,要想出名只有抓眼球.所以写份技术文章, ...

  4. 大神都在看的RxSwift 的完全入坑手册

    大神都在看的RxSwift 的完全入坑手册 2015-09-24 18:25 CallMeWhy callmewhy 字号:T | T 我主要是通过项目里的 Rx.playground 进行学习和了解 ...

  5. vue2.x入坑总结—回顾对比angularJS/React的一统

    从感性的角度讲,我是不屑于用VUE,觉得react套件用起来更顺手,但是vue现在越来火,所以也不得入vue(杂烩汤)的坑.vue/anguarJS/React,三者对关系现在就是: https:// ...

  6. C语言入坑指南-被遗忘的初始化

    前言 什么是初始化?为什么要初始化?静态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初始化又有什么区别?实际应用中应该怎么做?本文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初始化 初始化指的是对数据对象或者变量赋予初始值.例如: int va ...

  7. 入坑Vue

    长期的后端数据开发着实有些枯燥无趣,项目完工,闲暇之际,最近一直在研究前端方面的东西,不得感叹,前端技术发展速度快的让人有些目不暇接,从jQuery开启的插件化时代,几乎许多网站都被jQuery支配, ...

  8. Kylo 入坑记

    一.概述 Kylo,作为一个基于 Spark 和 NiFi 的开源数据湖编排框架,解决对数据湖获取.治理.感知和技术支持等诸多问题.Kylo 将数据湖的很多功能自动化,包括数据接入.准备.分析发现.P ...

  9. 1、 小白带你入坑xamarin系列之环境搭建和准备

    重点提示 由于xamarin发展更新很快 目前教程部分内容已经过时 请注意下载最新版本   2018.05.23 www.xamarin.com 1. 小白带你入坑xamarin系列之环境搭建和准备 ...

随机推荐

  1. 003.OpenShift网络

    一 OpenShift网络实现 1.1 软件定义网络(SDN) 默认情况下,Docker网络使用仅使用主机虚机网桥bridge,主机内的所有容器都连接至该网桥.连接到此桥的所有容器都可以彼此通信,但不 ...

  2. Linux 集群安装zookeeper

    系统:CentOs 7 环境:jdk 8 Zookeeper 下载地址:  http://www-eu.apache.org/dist/zookeeper/stable/ 上传至服务器并解压,本人放在 ...

  3. 5、struct2使用登陆的时候重定向功能,如果没有登陆,重定向到登陆页面

    1.实现这样一份功能,列如用户在进行某些操作的时候,如果没有登陆重定向到登陆页面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功能操作页面,用户准备在该页面执行某些操作 在index.jsp中 <%@ page lang ...

  4. 入门大数据---Spark简介

    一.简介 Spark 于 2009 年诞生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AMPLab,2013 年被捐赠给 Apache 软件基金会,2014 年 2 月成为 Apache 的顶级项目.相对于 MapRedu ...

  5. [CF1216E] Numerical Sequence hard version

    题目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asy and the hard versions is the maximum value of k. You are giv ...

  6. 超简单集成HMS Scan Kit扫码SDK,轻松实现扫码购

    前言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HMS Scan Kit 的快速集成方法以及HMS Scan Kit和其他开源扫码工具的竞争力对比分析,如果没有看到也没关系,文章下方的往期链接中有文章入口. ...

  7. Centos7 上安装FastDFS

    Centos7 上安装 FastDFS 本文章摘抄于 风止鱼歇  博客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feng218/p/8111961.html 1.安装gcc(编译时需要 ...

  8. sharepoint 2010项目中,ashx页面获取SPContext.Current 为null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错误的写法 public void ProcessRequest(HttpContext context) { SPSecurity.RunWithElevatedPrivileges(deleg ...

  9. Java 从入门到进阶之路(二十九)

    在之前的文章我们已经可以对本地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新建和删除等操作,接下来我们来对文件内对具体内容进行操作. 如下代码,我们实现了一个基本的文件写入: /** * java.io.RandomAccess ...

  10. Pytorch | 详解Pytorch科学计算包——Tensor

    本文始发于个人公众号:TechFlow,原创不易,求个关注 今天是Pytorch专题的第二篇,我们继续来了解一下Pytorch中Tensor的用法. 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如何创建一个T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