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之源 - Python开发规范
开发规范
什么是开发规范?为什么要有开发规范呢?
你现在包括之前写的一些程序,所谓的'项目',都是在一个py文件下完成的,代码量撑死也就几百行,你认为没问题,挺好。但是真正的后端开发的项目,系统等,少则几万行代码,多则十几万,几十万行代码,你全都放在一个py文件中行么?当然你可以说,只要能实现功能即可。咱们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衣物只有三四件,那么你随便堆在橱柜里,没问题,咋都能找到,也不显得特别乱,但是如果你的衣物,有三四十件的时候,你在都堆在橱柜里,可想而知,你找你穿过三天的袜子,最终从你的大衣口袋里翻出来了,这是什么感觉和心情......
软件开发,规范你的项目 目录结构,代码规范,遵循PEP8规范等等,让你更加清晰滴,合理滴开发。
软件开发的首要规范就是从设计目录结构开始。
为什么要设计项目目录结构?
"设计项目目录结构",就和"代码编程风格"一样,属于个人风格问题。对于这种风格上的规范,一直都存在两种态度:
- 一类同学认为,这种个人风格问题"无关紧要"。理由是能让程序运行就好,风格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 另一类同学认为,规范化能更好的控制程序结构,让程序具有更高的可读性。
我是比较偏向于后者的,因为我是前一类同学思想行为下的直接受害者。我曾经维护过一个非常不好读的项目,实现的逻辑并不复杂,但是却耗费了我非常长的时间去理解它想表达的意思。从此我个人对于提高项目可读性、可维护性的要求就很高了。"项目目录结构"其实也是属于"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的范畴,我们设计一个层次清晰的目录结构,就是为了达到以下两点:
- 可读性高: 不熟悉这个项目代码的人,一眼就能看懂目录结构,知道程序启动脚本是哪个,测试目录在哪儿,配置文件在哪儿等等。从而非常快速的了解这个项目。
- 可维护性高: 定义好组织规则后,维护者就能很明确地知道,新增的哪个文件和代码应该放在什么目录之下。这个好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配置的规模增加,项目结构不会混乱,仍然能够组织良好。
所以,我认为,保持一个层次清晰的目录结构是有必要的。更何况组织一个良好的工程目录,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较好的目录结构方式(推荐)
具体分析:
#===============>start.py
# 开启项目的start文件。
import sys,os
BASE_DIR=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sys.path.append(BASE_DIR)
from core import src
if __name__ == '__main__':
src.run()
start.py
#===============>settings.py
# 配置文件,放一些路径或者信息等配置
import os
BASE_DIR=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DB_PATH=os.path.join(BASE_DIR,'db','db.json')
LOG_PATH=os.path.join(BASE_DIR,'log','access.log')
LOGIN_TIMEOUT=
"""
logging配置
"""
# 定义三种日志输出格式
standard_format = '[%(asctime)s][%(threadName)s:%(thread)d][task_id:%(name)s][%(filename)s:%(lineno)d]' \
'[%(levelname)s][%(message)s]' #其中name为getlogger指定的名字
simple_format = '[%(levelname)s][%(asctime)s][%(filename)s:%(lineno)d]%(message)s'
id_simple_format = '[%(levelname)s][%(asctime)s] %(message)s'
# log配置字典
LOGGING_DIC = {
,
'disable_existing_loggers': False,
'formatters': {
'standard': {
'format': standard_format
},
'simple': {
'format': simple_format
},
},
'filters': {},
'handlers': {
#打印到终端的日志
'console': {
'level': 'DEBUG',
'class': 'logging.StreamHandler', # 打印到屏幕
'formatter': 'simple'
},
#打印到文件的日志,收集info及以上的日志
'default': {
'level': 'DEBUG',
'class': 'logging.handlers.RotatingFileHandler', # 保存到文件
'formatter': 'standard',
'filename': LOG_PATH, # 日志文件
**, # 日志大小 5M
,
'encoding': 'utf-8', # 日志文件的编码,再也不用担心中文log乱码了
},
},
'loggers': {
#logging.getLogger(__name__)拿到的logger配置
'': {
'handlers': ['default', 'console'], # 这里把上面定义的两个handler都加上,即log数据既写入文件又打印到屏幕
'level': 'DEBUG',
'propagate': True, # 向上(更高level的logger)传递
},
},
}
settings.py
#===============>src.py
# 主要逻辑部分:
# 核心逻辑,代码放在这。
from conf import settings
from lib import common
import time
logger=common.get_logger(__name__)
current_user={'user':None,'login_time':None,'timeout':int(settings.LOGIN_TIMEOUT)}
def auth(func):
def wrapper(*args,**kwargs):
if current_user['user']:
interval=time.time()-current_user['login_time']
if interval < current_user['timeout']:
return func(*args,**kwargs)
name = input('name>>: ')
password = input('password>>: ')
db=common.conn_db()
if db.get(name):
if password == db.get(name).get('password'):
logger.info('登录成功')
current_user['user']=name
current_user['login_time']=time.time()
return func(*args,**kwargs)
else:
logger.error('用户名不存在')
return wrapper
@auth
def buy():
print('buy...')
@auth
def run():
print('''
购物
查看余额
转账
''')
while True:
choice = input('>>: ').strip()
if not choice:continue
':
buy()
src.py
#===============>db.json
# 重要数据放在这里
#===============>common.py
# 公共组件放在这里:公共功能部分。
from conf import settings
import logging
import logging.config
import json
def get_logger(name):
logging.config.dictConfig(settings.LOGGING_DIC) # 导入上面定义的logging配置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name) # 生成一个log实例
return logger
def conn_db():
db_path=settings.DB_PATH
dic=json.load(open(db_path,'r',encoding='utf-8'))
return dic
db.json
#===============>access.log # 日志信息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INFO][登录成功]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INFO][登录成功]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ERROR][用户名不存在]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ERROR][用户名不存在]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ERROR][用户名不存在]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ERROR][用户名不存在]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INFO][登录成功]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ERROR][用户名不存在]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INFO][登录成功] [-- ::,][MainThread:][task_id:core.src][src.py:][INFO][登录成功]
access.log
关于README的内容
这个我觉得是每个项目都应该有的一个文件,目的是能简要描述该项目的信息,让读者快速了解这个项目。
它需要说明以下几个事项:
- 软件定位,软件的基本功能。
- 运行代码的方法: 安装环境、启动命令等。
- 简要的使用说明。
- 代码目录结构说明,更详细点可以说明软件的基本原理。
- 常见问题说明。
我觉得有以上几点是比较好的一个README。在软件开发初期,由于开发过程中以上内容可能不明确或者发生变化,并不是一定要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信息都补全。但是在项目完结的时候,是需要撰写这样的一个文档的。
可以参考Redis源码中Readme的写法,这里面简洁但是清晰的描述了Redis功能和源码结构。
logging模块
我们来说一下这个logging模块,这个模块的功能是记录我们软件的各种状态,你们现在和我一起找到红蜘蛛的那个图标,然后右键找一找是不是有个错误日志.其实每个软件都是有错误日志的,开发人员可以通过错误日志中的内容
对他的程序进行修改
我们先来看一下函数式简单配置
import logging
logging.debug('debug message')
logging.info('info message')
logging.warning('warning message')
logging.error('error message')
logging.critical('critical message')
默认情况下Python的logging模块将日志打印到了标准输出中,且只显示了大于等于WARNING级别的日志,这说明默认的日志级别设置为WARNING(日志级别等级CRITICAL > ERROR > WARNING > INFO > DEBUG),默认的日志格式为日志级别:Logger名称:用户输出消息。
我们自己用函数写的这个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不够灵活,我们看看这个灵活的
灵活配置日志级别,日志格式,输出位置: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DEBUG,
format='%(asctime)s %(filename)s[line:%(lineno)d] %(levelname)s %(message)s',
datefmt='%a, %d %b %Y %H:%M:%S',
filename='/tmp/test.log',
filemode='w')
logging.debug('debug message')
logging.info('info message')
logging.warning('warning message')
logging.error('error message')
logging.critical('critical message')
logging.basicConfig()函数中可通过具体参数来更改logging模块默认行为,可用参数有: filename:用指定的文件名创建FiledHandler,这样日志会被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filemode:文件打开方式,在指定了filename时使用这个参数,默认值为“a”还可指定为“w”。 format:指定handler使用的日志显示格式。 datefmt:指定日期时间格式。 level:设置rootlogger(后边会讲解具体概念)的日志级别 stream:用指定的stream创建StreamHandler。可以指定输出到sys.stderr,sys.stdout或者文件(f=open(‘test.log’,’w’)),默认为sys.stderr。若同时列出了filename和stream两个参数,则stream参数会被忽略。 format参数中可能用到的格式化串: %(name)s Logger的名字 %(levelno)s 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 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 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 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 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 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 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 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用户输出的消息
logger对象配置
import logging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
# 创建一个handler,用于写入日志文件
fh = logging.FileHandler('test.log',encoding='utf-8')
# 再创建一个handler,用于输出到控制台
ch = logging.StreamHandler()
formatter =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 %(name)s - %(levelname)s - %(message)s')
fh.setLevel(logging.DEBUG)
fh.setFormatter(formatter)
ch.setFormatter(formatter)
logger.addHandler(fh) #logger对象可以添加多个fh和ch对象
logger.addHandler(ch)
logger.debug('logger debug message')
logger.info('logger info message')
logger.warning('logger warning message')
logger.error('logger error message')
logger.critical('logger critical message')
ogging库提供了多个组件:Logger、Handler、Filter、Formatter。Logger对象提供应用程序可直接使用的接口,Handler发送日志到适当的目的地,Filter提供了过滤日志信息的方法,Formatter指定日志显示格式。另外,可以通过:logger.setLevel(logging.Debug)设置级别,当然,也可以通过
fh.setLevel(logging.Debug)单对文件流设置某个级别。
万恶之源 - Python开发规范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开发规范
背景 Python语言规范 Lint 导入 包 异常 全局变量 嵌套/局部/内部类或函数 列表推导(List Comprehensions) 默认迭代器和操作符 生成器 Lambda 函数 条件表达式 ...
- 万恶之源 - Python基础
Python简介 python的创始人为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中文名字:龟叔)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 ...
- 万恶之源-python基本数据类型
万恶之源-基本数据类型(dict) 本节主要内容: 字典的简单介绍 字典增删改查和其他操作 3. 字典的嵌套 ⼀一. 字典的简单介绍 字典(dict)是python中唯⼀一的⼀一个映射类型.他是以{ ...
- (转)Python开发规范
转自:https://www.jianshu.com/p/d414e90dc953 Python风格规范 本项目包含了部分Google风格规范和PEP8规范,仅用作内部培训学习 Python风格规范 ...
- S1.2 Python开发规范指南
参考链接 Python风格规范 分号 不要在行尾加分号, 也不要用分号将两条命令放在同一行. 行长度 每行不超过80个字符 例外: 长的导入模块语句 注释里的URL 不要使用反斜杠连接行. Pytho ...
- 万恶之源 - Python 自定义模块
自定义模块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下自定义模块(也就是私人订制),我们要自定义模块,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模块啊 一个函数封装一个功能,比如现在有一个软件,不可能将所有程序都写入一个文件,所以咱们应该分文件,组 ...
- 万恶之源 - Python文件操作
文件操作 初始文件操作 使用Python来读写文件是非常简单的操作,我们使用open()函数来打开一个文件,获取到文件句柄,然后通过文件句柄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了 根据打开方式的不同能够执行的操作 ...
- python开发规范(转载)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wangcp-2014/p/4838952.html 目录 代码布局 1.1 缩进 1.2 表达式和语句中的空格 1.3 行的最大长度 1.4 空行 ...
- 万恶之源 - Python模块二
shelve 我们之前学了json和pickle模块 这些都是序列化的模块,咱们进行在讲一个序列化的东西 叫做shelve 你们肯定有个疑问,这个东西和那个类似为什么要讲.是因为这个模块比较简单的,并 ...
随机推荐
- MVC和普通三层架构的区别
MVC和普通三层架构的区别 其中这里的模型(Model)和视图(View )是完全区别于三层架构中的模型(Model)和视图(View)的. MVC 1)MVC中的模型(Model)指的是数据模型,用 ...
- Arduino基本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简介 常见的Arduino是基于ATmega的8位 AVR单片机,例如Arduino UNO ,Arduino Nano,Arduino mega2560等.还有高级点 32位的,如Ard ...
- 隐藏响应的server,X-Powered-By
隐藏X-Powered-By 修改 php.ini 文件 设置 expose_php = Off apache 隐藏 server 修改httpd.conf 设置 ServerSignature Of ...
- python 中面向对象的概念
原文 域和作用空间 本地域,函数域(nonlocal)和 全局域(global) def scope_test(): def do_local(): spam = "local spam&q ...
- 二进制安装mysql
1.1 MySQL安装介绍 mysql软件下载地址信息: www.mysql.com mirrors.sohu.com mysql软件下载完毕后,查看mysql解压后目录文件大小 1.下载解压my ...
- 网络通信协议八之(传输层)TCP协议详解
传输层协议 分段是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封装是指给每个数据段添加一个编号 端到端的传输是逻辑上的端到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送方某层与接收方某层之间的传输 IP协议只是保证数据报文发送到目的地,为主机之间 ...
- [No0000175]maven常用命令集合(收藏大全)
抽了点时间,整理了一些maven常用命令参数,以便参考:参考了maven官网和网上其他一些maven追随者的文件,不在此一一列举,但表示感谢! mvn命令参数 mvn -v, --version 显示 ...
- hdu 6390 欧拉函数+容斥(莫比乌斯函数) GuGuFishtion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6390 题意:求一个式子 题解:看题解,写代码 第一行就看不出来,后面的sigma公式也不会化简.mobius也不 ...
- centos 安装oracle 报Checking swap space: 0 MB available, 150 MB required. Failed <<<<
1 系统环境 centos 6.5 oracle 11g 内存 16G 硬盘 ssd 250G 2 运行安装命令: [oracle@localhost database]$ ./runInstalle ...
- android实现手势锁
通过简单的设置后即可实现简单的手势锁: setLineVisible方法设置是否显示手势路径: setLineWidth方法设置手势路径连线的粗细: setLineColor方法设置常规状态手势路径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