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xpress框架是什么

1.1 Express是一个基于Node平台的web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强大特性,帮助你创建各种Web应用。我们可以使用 npm install express 命令进行下载。

1.2 Express初体验

//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app.get('/' , (req, res) => {
// send()
// 1. send方法内部会检测响应内容的类型
// 2. send方法会自动设置http状态码
// 3. send方法会帮我们自动设置响应的内容类型及编码
res.send('Hello. Express');
})
app.get('/list', (req, res) => {
res.send({name: '张三', age: 20})
}) // 监听端口
app.listen(3000);
console.log('网站服务器启动成功');

2. 中间件
2.1 什么是中间件
中间件就是express框架提供的一堆方法,可以接收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可以对请求做出响应,也可以将请求继续交给下一个中间件继续处理,即接受请求,处理请求。
中间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中间件方法以及请求处理函数。
中间件方法由Express提供,负责拦截请求,请求处理函数由开发人员提供,负责处理请求。

 //中间件示例
app.get('请求路径', '处理函数') // 接收并处理get请求
app.post('请求路径', '处理函数') // 接收并处理post请求

可以针对同一个请求设置多个中间件,对同一个请求进行多次处理。

默认情况下,请求从上到下依次匹配中间件,一旦匹配成功,终止匹配。

可以调用next方法将请求的控制权交给下一个中间件,直到遇到结束请求的中间件。

//02.中间件.js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当客户端以get方式访问/request路由时
//第一个中间件
app.get('/request', (req, res, next) => {
req.name = "张三";
next();
});
//下一个中间件
app.get('/request', (req, res) => {
res.send(req.name);
});
//监听端口
app.listen(3000);

2.2 app.use中间件用法

app.use 匹配所有的请求方式,可以直接传入请求处理函数,代表接收所有的请求。

 app.use((req, res, next) => {
console.log(req.url);
next();
});

app.use 第一个参数也可以传入请求地址,代表不论什么请求方式,只要是这个请求地址就接收这个请求。

 app.use('/request', (req, res, next) => {
console.log(req.url);
next();
});
  1. 输入http://localhost:3000,控制台打印 请求走了app.use中间件
  2. 输入http://localhost:3000/request,控制台打印 请求走了app.use中间件、请求走了app.use /request中间件
//03.app.use.js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接受所有请求的中间件
app.use((req, res, next) => {
console.log('请求走了app.use中间件');
next()
})
//当客户端访问/request请求时走当前中间件
app.use('/request', (req, res, next) => {
console.log('请求走了app.use /request中间件');
next();
});
app.get('/list', (req, res) => {
res.send('/list');
});
//监听端口
app.listen(3000);

2.3 中间件应用

1.网站维护公告 ,写在最前面,直接为客户端做出响应,网站正在维护中。

//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app.use((req, res, next) => {
res.send('当前网站正在维护...')
})

2.路由保护,客户端在访问需要登录的页面时,可以先使用中间件判断用户登录状态,用户如果未登录,则拦截请求,直接响应,禁止用户进入需要登录的页面。

app.use('/admin', (req, res, next) => {
// 用户没有登录
let isLogin = true;
// 如果用户登录
if (isLogin) {
// 让请求继续向下执行
next()
}else {
// 如果用户没有登录 直接对客户端做出响应
res.send('您还没有登录 不能访问/admin这个页面')
}
})
app.get('/admin', (req, res) => {
res.send('您已经登录 可以访问当前页面')
})

3.自定义404页面

app.use((req, res, next) => {
// 为客户端响应404状态码以及提示信息
res.status(404).send('当前访问的页面是不存在的')
}) // 监听端口
app.listen(3000);
console.log('网站服务器启动成功');

3. Express请求处理

3.1 构建模块化路由

//路由对象也会有get、post方法
//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 创建路由对象
const home = express.Router();
// 为路由对象匹配请求路径
app.use('/home', home);
// 创建二级路由
home.get('/index', (req, res) => {
res.send('欢迎来到博客首页页面')
}) // 端口监听
app.listen(3000);

把二级路由抽离出来模块化,然后再app.js中引入

//home.js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home = express.Router();
home.get('/index', (req, res) => {
res.send('欢迎来到博客首页页面')
});
module.exports = home;
//admin.js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dmin = express.Router();
admin.get('/index', (req, res) => {
res.send('欢迎来到博客管理页面')
});
module.exports = admin;
//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home = require('./route/home');
const admin = require('./route/admin');
app.use('/home', home);
app.use('/admin', admin); // 端口监听
app.listen(3000);

3.2 GET参数的获取

不再引用url模块通过对请求地址进行解析来获取请求参数,直接req.query即可获取,框架内部会将GET参数转换为对象并返回

//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app.get('/index', (req, res) => {
// 获取get请求参数
res.send(req.query)
}) // 端口监听
app.listen(3000);

3.3 POST参数的获取

Express中接收post请求参数需要借助第三方包 body-parser。

//10.如何获取post请求参数.js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引入body-parser模块
const body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
const app = express();
//拦截所有请求
//extended:false 方法内部使用querystring模板处理请求参数的格式
//extended:true 方法内部使用第三方模块qs处理请求参数的格式
// 配置body-parser模块
app.use(bodyParser.urlencoded({
extended: false
}));
// 接收请求
app.post("/add", (req, res) => {
//接受post请求参数
res.send(req.body);
});
// 监听端口
app.listen(3000);
 <form action="http:localhost:3000/add" method='post'>
<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
<input type="text" name='password'>
<input type="submit" name=''>
</form>

疑问:app.use方法需要传递一个请求处理函数进去,但是现在为什么传递了一个方法的调用呢?

实际上调用的这个方法,它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这个返回的函数正好作为了app.use() 的参数。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调用fn函数的同时向fn函数内部传递一些额外的参数,在请求处理函数内部可以根据参数改变请求处理函数的行为

//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body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
//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拦截所有请求。把fn函数的调用写在use的里面,如果为1打印请求地址
app.use(fn ({a: 2}))
function fn (obj) {
return function (req, res, next) {
if (obj.a == 1) {
console.log(req.url)
}else {
console.log(req.method)
}
next()
}
} app.get('/', (req, res) => {
// 接收post请求参数
res.send('ok')
}) // 端口监听
app.listen(3000);

3.4 Express路由参数

//传递和接受get参数还有另外一种方式,路由参数
//req.params获取请求参数 // 引入express框架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body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
// 创建网站服务器
const app = express(); app.get('/index/:id/:name/:age', (req, res) => {
// 接收get请求参数
res.send(req.params)
}) // 端口监听
app.listen(3000);

3.5 静态资源的处理

内置的express.static可以方便地托管静态文件,例如img、CSS、JavaScript 文件等。

//通过express内置的express.static可以托管静态文件,例如img/css/js文件等
//方法内部会判断客户端发来的请求是否是静态资源请求,如果是直接响应给客户端,终止当前请求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app = express(); // 实现静态资源访问功能
//app.use(express.static(path.join(__dirname, 'public')))
//为静态资源的目录文件指定一个虚拟路径
app.use('/static',express.static(path.join(__dirname, 'public'))) // 端口监听
app.listen(3000);

4. express-art-template模板引擎

4.1 模板引擎

为了使art-template模板引擎能够更好的和Express框架配合,模板引擎官方在原art-template模板引擎的基础上封装了express-art-template。

npm install art-template express-art-template
//14.模板引擎.js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app = express(); // 1.告诉express框架使用什么模板引擎渲染什么后缀的模板文件
//app.engine('模板后缀', require('使用的模板引擎'))
app.engine('art', require('express-art-template'))
// 2.设置模板存放目录
//app.set('views为固定参数,express框架的配置项名字,告诉模板存放的位置',绝对路径 views模板文件夹)
app.set('views', path.join(__dirname, 'views'))
// 3.渲染模板时不写后缀 默认拼接art后缀
app.set('view engine', 'art'); app.get('/index', (req, res) => {
//render功能:
// 1. 拼接模板路径
// 2. 拼接模板后缀
// 3. '模板名称',{key:value}
// 4. 将拼接结果响应给了客户端
res.render('index.art', {
msg: 'message page'
})
}); app.get('/list', (req, res) => {
res.render('list', {
msg: 'list page'
})
}) // 端口监听
app.listen(3000);

4.2 express模块中的req,res参数的常用属性方法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router = express.Router()
router.get('/',(req,res)=>{
// Request
// req.baseUrl 基础路由地址
// req.body post发送的数据解析出来的对象
// req.cookies 客户端发送的cookies数据
// req.hostname 主机地址 去掉端口号
// req.ip 查看客户端的ip地址
// req.ips 代理的IP地址
// req.originalUrl 对req.url的一个备份
// req.params 在使用/:id/:name 匹配params
// req.path 包含请求URL的路径部分
// req.protocol http 或https协议
// req.query 查询字符串解析出来的对象 username=zhangsan&password=123 { username:zhangsan }
// req.route 当前匹配的路由 正则表达式
// req.params 获取路由匹配的参数
// req.get 获取请求header里的参数
// req.is 判断请求的是什么类型的文件
// req.param(key名称) 用来获取某一个路由匹配的参数 //Response
// res.headersSent 查看http响应是否响应了http头
// res.append(名称,value) 追加http响应头
// res.attachment(文件路径) 响应文件请求
// res.cookie() 设置cookie //res.set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 res.append('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 res.append('hehe','1008')
// res.append('haha','1008')
// res.attachment('./xx.zip') //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xx.zip"
// res.clearCookie(cookiename) 删除cookie
// res.cookie('zhangsan','lisi') 设置cookie
// res.cookie('zhangsan1','lisi2',{
// maxAge:900000,
// httpOnly:true,
// path: '/admin',
// secure: true,
// signed:true
// })
// res.clearCookie('zhangsan') // res.download(文件的path路径) 跟attachment类似 用来处理文件下载的 参数是文件地址
// res.end http模块自带的
// res.format()协商请求文件类型 format匹配协商的文件类型
// res.format({
// 'text/plain': function(){
// res.send('hey');
// }, // 'text/html': function(){
// res.send('<p>hey</p>');
// }, // 'application/json': function(){
// res.send({ message: 'hey' });
// }, // 'default': function() {
// // log the request and respond with 406
// res.status(406).send('Not Acceptable');
// }
// }); // res.get('key') 获取响应header数据
// res.json() 返回json数据 会自动设置响应header Content-type 为json格式 application/json // res.json({
// xx:100
// }) // res.json({
// xx:100
// }) // jsonp 利用的就是浏览器加载其他服务器的文件不会存在跨域问题
// ajax请求就会有跨域问题 // res.setHeader('Content-Type','text/javascript;charsert=utf8')
// res.end(`typeof ${req.query.callback} == 'function' ? ${req.query.callback}({aa:100}):null`) // res.jsonp({aaa:100}) // 重定向 把访问的地址跳转到另一个地址上
// res.redirect(301,'/api/aes') // express jade
// res.render('index',{title:"hehe",test:"23"})
// res.send('') 发送数据 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
// res.sendFile() 发送文件的
// res.sendStatus(200) 设置发送时的状态码
// res.set('Content-Type', 'text/plain') //设置响应header
// res.status(200) // 设置状态码
// res.type('') // 直接设置响应的文件类型 // res.type('pdf') // res.send({aa:100})
// res.end('ok')
// res.end({aa:100}) // res.end('你好') // res.end(req.get('Accept-Language'))
// res.json({
// is:req.is('text/html')
// }) // res.json({
// type:req.baseUrl,
// hostname:req.hostname,
// // ip:req.ip,
// // ips:req.ips,
// // route:req.route,
// ct:req.get('Accept'),
// cs:'22'
// })
}) router.get('/:id/:date',(req,res)=>{
console.log(req.params)
// res.json(req.params)
res.end(req.param('date'))
}) router.get('/aes',(req,res)=>{
res.json({
type:req.baseUrl
})
})
module.exports = router

参考: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581714/article/details/111591005

node前后端交互(Expres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ode之简单的前后端交互

    node是前端必学的一门技能,我们都知道node是用的js做后端,在学习node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白node是如何实现前后端交互的. 这里写了一个简单的通过原生ajax与node实现的一个交互,刚刚学n ...

  2. Node.js实现前后端交互——用户注册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使用Node.js作为后端实现用户登陆的功能,现在再写一下node.js做后端实现简单的用户注册实例吧.另外需要说的是,上次有大佬提醒需要加密数据传输,不应该使用明文传输用户信息.在 ...

  3. nodejs实现前后端交互

    本人nodejs入门级选手,站在巨人(文殊)的肩膀上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有幸在项目中使用nodejs实现了前后端交互,因此,将整个交互过程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学习. 本文从宏观讲述nodejs实现前后端 ...

  4. web前后端交互,nodejs

    手机赚钱怎么赚,给大家推荐一个手机赚钱APP汇总平台:手指乐(http://www.szhile.com/),辛苦搬砖之余用闲余时间动动手指,就可以日赚数百元 web前后端交互 前后端交互可以采用混合 ...

  5. 三、vue前后端交互(轻松入门vue)

    轻松入门vue系列 Vue前后端交互 六.Vue前后端交互 1. 前后端交互模式 2. Promise的相关概念和用法 Promise基本用法 then参数中的函数返回值 基于Promise处理多个A ...

  6. 记node前后端代码共用的一次坑

    项目背景 nodejs项目,webpack打包,用axios请求,Promise封装,nunjucks模板引擎: 之前已将nunjucks模板通过webpack打包策略,做成前后端共用: 目前需要将网 ...

  7. Django之META与前后端交互

    Django之META与前后端交互 1 提交表单之GET 前端提交数据与发送 1)提交表单数据 2)提交JSON数据 后端的数据接收与响应 1)接收GET请求数据 2)接收POST请求数据 3)响应请 ...

  8. 前后端交互实现(nginx,json,以及datatable的问题相关)

    1.同源问题解决 首先,在同一个域下搭建网络域名访问,需要nginx软件,下载之后修改部分配置 然后再终端下cmd  nginx.exe命令,或者打开nginx.exe文件,会运行nginx一闪而过, ...

  9. springboot+mybatis+thymeleaf项目搭建及前后端交互

    前言 spring boot简化了spring的开发, 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省去了大量的配置, 方便开发人员后期维护. 使用spring boot可以快速的开发出restful风格微服务架构. 本文将 ...

随机推荐

  1. Ubuntu远程桌面助手(URDC)

    目前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项目中使用了英伟达的Orin芯片+Ubuntu20.04系统.域控属于典型的Headless设备,开发调试时需要连接显示器(HDMI/DP).鼠标和键盘,或者使用NoMachine ...

  2. 使用c++爬取股市数据,获取最新行情

    最近自己动手写个小软件(界面原生态,还没来得及加样式哈).每天看看潜力股懒人做法,不介意推荐.资源有限,只能观察一下低价股,分析一下运动规律,什么时候拉升,惯性如何 主要功能:读取网络数据:保存本地数 ...

  3. 从Hadder看蛋白质分子中的加氢算法

    技术背景 PDB(Protein Data Bank)是一种最常用于存储蛋白质结构的文件.而我们在研究蛋白质构象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其骨架,因此在很多pdb文件中直接去掉了氢原子.但是在我们构建蛋白质 ...

  4. python小题目练习(七)

    题目:实现如下图所示结果 代码实现: """Author:mllContent:模拟火车订票系统Date:2020-11-16"""# 定义 ...

  5. 《Stepwise Metric Promotion for Unsupervised Video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ICCV 2017

    Motivation: 这是ICCV 17年做无监督视频ReID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简单来说基于两个Motivation. 在不同地方或者同一地方间隔较长时间得到的tracklet往往包含的人物是不同 ...

  6. Kalman卡尔曼滤波,Least Square最小二乘估计,加权最小二乘,递归最小二乘

    以下是Kalman的收敛性证明思路: cite:Stochastic Processes and Filtering Theory

  7. Effective C++阅读笔记 较详细 复杂条款带样例

    一.让自己习惯C++ 条款01:视C++为一个语言联邦 C++可视为: C:以C为基础. 面向对象的C++:添加面向对象特性. 模板C++:泛型编程概念,使用模板. STL:使用STL的容器.迭代器. ...

  8. 记录自己NVIDIA GeForce MX250迷之安装cuda+pytorch成功了

    电脑是ubuntu20.4 Pop!_OS 20.04 LTS MX250显卡并没有列在CUDA支持的GPU里 希望文中链接的别人的博客不会消失掉. 安装了英伟达的驱动 参考了这一篇:Ubuntu 安 ...

  9. android studio取消设置代理

    看标题感觉就是一个简单的设置,其实只是个大坑啊 https://www.jianshu.com/p/bb6d2bcdd5b5 android studio内虽然设置了 no proxy,但是没起作用, ...

  10. AtCoder Beginner Contest 260 F - Find 4-cycle

    题目传送门:F - Find 4-cycle (atcoder.jp) 题意: 给定一个无向图,其包含了S.T两个独立点集(即S.T内部间的任意两点之间不存在边),再给出图中的M条边(S中的点与T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