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前面的内容较为基础,重点知识在后半段。

with 这个关键字,对于每一学习Python的人,都不会陌生。

操作文本对象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让我们要用 with open ,这就是一个上下文管理的例子。你一定已经相当熟悉了,我就不再废话了。

with open('test.txt') as f:
print f.readlines()

什么是上下文管理器?

基本语法

with EXPR as VAR:
BLOCK

先理清几个概念

1. 上下文表达式:with open('test.txt') as f:
2. 上下文管理器:open('test.txt')
3. f 不是上下文管理器,应该是资源对象。

如何写上下文管理器?

要自己实现这样一个上下文管理,要先知道上下文管理协议。

简单点说,就是在一个类里,实现了__enter____exit__的方法,这个类的实例就是一个上下文管理器。

例如这个示例:

class Resourc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connect to resource===')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print('===close resource connection===') def operate(self):
print('===in operation===') with Resource() as res:
res.operate()

我们执行一下,通过日志的打印顺序。可以知道其执行过程。

===connect to resource===
===in operation===
===close resource connection===

从这个示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编写代码时,可以将资源的连接或者获取放在__enter__中,而将资源的关闭写在__exit__ 中。

为什么要用上下文管理器?

学习时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养成对一些细节的思考,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为什么要使用上下文管理器?

在我看来,这和 Python 崇尚的优雅风格有关。

  1. 可以以一种更加优雅的方式,操作(创建/获取/释放)资源,如文件操作、数据库连接;
  2. 可以以一种更加优雅的方式,处理异常;

第一种,我们上面已经以资源的连接为例讲过了。

而第二种,会被大多数人所忽略。这里会重点讲一下。

大家都知道,处理异常,通常都是使用 try...execept.. 来捕获处理的。这样做一个不好的地方是,在代码的主逻辑里,会有大量的异常处理代理,这会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可读性。

好一点的做法呢,可以使用 with 将异常的处理隐藏起来。

仍然是以上面的代码为例,我们将1/0 这个一定会抛出异常的代码写在 operate

class Resourc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connect to resource===')
return self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print('===close resource connection===')
return True def operate(self):
1/0 with Resource() as res:
res.operate()

运行一下,惊奇地发现,居然不会报错。

这就是上下文管理协议的一个强大之处,异常可以在__exit__ 进行捕获并由你自己决定如何处理,是抛出呢还是在这里就解决了。在__exit__ 里返回 True(没有return 就默认为 return False),就相当于告诉 Python解释器,这个异常我们已经捕获了,不需要再往外抛了。

在 写__exit__ 函数时,需要注意的事,它必须要有这三个参数:

  • exc_type:异常类型
  • exc_val:异常值
  • exc_tb:异常的错误栈信息

当主逻辑代码没有报异常时,这三个参数将都为None。

理解并使用 contextlib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只是为了构建一个上下文管理器,却写了一个类。如果只是要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写一个类未免有点过于繁杂。这时候,我们就想,如果只写一个函数就可以实现上下文管理器就好了。

这个点Python早就想到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装饰器,你只要按照它的代码协议来实现函数内容,就可以将这个函数对象变成一个上下文管理器。

我们按照 contextlib 的协议来自己实现一个打开文件(with open)的上下文管理器。

import contextlib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def open_func(file_name):
# __enter__方法
print('open file:', file_name, 'in __enter__')
file_handler = open(file_name, 'r') # 【重点】:yield
yield file_handler # __exit__方法
print('close file:', file_name, 'in __exit__')
file_handler.close()
return with open_func('/Users/MING/mytest.txt') as file_in:
for line in file_in:
print(line)

在被装饰函数里,必须是一个生成器(带有yield),而yield之前的代码,就相当于__enter__里的内容。yield 之后的代码,就相当于__exit__ 里的内容。

上面这段代码只能实现上下文管理器的第一个目的(管理资源),并不能实现第二个目的(处理异常)。

如果要处理异常,可以改成下面这个样子。

import contextlib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def open_func(file_name):
# __enter__方法
print('open file:', file_name, 'in __enter__')
file_handler = open(file_name, 'r') try:
yield file_handler
except Exception as exc:
# deal with exception
print('the exception was thrown')
finally:
print('close file:', file_name, 'in __exit__')
file_handler.close() return with open_func('/Users/MING/mytest.txt') as file_in:
for line in file_in:
1/0
print(line)

好像只要讲到上下文管理器,大多数人都会谈到打开文件这个经典的例子。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可以使用到上下文管理器的例子也不少。我这边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在OpenStack中,给一个虚拟机创建快照时,需要先创建一个临时文件夹,来存放这个本地快照镜像,等到本地快照镜像创建完成后,再将这个镜像上传到Glance。然后删除这个临时目录。

这段代码的主逻辑是创建快照,而创建临时目录 ,属于前置条件,删除临时目录,是收尾工作。

虽然代码量很少,逻辑也不复杂,但是“创建临时目录,使用完后再删除临时目录”这个功能,在一个项目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如果可以将这段逻辑处理写成一个工具函数作为一个上下文管理器,那代码的复用率也大大提高。

代码是这样的

总结起来,使用上下文管理器有三个好处:

  1. 提高代码的复用率;
  2. 提高代码的优雅度;
  3.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深入理解 Python 中的上下文管理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Python中的上下文管理器和Tornado对其的巧妙应用

    原文:https://www.binss.me/blog/the-context-manager-of-python-and-the-applications-in-tornado/ 上下文是什么? ...

  2. Python中的上下文管理器和with语句

    Python2.5之后引入了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 manager),算是Python的黑魔法之一,它用于规定某个对象的使用范围.本文是针对于该功能的思考总结. 为什么需要上下文管理器? 首先, ...

  3. python中实现上下文管理器的两种方法

    上下文管理器: python中实现了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的对象就可以称之为上下文管理器 实现方法一举例: def Fil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4. python中的上下文管理器

    刚刚看了vamei大神的上下文管理器博客,理解如下: 其实我自己经常用到上下文管理器,尤其是在打开文件的时候,如果自己比较懒,不想手工打上f.close(),使用上下文管理器就ok拉. 上下文管理器就 ...

  5. Python中的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lib模块)

    上下文管理器的任务是:代码块执行前准备,代码块执行后收拾 1 如何使用上下文管理器: 打开一个文件,并写入"hello world" filename="my.txt&q ...

  6. python中利用上下文管理器来实现mysql数据库的封装

    from pymysql import connect class DB(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assword, database): # 1.连接数据库 self ...

  7. Python深入02 上下文管理器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 manager)是Python2.5开始支持的一种语 ...

  8. 【Python】【上下文管理器】

    """#[备注]#1⃣️try :仅当try块中没有异常抛出时才运行else块.#2⃣️for:仅当for循环运行完毕(即for循环没有被break语句终止)才运行els ...

  9. 如何正确理解关键字"with"与上下文管理器(转载)

    如果你有阅读源码的习惯,可能会看到一些优秀的代码经常出现带有 “with” 关键字的语句,它通常用在什么场景呢?今天就来说说 with 和 上下文管理器. 对于系统资源如文件.数据库连接.socket ...

随机推荐

  1. ffmpeg 获得视频的时间长度, 仅仅学习一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result = processFLV("E:\\test\\京视传媒\\体育类\\xiao. ...

  2.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om.mysql.jdbc.Drive

    Linux下使用eclipse开发web项目,运行的时候出现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om.MySQL.jdbc.Driver,解决办法如下: 1.导入M ...

  3.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 区别

    CountDownLatch : 一个线程(或者多个), 等待另外N个线程完成某个事情之后才能执行. CyclicBarrier        : N个线程相互等待,任何一个线程完成之前,所有的线程都 ...

  4. DownEditTextView【自定义Edittext对Android 软键盘向下的监听】

    版权声明:本文为HaiyuKing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记录自定义EditText控件实现监听软键盘隐藏事件的功能.基本上和参考资料相同. 效果图    代码分析 自定义EditText子 ...

  5. token:NLP之词形还原

    已迁移到我新博客,阅读体验更佳token:NLP之词形还原 完整代码实现放在我的github上:click me 一.任务描述 形态还原算法: 输入一个单词 如果词典里有该词,输出该词及其属性,转4, ...

  6. C# 创建含多层分类标签的Excel图表

    相较于数据,图表更能直观的体现数据的变化趋势.在数据表格中,同一数据值,可能同时代表不同的数据分类,表现在图表中则是一个数据体现在多个数据分类标签下.通常生成的图表一般默认只有一种分类标签,下面的方法 ...

  7. mt8665芯片怎么样?联发科mt8665芯片参数介绍

    MediaTek的MT8665是一款高度集成的LTE片上系统(SoC),它包含了先进的功能,例如LTE cat.4.Octa HMP核心在1.5GHz下工作.3D图形(OpenGLES 3.0).13 ...

  8. SQL SERVER 查看所有存储过程或视图里 包含某个关键字的查询语句

    SELECT name, type_desc FROM sys.all_sql_modules s INNER JOIN sys.all_objects o ON s.object_id = o.ob ...

  9. postgreSQL 玩转josnb (长期更新)

    json和jsonb的操作符 jsonb额外操作符 json创建函数 json处理函数 函数 返回类型 描述 示例 结果 json_array_length(json) jsonb_array_len ...

  10. Linux基本操作——文件相关

    一.前言 无论是IC工程师.FPGA工程师还是嵌入式软件工程师,都或多或少会接触到Linux操作系统.有很多EDA工具只有Linux版本,因此掌握基本的操作和常用命令十分必要.Linux中的数据均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