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网络编程之TCP编程
Socket是网络编程的一个抽象概念。通常我们用一个Socket表示“打开了一个网络链接”,而打开一个Socket需要知道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再指定协议类型即可。
客户端
大多数连接都是可靠的TCP连接。创建TCP连接时,主动发起连接的叫客户端,被动响应连接的叫服务器。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访问新浪时,我们自己的计算机就是客户端,浏览器会主动向新浪的服务器发起连接。如果一切顺利,新浪的服务器接受了我们的连接,一个TCP连接就建立起来的,后面的通信就是发送网页内容了。
所以,我们要创建一个基于TCP连接的Socket,可以这样做:
# 导入socket库:
import socket # 创建一个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建立连接:
s.connect(('www.sina.com.cn', 80))
创建Socket时,AF_INET指定使用IPv4协议,如果要用更先进的IPv6,就指定为AF_INET6。SOCK_STREAM指定使用面向流的TCP协议,这样,一个Socket对象就创建成功,但是还没有建立连接。
客户端要主动发起TCP连接,必须知道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新浪网站的IP地址可以用域名www.sina.com.cn自动转换到IP地址,但是怎么知道新浪服务器的端口号呢?
答案是作为服务器,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端口号就必须固定下来。由于我们想要访问网页,因此新浪提供网页服务的服务器必须把端口号固定在80端口,因为80端口是Web服务的标准端口。其他服务都有对应的标准端口号,例如SMTP服务是25端口,FTP服务是21端口,等等。端口号小于1024的是Internet标准服务的端口,端口号大于1024的,可以任意使用。
因此,我们连接新浪服务器的代码如下:
s.connect(('www.sina.com.cn', 80))
注意参数是一个tuple,包含地址和端口号。
建立TCP连接后,我们就可以向新浪服务器发送请求,要求返回首页的内容:
# 发送数据:
s.send(b'GET / HTTP/1.1\r\nHost: www.sina.com.cn\r\nConnection: close\r\n\r\n')
TCP连接创建的是双向通道,双方都可以同时给对方发数据。但是谁先发谁后发,怎么协调,要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决定。例如,HTTP协议规定客户端必须先发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后才发数据给客户端。
发送的文本格式必须符合HTTP标准,如果格式没问题,接下来就可以接收新浪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了:
# 接收数据:
buffer = []
while True:
# 每次最多接收1k字节:
d = s.recv(1024)
if d:
buffer.append(d)
else:
break
data = b''.join(buffer)
接收数据时,调用recv(max)方法,一次最多接收指定的字节数,因此,在一个while循环中反复接收,直到recv()返回空数据,表示接收完毕,退出循环。
当我们接收完数据后,调用close()方法关闭Socket,这样,一次完整的网络通信就结束了:
# 关闭连接:
s.close()
接收到的数据包括HTTP头和网页本身,我们只需要把HTTP头和网页分离一下,把HTTP头打印出来,网页内容保存到文件:
header, html = data.split(b'\r\n\r\n', 1)
print(header.decode('utf-8'))
# 把接收的数据写入文件:
with open('sina.html', 'wb') as f:
f.write(html)
现在,只需要在浏览器中打开这个sina.html文件,就可以看到新浪的首页了。
服务器
和客户端编程相比,服务器编程就要复杂一些。
服务器进程首先要绑定一个端口并监听来自其他客户端的连接。如果某个客户端连接过来了,服务器就与该客户端建立Socket连接,随后的通信就靠这个Socket连接了。
所以,服务器会打开固定端口(比如80)监听,每来一个客户端连接,就创建该Socket连接。由于服务器会有大量来自客户端的连接,所以,服务器要能够区分一个Socket连接是和哪个客户端绑定的。一个Socket依赖4项:服务器地址、服务器端口、客户端地址、客户端端口来唯一确定一个Socket。
但是服务器还需要同时响应多个客户端的请求,所以,每个连接都需要一个新的进程或者新的线程来处理,否则,服务器一次就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端了。
我们来编写一个简单的服务器程序,它接收客户端连接,把客户端发过来的字符串加上Hello再发回去。
首先,创建一个基于IPv4和TCP协议的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然后,我们要绑定监听的地址和端口。服务器可能有多块网卡,可以绑定到某一块网卡的IP地址上,也可以用0.0.0.0绑定到所有的网络地址,还可以用127.0.0.1绑定到本机地址。127.0.0.1是一个特殊的IP地址,表示本机地址,如果绑定到这个地址,客户端必须同时在本机运行才能连接,也就是说,外部的计算机无法连接进来。
端口号需要预先指定。因为我们写的这个服务不是标准服务,所以用9999这个端口号。请注意,小于1024的端口号必须要有管理员权限才能绑定:
# 监听端口:
s.bind(('127.0.0.1', 9999))
紧接着,调用listen()方法开始监听端口,传入的参数指定等待连接的最大数量:
s.listen(5)
print('Waiting for connection...')
接下来,服务器程序通过一个永久循环来接受来自客户端的连接,accept()会等待并返回一个客户端的连接:
while True:
# 接受一个新连接:
sock, addr = s.accept()
# 创建新线程来处理TCP连接: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tcplink, args=(sock, addr))
t.start()
每个连接都必须创建新线程(或进程)来处理,否则,单线程在处理连接的过程中,无法接受其他客户端的连接:
def tcplink(sock, addr):
print('Accept new connection from %s:%s...' % addr)
sock.send(b'Welcome!')
while True:
data = sock.recv(1024)
time.sleep(1)
if not data or data.decode('utf-8') == 'exit':
break
sock.send(('Hello, %s!' % data.decode('utf-8')).encode('utf-8'))
sock.close()
print('Connection from %s:%s closed.' % addr)
连接建立后,服务器首先发一条欢迎消息,然后等待客户端数据,并加上Hello再发送给客户端。如果客户端发送了exit字符串,就直接关闭连接。
要测试这个服务器程序,我们还需要编写一个客户端程序: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建立连接:
s.connect(('127.0.0.1', 9999))
# 接收欢迎消息: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for data in [b'Michael', b'Tracy', b'Sarah']:
# 发送数据:
s.send(data)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s.send(b'exit')
s.close()
我们需要打开两个命令行窗口,一个运行服务器程序,另一个运行客户端程序,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需要注意的是,客户端程序运行完毕就退出了,而服务器程序会永远运行下去,必须按Ctrl+C退出程序。
小结
用TCP协议进行Socket编程在Python中十分简单,对于客户端,要主动连接服务器的IP和指定端口,对于服务器,要首先监听指定端口,然后,对每一个新的连接,创建一个线程或进程来处理。通常,服务器程序会无限运行下去。
同一个端口,被一个Socket绑定了以后,就不能被别的Socket绑定了。
完整源码参考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Date: 2018-10-11 # 导入socket库
import socket # 创建一个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建立连接
s.connect(("www.sina.com.cn", 80)) # 发送数据
s.send(b"GET / HTTP/1.1\r\nHost: www.sina.com.cn\r\nConnection: close\r\n\r\n") # 接收数据
buff = []
while True:
# 每次最多接收1k字节
d = s.recv(1024)
if d:
buff.append(d)
else:
break
data = b"".join(buff) # 关闭连接
s.close() header, html = data.split(b"\r\n\r\n", 1)
print(header.decode("utf-8"))
# 把接收到的数据写入文件
with open("sina.html", "wb") as fw:
fw.write(html)
tcp_client_sina.py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Date: 2018-10-11 import socket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tcp_link(sock, addr):
print("Accept new connection from %s:%s..." % addr)
sock.send(b"Welcome!")
while True:
data = sock.recv(1024)
time.sleep(1)
if not data or data.decode("utf-8") == "exit":
break
sock.send(("Hello, %s!" % data.decode("utf-8")).encode("utf-8"))
sock.close()
print("Connection from %s:%s closed." % addr)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监听端口
s.bind(("127.0.0.1", 9999)) # 指定等待连接的最大数量
s.listen(5)
print("Waiting for connection...") while True:
# 接收一个新连接
sock, addr = s.accept()
# 创建新线程来处理TCP连接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tcp_link, args=(sock, addr))
t.start()
tcp_server_local.py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Date: 2018-10-11 # 导入socket库
import socket # 创建一个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建立连接
s.connect(("127.0.0.1", 9999)) # 接收欢迎信息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 发送数据
for data in [b"Michael", b"Tracy", b"Sarah"]:
s.send(data)
print(s.recv(1024).decode("utf-8"))
s.send(b"exit") # 关闭连接
s.close()
tcp_client_local.py
[Python] 网络编程之TCP编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网络编程之TCP套接字简单用法示例
Python网络编程之TCP套接字简单用法示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网络编程之TCP套接字简单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上学期学的计算机网络,因为之前还未学习python,而jav ...
- 网络编程之TCP编程
网络编程之TCP编程 前面已经介绍过关于TCP协议的东西,这里不做赘述.Java对于基于TCP协议的网络通信提供了良好的封装,Java使用socket对象来代表两端的通信窗口,并通过Socket产生I ...
- Python网络编程之socket编程
什么是Socket? Socket是应用层与TCP/IP协议族通信的中间软件抽象层,它是一组接口.在设计模式中,Socket其实就是一个门面模式,它把复杂的TCP/IP协议族隐藏在Socket接口后面 ...
- python 网络编程之TCP传输&粘包传输
只有TCP有粘包现象,UDP永远不会粘包.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C/S两端数据传输时 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根本原因:粘包是由TCP协议本身造成的,T ...
- python网络编程之TCP通信实例
一. server.py import socket host="localhost" port= s=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 ...
- 网络编程之UDP编程
网络编程之UDP编程 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网络协议,它在通信的2端各建立一个Socket,但是这个Socket之间并没有虚拟链路,这2个Socket只是发送和接受数据的对象,Java提供了Data ...
- Java网络编程之TCP、UDP
Java网络编程之TCP.UDP 2014-11-25 15:23 513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分类: java基础及多线程(28)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
- java网络编程之TCP通讯
java中的网络编程之TCP协议的详细介绍,以及如何使用,同时我在下面举2例说明如何搭配IO流进行操作, /* *TCP *建立连接,形成传输数据的通道: *在连接中进行大数据量传输: *通过三次握手 ...
- 网络编程之TCP/IP各层详解
网络编程之TCP/IP各层详解 我们将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并作应用层,从TCP/IP五层协议的角度来阐述每层的由来与功能,搞清楚了每层的主要协议,就理解了整个物联网通信的原理. 首先,用户感知到的只 ...
随机推荐
- EasyUI ---- draggable可拖动的用法
<link href="~/Scripts/easyui1.5/themes/default/easyui.css" rel="stylesheet" / ...
- Jmeter自动化测试 POST请求和GET请求用if控制器,可以二次开发源码,将请求方式通过数据源传入,就不需要做多余的判断
Jmeter自动化测试 POST请求和GET请求用if控制器,可以二次开发源码,将请求方式通过数据源传入,就不需要做多余的判断 目前常用的做法:
- 安装nodejs安装npm安装cpnm安装vue-cli脚手架
1.为什么用nodejs 因为它是javascript运行环境,不同系统直接运行各种编程语言 是我即将使用vue的推荐开发环境. 选择对应版本,https://nodejs.org/en/downlo ...
- lua_VC6环境
1. 下载得到 lua-5.1.4.tar.gz,解压得到 文件夹"lua-5.1.4" 2. 视频[02:00] 将 lua-5.1.4/etc/luavs.bat 复制到 lu ...
- 《剑指offer》第十六题(数值的整数次方)
// 面试题:数值的整数次方 // 题目:实现函数double Power(double base, int exponent),求base的exponent // 次方.不得使用库函数,同时不需要考 ...
- dockfile杂项
工程源代码+工程的配置文件 在外面配置好 1 工程的配置文件,是工程的一部分 2 要贯彻内聚原则, 用1句挂载整个工程. 在外面集中配置好在一个路径下,一起挂进去或者COPY进去. 防止先COPY了体 ...
- Sqlite3,维基百科中的练习:
https://en.wikibooks.org/wiki/SQL_Exercises/The_computer_store 两个相连的表格 Manufactures: code, name prod ...
- 关于二级指针的使用(使用node指针建树)
struct node { int v; node *l,*r; }*p; 使用二级指针建树的话,如果p是非全局变量且一开始没有指向变量的话递归建树时必然要传递参数,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build(no ...
- UVA-1663 Purifying Machine (最大匹配数)
题目大意:每一个01串中最多含有一个‘*’,‘*’既可表示0也可表示1,给出一些等长的这样的01串,问最少能用多少个这样的串表示出这些串.如:000.010.0*1表示000.010.001.011, ...
- Linux文件与目录管理(二)
一.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ls:列出目录 cd:切换目录 pwd:显示当前的目录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cp:复制文件或者目录 rm:移除文件或者目录 可以使用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