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照片:

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开发一个快捷方便的记事本App。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在一般记事本App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主要应用在速记场景。

2. 是否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计划?

从一开始就有计划,并且随实际情况偶做修改。计划的时间充足。

3. 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当面讨论,直到所有人的意见一致。

计划

1. 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App核心功能早已完成。原计划做出文字笔记、图片笔记、语音笔记、待办事项、悬浮窗、锁屏界面等功能。

目前待办事项和锁屏界面功能没有实现。由于时间不足,权衡之下舍掉了待办事项的功能。锁屏界面是由于安卓自身的限制。

2. 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有,有个自制的“活动收集器”ActivityCollecter类没有用上。

3. 是否每一项任务都有清楚定义和衡量的交付件?

每一项任务都定义清晰,并且最终实现的功能很完善,符合预想。

4. 是否项目的整个过程都按照计划进行,有什么风险是当时没有估计到的,为什么没有估计到?

按照计划进行。最大的风险是时间比较紧,只能舍弃一些软件的功能。没有估计到的原因是没有安卓开发的经验,不了解工作量的大小。

5. 在计划中有没有留下缓冲区,缓冲区有作用么?

有缓冲区,M1阶段没有做细致的测试,我们这次用两天的时间来做测试。

资源

1.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有,M1阶段软件已经相当完善,M2阶段复用了M1阶段的部分代码,大大减小了工作量。

2.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时间难以估计,所以M2阶段每人先只分配了一项任务,大家自己协调时间完成,完成后再继续开发其他的模块。

3.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足够。有两个测试人员,都进行了真机测试。

 

变更管理

1.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我们有一个QQ群,有消息就在上面讨论。

2. 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讨论。

3.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主要功能实现,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完成附加的功能。

4.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没有指定应急计划,一般都是出了问题再处理。

5.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没有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设计/实现

1.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M1阶段一开始就做了设计,由团队里的两人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一致通过了这个设计。

2.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用了Testin云测试,能知道软件的兼容性。

3. 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图片笔记的Bug最多,因为要调用系统Activity,而安卓系统的不同机型对于系统Activity的返回数据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发布之后有用户反映图片笔记的照相获取图片功能会导致程序崩溃,这应该和具体机型有关。

4.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功能整合的时候进行了代码复审,基本上执行了代码规范。

测试/发布

1.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有计划。两名测试人员进行全面的真机测试,其中一人还进行了兼容性云测试。

2.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进行了,如上述。

3.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Testin云测试平台。

4.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一开始选择的应用图标太小,没有通过审核。

更换了网站上的图标,图标与App安装之后的图标不一致,没有通过审核。

应用名称可能涉及侵权,没有通过审核,需要上传代码片段和开发者的身份证明。

上传了证明后,目前还在审核中。。。。

M2阶段事后总结报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lpha阶段事后分析报告

    每个团队编写一个事后分析报告,对于团队在Alpha阶段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请在2016年11月24日上课之前根据下述博客中的模板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发表在团队博客上,并在课上的事后分析会上进行汇报,并 ...

  2. M2阶段事后总结

    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将35w+个符合条件的网页,问答,文章放入数据库:爬取功能定义为以下几种:通用型爬取 ...

  3. 事后分析报告(M2阶段)

    我们的项目是自选项目,一款名为备忘录锁屏MemoryDebris的软件. 在第二轮的迭代中,由于各科的大作业都集中在这一段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各个组员间的负担都比较大,但是在大家共同努力,最终我们还是交 ...

  4. M1事后分析报告

    在得到M1团队成绩之后,每个团队都需要编写一个事后分析报告,对于团队在M1阶段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请在2015年11月24日上课之前根据下述博客中的模板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发表在团队博客上,并在课上的 ...

  5. M1事后分析报告--We have power to change the origin state

    M1事后分析报告 设计与实现 我们发的软件解决的问题?是否满足后面小组的要求?是否能够完全拟合前期目标? 答: 前期我们的软件完成量并不是特别让人满意,我们组在完成这些任务量之后,发现有很多地方是在做 ...

  6. 事后分析报告(Postmortem Report)要求

    在得到M1 团队成绩之后, 每个团队都需要编写一个事后分析报告,对于团队在M1阶段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请根据下面的模板总结并发表博客: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 ...

  7. M1事后分析报告(Postmortem Report)

    M1事后分析报告(Postmortem Report) 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我们项目组所开发的软件为一个基于Andro ...

  8. “北航学堂”M2阶段postmortem

    “北航学堂”M2阶段postmortem 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这个问题我们在M1阶段的时候就已经探讨的比较明确了,就是 ...

  9. sixsix团队M2阶段Postmortem

    设想和目标 1. 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外卖网站比较多,用户很难快速找到合适的外卖,我们集合各个网站的外卖信息,为用户提 ...

随机推荐

  1. (16)Python练习题

    练习题一: 练习题二:

  2. 【洛谷】【二分查找】P1102 A−B数对

    [题目描述:] 给出一串数以及一个数字 C ,要求计算出所有 A−B=C 的数对的个数.(不同位置的数字一样的数对算不同的数对) [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括 2 个非负整数 N 和 C ,中间用空格隔 ...

  3. 转://tcpdump抓包实例

    基本语法 ========过滤主机--------- 抓取所有经过 eth1,目的或源地址是 192.168.1.1 的网络数据# tcpdump -i eth1 host 192.168.1.1- ...

  4. mysql排序索引优化

    为排序使用索引 KEY a_b_c (a,b,c) order by 能使用索引最左前缀 -order by a -order by a,b -order by a,b,c -order by a d ...

  5. 对Promise的理解?

    ES6原生提供了promise对象 所谓Promise,就是一个对象,用来传递异步操作的消息.它代表了某个未来才会知道结果的事件(通过是一个异步操作),并且这个事件提供统一的API,可供进一步处理 P ...

  6. loback学习

    博客链接  http://aub.iteye.com/blog/1101222

  7. node学习之cookie和session

    c什么是cookie Cookie设计的初衷是 维持浏览器和服务端的状态.http是无状态的,服务端不能跟踪客户端的状态. 浏览器第一次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会返回一个cookie给客户端浏览器,浏 ...

  8. MP实战系列(三)之实体类讲解

    首先说一句,mybatis plus实在太好用了! mybaits plus的实体类: 以我博客的用户类作为讲解 package com.blog.entity; import com.baomido ...

  9. 【转】js 获取浏览器高度和宽度值(多浏览器

    原文地址:http://www.jb51.net/article/19844.htm js获取浏览器高度和宽度值,尽量的考虑了多浏览器. IE中: document.body.clientWidth ...

  10. CF1028G Guess the Numbers 构造、记忆化搜索

    传送门 考虑如果我们当前可以询问\(x\)个数,还剩下\(q\)次询问机会,我们要怎么构造询问方式? 肯定会这么考虑: 找到一个尽可能大的\(P\)满足\([x,P]\)能在每一次能询问\(x\)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