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ngular的HttpClient搭配rxjs
一、原Http使用总结
使用方法
- 在根模块或核心模块引入HttpModule
即在AppModule或CoreModule中引入HttpModule:
import { HttpModule } from '@angular/http';
@NgModule({
import: [ HttpModule ]
// ...
})
AppModule {}
- 在使用的地方注入Http服务
import { Http } from '@angular/http';
// ...
constructor(
private http: Http
) {}
ngOnInit() {
this.http.get(`url`).subscribe((res) => {
// 成功回调
}, (err) => {
// 失败回调
});
}
// ...
- 使用可选参数
若想在请求中添加特定的头部或者身体,就需要配置请求的可选参数:
import { Http, Header } from '@angular/http';
// ...
this.http.delete(`url`, {headers: new Header(), body: { } }).subscribe(...);
// ...
缺陷
- 已知缺陷之一为不支持文件传输,如果想要写一个文件上传的客户端,就只能使用JS原生的XMLHttpRequest对象,然后自己封装上rxjs得到一个较通用的文件上传服务,可以参考 ngx-uploader。
- 另一个不能算缺陷的缺陷是Http请求得到的响应结果必须手动执行json()以得到json格式的结果。
二、改用HttpClient
HttpClient能力在angular 4.3版本开始引入在@angular/common/http中
使用方法
基本使用方法与原Http服务类似,先引入HttpClientModule,然后注入HttpClient服务使用:
import { HttpClientModule } from '@angular/common/http';
// ...
@NgModule({
import: [ HttpClientModule ]
})
// ...
import { HttpClient } from '@angular/common/http';
// ...
constructor(
private http: HttpClient
) {}
// ...
this.http.get('url').subscribe((res) => {
// 成功回调
}, (err) => {
// 失败回调
});
// ...
添加额外头部等信息的话类似原Http服务,引入相关的变量后填入第二个可选参数即可。
改进与加强
- 支持更多类型的请求,比如更改可选参数的responseType值可改为直接请求text内容
- 不再需要手动调用json()来将结果转为json格式,订阅到的结果已经是body且转为了json(请求text的话直接就是text内容)。
- 支持监听请求进度(可用于文件上传)。
- 添加了拦截器能力,用于预设请求规则和响应预处理。
缺陷
已知的一个小缺陷是,delete请求不能再添加body作为可选参数了,这个略尴尬,难道批量删除也得乖乖把参数拼到url中。。。
三、拦截器
本文暂不讨论文件上传以及请求进度的监听能力,可以查看官网的相关内容,本文主要来讲拦截器的简单使用。
给应用注入拦截器的效果是,所有的HttpClient发起的请求都将执行这个拦截器,类似Node中的中间件。
且无论是请求之前的预处理还是得到响应后的预处理都能做到。
笔者想到的第一个用处就是不再需要写一个自己的Http服务来代执行angular的Http服务了,以往如果想要给应用的所有请求都添加比如认证功能的请求头的话,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建立一个MyHttp服务来代为调用Http方法,并在请求回调中添加统一的结果处理。
拦截器属于特殊服务,实现了HttpInterceptor类:
import {Injectable} from '@angular/core';
import {HttpEvent, HttpInterceptor, HttpHandler, HttpRequest} from '@angular/common/http';
@Injectable()
export class MyInterceptor implements HttpInterceptor {
intercept(req: HttpRequest<any>, next: HttpHandler): Observable<HttpEvent<any>> {
return next.handle(req);
}
}
编辑好拦截器后需要注入到根模块中:
import {NgModule} from '@angular/core';
import {HTTP_INTERCEPTORS} from '@angular/common/http';
@NgModule({
providers: [{
provide: HTTP_INTERCEPTORS,
useClass: MyInterceptor,
multi: true,
}],
})
export class AppModule {}
预处理请求
所有工作都在拦截器中的intercept方法中进行,如果要给所有请求加一个认证头部,可以操作其中的req参数,注意req参数为只读的,必须执行其clone方法得到副本来操作,处理完的副本通过next参数发射出去即可:
public intercept(req: HttpRequest<any>, next: HttpHandler): Observable<HttpEvent<any>> {
let authInfo = {token: 'testtoken', admin: 'testadmin'};
const authReq = req.clone({
headers: req.headers
.set('Authorization', authInfo.token || '')
.set('Admin', authInfo.admin || '')
.set('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
return next.handle(authReq);
}
这样实际使用请求时可以直接使用HttpClient,所有请求都会实现添加配置好的头部信息。
响应预处理
请求得到结果后,往往需要对结果进行一些判断,比如某些错误是请求本身的错误,这些错误会直接抛出到rxjs的error流中,某些请求本身是成功的,但是是属于一些服务器逻辑给出的错误,这类错误如果不做处理是会被认为是成功的请求而直接next到成功回调的,这会导致最终订阅请求时,错误的回调要做错误处理,成功回调中也存在需要做错误处理,感觉成功还得分为成功地成功和成功地失败,很尴尬:
someReq().subscribe((res) => {
if (res.state) {
// 真正成功
} else {
// 还是失败
}
}, (err) => {
// 失败
});
通过拦截器可以对请求结果进行重新整理,保证成功回调必然成功,失败回调必然失败:
return next.handle(authReq).map((event) => {
if (event instanceof HttpResponse) {
switch (event.status) {
case 200:
if (event.body['state']) {
let newEvent = event.clone({body: event.body['data']});
return newEvent;
} else {
throw event.body['msg'];
}
case 401:
this.storage.remove('auth_token');
this.router.navigate(['/login']);
default:
throw `【${event.status}】【${event.statusText}】`;
}
}
return event;
});
响应预处理的一句话总结就是操作intercept方法返回的next.handle(req),使用rxjs的map操作符进行映射。

四、搭配rxjs
rxjs是angular严重依赖的一个大坑,初次接触会被其创建和订阅这种使用方式搭配一大堆眼花缭乱的操作符弄得一脸懵逼。
创建-订阅的请求方式
原Http和新的HttpClient两个服务流严重依赖了rxjs,请求的发起返回的是一个Observable对象,其定义好后并不会直接发起请求,真正发起请求是在执行其subscribe方法的时候,此方法接收三个参数,分别是成功回调、失败回调和完成回调。
- Promise的套路是请求在定义(调用)的时候就发起了,然后迎来的是一连串的then()和catch()。可以从catch中resolve到then,或者从then中reject到catch。
- rxjs的套路则是先创建出一个观察者对象(Observable),可以用许多操作符定义许多规则,比如个人感觉很接近then的map操作符,以及接近catch的catch操作符。可以从map操作符中直接throw到错误回调,或者在catch操作符中捕捉错误并返回新的成功的流。这一切都不会触发这个请求,只有最终subscribe()的时候,才会真正执行整个请求,并在三种回调中体现。

对于rxjs的学习强烈推荐 Rxjs 5 ultimate 简直胜看十篇博。
使用angular的HttpClient搭配rxjs的更多相关文章
- [Angular + Unit Testing] Mock HTTP Requests made with Angular’s HttpClient in Unit Tests
In a proper unit test we want to isolate external dependencies as much as possible to guarantee a re ...
- Angular基础(八) Observable & RxJS
对于一个应用来说,获取数据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Ajax, Websockets, LocalStorage, Indexdb, Service Workers,但是如何整合多种数据源.如何避免BU ...
- Angular 4+ HttpClient
个人博客迁移至 http://www.sulishibaobei.com 处: 这篇,算是上一篇Angular 4+ Http的后续: Angular 4.3.0-rc.0 版本已经发布
- angular 项目中遇到rxjs error TS1005:';'
因为rxjs的版本问题,只需要在package.json 中将依赖的 rxjs:'^6.00' 改为 rxjs'6.00', 然后执行 npm update 更新下rxjs的依赖版本即可解决
- Angular快速学习笔记(4) -- Observable与RxJS
介绍RxJS前,先介绍Observable 可观察对象(Observable) 可观察对象支持在应用中的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传递消息. 可观察对象可以发送多个任意类型的值 -- 字面量.消息.事件. 基 ...
- [Angular2 Form] Use RxJS Streams with Angular 2 Forms
Angular 2 forms provide RxJS streams for you to work with the data and validity as it flows out of t ...
- Angular:在应用初始化时运行代码
想象一下,您的应用需要一些动态配置信息,这些信息在应用启动之前需要动态获取,并在应用运行中使用. 显然不能直接写道静态配置文件中,但是从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又是一个异步请求,如何协调这个问题呢? 这里,我 ...
- RxJS v6 学习指南
为什么要使用 RxJS RxJS 是一套处理异步编程的 API,那么我将从异步讲起. 前端编程中的异步有:事件(event).AJAX.动画(animation).定时器(timer). 异步常见的问 ...
- 使用ASP.NET Web API和Web API Client Gen使Angular 2应用程序的开发更加高效
本文介绍“ 为ASP.NET Web API生成TypeScript客户端API ”,重点介绍Angular 2+代码示例和各自的SDLC.如果您正在开发.NET Core Web API后端,则可能 ...
随机推荐
- [luogu P3384] 【模板】树链剖分 [树链剖分]
题目描述 如题,已知一棵包含N个结点的树(连通且无环),每个节点上包含一个数值,需要支持以下操作: 操作1: 格式: 1 x y z 表示将树从x到y结点最短路径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加上z 操作2: 格式 ...
- (转)CentOS 7.0关闭默认防火墙启用iptables防火墙
场景:在本地虚拟机上使用ftp软件需要进行相应的端口设置,不可避免要访问Cnetos的防火墙,默认firewall操作不方便,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替换. 1 配置防火墙,开启80端口.3306端口 1. ...
- Java之集合的遍历与迭代器
集合的遍历 依次获取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 将集合转换成数组,遍历数组 //取出所有的学号, 迭代之后显示学号为1004-1009 Object[] c=map.keySet().toArray();// ...
- Java生成MD5加密字符串代码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生成MD5加密字符串代码实例,本文对MD5的作用作了一些介绍,然后给出了Java下生成MD5加密字符串的代码示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1)一般使用的数据库中都会保存用 ...
- openstack中使用linux_bridge实现vxlan网络
openstack环境: 1 版本:ocata 2 系统:ubuntu16.04.2 3 控制节点 1个 + 计算节点 1个 4 控制节点网卡为ens33,ip = 172.171.5.200 ens ...
- ETL作业调度软件TASKCTL4.1单机部署
单机部署,实际上就是将EM节点和一个Server节点安装到同一个地方.EM节点是TASKCTL服务端的最顶层,主要负责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Server节点是TASKCTL的调度服务控制层,也有A ...
- 异常解决:Caused by: com.mysql.jdbc.exceptions.jdbc4.CommunicationsException: Communications link failure
异常描述 这个异常通常有如下信息: com.mysql.jdbc.exceptions.jdbc4.CommunicationsException: Communications link failu ...
- Android中的Activity
Android四大组件 活动(Activity) 广播接收者(BroadCastReceiver) 服务(Service) 内容提供者(Contentprovider) Activity 先来看And ...
- VMware NAT端口映射 外网可以访问内网虚拟机
我想尝试的是利用本机的ip+port来访问虚拟机上的web服务器,因为这样的话,我就能够将我的web服务器部署成为一个能让外网访问的服务器了,首先说下我的环境: 主机:系统win7,ip地址172.1 ...
- 用户体验 | 寻找成套的 App SDK 服务
前言 对于开发者来说,三方 SDK 这个词已经是一个不需要任何解释的词语了,然而我想面对琳琅满目的 SDK 产品,大家都会纠结如何选择.那么选择一个 SDK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SDK 的 稳定易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