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ELF 文件执行流程
# ELF 文件分类
Linux中,ELF文件全称为: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 可执行文件
- 动态库文件(共享文件 .so)
- 目标文件(可重定位文件 .o)
写个脚本测试一下:
准备两个 C 程序:a.c 和 b.c,内容如下:
// a.c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void);
int main(void) {
hello();
return 0;
}
// b.c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void) {
printf("hello a, b!\n");
}
接下来将b.c编译成动态链接库:
gcc -shared -o libb.so b.c -fPIC
将a.c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gcc a.c ./libb.so
得到 4 个文件:
a.c a.out b.c libb.so
执行 ./a.out,可以输出:hello a, b!
为了测试,可以执行gcc -c a.c -o a.o,多编一个a.o,虽然用不到,权当对照。
此时可以用file命令查看文件信息:
file a.out
# 输出:a.out: ELF 64-bit LSB executable, x86-64, version 1 (SYSV), dynamically linked...
file a.o
# 输出:a.o: ELF 64-bit LSB relocatable, x86-64, version 1 (SYSV), not stripped
file libb.so
# 输出:libb.so: ELF 64-bit LSB shared object, x86-64, version 1 (SYSV), dynamically linked...
可以看到,以上三个文件分属于不同的 ELF 种类。
# ELF 文件格式
ELF 文件的结构分为两个重要的部分:ELF头部分和ELF节表部分,其中节表部分被分成两种类型:节和程序段。ELF文件通过一个节表和程序头表指向这两个部分。具体结构如图:

即,同样的数据区域,既可以被视为节(sections),也可以被视为程序段(segments),其在不同的ELF文件中有所区分:
- 可执行文件:加载器则将把elf文件看作是程序头表描述的段的集合,一个段可能包含多个节,节头部表可选;
- 可重定位文件(.o):一般编译器和链接器将把elf文件看作是节头表描述的节的集合,程序头表可选;
- 动态库文件(.so):一般两者都有,因为链接器在链接的时候需要节头部表来查看目标文件各个 section 的信息然后对各个目标文件进行链接;而加载器在加载可执行程序的时候需要程序头表 ,它需要根据这个表把相应的段加载到进程自己的的虚拟内存(虚拟地址空间)中。
可以通过readelf工具查看 ELF 文件的内容:
# 查看 ELF 文件头
readelf -h [elf_file]
# 查看 ELF 文件 sections
readelf -S [elf_file]
# 查看 ELF 文件 segments
readelf -l [elf_file]
这里仅做抛砖引玉,具体的 ELF 文件各个字段的解释,以及动态链接 ELF 文件如何寻址填充,生成可执行文件,可以移步这篇文章: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58294
# ELF 文件的执行流程
当执行./a.out命令时,首先开始工作的,是Linux集成的Bash程序。Bash 进程会做两件事情:
- 调用 fork() 系统调用,创建出一个新的进程,用来执行
a.out任务; - 调用 execve() 系统调用,执行这个 ELF 可执行文件
a.out。
execve() 系统调用在内核源码fs/exec.c文件中被定义(kernel 版本 4.19):
SYSCALL_DEFINE3(execve,
const char __user *, filename, // ELF 文件名
const char __user *const __user *, argv, // ELF 文件执行参数
const char __user *const __user *, envp) // 环境参数
{
return do_execve(getname(filename), argv, envp);
}
execve() 系统调用接收三个参数:文件名、执行参数和环境参数,其调用链为:
// execve 系统调用:fs/exec.c
SYSCALL_DEFINE3(execve, ...)
|-> do_execve()
|-> do_execveat_common()
|-> __do_execve_file() // (A)
|-> prepare_binprm(bprm)
|-> kernel_read(bprm->file, bprm->buf, BINPRM_BUF_SIZE, &pos)
|-> exec_binprm(bprm) // (B)
|-> search_binary_handler(bprm)
|-> security_bprm_check(bprm) // (C) lsm hook (include/linux/lsm_hooks.h)
|-> list_for_each_entry(fmt, &formats, lh) {
fmt->load_binary(bprm) // (D) load_elf_binary
}
值得注意的:
在内核中,一个 ELF 可执行文件会被解析为一个brpm结构,结构体为linux_binprm,定义在include/linux/binfmts.h中,核心字段如下:
struct linux_binprm {
char buf[BINPRM_BUF_SIZE]; // 存储 ELF 文件头,大小 128 字节
struct mm_struct *mm;
unsigned long p; // mem top 指针
struct file * file; // ELF 可执行文件指针
int argc, envc; // argv、envp 参数数量
const char * filename; // ELF 可执行文件名
}
在步骤(A)中:留意两件事情
- 调用
prepare_binprm(bprm),后者执行kernel_read(bprm->file, bprm->buf, BINPRM_BUF_SIZE, &pos),将 ELF 文件的前BINPRM_BUF_SIZE大小(128字节)的内容填充到bprm->buf中; - 对传入的参数进行处理,即,为运行参数
argv和环境参数envp分配内存页面(函数copy_strings());
随后调用(B)。
步骤(B)会调用search_binary_handler(bprm)选择合适的可执行文件处理器后,最终会调用load_elf_binary()函数真正加载这个 ELF 文件(步骤(D))。
Linux 支持其他不同格式的可执行程序, elf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可执行文件格式。在这种方式下, Linux 能运行其他操作系统所编译的程序, 如 MS-DOS 程序, 活 BSD Unix 的 COFF 可执行格式。
这里选择的是 ELF 二进制文件处理器。
不过在步骤(D)执行之前,会进行一个security_bprm_check(bprm)过程(步骤(C))。该过程是 LSM 框架预设的 hook 点,用于在真正加载 ELF 文件前执行自定义的 check 回调,来实现安全控制。
步骤(D)中调用的其实是fmt->load_binary(bprm),此乃linux_binfmt在初始化时,其成员函数指针内核预设的值,具体如下:
// 在文件 fs/binfmts.h 中
static struct linux_binfmt elf_format = {
.module = THIS_MODULE,
.load_binary = load_elf_binary,
.load_shlib = load_elf_library,
.core_dump = elf_core_dump,
.min_coredump = ELF_EXEC_PAGESIZE,
};
// elf_binfmt 初始化注册
static int __init init_elf_binfmt(void)
{
register_binfmt(&elf_format);
return 0;
}
// initcall
core_initcall(init_elf_binfmt);
# ELF文件的加载
在函数load_elf_binary()中,完成ELF文件的加载过程。
1)获取 ELF 头进行检查
/* Get the exec-header */
loc->elf_ex = *((struct elfhdr *)bprm->buf);
/* First of all, some simple consistency checks */
if (memcmp(loc->elf_ex.e_ident, ELFMAG, SELFMAG) != 0)
goto out;
if (loc->elf_ex.e_type != ET_EXEC && loc->elf_ex.e_type != ET_DYN)
goto out;
if (!elf_check_arch(&loc->elf_ex))
goto out;
if (elf_check_fdpic(&loc->elf_ex))
goto out;
这一步骤,首先从 bprm->buf中读取 ELF 头(prepare_binprm(bprm)),并判断文件前SELFMAG个字节是否为ELFMAG;
注:include/uapi/linux/elf.h
#define ELFMAG "\177ELF"
#define SEELFMAG 4
随后判断其文件类型是否为 “ET_EXEC” 和 “ET_DYN”,即,内核仅允许可执行ELF和动态链接ELF的加载。
2)加载程序头表
这一过程是通过load_elf_phdrs()函数完成的。该函数主要作用是,调用kernel_read()读取 ELF 文件的 程序头表:
// in load_elf_binary
elf_phdata = load_elf_phdrs(&loc->elf_ex, bprm->file);
if (!elf_phdata)
goto out;
// in load_elf_phdrs 保留关键逻辑
static struct elf_phdr *load_elf_phdrs(struct elfhdr *elf_ex,
struct file *elf_file)
{
/* Sanity check the number of program headers... */
if (elf_ex->e_phnum < 1 ||
elf_ex->e_phnum > 65536U / sizeof(struct elf_phdr))
goto out;
/* ...and their total size. */
size = sizeof(struct elf_phdr) * elf_ex->e_phnum;
elf_phdata = kmalloc(size, GFP_KERNEL);
/* Read in the program headers */
retval = kernel_read(elf_file, elf_phdata, size, &pos);
return elf_phdata;
}
在这个函数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注意:
- ELF 文件至少有一个程序段,才能被成功加载;
- 所有段的大小不超过
65536U,即64k; - 最终 ELF 程序头表被保存在
elf_phdata中。
3)处理动态链接的 ELF
如果当前加载的 ELF 文件是需要动态链接的,那么,程序最终会交给解释器执行,由解释器填充为链接库预留的程序段后,再真正交由程序执行。
因此,在这一步中,如果对 ELF 中定义的解释器段进行提取和解析,并加载到内存中。
需要动态链接的程序需要经由解释器来执行。例如上述的
a.out文件,其中动态链接了一个名为libb.so的共享库——具体而言,其代码中调用了libb.so的hello()函数。
这部分的核心代码逻辑为:
// in load_elf_binary
for (i = 0; i < loc->elf_ex.e_phnum; i++) {
if (elf_ppnt->p_type == PT_INTERP) {
// (A)
elf_interpreter = kmalloc(elf_ppnt->p_filesz, GFP_KERNEL);
pos = elf_ppnt->p_offset;
retval = kernel_read(bprm->file, elf_interpreter,
elf_ppnt->p_filesz, &pos);
// (B)
interpreter = open_exec(elf_interpreter);
// (C)
pos = 0;
retval = kernel_read(interpreter, &loc->interp_elf_ex,
sizeof(loc->interp_elf_ex), &pos);
// ...
}
}
这一步骤,遍历 ELF 文件的所有程序段,寻找PT_INTERP程序段,如果找到了,则主要做三件事:
(A)
elf_interpreter代表 解释器文件名,它是硬编码到 ELF 文件PT_INTERP程序段中的。举例来看:
执行readelf -l a.out查看上述的a.out ELF 可执行文件,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其中INTERP程序段中,从0x000238开始,大小为0x00001C的内容填充了一段名为/lib64/ld-linux-x86-64.so.2的字符串,代表了 Linux 系统的解释器。
/lib64/ld-linux-x86-64.so.2也是一个.so文件,但它是静态链接的,其本身不依赖任何其他的共享对象也不能使用全局和静态变量。这是合理的,试想,如果解释器都是动态链接的话,那么由谁来完成它的动态链接呢?这里的解释器在32为系统上的路径名为:
/lib/ld-linux.so.2
因此,步骤(A)仅是把PT_INTERP程序段的内容读取出来,存放到elf_interpreter变量中。
(B)找到了elf_interpreter后,尝试打开它。
(C)读取解释器(/lib64/ld-linux-x86-64.so.2)的 ELF 文件头。
4)处理可执行栈
该步骤的逻辑:
// in load_elf_binary
for (i = 0; i < loc->elf_ex.e_phnum; i++, elf_ppnt++)
switch (elf_ppnt->p_type) {
case PT_GNU_STACK:
// ...
break;
// ...
}
}
gcc编译选项中,开始/关闭可执行栈的选项是 -z execstack/noexecstack,默认情况下gcc是关闭可执行栈的。在加载 ELF 文件时,会遍历所有的segment,找到PT_GNU_STACK,即栈段,检查flags。
具体可参考:https://mudongliang.github.io/2015/10/23/elf.html
5)解释器的检查工作
这一步骤主要检查刚刚打开的解释器的合法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是否是一个 ELF 解释器?
- 架构信息是否合法?
- 加载解释器程序头表
- 执行前的最后校验(
arch_check_elf(),此函数节点是执行前的最后确认,在此之前,exec系统调用仍然可以发挥一个 error code)
6)重建用户空间映射
这一步骤中,ELF 文件即将蜕变为一个真正的进程,首先为其重建用户空间:
// in load_elf_binary
/* Flush all traces of the currently running executable */
retval = flush_old_exec(bprm);
// ...
setup_new_exec(bprm);
install_exec_creds(bprm);
/* Do this so that we can load the interpreter, if need be. We will
change some of these later */
retval = setup_arg_pages(bprm, randomize_stack_top(STACK_TOP), executable_stack);
current->mm->start_stack = bprm->p;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调用flush_old_exec释放当前进程的所有用户空间页面映射;紧接着,进行必要的setup和install过程;最后,调用setup_arg_pages(),将前文(copy_strings())为argv和envp分配的页面重新映射回用户空间。
7)载入 LOAD 程序段
此为关键步骤,仍然是遍历所有的程序段,寻找PT_LOAD段,并将其载入到某个地址上(实际上是建立映射关系)。
// in load_elf_binary
for(i = 0, elf_ppnt = elf_phdata; i < loc->elf_ex.e_phnum; i++, elf_ppnt++) {
if (elf_ppnt->p_type != PT_LOAD)
continue;
if (elf_ppnt->p_flags & PF_R) elf_prot |= PROT_READ;
if (elf_ppnt->p_flags & PF_W) elf_prot |= PROT_WRITE;
if (elf_ppnt->p_flags & PF_X) elf_prot |= PROT_EXEC;
// ...
vaddr = elf_ppnt->p_vaddr;
// ...
error = elf_map(bprm->file, load_bias + vaddr, elf_ppnt,
elf_prot, elf_flags, total_size);
}
这一过程中,首先定位PT_LOAD程序段,然后,保存 R/W/X 权限信息,最后进行地址映射。
8)定位程序的入口
进行到此步骤时,当前 ELF 可执行程序 和解释器均已加载完成,并且各类准备工作也已经执行完毕,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到程序的入口。
// in load_elf_binary
if (elf_interpreter) {
unsigned long interp_map_addr = 0;
elf_entry = load_elf_interp(&loc->interp_elf_ex,
interpreter,
&interp_map_addr,
load_bias, interp_elf_phdata);
} else {
elf_entry = loc->elf_ex.e_entry;
}
很简单,若当前 ELF 依赖解释器,则入口地址设置为解释器的入口地址;否则设置为 ELF 本身的入口地址。
9)准备执行
- 进程栈的设置(参数、环境变量...)
current->mm的设置- ...
- 调用
start_thread(regs, elf_entry, bprm->p)开始执行
# ELF 文件的执行
load_elf_binary()函数最终调用start_thread(regs, elf_entry, bprm->p)启动执行流程。
对于x86架构而言,start_thread()定义在arch/x86/k ernel/process_64.c文件中:
void
start_thread(struct pt_regs *regs, unsigned long new_ip, unsigned long new_sp)
{
start_thread_common(regs, new_ip, new_sp,
__USER_CS, __USER_DS, 0);
}
EXPORT_SYMBOL_GPL(start_thread);
其中,new_ip 就是 ELF 文件的入口地址:elf_entry,后续指令将跳转此处开始执行。
【内核】ELF 文件执行流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 Yii2 源码分析 入口文件执行流程
Yii2 源码分析 入口文件执行流程 1. 入口文件:web/index.php,第12行.(new yii\web\Application($config)->run()) 入口文件主要做4 ...
- 一篇看懂JVM底层详解,利用class反编译文件了解文件执行流程
JVM之内存结构详解 JVM内存结构 java虚拟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会将内存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具体如图1-1所示. 五个区域 JVM分为五个区域:堆.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方法区(元空间).程序计数 ...
- PHP7内核剖析之执行流程
以fpm为例: 1.fpm启动时,会先执行 module_startup, 并随着fpm进程常驻 2.当一个请求到达之后,会执行 request_startup, 进行一些请求初始化工作,然后执行代码 ...
- 关于ELF文件和BIN文件
ELF文件执行过程 ELF文件有操作系统的加载器loader执行,比如linux,windows,对于3803处理器是grmon的load命令. 加载器会读取ELF文件program header,比 ...
- PHP解释器引擎执行流程 - [ PHP内核学习 ]
catalogue . SAPI接口 . PHP CLI模式解释执行脚本流程 . PHP Zend Complile/Execute函数接口化(Hook Call架构基础) 1. SAPI接口 PHP ...
- debian内核代码执行流程(三)
接续<debian内核代码执行流程(二)>未完成部分 下面这行输出信息是启动udevd进程产生的输出信息: [ ]: starting version 175是udevd的版本号. 根据& ...
- debian内核代码执行流程(一)
本文根据debian开机信息来查看内核源代码. 系统使用<debian下配置dynamic printk以及重新编译内核>中内核源码来查看执行流程. 使用dmesg命令,得到下面的开机信息 ...
- phpcms-v9 前台模板文件中{pc}标签的执行流程
前台pc标签的使用:{pc:content 参数名="参数值" 参数名="参数值" 参数名="参数值"} 如: {pc:content ac ...
- Spring 文件上传MultipartFile 执行流程分析
在了解Spring 文件上传执行流程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两点: 1.Spring 文件上传是基于common-fileUpload 组件的,所以,文件上传必须引入此包 2.Spring 文件上传需要在X ...
- debian内核代码执行流程(二)
继续上一篇文章<debian内核代码执行流程(一)>未完成部分. acpi_bus_init调用acpi_initialize_objects,经过一系列复杂调用后输出下面信息: [ IN ...
随机推荐
- Vim深入使用指南
Vim深入使用指南 V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文本编辑器,被广泛用于编写和编辑各种类型的文档和代码. 安装Vim 可以操作系统下载并安装Vim.在安装完成后,通过在终端中输入vim命令来启动Vim. Vi ...
- Avalonia开发(一)环境搭建
一.介绍 开源 GitHub:https://github.com/AvaloniaUI/Avalonia/ 多平台支持,包括Windows.mac OS.Linux.iOS.Android.Sams ...
- Solution Set -「CSP-S 2020」
Problem. 1 - Junior Julian 模拟模拟模拟摸死 CTR 的母. 考场代码: #include<cstdio> namespace solveIt { void re ...
- c语言代码练习10
//判断输入的数字是否为素数#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n = 0; int ...
- DBeaver Ultimate 22.1.0 连接数据库(MySQL+Mongo+Clickhouse)
前言 继续书接上文 Docker Compose V2 安装常用数据库MySQL+Mongo,部署安装好之后我本来是找了一个web端的在线连接数据库的工具,但是使用过程中并不丝滑,最终还是选择了使用 ...
- 前端三件套系例之HTML——HTML文档结构、文档声明、主体结构标签、HEAD头部标签、meta元信息、Body内常用标签、6 其他了解
文章目录 HTML文档结构 1. 文档声明 2.主体结构标签 3.HEAD头部标签 4.meta元信息 5 Body内常用标签 5.1 基本标签(块级标签和内联标签) 5.2 div标签和span标签 ...
- VS Code SSH
VS Code SSH 连接需要下载 VS Code Server,这是因为 VS Code Server 是在远程服务器上运行的,而不是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的.每次连接到不同的远程服务器时,都需要下载 ...
- 【分段传输】c#使用IAsyncEnumerable实现流式分段传输
引言 在使用SSE的时候,前端可以实现流式传输,但是有个问题就是这是一个独占的连接,相当于如果你不手动关闭连接,就会一直请求,一直连接调用接口,而且发送的数据格式也是按照定义好的协议来,而使用c#自带 ...
- Centos7安装Promethus
安装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监控: 实验环境准备: 服务器 IP地址 Prometheus服务器 192.168.1.22 被监控服务器 192.168.1.20 grafana服务器 19 ...
- LAMP配置与应用
LAMP配置与应用 1.1 动态资源和语言 WEB 资源类型: 静态资源:原始形式与响应内容一致,在客户端浏览器执行 动态资源:原始形式通常为程序文件,需要在服务器端执行之后,将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