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中提供了日期和时间相关的库chrono,通过chrono库可以很方便地处理日期和时间,为程序的开发提供了便利。chrono库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类:时间间隔duration时钟clocks时间点time point

时间间隔duration

常用类成员

duration表示一段时间间隔,用来记录时间长度,可以表示几秒、几分钟、几个小时的时间间隔。duration的原型如下:

// 定义于头文件 <chrono>
template<
class Rep,
class Period = std::ratio<1>
> class duration;
  • Rep:这是一个数值类型,表示时钟数(周期)的类型(默认为整形)。若 Rep 是浮点数,则 duration 能使用小数描述时钟周期的数目。

  • Period:表示时钟的周期,它的原型如下:

    // 定义于头文件 <ratio>
    template<
    std::intmax_t Num,
    std::intmax_t Denom = 1
    > class ratio;

    ratio类表示每个时钟周期的秒数,其中第一个模板参数Num代表分子Denom代表分母,该分母值默认为1,因此,ratio代表的是一个分子除以分母的数值,比如:ratio<2>代表一个时钟周期是2秒,ratio<60>代表一分钟,ratio<6060>代表一个小时,ratio<6060*24>代表一天。而ratio<1,1000>代表的是1/1000秒,也就是1毫秒,ratio<1,1000000>代表一微秒,ratio<1,1000000000>代表一纳秒。

    为了方便使用,在标准库中定义了一些常用的时间间隔,比如:时、分、秒、毫秒、微秒、纳秒,它们都位于chrono命名空间下,定义如下:

    类型 定义
    纳秒:std::chrono::nanoseconds duration<Rep/至少 64 位的有符号整数类型/, std::nano>
    微秒:std::chrono::microseconds duration<Rep/至少 55 位的有符号整数类型/, std::micro>
    毫秒:std::chrono::milliseconds duration<Rep/至少 45 位的有符号整数类型/, std::milli>
    秒: std::chrono::seconds duration<Rep/至少 35 位的有符号整数类型/>
    分钟:std::chrono::minutes duration<Rep/至少 29 位的有符号整数类型/, std::ratio<60>>
    小时:std::chrono::hours duration<Rep/至少 23 位的有符号整数类型/, std::ratio<3600>>

    注意:到 hours 为止的每个预定义时长类型至少涵盖 ±292 年的范围。

duration类的构造函数原型如下:

// 1. 拷贝构造函数
duration( const duration& ) = default;
// 2. 通过指定时钟周期的类型来构造对象
template< class Rep2 >
constexpr explicit duration( const Rep2& r );
// 3. 通过指定时钟周期类型,和时钟周期长度来构造对象
template< class Rep2, class Period2 >
constexpr duration( const duration<Rep2,Period2>& d );

为了更加方便的进行duration对象之间的操作,类内部进行了操作符重载:

操作符重载 描述
operator= 赋值内容 (公开成员函数)
operator+ operator- 实现一元 + 和一元 - (公开成员函数)
operator++ operator++(int) operator– operator–(int) 递增或递减周期计数 (公开成员函数)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operator%= 实现二个时长间的复合赋值 (公开成员函数)

duration类还提供了获取时间间隔的时钟周期数的方法count(),函数原型如下:

constexpr rep count() const;

类的使用

通过构造函数构造事件间隔对象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chrono>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rono::hours h(1); // 一小时
chrono::milliseconds ms{ 3 }; // 3 毫秒
chrono::duration<int, ratio<1000>> ks(3); // 3000 秒 // chrono::duration<int, ratio<1000>> d3(3.5); // error
chrono::duration<double> dd(6.6); // 6.6 秒 // 使用小数表示时钟周期的次数
chrono::duration<double, std::ratio<1, 30>> hz(3.5);
}
  • h(1)时钟周期为1小时,共有1个时钟周期,所以h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小时
  • ms(3)时钟周期为1毫秒,共有3个时钟周期,所以ms表示的时间间隔为3毫秒
  • ks(3)时钟周期为1000秒,一共有三个时钟周期,所以ks表示的时间间隔为3000秒
  • d3(3.5)时钟周期为1000秒,时钟周期数量只能用整形来表示,但是此处指定的是浮点数,因此语法错误
  • dd(6.6)时钟周期为默认的1秒,共有6.6个时钟周期,所以dd表示的时间间隔为6.6秒
  • hz(3.5)时钟周期为1/30秒,共有3.5个时钟周期,所以hz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30*3.5秒

chrono库中根据duration类封装了不同长度的时钟周期(也可以自定义),基于这个时钟周期再进行周期次数的设置就可以得到总的时间间隔了(时钟周期 * 周期次数 = 总的时间间隔)。

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chrono>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chrono::milliseconds ms{3}; // 3 毫秒
std::chrono::microseconds us = 2*ms; // 6000 微秒
// 时间间隔周期为 1/30 秒
std::chrono::duration<double, std::ratio<1, 30>> hz(3.5); std::cout << "3 ms duration has " << ms.count() << " ticks\n"
<< "6000 us duration has " << us.count() << " ticks\n"
<< "3.5 hz duration has " << hz.count() << " ticks\n";
}

输出的结果为:

3 ms duration has 3 ticks
6000 us duration has 6000 ticks
3.5 hz duration has 3.5 ticks
  • ms时间单位为毫秒,初始化操作ms{3}表示时间间隔为3毫秒,一共有3个时间周期,每个周期为1毫秒
  • us时间单位为微秒,初始化操作2*ms表示时间间隔为6000微秒,一共有6000个时间周期,每个周期为1微秒
  • hz时间单位为秒,初始化操作hz(3.5)表示时间间隔为1/30*3.5秒,一共有3.5个时间周期,每个周期为1/30秒

由于在duration类内部做了操作符重载,因此时间间隔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算术运算,比如我们要计算两个时间间隔的差值,就可以在代码中做如下处理: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hron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rono::minutes t1(10);
chrono::seconds t2(60);
chrono::seconds t3 = t1 - t2;
cout << t3.count() << " second" << endl;
}

程序输出的结果:

540 second

在上面的测试程序中,t1代表10分钟,t2代表60秒,t3是t1减去t2,也就是60*10-60=540,这个540表示的时钟周期,每个时钟周期是1秒,因此两个时间间隔之间的差值为540秒。

注意事项:duration的加减运算有一定的规则,当两个duration时钟周期不相同的时候,会先统一成一种时钟,然后再进行算术运算,统一的规则如下:假设有ratio<x1,y1> 和 ratio<x2,y2>两个时钟周期,首先需要求出x1,x2的最大公约数X,然后求出y1,y2的最小公倍数Y,统一之后的时钟周期ratio为ratio<X,Y>。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hron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rono::duration<double, ratio<9, 7>> d1(3);
chrono::duration<double, ratio<6, 5>> d2(1);
// d1 和 d2 统一之后的时钟周期
chrono::duration<double, ratio<3, 35>> d3 = d1 - d2;
}

对于分子6,、9最大公约数为3,对于分母7、5最小公倍数为35,因此推导出的时钟周期为ratio<3,35>

时间点 time point

chrono库中提供了一个表示时间点的类time_point,该类的定义如下:

// 定义于头文件 <chrono>
template<
class Clock,
class Duration = typename Clock::duration
> class time_point;

它被实现成如同存储一个 Duration 类型的自 Clock 的纪元起始开始的时间间隔的值,通过这个类最终可以得到时间中的某一个时间点。

  • Clock:此时间点在此时钟上计量
  • Duration:用于计量从纪元起时间的 std::chrono::duration 类型

time_point类的构造函数原型如下:

// 1. 构造一个以新纪元(epoch,即:1970.1.1)作为值的对象,需要和时钟类一起使用,不能单独使用该无参构造函数
time_point();
// 2. 构造一个对象,表示一个时间点,其中d的持续时间从epoch开始,需要和时钟类一起使用,不能单独使用该构造函数
explicit time_point( const duration& d );
// 3. 拷贝构造函数,构造与t相同时间点的对象,使用的时候需要指定模板参数
template< class Duration2 >
time_point( const time_point<Clock,Duration2>& t );

在这个类中除了构造函数还提供了另外一个time_since_epoch()函数,用来获得1970年1月1日到time_point对象中记录的时间经过的时间间隔(duration),函数原型如下:

duration time_since_epoch() const;

除此之外,时间点time_point对象和时间段对象duration之间还支持直接进行算术运算(即加减运算),时间点对象之间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具体细节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

其中 tptp2time_point 类型的对象, dtnduration类型的对象。

描述 操作 返回值
复合赋值(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dtn *this
复合赋值(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dtn *this
算术运算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dtn a time_point value
算术运算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dtn + tp atime_point value
算术运算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dtn a time_point value
算术运算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tp2 aduration value
关系操作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tp2 a bool value
关系操作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tp2 a bool value
关系操作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tp2 a bool value
关系操作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tp2 a bool value
关系操作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tp2 a bool value
关系操作符(非成员函数) operator<= tp <= tp2 a bool value

由于该时间点类经常和下面要介绍的时钟类一起使用,所以在此先不举例,在时钟类的示例代码中会涉及到时间点类的使用,到此为止只需要搞明白时间点类的提供的这几个函数的作用就可以了。

时钟clocks

chrono库中提供了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的时钟类,包含的时钟一共有三种:

  • system_clock:系统的时钟,系统的时钟可以修改,甚至可以网络对时,因此使用系统时间计算时间差可能不准。
  • steady_clock:是固定的时钟,相当于秒表。开始计时后,时间只会增长并且不能修改,适合用于记录程序耗时
  • high_resolution_clock:和时钟类 steady_clock 是等价的(是它的别名)。

在这些时钟类的内部有time_pointdurationRepPeriod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来获取当前时间,以及实现time_ttime_point之间的相互转换。

时钟类成员类型 描述
rep 表示时钟周期次数的有符号算术类型
period 表示时钟计次周期的 std::ratio 类型
duration 时间间隔,可以表示负时长
time_point 表示在当前时钟里边记录的时间点
在使用chrono提供的时钟类的时候,不需要创建类对象,直接调用类的静态方法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时间了。

system_clock

具体来说,时钟类system_clock是一个系统范围的实时时钟。system_clock提供了对当前时间点time_point的访问,将得到时间点转换为time_t类型的时间对象,就可以基于这个时间对象获取到当前的时间信息了。

system_clock时钟类在底层源码中的定义如下:

struct system_clock { // wraps GetSystemTimePreciseAsFileTime/GetSystemTimeAsFileTime
using rep = long long;
using period = ratio<1, 10'000'000>; // 100 nanoseconds
using duration = chrono::duration<rep, period>;
using time_point = chrono::time_point<system_clock>;
static constexpr bool is_steady = false; _NODISCARD static time_point now() noexcept
{ // get current time
return time_point(duration(_Xtime_get_ticks()));
} _NODISCARD static __time64_t to_time_t(const time_point& _Time) noexcept
{ // convert to __time64_t
return duration_cast<seconds>(_Time.time_since_epoch()).count();
} _NODISCARD static time_point from_time_t(__time64_t _Tm) noexcept
{ // convert from __time64_t
return time_point{seconds{_Tm}};
}
};

通过以上源码可以了解到在system_clock类中的一些细节信息:

  • rep:时钟周期次数是通过整形来记录的long long
  • period:一个时钟周期是100纳秒ratio<1, 10'000'000>
  • duration:时间间隔为rep*period纳秒chrono::duration<rep, period>
  • time_point:时间点通过系统时钟做了初始化chrono::time_point<system_clock>,里面记录了新纪元时间点

另外还可以看到system_clock类一共提供了三个静态成员函数:

// 返回表示当前时间的时间点。
static std::chrono::time_point<std::chrono::system_clock> now() noexcept;
// 将 time_point 时间点类型转换为 std::time_t 类型
static std::time_t to_time_t( const time_point& t ) noexcept;
// 将 std::time_t 类型转换为 time_point 时间点类型
static std::chrono::system_clock::time_point from_time_t( std::time_t t ) noexcept;

比如,我们要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并且需要将其以能够识别的方式打印出来,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chrono>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
int main()
{
// 新纪元1970.1.1时间
system_clock::time_point epoch; duration<int, ratio<60*60*24>> day(1);
// 新纪元1970.1.1时间 + 1天
system_clock::time_point ppt(day); using dday = duration<int, ratio<60 * 60 * 24>>;
// 新纪元1970.1.1时间 + 10天
time_point<system_clock, dday> t(dday(10)); // 系统当前时间
system_clock::time_point today = system_clock::now(); // 转换为time_t时间类型
time_t tm = system_clock::to_time_t(today);
cout << "今天的日期是: " << ctime(&tm); time_t tm1 = system_clock::to_time_t(today+day);
cout << "明天的日期是: " << ctime(&tm1); time_t tm2 = system_clock::to_time_t(epoch);
cout << "新纪元时间: " << ctime(&tm2); time_t tm3 = system_clock::to_time_t(ppt);
cout << "新纪元时间+1天: " << ctime(&tm3); time_t tm4 = system_clock::to_time_t(t);
cout << "新纪元时间+10天: " << ctime(&tm4);
}

示例代码打印的结果为:

今天的日期是:    Thu Apr  8 11:09:49 2021
明天的日期是: Fri Apr 9 11:09:49 2021
新纪元时间: Thu Jan 1 08:00:00 1970
新纪元时间+1天: Fri Jan 2 08:00:00 1970
新纪元时间+10天: Sun Jan 11 08:00:00 1970

steady_clock

如果我们通过时钟不是为了获取当前的系统时间,而是进行程序耗时的时长,此时使用syetem_clock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个时间可以跟随系统的设置发生变化。在C++11中提供的时钟类steady_clock相当于秒表,只要启动就会进行时间的累加,并且不能被修改,非常适合于进行耗时的统计。

steady_clock时钟类在底层源码中的定义如下:

struct steady_clock { // wraps QueryPerformanceCounter
using rep = long long;
using period = nano;
using duration = nanoseconds;
using time_point = chrono::time_point<steady_clock>;
static constexpr bool is_steady = true; // get current time
_NODISCARD static time_point now() noexcept
{
// doesn't change after system boot
const long long _Freq = _Query_perf_frequency();
const long long _Ctr = _Query_perf_counter();
static_assert(period::num == 1, "This assumes period::num == 1.");
const long long _Whole = (_Ctr / _Freq) * period::den;
const long long _Part = (_Ctr % _Freq) * period::den / _Freq;
return time_point(duration(_Whole + _Part));
}
};

通过以上源码可以了解到在steady_clock类中的一些细节信息:

  • rep:时钟周期次数是通过整形来记录的long long
  • period:一个时钟周期是1纳秒nano
  • duration:时间间隔为1纳秒nanoseconds
  • time_point:时间点通过系统时钟做了初始化chrono::time_point<steady_clock>

另外,在这个类中也提供了一个静态的now()方法,用于得到当前的时间点,函数原型如下:

static std::chrono::time_point<std::chrono::steady_clock> now() noexcept;

假设要测试某一段程序的执行效率,可以计算它执行期间消耗的总时长,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chrono>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
int main()
{
// 获取开始时间点
steady_clock::time_point start = steady_clock::now();
// 执行业务流程
cout << "print 1000 stars ...." << endl;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cout << "*";
}
cout << endl;
// 获取结束时间点
steady_clock::time_point last = steady_clock::now();
// 计算差值
auto dt = last - start;
cout << "总共耗时: " << dt.count() << "纳秒" << endl;
}

high_resolution_clock

high_resolution_clock提供的时钟精度比system_clock要高,它也是不可以修改的。在底层源码中,这个类其实是steady_clock类的别名。

using high_resolution_clock = steady_clock;

因此high_resolution_clock的使用方式和steady_clock是一样的,在此就不再过多进行赘述了。

转换函数

duration_cast

duration_castchrono库提供的一个模板函数,这个函数不属于duration类。通过这个函数可以对duration类对象内部的时钟周期Period,和周期次数的类型Rep进行修改,该函数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ToDuration, class Rep, class Period>
constexpr ToDuration duration_cast (const duration<Rep,Period>& dtn);
  1. 如果是对时钟周期进行转换:源时钟周期必须能够整除目的时钟周期(比如:小时到分钟)。
  2. 如果是对时钟周期次数的类型进行转换:低等类型默认可以向高等类型进行转换(比如:int 转 double)。
  3. 如果时钟周期和时钟周期次数类型都变了,根据第二点进行推导(也就是看时间周期次数类型)。
  4. 以上条件都不满足,那么就需要使用 duration_cast 进行显示转换。

我们可以修改一下上面测试程序执行时间的代码,在代码中修改duration对象的属性: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hrono>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std::chrono; void f()
{
cout << "print 1000 stars ...." << endl;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cout << "*";
}
cout << endl;
} int main()
{
auto t1 = steady_clock::now();
f();
auto t2 = steady_clock::now(); // 整数时长:时钟周期纳秒转毫秒,要求 duration_cast
auto int_ms = duration_cast<chrono::milliseconds>(t2 - t1); // 小数时长:不要求 duration_cast
duration<double, ratio<1, 1000>> fp_ms = t2 - t1; cout << "f() took " << fp_ms.count() << " ms, "
<< "or " << int_ms.count() << " whole milliseconds\n";
}

示例代码输出的结果:

print 1000 stars ....
****************************************************************************************************************************************************************************************************************************************************************************************************************************************************************************************************************************************************************************************************************************************************************************************************************************************************************************************************************************************************************************************************************************************************************************************************************************************************************************************************************************************
f() took 40.2547 ms, or 40 whole milliseconds

time_point_cast

time_point_cast也是chrono库提供的一个模板函数,这个函数不属于time_point类。函数的作用是对时间点进行转换,因为不同的时间点对象内部的时钟周期Period,和周期次数的类型Rep可能也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可以进行隐式类型转换,也可以通过该函数显示的进行转换,函数原型如下:

template <class ToDuration, class Clock, class Duration>
time_point<Clock, ToDuration> time_point_cast(const time_point<Clock, Duration> &t);

关于函数的使用,示例代码如下:

#include <chrono>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Clock = chrono::high_resolution_clock;
using Ms = chrono::milliseconds;
using Sec = chrono::seconds;
template<class Duration>
using TimePoint = chrono::time_point<Clock, Duration>; void print_ms(const TimePoint<Ms>& time_point)
{
std::cout << time_point.time_since_epoch().count() << " ms\n";
} int main()
{
TimePoint<Sec> time_point_sec(Sec(6));
// 无精度损失, 可以进行隐式类型转换
TimePoint<Ms> time_point_ms(time_point_sec);
print_ms(time_point_ms); // 6000 ms time_point_ms = TimePoint<Ms>(Ms(6789));
// error,会损失精度,不允许进行隐式的类型转换
TimePoint<Sec> sec(time_point_ms); // 显示类型转换,会损失精度。6789 truncated to 6000
time_point_sec = std::chrono::time_point_cast<Sec>(time_point_ms);
print_ms(time_point_sec); // 6000 ms
}

注意事项:关于时间点的转换如果没有没有精度的损失可以直接进行隐式类型转换,如果会损失精度只能通过显示类型转换,也就是调用time_point_cast函数来完成该操作。

处理日期和时间的chrono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0个用于处理日期和时间的 Python 库

    Python本身提供了处理时间日期的功能,也就是datetime标准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第三方库可以用来转换日期格式,格式化,时区转化等等.今天就给大家分享10个这样的Python库. 上期入 ...

  2. datetime日期和时间

    datetime是Python处理日期和时间的标准库.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 获取当前时间 now = datetime.now() print(now) # ...

  3. (原创)c++11中的日期和时间库

    c++11提供了日期时间相关的库chrono,通过chrono相关的库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处理日期和时间.c++11还提供了字符串的宽窄转换功能,也提供了字符串和数字的相互转换的库.有了这些库提供的便利的 ...

  4. [Java]Java日期及时间库插件 -- Joda Time.

    来到新公司工作也有一个多月了, 陆陆续续做了一些简单的项目. 今天做一个新东西的时候发现了 Joda Time的这个东西, 因为以前用的都是JDK原生的时间处理API, 大家都知道Java原生的时间处 ...

  5. (一)boost库之日期、时间

    (一)boost库之日期.时间 一.计时器  计时器,通常在一个项目中统计一个函数的执行时间是非常实用的.   #include <boost/timer.hpp> void PrintU ...

  6. Java8的日期和时间的库20经常使用的演示样本

    除了lambda表达,stream以及从一些小的改进,Java 8还推出了新的日期和时间API,在本教程中,我们将展示通过几个简单的任务来学习如何使用示例Java 8这组API.Java至今.日历和时 ...

  7. 5.Python3标准库-日期和时间

    ''' 不同于int,str,float,Python没有包含对应日期和时间的原生类型,不过提供了3个相应的模块,可以采用多种表示来管理日期和时间值 time模块由底层C库提供与时间相关的函数.它包含 ...

  8. c++11之日期和时间库

    本文主要介绍 std::chrono日期和时间用法. 演示环境: vs2017 0.头文件 1 #include <chrono> 2 #include <thread>// ...

  9. Python标准库:datetime 时间和日期模块 —— 时间的获取和操作详解

    datetime 时间和日期模块 datetime 模块提供了以简单和复杂的方式操作日期和时间的类.虽然支持日期和时间算法,但实现的重点是有效的成员提取以进行输出格式化和操作.该模块还支持可感知时区的 ...

  10. Arrow-一个最好用的日期时间Python处理库

    https://www.jianshu.com/p/c878bb1c48c1 写过Python程序的人大都知道,Python日期和时间的处理非常繁琐和麻烦,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有众多的package ...

随机推荐

  1. 视觉SLAM十四讲——有关相机运动的汇报

    视觉SLAM十四讲--有关相机运动的汇报 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看完slam十四讲,里面很多内容算是填坑了很多以前遇到的不懂的点,并且脑海里也大致有了一个关于SLAM的框架,现在就这篇文章将其中相机运动 ...

  2. 【SpringCloud】zuul路由网关

    zuul路由网关 概述描述 路由基本配置 路由访问映射规则 查看路由信息 过滤器 太老旧了,就不做了解了

  3. IE 条件注释

    参考文档 IE6 IE7 IE8 IE9 IE10 Css hack及IE条件注释法 IE的有条件注释判定IE版本详解(附实例代码)

  4. FastAPI依赖注入:从基础概念到应用

    title: FastAPI依赖注入:从基础概念到应用 date: 2025/04/04 16:28:51 updated: 2025/04/04 16:28:51 author: cmdragon ...

  5. 由 MCP 官方推出的 C# SDK,使 .NET 应用程序、服务和库能够快速实现与 MCP 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

    前言 今天大姚给大家推荐一个由 MCP 官方推出的 C# SDK,使 .NET 应用程序.服务和库能够快速实现与 MCP 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MCP C# SDK. 项目介绍 MCP C# SDK 是 ...

  6. eolinker响应预处理:传参解决方法(响应数据截取后设置为变量)

    特别注意:需要使用全局变量或者预处理前务必阅读本链接https://www.cnblogs.com/becks/p/13713278.html 一.案例1 1.场景描述: 后一个请求需要前一个请求提供 ...

  7. MySQL 的索引下推是什么?

    MySQL 的索引下推是什么? 索引下推(Index Condition Pushdown, ICP)是 MySQL 优化器在 InnoDB 存储引擎中引入的一种查询优化技术,从 MySQL 5.6 ...

  8. AXUI - 极致原生体验的零依赖的国产 Web UI 框架,欢迎体验和共建!

    AXUI:专注于快速交付的国产 Web UI 框架 在日常的前端开发中,是否遇到过以下场景: 灵感乍现,希望快速通过一点代码实现原型或功能展示: 完全个人项目,开发方式自由,追求高效与便捷: 项目目标 ...

  9. EFCore与List的随机算法

    IQurable<T>,数据库层面的随机,OrderBy(x => EF.Functions.Random()); _coreDbContext.org.OrderBy(x => ...

  10. Java---实现文件拷贝

    直接上代码: package com.zjw.file; import java.io.Buffered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BufferedOutputSt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