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命令可以显示Linux系统中空闲的、已用的物理内存及swap内存,及被内核使用的buffer。在Linux系统监控的工具中,free命令是最经常使用的命令之一。

1.命令格式:

free [参数]

2.命令功能​:

free 命令显示系统使用和空闲的内存情况,包括物理内存、交互区内存(swap)和内核缓冲区内存。共享内存将被忽略

3.命令参数:

-b  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k  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m  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g   以G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p#分页标题#e#-o  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s<间隔秒数>  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

-t  显示内存总和列。

-V  显示版本信息。

4.使用实例:

实例1: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命令:

free

free -g

free -m

输出:

[root@SF1150 service]# free#p#分页标题#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940112   30841684    2098428          0    4545340   11363424

-/+ buffers/cache:   14932920   18007192

Swap:     32764556    1944984   30819572

[root@SF1150 service]# free -g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1         29          2          0          4         10#p#分页标题#e#

-/+ buffers/cache:         14         17

Swap:           31          1         29

[root@SF1150 service]#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168      30119       2048          0       4438      11097

-/+ buffers/cache:      14583      17584

Swap:        31996       1899      30097

#p#分页标题#e#说明:

下面是对这些数值的解释: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的大小。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cached:磁盘缓存的大小。

第三行(-/+ buffers/cached):

used:已使用多大。

free:可用有多少。

第四行是交换分区SWAP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虚拟内存。

区别:第二行(mem)的used/free与第三行(-/+ buffers/cache) used/free的区别。 这两个的区别在于使用的角度来看,第一行是从OS的角度来看,因为对于OS,buffers/cached 都是属于被使用,所以他的可用内存是2098428KB,已用内存是30841684KB,其中包括,内核(OS)使用+Application(X, oracle,etc)使用的+buffers+cached.

#p#分页标题#e#第三行所指的是从应用程序角度来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buffers/cached 是等于可用的,因为buffer/cached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的性能,当应用程序需在用到内存的时候,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回收。

所以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说,可用内存=系统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如本机情况的可用内存为:

18007156=2098428KB+4545340KB+11363424KB

接下来解释什么时候内存会被交换,以及按什么方交换。

当可用内存少于额定值的时候,就会开会进行交换.如何看额定值:

命令:

cat /proc/meminfo

输出:

[root@SF1150 service]# cat /proc/meminfo

MemTotal:     32940112 #p#分页标题#e#kB

MemFree:       2096700 kB

Buffers:       4545340 kB

Cached:       11364056 kB

SwapCached:    1896080 kB

Active:       22739776 kB

Inactive:      7427836 kB

HighTotal:           0 kB

#p#分页标题#e#HighFree:            0 kB

LowTotal:     32940112 kB

LowFree:       2096700 kB

SwapTotal:    32764556 kB

SwapFree:     30819572 kB

Dirty:             164 kB

Writeback:           0 kB

AnonPages:    #p#分页标题#e#14153592 kB

Mapped:          20748 kB

Slab:           590232 kB

PageTables:      34200 kB

NFS_Unstable:        0 kB

Bounce:              0 kB

CommitLimit:  49234612 kB

Committed_AS: 23247544 kB#p#分页标题#e#

VmallocTotal: 34359738367 kB

VmallocUsed:    278840 kB

VmallocChunk: 34359459371 kB

HugePages_Total:     0HugePages_Free:      0HugePages_Rsvd:      0Hugepagesize:     2048 kB

交换将通过三个途径来减少系统中使用的物理页面的个数: 

1.减少缓冲与页面cache的大小,

2.将系统V类型的内存页面交换出去, 

#p#分页标题#e#3.换出或者丢弃页面。(Application 占用的内存页,也就是物理内存不足)。

事实上,少量地使用swap是不是影响到系统性能的。

那buffers和cached都是缓存,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为了提高磁盘存取效率, Linux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 除了对dentry进行缓存(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 还采取了两种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后者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这些Cache有效缩短了 I/O系统调用(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时间。

磁盘的操作有逻辑级(文件系统)和物理级(磁盘块),这两种Cache就是分别缓存逻辑和物理级数据的。

Page cache实际上是针对文件系统的,是文件的缓存,在文件层面上的数据会缓存到page cache。文件的逻辑层需要映射到实际的物理磁盘,这种映射关系由文件系统来完成。当page cache的数据需要刷新时,page cache中的数据交给buffer cache,因为Buffer Cache就是缓存磁盘块的。但是这种处理在2.6版本的内核之后就变的很简单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ache操作。

Buffer cache是针对磁盘块的缓存,也就是在没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直接对磁盘进行操作的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中,例如,文件系统的元数据都会缓存到buffer cache中。

简单说来,page cache用来缓存文件数据,buffer cache用来缓存磁盘数据。在有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对文件操作,那么数据会缓存到page cache,如果直接采用dd等工具对磁盘进行读写,那么数据会缓存到buffer cache。

#p#分页标题#e#所以我们看linux,只要不用swap的交换空间,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内存太少.如果常常swap用很多,可能你就要考虑加物理内存了.这也是linux看内存是否够用的标准.

如果是应用服务器的话,一般只看第二行,+buffers/cache,即对应用程序来说free的内存太少了,也是该考虑优化程序或加内存了。

实例2:以总和的形式显示内存的使用信息

命令:

free -t

输出:

[root@SF1150 service]#  free -t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940112   30845024    2095088          0    4545340   11364324#p#分页标题#e#

-/+ buffers/cache:   14935360   18004752Swap:     32764556    1944984   30819572Total:    65704668   32790008   32914660[root@SF1150 service]#

说明:

实例3:周期性的查询内存使用信息

命令:

free -s 10

输出:

[root@SF1150 service]#  free -s 10

#p#分页标题#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940112   30844528    2095584          0    4545340   11364380

-/+ buffers/cache:   14934808   18005304Swap:     32764556    1944984   30819572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2940112   30843932    2096180          0    4545340   11364388

-/+ buffers/cache:   14934204   18005908Swap:     32764556    1944984   30819572

说明:

#p#分页标题#e#每10s 执行一次命令

转载于:http://www.itxuexiwang.com/a/liunxjishu/2016/0306/249.html?1457360628

每天一个linux命令(45):free 命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每天一个linux命令(45)--telnet命令

    每天一个Linux命令,今天是网络命令中的Telnet. Telnet 命令通常用来远程登录,Telnet 程序是基于 Telnet 协议的远程登录客户端程序.Telnet 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 ...

  2. 每天一个linux命令(45):route命令

    Linux系统的route 命令用于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show / manipulate the IP routing table).要实现两个不同的子网之间的通信,需 要一台连接两个网络的路由器 ...

  3. 每天一个linux命令(46):vmstat命令

    vmstat是Virtual Meomory Statistics(虚拟内存统计)的缩写,可对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进行监控.他是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统计,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行深 ...

  4. 每天一个linux命令目录

    出处:http://www.cnblogs.com/peida/archive/2012/12/05/2803591.html 开始详细系统的学习linux常用命令,坚持每天一个命令,所以这个系列为每 ...

  5. 每天一个linux命令(58):telnet命令

    telnet命令通常用来远程登录.telnet程序是基于TELNET协议的远程登录客户端程序.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 ...

  6. 每天一个linux命令(42):kill命令

    Linux中的kill命令用来终止指定的进程(terminate a process)的运行,是Linux下进程管理的常用命令.通常,终止一个前台进程可以使用Ctrl+C键,但是,对于一个后台进程就须 ...

  7. 每天一个 Linux 命令(5):rm 命令

    昨天学习了创建文件和目录的命令mkdir ,今天学习一下linux中删除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rm命令.rm是常用的命令,该命令的功能为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它也可以将某个目录及其下的所 ...

  8. 每天一个linux命令(5):rm 命令

    昨天学习了创建文件和目录的命令mkdir ,今天学习一下linux中删除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rm命令.rm是常用的命令,该命令的功能为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它也可以将某个目录及其下的所 ...

  9. 每天一个linux命令(50):telnet命令

    telnet 命令通常用来远程登录.telnet程序是基于TELNET协议的远程登录客户端程序.Telnet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 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 ...

  10. 每天一个linux命令(34):kill命令

    Linux 中的kill命令用来终止指定的进程(terminate a process)的运行,是Linux下进程管理的常用命令.通常,终止一个前台进程可以 使用Ctrl+C键,但是,对于一个后台进程 ...

随机推荐

  1. 解决java.beans.Introspector导致的内存泄漏

    解决方案: 在WEB.XML 中配置监听器: <listener> <listener-class> org.springframework.web.util.Introspe ...

  2. 揭开Java IO流中的flush()的神秘面纱

    大家在使用Java IO流中OutputStream.PrintWriter --时,会经常用到它的flush()方法. 与在网络硬件中缓存一样,流还可以在软件中得到缓存,即直接在Java代码中缓存. ...

  3. NOIp 2016 总结

    NOIp 2016 总结 -----YJSheep Day 0 对于考前的前一天,晚自习在复习图论的最短路和生成树,加深了图的理解.睡得比较早,养足精力明日再战. Day 1 拿到题目,先过一边,题目 ...

  4. 第二天 ci执行流程

    第二天 ci执行流程 welcome 页面 this this->load 单入口框架index.php 两个文件夹 system application定义 定义常亮路径 载入 codeign ...

  5. UVALive-4839 HDU-3686 Traffic Real Time Query System 题解

    题目大意: 有一张无向连通图,问从一条边走到另一条边必定要经过的点有几个. 思路: 先用tarjan将双连通分量都并起来,剩下的再将割点独立出来,建成一棵树,之后记录每个点到根有几个割点,再用RMQ求 ...

  6. my97DatePicker日期控件——日期输入框联动,使用focus使第二个输入框没展示出日期控件

    描述问题场景: 1.jquery使用的版本是jquery-1.7.2.min.js 2.代码不是写在页面上的,是通过事件后追加的 <!DOCTYPE html> <html> ...

  7. ASCII字符集中的功能/控制字符

       ASCII字符集中的功能/控制字符     Function/Control Code/Character in ASCII Version: 2011-02-15 Author: gree ...

  8. 反编译apk时遇到的问题

    第一次尝试反编译的时候遇到如下问题:Input file (ganzhou) was not found or was not readable 百度之后说是apktool版本2.0以上,编译命令变了 ...

  9. mysql安装流程

    一.配置MySQL数据库 1.解压绿色版mysql,如下图 二.安装服务 1.运行cmd(管理员版本,否则没有权限),如下图 2.运行命令mysqld –install安装服务,如下图: 如果不需要m ...

  10. js判断浏览器是否为IE浏览器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ActiveXObject" in window) {//判断是否IE浏览器 } MSIE这样关键字之类的判断,I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