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main方法,静态,非静态的执行顺序详解

  Java程序运行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试图访问main方法,因为main相等于程序的入口,如果没有main方法,程序将无法启动,main方法更是占一个独立的线程,找到main方法后,是不是就会执行mian方法块里的第一句话呢?答案是不一定

 看看下面两种最常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

    main方法在一个具有其他方法或属性的类中;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String name;
    public Test1() {
    }
    public static void get() {
        System.out.println("Test 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main start");
        Test1 bb = new Test1();
    }
}

  第二种情况:

main方法在一个没有其他方法或属性的类中;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 =new Student();
    }
}

 

分析:

  因为静态部分是依赖于类,而不是依赖于对象存在的,所以静态部分的加载优先于对象存在。

  当找到main方法后,因为main方法虽然是一个特殊的静态方法,但是还是静态方法,此时JVM会加载main方法所在的类,试图找到类中其他静态部分,即首先会找main方法所在的类。

执行顺序大致分类:

  1.静态属性,静态方法声明,静态块。

  2.动态属性,普通方法声明,构造块。

  3.构造方法。

1.1 静态:

  当加载一个类时,JVM会根据属性的数据类型第一时间赋默认值(一举生成的)。然后再进行静态属性初始化,并为静态属性分配内存空间,静态方法的声明,静态块的加载,没有优先级之分,按出现顺序执行,静态部分仅仅加载一次。至此为止,必要的类都已经加载完毕,对象就可以被创建了。

1.2 普通:

  当new一个对象时,此时会调用构造方法,但是在调用构造方法之前,(此刻1.1已经完成,除非被打断而暂停)执行动态属性定义并设置默认值(一举生成的)。然后动态属性初始化,分配内存,构造块,普通方法声明(只是加载,它不需要初始化,只有调用它时才分配内存,当方法执行完毕后内存立即释放),没有优先级之分,按出现顺序执行。最后进行构造方法中赋值。当再次创建一个对象,不再执行静态部分,仅仅重复执行普通部分。

  注意:如果存在继承关系,创建对象时,依然会首先进行动态属性进行定义并设默认值,然后父类的构造器才会被调用,其他一切都是先父类再子类(因为子类的static初始化可能会依赖于父类成员能否被正确初始化),如果父类还有父类,依次类推,不管你是否打算产生一个该父类的对象,这都是自然发生的。

下面是一道小程序:

  代码部分:

class A {
    public A() {
        System.out.println("A的构造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j = print();

    public static int print() {
        System.out.println("A print");
        return 521;
    }
}

public class Test1 extends A {
    public Test1() {
        System.out.println("Test1的构造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k = print();

    public static int print() {
        System.out.println("Test print");
        return 52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main start");
        Test1 t1 = new Test1();
    }
}

  运行结果:

A print
Test print
main start
A的构造方法
Test1的构造方法

下面是一道阿里巴巴的面试题:非常经典,可以不断的改变程序的顺序,来找到执行顺序机制。

  代码部分:

public class Text {
    public static int k = 0;
    public static Text t1 = new Text("t1");
    public static Text t2 = new Text("t2");
    public static int i = print("i");
    public static int n = 99;
    public int j = print("j");

    {
        print("构造块");
    }
    static {
        print("静态块");
    }

    public Tex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k) + ":" + str + "   i=" + i + "    n=" + n);
        ++i;
        ++n;
    }

    public static int prin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k) + ":" + str + "   i=" + i + "    n=" + n);
        ++n;
        return ++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xt t = new Text("init");
    }
}

  运行结果:

1:j   i=0    n=0
2:构造块   i=1    n=1
3:t1   i=2    n=2
4:j   i=3    n=3
5:构造块   i=4    n=4
6:t2   i=5    n=5
7:i   i=6    n=6
8:静态块   i=7    n=99
9:j   i=8    n=100
10:构造块   i=9    n=101
11:init   i=10    n=102

总结:只要按照这个步骤,遇到这一类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1-3:类加载过程,不涉及构造方法

    1-5: 实例化过程,涉及构造方法

  1.类中所有属性的默认值(一举而成)

  2. 父类静态属性初始化,静态块,静态方法的声明(按出现顺序执行)

  3. 子类静态属性初始化,静态块,静态方法的声明 (按出现顺序执行)

  4.  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首先父类的非静态成员初始化,构造块,普通方法的声明(按出现顺序执行)

      然后父类构造方法

  5.  调用子类的构造方法,

      首先子类的非静态成员初始化,构造块,普通方法的声明(按出现顺序执行)

      然后子类构造方法

   (注意:类加载过程中,可能调用了实例化过程(因为static可以修饰方法,属性,代码块,内部类),此时则会暂停类加载过程而先执行实例化过程(被打断),执行结束再进行类加载过程,上面阿里那道面试题就是典型的暂停类加载。

下面附加一个小程序来显示新建对象时属性的四个过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zhangan", 21);
    }
}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李寻欢";
    public int age = 20;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1.

2.

3.

4.

深入了解Java程序执行顺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JAVA程序执行顺序,你了解了吗:JAVA中执行顺序,JAVA中赋值顺序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块内容的执行顺序,熟悉的大虾可以直接飘过. 一.JAVA中执行顺序 静态块 块 构造器 父类构造器 二.JAVA中赋值顺序 静态块直接赋值 块直接赋值 父类继承的属性已赋值 静态变量 ...

  2. 一个例子搞清楚Java程序执行顺序

    当我们new一个GirlFriend时,我们都做了什么? 一个例子搞懂Java程序运行顺序 public class Girl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G ...

  3. java程序执行顺序

    原来自己一直都没弄明白Java程序的执行顺序问题,今天,自己写了个测试,果然与自己考虑的有差距 测试代码: 一个父类Animal 一个子类Dog 测试类Test 运行结果: 所以执行顺序是: 父类An ...

  4. 深入了解类加载过程及Java程序执行顺序

    前言 在Java中,静态 Static关键字使用十分常见 本文全面 & 详细解析静态 Static关键字,希望你们会喜欢 目录 1. 定义 一种 表示静态属性的 关键字 / 修饰符 2. 作用 ...

  5. JAVA程序执行顺序(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静态方法》构造函数)

    总结:静态代码块总是最先执行. 非静态代码块跟非静态方法一样,跟对象有关.只不过非静态代码块在构造函数之前执行. 父类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执行完毕后(相当于父类对象初始化完成), 才开始执行子类的非 ...

  6. java 程序执行顺序之继承

    1.首先会初始化父类,因为没有父类子类也无从谈起.第一步初始化static 变量 或者 静态初始化话块 2.初始化子类的static 变量 或者 静态初始化块 3.顺序初始化父类普通变量 或者 父类普 ...

  7. java中子类继承父类程序执行顺序

    java中子类继承父类程序执行顺序 FatherTest.java public class FatherTest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atherTest() ...

  8. PHPWind 8.7中代码结构与程序执行顺序

    pw9在此不谈,他是完全重构的作品,是完全MVC下的体系.当然,其中很多东西在PW8.7下已经可见端倪. 主要代码结构 1. 以现代的观点,PW是多入口应用模式,程序根目录下的文件几乎都是入口: 2. ...

  9. Java基础知识强化之网络编程笔记25:Android网络通信之 Future接口介绍(Java程序执行超时)

    1. Future接口简介 在Java中,如果需要设定代码执行的最长时间,即超时,可以用Java线程池ExecutorService类配合Future接口来实现. Future接口是Java标准API ...

随机推荐

  1. OD使用教程5

    怎样恢复数据被改过的代码 点击m进入内存分布图 双击进入文件头 将过大的值一一修改为正常值 普通程序没有动态链接表所以值改为0 保存:首先记住地址 其次 选中差不多的长度,保存 正常的程序

  2. Lessons Learned 1(敏捷项目中的变更影响分析)

    问题/现象: 业务信息流转的某些环节,会向相关人员发送通知邮件,邮件中附带有链接,供相关人员进入察看或处理业务.客户要求邮件中的链接,需要进行限制,只有特定人员才能进入处理或察看.总管想了想,应道没问 ...

  3. SRETAN

    SRETAN (sretan.pas/c/cpp) 题目描述 4和7是幸运数字,输入k,输出第k个只含有4和7的数. 输入格式 一行一个数k 输出格式 一行一个数表示答案 样例输入 3 样例输出 44 ...

  4. Linux的.a、.so和.o文件

    在说明Linux的.a..so和.o文件关系之前,先来看看windows下obj,lib,dll,exe的关系 windows下obj,lib,dll,exe的关系 lib是和dll对应的.lib是静 ...

  5. Affinity Propagation Algorithm

    The principle of Affinity Propagation Algorithm is discribed at above. It is widly applied in many f ...

  6. LightHttpd源码分析

    源码:https://github.com/EZLippi/Tinyhttpd 要在Linux中编译,无需像代码注释所说那样: /* This program compiles for Sparc S ...

  7. PYTHON学习之路_PYTHON基础(2)

    学习内容: 1.Python数据类型与变量 2.Python字符串 3.Python列表 4.Python while循环 5.Python字典 6.Python实例 一.Python数据类型与变量 ...

  8. Java学习笔记(五)

    作业1: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显示到列表框(JList)组件中. 代码如下: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awt.event.; import javax.swing. ...

  9. PAT/进制转换习题集

    B1022. D进制的A+B (20) Description: 输入两个非负10进制整数A和B(<=230-1),输出A+B的D (1 < D <= 10)进制数. Input: ...

  10. .NET Core也可以使用MongoDB了

    可能是由于.NET Core还不是正式版的缘故吧,MongoDB的官方Driver(http://mongodb.github.io/mongo-csharp-driver/)一直不支持.NET 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