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Java程序执行顺序
Java中main方法,静态,非静态的执行顺序详解
Java程序运行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试图访问main方法,因为main相等于程序的入口,如果没有main方法,程序将无法启动,main方法更是占一个独立的线程,找到main方法后,是不是就会执行mian方法块里的第一句话呢?答案是不一定
看看下面两种最常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
main方法在一个具有其他方法或属性的类中;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String name; public Test1() { } public static void get() { System.out.println("Test 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main start"); Test1 bb = new Test1(); } }
第二种情况:
main方法在一个没有其他方法或属性的类中;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 =new Student(); } }
分析:
因为静态部分是依赖于类,而不是依赖于对象存在的,所以静态部分的加载优先于对象存在。
当找到main方法后,因为main方法虽然是一个特殊的静态方法,但是还是静态方法,此时JVM会加载main方法所在的类,试图找到类中其他静态部分,即首先会找main方法所在的类。
执行顺序大致分类:
1.静态属性,静态方法声明,静态块。
2.动态属性,普通方法声明,构造块。
3.构造方法。
1.1 静态:
当加载一个类时,JVM会根据属性的数据类型第一时间赋默认值(一举生成的)。然后再进行静态属性初始化,并为静态属性分配内存空间,静态方法的声明,静态块的加载,没有优先级之分,按出现顺序执行,静态部分仅仅加载一次。至此为止,必要的类都已经加载完毕,对象就可以被创建了。
1.2 普通:
当new一个对象时,此时会调用构造方法,但是在调用构造方法之前,(此刻1.1已经完成,除非被打断而暂停)执行动态属性定义并设置默认值(一举生成的)。然后动态属性初始化,分配内存,构造块,普通方法声明(只是加载,它不需要初始化,只有调用它时才分配内存,当方法执行完毕后内存立即释放),没有优先级之分,按出现顺序执行。最后进行构造方法中赋值。当再次创建一个对象,不再执行静态部分,仅仅重复执行普通部分。
注意:如果存在继承关系,创建对象时,依然会首先进行动态属性进行定义并设默认值,然后父类的构造器才会被调用,其他一切都是先父类再子类(因为子类的static初始化可能会依赖于父类成员能否被正确初始化),如果父类还有父类,依次类推,不管你是否打算产生一个该父类的对象,这都是自然发生的。
下面是一道小程序:
代码部分:
class A { public A() { System.out.println("A的构造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j = print(); public static int print() { System.out.println("A print"); return 521; } } public class Test1 extends A { public Test1() { System.out.println("Test1的构造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k = print(); public static int print() { System.out.println("Test print"); return 52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main start"); Test1 t1 = new Test1(); } }
运行结果:
A print Test print main start A的构造方法 Test1的构造方法
下面是一道阿里巴巴的面试题:非常经典,可以不断的改变程序的顺序,来找到执行顺序机制。
代码部分:
public class Text { public static int k = 0; public static Text t1 = new Text("t1"); public static Text t2 = new Text("t2"); public static int i = print("i"); public static int n = 99; public int j = print("j"); { print("构造块"); } static { print("静态块"); } public Tex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k) + ":" + str + " i=" + i + " n=" + n); ++i; ++n; } public static int print(String str) { System.out.println((++k) + ":" + str + " i=" + i + " n=" + n); ++n; return ++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xt t = new Text("init"); } }
运行结果:
1:j i=0 n=0 2:构造块 i=1 n=1 3:t1 i=2 n=2 4:j i=3 n=3 5:构造块 i=4 n=4 6:t2 i=5 n=5 7:i i=6 n=6 8:静态块 i=7 n=99 9:j i=8 n=100 10:构造块 i=9 n=101 11:init i=10 n=102
总结:只要按照这个步骤,遇到这一类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1-3:类加载过程,不涉及构造方法
1-5: 实例化过程,涉及构造方法
1.类中所有属性的默认值(一举而成)
2. 父类静态属性初始化,静态块,静态方法的声明(按出现顺序执行)
3. 子类静态属性初始化,静态块,静态方法的声明 (按出现顺序执行)
4. 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首先父类的非静态成员初始化,构造块,普通方法的声明(按出现顺序执行)
然后父类构造方法
5. 调用子类的构造方法,
首先子类的非静态成员初始化,构造块,普通方法的声明(按出现顺序执行)
然后子类构造方法
(注意:类加载过程中,可能调用了实例化过程(因为static可以修饰方法,属性,代码块,内部类),此时则会暂停类加载过程而先执行实例化过程(被打断),执行结束再进行类加载过程,上面阿里那道面试题就是典型的暂停类加载。
下面附加一个小程序来显示新建对象时属性的四个过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 = new Student("zhangan", 21); } } class Stud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李寻欢"; public int age = 20;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1.
2.
3.
4.
深入了解Java程序执行顺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JAVA程序执行顺序,你了解了吗:JAVA中执行顺序,JAVA中赋值顺序
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块内容的执行顺序,熟悉的大虾可以直接飘过. 一.JAVA中执行顺序 静态块 块 构造器 父类构造器 二.JAVA中赋值顺序 静态块直接赋值 块直接赋值 父类继承的属性已赋值 静态变量 ...
- 一个例子搞清楚Java程序执行顺序
当我们new一个GirlFriend时,我们都做了什么? 一个例子搞懂Java程序运行顺序 public class Girl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G ...
- java程序执行顺序
原来自己一直都没弄明白Java程序的执行顺序问题,今天,自己写了个测试,果然与自己考虑的有差距 测试代码: 一个父类Animal 一个子类Dog 测试类Test 运行结果: 所以执行顺序是: 父类An ...
- 深入了解类加载过程及Java程序执行顺序
前言 在Java中,静态 Static关键字使用十分常见 本文全面 & 详细解析静态 Static关键字,希望你们会喜欢 目录 1. 定义 一种 表示静态属性的 关键字 / 修饰符 2. 作用 ...
- JAVA程序执行顺序(静态代码块》非静态代码块》静态方法》构造函数)
总结:静态代码块总是最先执行. 非静态代码块跟非静态方法一样,跟对象有关.只不过非静态代码块在构造函数之前执行. 父类非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执行完毕后(相当于父类对象初始化完成), 才开始执行子类的非 ...
- java 程序执行顺序之继承
1.首先会初始化父类,因为没有父类子类也无从谈起.第一步初始化static 变量 或者 静态初始化话块 2.初始化子类的static 变量 或者 静态初始化块 3.顺序初始化父类普通变量 或者 父类普 ...
- java中子类继承父类程序执行顺序
java中子类继承父类程序执行顺序 FatherTest.java public class FatherTest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atherTest() ...
- PHPWind 8.7中代码结构与程序执行顺序
pw9在此不谈,他是完全重构的作品,是完全MVC下的体系.当然,其中很多东西在PW8.7下已经可见端倪. 主要代码结构 1. 以现代的观点,PW是多入口应用模式,程序根目录下的文件几乎都是入口: 2. ...
- Java基础知识强化之网络编程笔记25:Android网络通信之 Future接口介绍(Java程序执行超时)
1. Future接口简介 在Java中,如果需要设定代码执行的最长时间,即超时,可以用Java线程池ExecutorService类配合Future接口来实现. Future接口是Java标准API ...
随机推荐
- STL的迭代器和类型萃取
今天就可以把STL库中迭代器的实现,和类型萃取好好整理一下了 迭代器的设计思维是STL的关键所在,在STL的实际运用和泛型思维,迭代器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STL力求把数据容器和算法的概念分开来,于 ...
- javascript总结
javascript:它是一种script脚本语言 脚本语言:就是可以和HTML混合在一起使用的语言,可以用来在IE的客 户端进行程序编制,从 ...
- yaf框架学习笔记
1.yaf框架支持简单的试图引擎,并且支持用户自定义视图引擎,比如smarty. 2.Yaf_Request_Http::getQuery ,Yaf_Request_Http::getQuery ( ...
- 13.Xcode开发的快捷键
1.文件 CMD + N: 新文件: CMD + SHIFT + N: 新项目: CMD + O: 打开: CMD + S: 保存: CMD + SHIFT + S: 另存为: CMD + W: 关闭 ...
- python 跨模块实现按照文件大小,日期实现日志分割,反转
笔者的一个自动化测试平台项目,采用了python作为后端服务器语言.项目基于快速成型目的,写了一个极其简陋的日志记录功能,支持日志记录到文件和支持根据日志级别在终端打印不同颜色的log.但随着测试平台 ...
- 【计算几何】bzoj1043 [HAOI2008]下落的圆盘
n^2枚举圆盘,用两圆圆心的向量的极角+余弦定理求某个圆覆盖了该圆的哪一段区间(用弧度表示),最后求个区间并. 注意--精度--最好再累计区间的时候,把每个区间的长度减去EPS,防止最后覆盖的总区间超 ...
- ArcGIS10.1 api for Flex开发用于ArcGIS 9.3时QueryTask 'Error #2032'错误的解决方案
因客户GIS软件需求,将应用降级到低版本ArcGIS9.3,不仅数据有些样式.配色.字符有些问题,API也要相应“降级”,解决如下: 利用9.3+flex做QueryTask时候出现了[RPC Fau ...
- Inno setup定制安装界面
Innosetup功能很强大,可以通过它提供的Wizard接口来定制界面,但我对PASCAL语言不熟悉,也不清楚通过那种接口可改动的范围有多大,最后做出来的效果是否好,所以选择了通过一个DLL来实现我 ...
- nodejs中Stream的理解
在nodejs中可以通过fs模块读写文件,我们来看下fs模块提供的接口: fs.readFile(filename, callback) 异步读取文件. filename是读取文件的文件名,如果是相对 ...
- 简单修改cramfs
首先进入root用户,确保LINUX系统下装有cramfsprogs,没有的话get-apt install cramfsprogs, 找到.cramfs文件,输入命令cramfsck -x s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