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入门中 —— 搭建网络模型
本节内容参照小土堆的pytorch入门视频教程,主要通过查询文档的方式讲解如何搭建卷积神经网络。学习时要学会查询文档,这样会比直接搜索良莠不齐的博客更快、更可靠。讲解的内容主要是pytorch核心包中TORCH.NN中的内容(nn是Neural Netwark的缩写)。

通常,我们定义的神经网络模型会继承torch.nn.Module类,该类为我们定义好了神经网络骨架。

卷积层
对于图像处理来说,我们通常使用二维卷积,即使用torch.nn.Conv2d类:

创建该类时,我们通常只需要传入以下几个参数,其他不常用参数入门时可以不做了解,使用默认值即可,以后需要时再查询文档:
in_channels (int):输入数据的通道数,图片通常为3
out_channels (int):输出数据的通道数,也是卷积核的个数
kernel_size (int or tuple):卷积核大小,传入int表示正方形,传入tuple代表高和宽
stride (int or tuple, optional):卷积操作的步长,传入int代表横向和纵向步长相同,默认为1
padding (int, tuple or str, optional):填充厚度,传入int代表上下左右四个边填充厚度相同,默认为0,即不填充
padding_mode (string, optional):填充模式,默认为'zeros',即0填充
卷积操作后输出的张量的高和宽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nput和output中的N代表BatchSize,C代表通道数,他们不影响H和W的计算。在保持dilation为默认值1的情况下,计算公式可简化为如下:
\]
\]
池化层
常用的二维最大池化定义在torch.nn.MaxPool2d类中:

创建该类时,我们通常只需要传入以下几个参数,其他不常用参数入门时可以不做了解,使用默认值即可,以后需要时再查询文档:
kernel_size:池化操作时的窗口大小
stride:池化操作时的步长,默认为kernel_size
padding:每个边的填充厚度(0填充)
池化操作后输出的张量的高和宽计算公式与卷积操作后的计算公式相同。
非线性激活
常见的ReLU激活定义在torch.nn.ReLU类中:

参数inplace代表是否将ouput直接修改在input中。
线性层
线性层的定义在torch.nn.Linear类中:

创建线性层使用的参数如下:
in_features:输入特征大小
out_features:输出特征大小
bias:是否添加偏置,默认为True
模型搭建示例
下图是一个CIFAR10数据集上的分类模型,下面将根据图片进行模型代码的编写。

1.由于CIFAR10数据集中图片为3*32*32,所以图中模型的输入为3通道,高宽都为32的张量。
2.使用 5*5的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得到通道数为32,高和宽为32的张量。因此我们可以推出该卷积层的参数如下:
in_channels = 3
out_channels = 32
kernel_size = 5
stride = 1
padding = 2
注:将 Hin = 32,Hout  = 32 以及kernal_size[0] = 5三个参数带入:
\]
有:
\]
发现stride[0] = 1和padding[0] = 2可以使得等式成立。同理可以得到stride[1] = 1和padding[1] = 2。
3.使用2*2的核进行最大池化操作,得到通道数为32,高和宽为16的张量。可以推出该池化层的参数如下:
kernel_size = 2
stride = 2
padding = 0
注:stride和padding推导方式与2中相同。
4.使用 5*5的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得到通道数为32,高和宽为16的张量。因此我们可以推出该卷积层的参数如下:
in_channels = 32
out_channels = 32
kernel_size = 5
stride = 1
padding = 2
5.使用2*2的核进行最大池化操作,得到通道数为32,高和宽为8的张量。可以推出该池化层的参数如下:
kernel_size = 2
stride = 2
padding = 0
6.使用 5*5的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得到通道数为64,高和宽为8的张量。因此我们可以推出该卷积层的参数如下:
in_channels = 32
out_channels = 64
kernel_size = 5
stride = 1
padding = 2
7.使用2*2的核进行最大池化操作,得到通道数为64,高和宽为4的张量。可以推出该池化层的参数如下:
kernel_size = 2
stride = 2
padding = 0
8.将64*4*4的张量进行展平操作得到长为1024的向量。
9.将长为1024的向量进行线性变换得到长为64的向量(隐藏层),可以推出该线性层的参数如下:
in_features:1024
out_features:64
10.将长为64的向量进行线性变换得到长为10的向量,可以推出该线性层的参数如下:
in_features:64
out_features:10
因此,模型代码如下:
from torch import nn
class My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MyModel,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nn.Conv2d(3, 32, 5, padding=2)
        self.max_pool1 = nn.MaxPool2d(2)
        self.conv2 = nn.Conv2d(32, 32, 5, padding=2)
        self.max_pool2 = nn.MaxPool2d(2)
        self.conv3 = nn.Conv2d(32, 64, 5, padding=2)
        self.max_pool3 = nn.MaxPool2d(2)
        self.flatten = nn.Flatten()
        self.linear1 = nn.Linear(1024, 64)
        self.linear2 = nn.Linear(64, 10)
    # 必须覆盖该方法,该方法会在实例像函数一样调用时被调用,后面会有示例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conv1(x)
        x = self.max_pool1(x)
        x = self.conv2(x)
        x = self.max_pool2(x)
        x = self.conv3(x)
        x = self.max_pool3(x)
        x = self.flatten(x)
        x = self.linear1(x)
        x = self.linear2(x)
        return x
sequential
使用torch.nn.sequential可以简化模型的搭建代码,他是一个顺序存放Module的容器。当sequential执行时,会按照Module在构造函数中的先后顺序依次调用,前面Module的输出会作为后面Module的输入。
使用sequential,上一节的代码可以简化为:
from torch import nn
class MyModel(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MyModel, self)
        self.model = nn.Sequential(
            nn.Conv2d(3, 32, 5, padding=2),
            nn.MaxPool2d(2),
            nn.Conv2d(32, 32, 5, padding=2),
            nn.MaxPool2d(2),
            nn.Conv2d(32, 64, 5, padding=2),
            nn.MaxPool2d(2),
            nn.Flatten(),
            nn.Linear(1024, 64),
            nn.Linear(64, 10)
        )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model(x)
        return x
损失函数、反向传播以及优化器
上面两节我们已经将CIFAR10的分类模型搭建好,但还需要进行训练后才能用来预测分类。训练模型时,会用损失函数来衡量模型的好坏,并利用反向传播来求梯度,然后利用优化器对模型参数进行梯度下降,多次循环往复以训练出最优的模型。
模型训练代码如下:
import torch
from torch.optim import SGD
import torchvision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from cifar10_model import MyModel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torch.utils import tensorboard
def train():
    # 获取 cifar10 数据集
    root = "./dataset"
    transform = torchvision.transforms.Compose([
        torchvision.transforms.ToTensor()
    ])
    train_cifar10 = torchvision.datasets.CIFAR10(root=root, train=True,
                                                 transform=transform,
                                                 download=True)
    # 创建dataloader
    train_dataloader = DataLoader(dataset=train_cifar10, batch_size=64,
                                  shuffle=True,
                                  num_workers=16)
    # 创建模型
    model = MyModel()
    # 创建交叉熵损失函数
    loss = nn.CrossEntropyLoss()
    # 创建优化器,传入需要更新的参数,以及学习率
    optim = 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 创建 SummaryWriter
    writer = tensorboard.SummaryWriter("logs")
    # 写入模型图,随机生成一个输入
    writer.add_graph(model, torch.randn(64, 3, 32, 32))
    for epoch in range(20):
        loss_temp = 0.0
        for batch_num, batch_data in enumerate(train_dataloader):
            images, targets = batch_data
            # 像调用方法一样调用实例
            outputs = model(images)
            loss_res = loss(outputs, targets)
            loss_temp = loss_res
            # 清空前一次计算的梯度
            optim.zero_grad()
            # 反向传播求梯度
            loss_res.backward()
            # 更新参数
            optim.step()
        # 记录每个epoch之后的loss
        writer.add_scalar("Loss/train", loss_temp, epoch)
    writer.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rain()
模型图如下:

损失函数随训练周期的下降情况如下:

Pytorch入门中 —— 搭建网络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orch入门随手记
		
Pytorch入门随手记 什么是Pytorch? Pytorch是Torch到Python上的移植(Torch原本是用Lua语言编写的)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据和图是一起建立的. tensor.dot ...
 - Pytorch入门下 —— 其他
		
本节内容参照小土堆的pytorch入门视频教程. 现有模型使用和修改 pytorch框架提供了很多现有模型,其中torchvision.models包中有很多关于视觉(图像)领域的模型,如下图: 下面 ...
 - pytorch入门2.1构建回归模型初体验(模型构建)
		
pytorch入门2.x构建回归模型系列: pytorch入门2.0构建回归模型初体验(数据生成) pytorch入门2.1构建回归模型初体验(模型构建) pytorch入门2.2构建回归模型初体验( ...
 - Pytorch入门——手把手教你MNIST手写数字识别
		
MNIST手写数字识别教程 要开始带组内的小朋友了,特意出一个Pytorch教程来指导一下 [!] 这里是实战教程,默认读者已经学会了部分深度学习原理,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先停下来查查资料 目录 MNI ...
 - 架构师入门:搭建双注册中心的高可用Eureka架构(基于项目实战)
		
本文的案例是基于 架构师入门:搭建基本的Eureka架构(从项目里抽取) 改写的. 在上文里,我们演示Eureka客户端调用服务的整个流程,在这部分里我们将在架构上有所改进.大家可以想象下,在上文里案 ...
 - Spring Cloud 入门教程 - 搭建配置中心服务
		
简介 Spring Cloud 提供了一个部署微服务的平台,包括了微服务中常见的组件:配置中心服务, API网关,断路器,服务注册与发现,分布式追溯,OAuth2,消费者驱动合约等.我们不必先知道每个 ...
 - ArcGIS API for Silverlight/ 开发入门 环境搭建
		
Silverlight/ 开发入门 环境搭建1 Silverlight SDK下载ArcGIS API for Microsoft Silverlight/WPF ,需要注册一个ESRI Gloab ...
 - Spring MVC+Spring+Mybatis+MySQL(IDEA)入门框架搭建
		
目录 Spring MVC+Spring+Mybatis+MySQL(IDEA)入门框架搭建 0.项目准备 1.数据持久层Mybatis+MySQL 1.1 MySQL数据准备 1.2 Mybatis ...
 - 基于flask的轻量级webapi开发入门-从搭建到部署
		
基于flask的轻量级webapi开发入门-从搭建到部署 注:本文的代码开发工作均是在python3.7环境下完成的. 关键词:python flask tornado webapi 在python虚 ...
 
随机推荐
- [hdu7011]被EI加0了
			
注意到仅关心于权值大小,预处理出$F_{i}(n)$表示$a_{1},a_{2},...,a_{n}$中恰填$i$种不同的数的方案数,那么显然答案即为$\sum_{i=1} ...
 - [uva11429]Randomness
			
记p(i,j)表示第i次随机时,用多少个数对应到第j个事件,特别的,p(i,0)表示转移到下一次随机数的概率,那么即要求$aj/bj=\sum_{i=1}^{inf}p(i,j)/R^{i}$,容易发 ...
 - Protocol Buffer序列化Java框架-Protostuff
			
了解Protocol Buffer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Protocol Buffer,在编程过程中,当涉及数据交换时,我们往往需要将对象进行序列化然后再传输.常见的序列化的格式有JSON,XML等,这些 ...
 - 网络协议之:一定要大写的SOCKS
			
目录 简介 SOCKS的故事 SOCKS的历史 SOCKS协议的具体内容 SOCKS4 SOCKS4a SOCKS5 总结 简介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穿的是草鞋,草鞋虽然穿着舒服,但是不够美观.然后人 ...
 - “微信小程序从分享卡片进入,第一次获取不到用户uid、第二次能获取到用户uid”解决方法
			
用uniapp开发微信小程序时,有一个需求是分享罐表详情页面给其它用户,其它用户(在已经登录的状态下)点击分享卡片可以直接跳转到该罐表详情页,且能显示自己是否已经收藏该罐表(收藏状态由用户uid和罐表 ...
 - 洛谷 P4463 - [集训队互测 2012] calc(多项式)
			
题面传送门 & 加强版题面传送门 竟然能独立做出 jxd 互测的题(及其加强版),震撼震撼(((故写题解以祭之 首先由于 \(a_1,a_2,\cdots,a_n\) 互不相同,故可以考虑求出 ...
 - 洛谷 P2257 - YY的GCD(莫比乌斯反演+整除分块)
			
题面传送门 题意: 求满足 \(1 \leq x \leq n\),\(1 \leq y \leq m\),\(\gcd(x,y)\) 为质数的数对 \((x,y)\) 的个数. \(T\) 组询问. ...
 - 【R绘图】R 基础(base )低级函数legend绘图?
			
ggplot虽然好用,但base才是真正的瑞士军刀,什么都能用,各种自定义图形自由组合,出版级图片用base才是王道.但要达到随心所欲,需要熟练掌握. legend是比较重要的低级函数,有很多细节处理 ...
 - 零基础学习java------day19-------定时器,线程面试题,Udp,Tcp
			
0. 定时器 0.1 概述: 定时器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线程工具,可用于调度多个定时任务以后台线程的方式执行,在jaa中,可以通过Timew和TimerTask类来实现定义调度的功能 0.2 Tim ...
 - 零基础学习java------day6----数组
			
0. 内容概览 补充:main方法中的数组 1. 数组的概述 概念: 用来存储一组相同数据类型的集合(或者叫容器) 注意事项: 1. 数组中的元素类型必须一致 2. 数组本身是引用数据类型,但是里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