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可见性

内存可见性相关概念:线程对共享变量修改的可见性。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刻得知这个修改。 后面会继续总结一篇《Java内存模型(JMM)总结》以详细描述内存可见性的概念。

volatile使用Lock前缀的指令禁止线程本地内存缓存,保证不同线程之间的内存可见性。

Java代码如下:

Singleton volatile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instance是volatile变量

转变成汇编代码,如下:

0x01a3de1d: movb $0×0,0×1104800(%esi);0x01a3de24: lock addl $0×0,(%esp);

为了提高处理速度,处理器不直接和内存进行通信,而是先将系统内存的数据读到内部缓存(L1,L2或其他)后再进行操作,但操作完不知道何时会写到内存。如果对声明了volatile的变量进行写操作,JVM就会向处理器发送一条Lock前缀的指令,将这个变量所在缓存行的数据会立即写回到系统内存。但是,就算写回到内存,如果其他处理器缓存的值还是旧的,再执行计算操作就会有问题。所以在多处理器下,为了保证各个处理器的缓存是一致的,就会实现缓存一致性协议,每个处理器通过嗅探在总线上传播的数据来检查自己缓存的值是不是过期了,当处理器发现自己缓存行对应的内存地址被修改,就会将当前处理器的缓存行设置成无效状态,当处理器对这个数据进行修改操作的时候,会重新从系统内存中把数据读到处理器缓存里。

Lock前缀的指令在多核处理器下会引发了两件事情:

  • 1)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

  • 2)一个处理器的缓存回写到内存会导致其他处理器的缓存无效。在多核处理器系统中进行操作的时候,IA-32和Intel 64处理器能嗅探其他处理器访问系统内存和它们的内部缓存,处理器使用嗅探技术保证它的内部缓存、系统内存和其他处理器的缓存的数据在总线上保持一致

理解volatile特性的一个好方法是把对volatile变量的单个读/写,看成是使用同一个锁对这些单个读/写操作做了同步。从内存语义的角度来说,volatile的写-读与锁的释放-获取有相同的内存效果:volatile写和锁的释放有相同的内存语义;volatile读与锁的获取有相同的内存语义——这使得volatile变量的写-读可以实现线程之间的通信。

volatile的内存语义:

  • volatile写的内存语义:当写一个volatile变量时,JMM会把该线程对应的本地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值刷新到主内存

  • volatile读的内存语义:当读一个volatile变量时,JMM会把该线程对应的本地内存置为无效。线程接下来将从主内存中读取共享变量。

volatile写 - 读的内存语义:

  • 线程A写一个volatile变量,实质上是线程A向接下来将要读这个volatile变量的某个线程发出了(其对共享变量所做修改的)消息。

  • 线程B读一个volatile变量,实质上是线程B接收了之前某个线程发出的(在写这个volatile变量之前对共享变量所做修改的)消息。

  • 线程A写一个volatile变量,随后线程B读这个volatile变量,这个过程实质上是线程A通过主内存向线程B发送消息。

内存屏障禁止指令重排序

volatile关键字本身就包含了禁止指令重排序的语义。

指令重排序对内存可见性的影响:

当1和2之间没有数据依赖关系时,1和2之间就可能被重排序(3和4类似)。这样的结果就是:读线程B执行4时,不一定能看到写线程A在执行1时对共享变量的修改。

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序语义的实现:

内存屏障:

重排序可能会导致多线程程序出现内存可见性问题。对于处理器重排序,JMM的处理器重排序规则会要求Java编译器在生成指令序列时,插入特定类型的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Intel称之为Memory Fence)指令,通过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通过禁止特定类型的编译器重排序和处理器重排序,为程序员提供一致的内存可见性保证。

为了保证内存可见性,Java编译器在生成指令序列的适当位置会插入内存屏障指令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

StoreLoad Barriers是一个“全能型”的屏障,它同时具有其他3个屏障的效果。现代的多处理器大多支持该屏障(其他类型的屏障不一定被所有处理器支持)。执行该屏障开销会很昂贵,因为当前处理器通常要把写缓冲区中的数据全部刷新到内存中(Buffer Fully Flush)。

JMM针对编译器制定volatile重排序规则表:

  • 当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写时,不管第一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写之前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写之后。

  • 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管第二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读之后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读之前。

  • 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写,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能重排序

为了实现volatile的内存语义,编译器在生成字节码时,会在指令序列中插入内存屏障来禁止特定类型的处理器重排序。

下面是基于保守策略的JMM内存屏障插入策略:

  •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

  •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Store屏障。

从编译器重排序规则和处理器内存屏障插入策略来看,只要volatile变量与普通变量之间的重排序可能会破坏volatile的内存语义(内存可见性),这种重排序就会被编译器重排序规则和处理器内存屏障插入策略禁止。

操作原子性

对任意单个volatile变量的读/写具有原子性,但类似于volatile++这种复合操作不具有原子性,因为本质上volatile++是读、写两次操作。

对于复合操作,可以:

  • 同步块技术(锁)

  • Java concurrent包(原子操作类等)

总结

volatile特点:

  • 通过使用Lock前缀的指令禁止变量在线程工作内存中缓存来保证volatile变量的内存可见性、通过插入内存屏障禁止会影响变量内存可见性的指令重排序

  • 对任意单个volatile变量的读/写具有原子性,但类似于volatile++这种复合操作不具有原子性

来源:吉林网站优化

volatile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并发编程-CPU执行volatile原理探讨-可见性与原子性的深入理解

    volatile的定义 Java语言规范第3版中对volatile的定义如下:Java编程语言允许线程访问共享变量,为了确保共享变量能被准确和一致地更新,线程应该确保通过排他锁单独获得这个变量.Jav ...

  2. volatile原理和应用场景

    volatile是java语言中的一个关键字,常用于并发编程,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具有可见性,java虚拟机实现会为其满足Happens before原则;不具备原子性.用法是修饰变量,如:volati ...

  3. synchronized 与 volatile 原理 —— 内存屏障的重要实践

    单例模式的双重校验锁的实现: 第一种: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_instance;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 ...

  4. java面试总躲不过的并发(二):volatile原理 + happens-before原则

    一.happens-before原则 同一个线程中的,前面的操作 happens-before 后续的操作.(即单线程内按代码顺序执行.但是,在不影响在单线程环境执行结果的前提下,编译器和处理器可以进 ...

  5. volatile原理解析

    Java并发编程:volatile关键字解析 volatile 有序性.可见性 volatile可以保证一定程度上有序性,即volatile前面的代码先于后面的代码先执行. 但是前.后代码,各自里面的 ...

  6. 【并发编程】Volatile原理和使用场景解析

    目录 一个简单列子 Java内存模型 缓存不一致问题 并发编程中的"三性" 使用volatile来解决共享变量可见性 volatile和指令重排(有序性) volatile和原子性 ...

  7. Java 并发机制底层实现 —— volatile 原理、synchronize 锁优化机制

    本书部分摘自<Java 并发编程的艺术> 概述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如何使用 Java 编写处理并发的代码,也知道 Java 代码在编译后变成 Class 字节码,字节码被类加载器加载到 JV ...

  8. 浅淡volatile原理

    Volatile是轻量级的synchronized,它在多处理器开发中保证了共享变量的“可见性” Volatile的官方定义 Java语言规范第三版中对volatile的定义如下: java编程语言允 ...

  9. Java并发编程原理与实战十二:深入理解volatile原理与使用

    volatile:称之为轻量级锁,被volatile修饰的变量,在线程之间是可见的. 可见:一个线程修改了这个变量的值,在另一个线程中能够读取到这个修改后的值. synchronized除了线程之间互 ...

随机推荐

  1. web记住我功能的实现

    在web网页中经常可以看到记住我这样的功能,其实现原理是登陆时候在response中写入cookie,发送请求时,取出cookie判断,如果有则说明已经登陆 写cookie Cookie cookie ...

  2. SQL Server 2000~2017补丁包

    最新更新 Product Version Latest Service Pack Latest GDR Update Latest Cumulative Update CU Release Date ...

  3. JVM中内存的设置和分配(最大内存,总内存,剩余内存的区别)

    1.设置分配的内存大小 -vmargs -Xms128M -Xmx512M -XX:PermSize=64M -XX:MaxPermSize=128M -vmargs 说明后面是VM的参数,所以后面的 ...

  4. 关于nslookup以及dig命令的研究报告

    我们在日常上网时都是用域名访问网路,如www.baidu.com,而在实际寻址过程中,是使用IP地址,如180.101.49.11,域名到IP地址的解析是通过DNS服务器来实现的,系统中我们可以用一些 ...

  5. Go基础编程实践(九)—— 网络编程

    下载网页 package main import ( "io/ioutil" "net/http" "fmt" ) func main() ...

  6. CLRS10.1-6练习 - 用双栈实现队列

    双栈实现队列算法: 分别考虑队列两种操作入队和出队,我们假设使用栈s1 s2, s1用来模拟入队,s2用来模拟出队 入队: 入队操作直接执行s1.push即可 出队: 代码实现 package hel ...

  7. 一文读懂 IPv4 到 IPv6 的过渡技术

    在介绍 IPv4 到 IPv6 过渡技术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 IPv4 和 IPv6.什么是 IPv4?IPv4 全称为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它为互联网上的每 ...

  8. Django开发之登陆和登出

    使用django自带的验证模块 1.首先使用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models为当前项目添加一个应用. 2.在setting.py中INSTALLED_APPS后面添加' ...

  9. golang --- time包常用函数以及基础的类型转换

    1.[]byte转为string: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data := [4]byte{0x31, 0x32, ...

  10. zcmu 1540第k大数

    1540: 第k大数Time Limit: 10 Sec  Memory Limit: 128 MB[Submit][Status][Web Board]Description有两个序列a,b,它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