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中实现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说到页面间数据传递,很多人都会想到通过像Session这样的全局变量,但是向Session中添加的东西太多会增加服务器的压力,页面间数据传递,数据的作用范围越小越好。
ASP.NET页面间数据传递的各种方法和分析
1.使用Querystring 方法
QueryString 也叫查询字符串, 这种方法将要传递的数据附加在网页地址(URL)后面进行传递。如页面A.aspx 跳转到页面B.aspx,可以用Request.Redirect("B.aspx?参数名称=参数值")方法,也可以用超链接:,页面跳转后,在目标页面中可用Ruquest["参数名称"]来接收参数。使用QuerySting 方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 不使用服务器资源;缺点是传递的值会显示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上,有被篡改的风险,不能传递对象,只有在通过URL 请求页时查询字符串才是可行的。
2.利用隐藏域
隐藏域不会显示在用户的浏览器中, 一般是在页面中加入一个隐藏控件, 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时把值赋给隐藏控件并提交给下一页面。隐藏域可以是任何存储在网页中的与网页有关的信息的存储库。使用隐藏域存入数值时用:hidden 控件。value=数值,取出接收数值时用:变量=hidden 控件。value。使用隐藏域的优点是实现简单, 隐藏域是标准的HTML 控件,不需要复杂的编程逻辑。隐藏域在页上存储和读取,不需要任何服务器资源,几乎所有浏览器和客户端设备都支持具有隐藏域的窗体。缺点是存储结构少,仅仅支持简单的数据结构,存储量少,因为它被存储在页面本身,所以无法存储较大的值,而且大的数据量会受到防火墙和代理的阻止。
3.ViewState
ViewState 是由ASP.NET 页面框架管理的一个隐藏的窗体字段。当ASP.NET 执行某个页面时,该页面上的ViewState 值和所有控件将被收集并格式化成一个编码字符串, 然后被分配给隐藏窗体字段的值属性。使用ViewState 传递数据时可用:ViewState [" 变量名"]=数值,在取出数据时用:变量=ViewState["变量名"]。使用ViewState 的优点是:在对同一页的多个请求间自动保留值,不用服务器端资源,实现简单,视图状态中的值经过哈希计算和压缩,并且针对Unicode 实现进行编码,其安全性要高于使用隐藏域;缺点是因为ViewState 存储在页面本身,因此如果
存储较大的值,用户显示页和发送页时的速度可能会减慢。虽然视图状态以哈希格式存储数据,但它仍可以被篡改。
4.使用Cookie
Cookie 可以在页面之间传递少量信息, 可以存储在客户端的文本文件中,也可存储在客户端的内存中。Cookie 方法适用于存储少量页面中经常改动的信息, 如为登陆过的网站保存登陆用户名,为用户输入提供方便,还有在一些用户自定义项目上保存用户的个性化设置。使用Cookie传递数据时可用:Response.Cookies["键名"]=键值;取出数据用:变量名=Request.Cookies["键名"]。使用Cookie 优点是:Cookie 存储在客户端, 不使用服务器资源,实现简单,可配置到期时间。缺点是:可以存储的数据量比较少,由于Cookie 并不被所有的浏览器支持,而且还可能被用户禁止或删除,所以不能用于保存关键数据。另外,Cookie 保存的形式是简单的明文文本,在它里面不宜保存敏感的、未加密的 数据。
5.使用application 变量
使用Application 变量也可以实现页面间的传值,Application变量是全局性的,所有用户共享一个Application 变量,一旦定义,它将影响到程序的所有部分。如果想在整个应用程序范围使用某个变量值Application 对象将是最佳的选择。存入数据时, 把值添加到Application 变量里:Application["变量名"]=数值;取出数据用:变量=Application["变量名"];在不需要使用该Application 时,要显式清除它:Application["量名"]=null。
Application 优点:易于使用,全局范围。可供应用程序中的所有页来访问。缺点:若保存数据的服务器端进程被损坏(如因服务器崩溃、升级或关闭而损坏),那么数据就会丢失,所以利用Application 一定要有保底的策略;占用服务器端的内存,这可能会影响服务器的性能以及应用程序的可伸缩性。
6.使用session 变量
Session 对象可以用来存储需要维护的指定对话的信息,不同的客户端生成不同的Session 对象。Session 用于存储特定于单独会话的短期信息。Session 的使用方法和格式与Application 相同。
优点:易于实现,并且提供较高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可以应对IIS 重启和辅助进程重启,可在多进程中使用。缺点是耗用服务器端的内存。所以不要存储大量的信息。Session 最常见的用途是与Cookie 一起向Web 应用程序提供用户标识功能,Session也可用于不支持Cookie 的浏览器。但是,使用无Cookie 的Session 需要将会话标识符放置在查询字符串中,同样会遇到本文在查询字符串一节中陈述的安全问题。
7.使用类的静态属性
这种方法是利用类的静态属性实现两个页面间的值传。定义一个包含静态属性的类;将要传送的值赋给静态属性;目标页面中可以通过静态属性获得源页面中要传的值。
优点是可以方便传送多个数据,缺点是需要额外编程,增加程序设计的工作量,占用服务器内存。
8.使用Server.Transfer
通过Server.Transfer 方法把执行流程从当前的ASPX 文件转到同一服务器上的另一个ASPX 页面的同时,可保留表单数据或查询字符串,做法是把该方法的第二个参数设置成True,在第一个页面用Server.Transfer("目标页面名.aspx",true);目标页面取出数据用:Ruquest.Form["控件名称"]或Ruquest.QueryString["控件名称"]。 Asp.net2.0 中还可以这样来用,代码如下:
PReviousPage pg1;
pg1=(PreviousPage)Context.Handler;
Response.Write(pg1.Name);
说明: 此段代码用在目标页面中取出传递的值,Previous- Page 是原页面的类名,Name 是在原页面定义的属性, 需要传递 的数据存入到此属性中。
使用这种方法, 需要写一些代码以创建一些属性以便可以 在另一个页面访问它, 可以在另一个页面以对象属性的方式来 存取数值,这个方法在页面间值传递中是特别有用的,这种方法 不但简洁,同时又是面向对象的。
9.Cache
Cache 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功能, 以键值对集合的形式存 储数据,可以通过指定关键字来插入和检索数据项。它的基于依 赖性的终止功能, 使它能够精确控制如何并及时更新和消除缓 存中的数据。它可以内部进行锁定管理,不需要象Application 对象那样使用Lock()和Unlock()方法进行串行化管理。缺点是使用 方法较复杂,使用不当反而降低性能。
不同页面跳转情况下可采用的传值方法
1.情况一:源页面可以跳转到目标页面,源页面传递数据给目标页面
使用查询字符串, 将少量信息从一页传输到另一页以及不 存在安全性问题时,是一个简单常用的方法;使用Server.Transfer方法,可传递表单数据或查询字符串到另一个页面,还可以 保存初始页的HttpContext, 当目标页和源页面在同一个服务器 时,可以用此方法。
2.情况二:页面传递数值给自身页面
即在对同一页的多个请求间保留值, ViewState 属性可提供具有基本安全性的功能。也可用隐藏域,存储少量回发到自身或另一页的页信息时使用,不考虑安全性问题时使用。
3.情况三:源页面传递数值给目标页面,而源页面不能直接连接到目标页面。
有多个方法,具体用哪个要看具体情况。
Application: 存储由多个用户使用且更改不频繁的全局信息,此时安全性不成为问题。不要存储大量的信息。Session:存储特定于单独会话的短期信息,并且需要较高的安全性。不要在会话状态中存储大量的信息。需要注意,将为应用程序中每一会话的生存期创建并维护会话状态对象。在支持许多用户的应用程序中, 这可能会占用大量服务器资源并影响可缩放性。
Cookie: 当您需要在客户端存储少量信息以及不存在安全性问题时使用。类的静态属性,方便传送多个数据。
Cache :对象用于单个用户、一组用户或所有的用户。可以为多个请求长时间、高效率的保存数据。上述几个方法, 不仅用于情况三, 前面两种情况都可以使用,只是没有必要时尽量少用,否则会造成资源浪费或增加程序的复杂性。 www.qcwy123.com 托福答案
大家可以根据变量的作用域和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ASP.NET中实现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ASP.NET多种不同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1. Get(即使用QueryString显式传递) 方式:在url后面跟参数. 特点:简单.方便. 缺点:字符串长度最长为255个字符:数据泄漏在url中. 适用数据 ...
- ASP.NET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转>
ASP.NET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作者: 灰色的天空2 来源: 博客园 发布时间: 2010-10-28 11:06 阅读: 822 次 推荐: 0 原文链接 [收藏] 摘要:本 ...
- ASP.NET 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在做WEB开发时,很多地方会涉及到页面间的数据传递.这几天在完善教务基础系统,遇到了这个问题,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现总结如下: 说到页面间数据传递,很多人都会想到通过像Session这样的全局变量,但是 ...
- 详细介绍ASP.NET页面间数据传递的使用方法
源码:http://www.jinhusns.com/Products/Download/?type=xcj 在ASP.NET中,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方法. ...
- ASP.NET中实现页面间的参数传递
ASP.NET中实现页面间的参数传递 编写人:CC阿爸 2013-10-27 l 近来在做泛微OA与公司自行开发的系统集成登录的问题.在研究泛微页面间传递参为参数,综合得了解了一下现行页面间传参 ...
- Servlet页面间对象传递的方法
Servlet页面间对象传递的方法 1.request 2.session 3.application 4.cookie 5.其它的
- .NET在IE9中页面间URL传递中文变成乱码的解决办法
在.Net的项目中,鼠标点击查询按钮,转到查询页面,但URL中包含中文时,传到服务器端后,中文变成了乱码(只有IE9出现该问题). 尝试使用Server.UrlEncode()进行编码, ...
- wp8.1 Study1: 页面导航&页面间值传递
摘要:wp8.1与wp8中很多API是不一样了,wp8.1把以前wp7.x时的api去掉了,更多与win8.1的API相似.比如以下的页面导航和页面之间的值传递 1.页面导航 利用Frame.Navi ...
- php从入门到放弃系列-04.php页面间值传递和保持
php从入门到放弃系列-04.php页面间值传递和保持 一.目录结构 二.两次页面间传递值 在两次页面之间传递少量数据,可以使用get提交,也可以使用post提交,二者的区别恕不赘述. 1.get提交 ...
随机推荐
- 【HDOJ】3451 Beat drop
BFS.当水滴破裂飞溅后,直到碰到水滴才会停止(观察case1).同时,考虑当水滴飞溅到点(x,y)并且该点同一时间破裂的情况,该水滴算作吸收. /* 3451 */ #include <ios ...
- linux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信息交互方法
linux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信息交互方法 本文作者: 康华:计算机硕士,主要从事Linux操作系统内核.Linux技术标准.计算机安全.软件测试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现就职于信息产业部软件与 ...
- [LeetCode#110, 112, 113]Balanced Binary Tree, Path Sum, Path Sum II
Problem 1 [Balanced Binary Tree] Given a binary tree, determine if it is height-balanced. For this p ...
- WordPress Citizen Space插件跨站请求伪造漏洞
漏洞名称: WordPress Citizen Space插件跨站请求伪造漏洞 CNNVD编号: CNNVD-201307-463 发布时间: 2013-07-23 更新时间: 2013-07-23 ...
- BZOJ1726: [Usaco2006 Nov]Roadblocks第二短路
1726: [Usaco2006 Nov]Roadblocks第二短路 Time Limit: 5 Sec Memory Limit: 64 MBSubmit: 768 Solved: 369[S ...
- CodeForce 2A Winner
很多人玩一个游戏,每一轮有一个人得分或者扣分,最后分数最高的人夺冠:如果最后有多个人分数都是最高的,则这些人里面,在比赛过程中首先达到或者超过这个分数的人夺冠.现在给定最多1000轮每轮的情况,求最后 ...
- 【转】JAVA程序中Float和Double精度丢失问题
原文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7d041701017ctm.html 问题提出:12.0f-11.9f=0.10000038,"减不尽" ...
- Shader Forge 武器流光
使用Shader Forge 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相信会比BluePrint更好
- 《精通CSS:高级Web标准解决方案》学习笔记(上)
鉴于国产CSS书籍基本都是辣鸡的现状,我在半年前动用某工作室的购书资金采购了一些技术书籍,这本广受好评的<精通CSS>也在其中.但是在阅读过后我深深的感觉到,如果说CSS本来已经是一种很琐 ...
- GPS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l6eLdP-fveCsHt1wHF8TVuOR9wkT2K3qFnWy36PcaYaB1hdgOS_cnTEB0j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