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OW:工作量证明机制
基本原理:
第一代共识机制,比特币的基础。理解起来,很简单,就是“按劳取酬”,你付出多少工作量,就会获得多少报酬(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网络世界里,这里的劳动就是你为网络提供的计算服务(算力x时长),提供这种服务的过程就是“挖矿”。假如是真的矿场,显然在均匀分布的前提下,人们“挖矿”所得的比重与各自提供的算力成正比,通俗一点就是,能力越强获得越多。
优点:
机制本身当然很复杂,有很多细节,比如:挖矿难度自动调整、区块奖励逐步减半等,这些因素都是基于经济学原理,能吸引和鼓励更多人参与。理想状态,这种机制,可以吸引很多用户参与其中,特别是越先参与的获得越多,会促使加密货币的初始阶段发展迅速,节点网络迅速扩大。在CPU挖矿的时代,比特币吸引了很多人参与“挖矿”,就是很好的证明。通过“挖矿”的方式发行新币,把比特币分散给个人,实现了相对公平。
缺点:
算力是计算机硬件(CPU、GPU等)提供的,要耗费电力,是对能源的直接消耗,与人类追求节能、清洁、环保的理念相悖。不过,如果非要给“加密货币”找寻“货币价值”的意义,那么这个方面,应该是最有力的证据。这种机制发展到今天,算力的提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CPU了,而是逐步发展到GPU、FPGA,乃至ASIC矿机。用户也从个人挖矿发展到大的矿池、矿场,算力集中越来越明显。这与去中心化的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网络的安全逐渐受到威胁。有证据证明Ghash(一个矿池)就曾经对赌博网站实施了双花攻击(简单的说就是一笔钱花两次)。比特币区块奖励每4年将减半,当挖矿的成本高于挖矿收益时,人们挖矿的积极性降低,会有大量算力减少,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进一步堪忧。
扩展阅读:
51%攻击解析
二、POS:股权证明机制。
基本原理:
这是点点币(PPC)的创新。没有挖矿过程,在创世区块内写明了股权分配比例,之后通过转让、交易的方式(通常就是IPO),逐渐分散到用户手里,并通过“利息”的方式新增货币,实现对节点的奖励。以太坊是POW跟pos结合。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根据用户持有货币的多少和时间(币龄),发放利息的一个制度。现实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股票,或者是银行存款。如果用户想获得更多的货币,那么就打开客户端,让它保持在线,就能通过获得“利息”获益,同时保证网络的安全。
优点:
节能。不用挖矿,不需要大量耗费电力和能源。更去中心化。首先说,去中心化是相对的。相对于比特币等PoW类型的加密货币,PoS机制的加密货币对计算机硬件基本上没有过高要求,人人可挖矿(获得利息),不用担心算力集中导致中心化的出现(单用户通过购买获得51%的货币量,成本更高),网络更加安全有保障。避免紧缩。PoW机制的加密货币,因为用户丢失等各种原因,可能导致通货紧缩,但是PoS机制的加密货币按一定的年利率新增货币,可以有效避免紧缩出现,保持基本稳定。比特币之后,很多新币采用PoS机制,很多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的老币,也纷纷修改协议,“硬分叉”升级为PoS机制。
缺点:
纯PoS机制的加密货币,只能通过IPO的方式发行,这就导致“少数人”(通常是开发者)获得大量成本极低的加密货币,在利益面前,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大量抛售。PoS机制的加密货币,信用基础不够牢固。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采用PoW+PoS的双重机制,通过PoW挖矿发行加密货币,使用PoS维护网络稳定。或者采用DPoS机制,通过社区选举的方式,增强信任。
三、DPOS:授权股权证明机制
基本原理
无人控制的公司发行股份,产生利润,并将利润分配给股东。实现这一切不需要信任任何人,因为每件事都是被硬编码到软件中的。通俗点讲就是:公司股份制,股东持有这些公司的股份,公司为股东产生回报,无需挖矿。
优点:
能耗更低。DPoS机制将节点数量进一步减少到101个,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整个网络的能耗进一步降低,网络运行成本最低。更加去中心化。目前,对于比特币而言,个人挖矿已经不现实了,比特币的算力都集中在几个大的矿池手里,每个矿池都是中心化的,就像DPoS的一个受托人,因此DPoS机制的加密货币更加去中心化。PoS机制的加密货币(比如未来币),要求用户开着客户端,事实上用户并不会天天开着电脑,因此真正的网络节点是由几个股东保持的,去中心化程度也不能与DPoS机制的加密货币相比。更快的确认速度。每个块的时间为10秒,一笔交易(在得到6-10个确认后)大概1分钟,一个完整的101个块的周期大概仅仅需要16分钟。而比特币(PoW机制)产生一个区块需要10分钟,一笔交易完成(6个区块确认后)需要1个小时。点点币(PoS机制)确认一笔交易大概也需要1小时。
缺点:
投票的积极性并不高。绝大多数持股人(90%+)从未参与投票。这是因为投票需要时间、精力以及技能,而这恰恰是大多数投资者所缺乏的。对于坏节点的处理存在诸多困难。社区选举不能及时有效的阻止一些破坏节点的出现,给网络造成安全隐患。
关于DPOS
现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类似于DPOS的制度.。比如中国的人名代表大会制度,美国的两会制度。
就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每个省市通过选举选择出自己的代表, 然后由这些代表参加人名代表大会, 这样会更有效率, 也能组织起更多的人。
四、PBFT: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
基本原理:
拜占庭共识算法(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PBFT)也是一种常见的共识证明。它与之前两种都不相同,PBFT以计算为基础,也没有代币奖励。由链上所有人参与投票,少于(N-1)/3个节点反对时就获得公示信息的权利。
优点: 算法的可靠性有严格的数学证明,具备(n-1)/3容错性
缺点:当有1/3或以上记账人停止工作后,系统将无法提供服务。
五、POI
基本原理:
PoI(Proof of Importance)重要度证明共识算法引了账户重要程度的概念,使用账户重要性评分来分配记账权的概率。
优点:低能耗,速度快,公 平
缺点:缺少社区共识,账户 重要性≠设备贡献度
六、POP:POP 将 POI和DPOS 的思想结合
基本原理:
这是标准链(CZR)的创新,基于账户参与度的 PoP(ProofofParticipation)算法,POP 将 POI 和DPOS 的思想结合,既能确保对设备的公平性,又拥有社区的共识。
优点:低功耗、速度更快,更加安全,既能确保公平性,又拥有社区的共识。
总结
POW 工作量证明机制,类似于按劳分配。POS 股权证明机制。 持有股票的人,就有对应的权利,持有的越多,权利越大 。DPOS 授权股权证明机制。类似于董事会, 董事会成员数量有限,,由大家选举产生, 被选中的董事会成员可以行使权利。PBFT这是一种基于消息传递的一致性算法,算法经过三个阶段 预准备(pre-prepare)、准备(prepare)和确认(commit)达成一致性,这些阶段可能因为失败而重复进行。POI本质都是POS的变种,就一带而过了。POP是前边所有的几种的升级。
从机制设计上来看. POW 机制更加强调去中心, 更加强调对等.。而DPOS 则是有一个明显的中心, 通过带来部分中心,来得到效率的提升。哪一种机制更好, 有待时间的验证. POW 已经运行快10年, 电力耗费已经非常严重. POP的出现, 有可能让记账这件事情更经济效率, 从而支撑起更多大规模的协作体系。
- (转)区块链共识机制分析——论PoW,PoS,DPos和DAG的优缺点
近期,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社区中的声音越来越大,业界已经开始从技术角度对区块链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作为第一批区块链技术的实现,传统比特币与以太坊在共识机制.存储机制.智能合约机制.跨链通讯机制等领域并没有非 ...
- 区块链共识机制:POW、POS、DPOS、PBFT、POOL
共识机制作为区块链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业务吞吐量.交易速度.不可篡改性.准入门槛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中心记账节点,所以需要全网对账本达成共识.目前有POW.POS.DPOS ...
- 区块链共识机制之工作量证明(POW)
像比特币.以太坊.NXT.Bitshares等这些区块链系统,其本质上是一种加密经济组织,它建立在点对点网络上,是去中心化.无管辖的,由密码学.经济学和社会共识来共同维护.这些加密网络因各种原因有着多 ...
- [转帖][区块链]共识算法(POW,POS,DPOS,PBFT)介绍和心得
[区块链]共识算法(POW,POS,DPOS,PBFT)介绍和心得 置顶 2017-03-12 18:31:19 乐扣老师lekkoliu 阅读数 127953 收藏 更多 分类专栏: 技术管理 区 ...
- 任何国家都无法限制数字货币。为什么呢?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具备一点区块链的基础知识: 区块链使用的大致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a.点对点网络设计 b.加密技术应用 c.分布式算法的实现 d.数据存储技术 e.拜占庭算法 f.权益证明POW,POS,DPOS 原因一: 点对点网络设计 其中点对点的P2P网络是bittorent ,由于是点对点的网络,没有中心化,因此在全球分布式的网
任何国家都无法限制数字货币.为什么呢?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具备一点区块链的基础知识: 区块链使用的大致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a.点对点网络设计 b.加密技术应用 c.分布式算法的实现 d.数据存储技 ...
- 老K漫谈区块链的共识(3)——分布式系统和区块链共识
1. 啥是分布式系统 当我们评价一个新的事物或者介绍一个新的技术的时候,我们不能架空历史和环境,新的事物不可能脱离历史和环境凭空诞生.任何新的事物和新的技术总是或多或少的,与旧的事件以及过去的技术有所 ...
- [区块链] 共识算法之争(PBFT,Raft,PoW,PoS,DPoS,Ripple)
近几天对区块链中几种常见的共识机制(PBFT,Raft,PoW,PoS,DPoS,Ripple)进行了总结.尽量使用简单易懂语言,篇幅较大,想了解的可以只读每个算法介绍中前边的原理.本篇文章主要参考& ...
- 区块链共识算法 PBFT(拜占庭容错)、PAXOS、RAFT简述
共识算法 区块链中最重要的便是共识算法,比特币使用的是POS(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以太币使用的是POS(Proof of Stake,股权证明)使得算理便的不怎么重要了,而今PO ...
- 区块链共识算法|RAFT和PBFT的区别
这里有个很形象的比喻: 一个团队一定会有一个老大和普通成员.对于 raft 算法,共识过程就是:只要老大还没挂,老大说什么,我们(团队普通成员)就做什么,坚决执行.那什么时候重新老大呢?只有当老大挂了 ...
随机推荐
- Linux下jetty报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及Jetty内存配置调优解决方案
Linux下的jetty报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及Jetty内存配置调优解决方案问题linux的jetty下发布程序后再启动jetty服务时 ...
- volatile适用场合
volatile适用场合 要在多线程中安全的适用volatitle变量,必须同时满足: 1.对变量的写入操作不依赖其当前值 不满足:number++.count = count * 5等 ...
- java设计模式---合成模式2
合成模式属于对象的结构模式,有时又叫做"部分--整体"模式.合成模式将对象组织到树结构中,可以用来描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合成模式可以使客户端将单纯元素与复合元素同等看待. 合成模式 ...
- iOS模仿京东商城中的选择地区样式
在ViewController文件中创建添加地址界面: @property(nonatomic,strong)UILabel *selectAreaLabel;//地区显示@property(nona ...
- 安卓手机与ROS通信遥控Gazebo中仿真机器人小车运动(ROS_indigo)
首先,先列出需要用到的一些文件: Gazebo中机器人模型及说明: http://wiki.ros.org/grizzly_simulator https://github.com/g/grizzly ...
- Chapter 3 Protecting the Data(2):分配列级权限
原文出处:http://blog.csdn.net/dba_huangzj/article/details/39577861,专题目录:http://blog.csdn.net/dba_huangzj ...
- spring与mybatis(oracle)整合
今天闲着无聊把项目拆解开,抽出了spring与mybatis部分.做了个demo,希望对初学者有些帮助,另外整个demo是从项目中完整剥离下来的,里面的架构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先是完整的项目图 首先 ...
- Android Studio集成Genymotion
Android Studio集成Genymotion比在Eclipse中集成简单多了.主要以下几个步骤: 1.官网先下载Genymotion:http://www.genymotion.com/,下载 ...
- driver: Linux设备模型之input子系统详解
本节从整体上讲解了输入子系统的框架结构.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认识linux的输入子系统.在陷入代码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本节的知识能够找准方向,明白原理. 本节重点: 输入子系统的框架结构 各层对应内核中的 ...
- 在python中的使用Libsvm
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38964135 LIBSVM是台湾大学林智仁(LinChih-Jen)教授等开发设计的一个简单.易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