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提示:

没有任何类型 TestThread 的外层实例可访问。必须用类型 TestThread 的外层实例(例如,x.new A(),其中 x 是 TestThread 的实例)来限定分配。

public class CarTest {
public class Car{
String engine;
String Wheel;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汽车在奔跑");
}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CarTest obj = new CarTest();
//Car car = obj.new Car();
//或者
Car car = new CarTest().new Car(); car.engine = "奇瑞";
car.run();
}
} 运行测试:
汽车在奔跑

以上是内部类。

内部类是指在一个外部类的内部再定义一个类。类名不需要和文件夹相同。
*内部类可以是静态static的,也可用public,default,protected和private修饰。(而外部顶级类即类名和文件名相同的只能使用public和default)。
 
注意:内部类是一个编译时的概念,一旦编译成功,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两类。对于一个名为outer的外部类和其内部定义的名为inner的内部类。编译完成后出现outer.class和outer$inner.class两类。所以内部类的成员变量/方法名可以和外部类的相同。
1.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就是作为外部类的成员,可以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和方法,即使是private的。同时外部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方法,则需要通过内部类的对象来获取。
      要注意的是,成员内部类不能含有static的变量和方法。因为成员内部类需要先创建了外部类,才能创建它自己的,了解这一点,就可以明白更多事情,在此省略更多的细节了。
      在成员内部类要引用外部类对象时,使用outer.this来表示外部类对象;
      而需要创建内部类对象,可以使用outer.inner  obj = outerobj.new inner();
  1. public class Out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Outer outer = new Outer();
  4. Outer.Inner inner = outer.new Inner();
  5. inner.print("Outer.new");
  6. inner = outer.getInner();
  7. inner.print("Outer.get");
  8. }
  9. // 个人推荐使用getxxx()来获取成员内部类,尤其是该内部类的构造函数无参数时
  10. public Inner getInner() {
  11. return new Inner();
  12. }
  13. public class Inner {
  14. public void print(String str) {
  15. System.out.println(str);
  16. }
  17. }
  18. }
2.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指内部类定义在方法和作用域内。Thinking in Java给了这么两个例子:
定义在方法内:
  1. public class Parcel4 {
  2. public Destination destination(String s) {
  3. class PDestination implements Destination {
  4. private String label;
  5. private PDestination(String whereTo) {
  6. label = whereTo;
  7. }
  8. public String readLabel() {
  9. return label;
  10. }
  11. }
  12. return new PDestination(s);
  13. }
  1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5. Parcel4 p = new Parcel4();
  16. Destination d = p.destination("Tasmania");
  17. }
  18. }
 定义在作用域里:
  1. public class Parcel5 {
  2. private void internalTracking(boolean b) {
  3. if (b) {
  4. class TrackingSlip {
  5. private String id;
  6. TrackingSlip(String s) {
  7. id = s;
  8. }
  9. String getSlip() {
  10. return id;
  11. }
  12. }
  13. TrackingSlip ts = new TrackingSlip("slip");
  14. String s = ts.getSlip();
  15. }
  16. }
  17. public void track() {
  18. internalTracking(true);
  19. }
  2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1. Parcel5 p = new Parcel5();
  22. p.track();
  23. }
  24. }
      局部内部类也像别的类一样进行编译,但只是作用域不同而已,只在该方法或条件的作用域内才能使用,退出这些作用域后无法引用的。
3. 嵌套内部类
       嵌套内部类,就是修饰为static的内部类。声明为static的内部类,不需要内部类对象和外部类对象之间的联系,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引用outer.inner,即不需要创建外部类,也不需要创建内部类。
      嵌套类和普通的内部类还有一个区别:普通内部类不能有static数据和static属性,也不能包含嵌套类,但嵌套类可以。而嵌套类不能声明为private,一般声明为public,方便调用。
4. 匿名内部类
      有时候我为了免去给内部类命名,便倾向于使用匿名内部类,因为它没有名字。例如:
  1. ((Button) findViewById(R.id.start)).setOnClickListener(new Button.OnClickListener() {
  2. @Override
  3.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4. new Thread() {
  5. @Override
  6. public void run() {
  7.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8. }
  9. }.start();
  10. }
  11. });
      匿名内部类是不能加访问修饰符的。要注意的是,new 匿名类,这个类是要先定义的,看下面例子:
  1. public class Out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Outer outer = new Outer();
  4.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5.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6. }
  7.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8. return new Inner() {
  9.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10. public String getName() {
  11. return nameStr;
  12. }
  13. };
  14. }
  15. }
  16. //注释后,编译时提示类Inner找不到
  17. /* interface Inner {
  18. String getName();
  19. } */
同时在这个例子,留意外部类的方法的形参,当所在的方法的形参需要被内部类里面使用时,该形参必须为final。这里可以看到形参name已经定义为final了,而形参city 没有被使用则不用定义为final。为什么要定义为final呢?在网上找到本人比较如同的解释:
 “这是一个编译器设计的问题,如果你了解java的编译原理的话很容易理解。  
首先,内部类被编译的时候会生成一个单独的内部类的.class文件,这个文件并不与外部类在同一class文件中。  
当外部类传的参数被内部类调用时,从java程序的角度来看是直接的调用例如:  
public void dosome(final String a,final int b){  
  class Dosome{public void dosome(){System.out.println(a+b)}};  
  Dosome some=new Dosome();  
  some.dosome();  
}  
从代码来看好像是那个内部类直接调用的a参数和b参数,但是实际上不是,在java编译器编译以后实际的操作代码是  
class Outer$Dosome{  
  public Dosome(final String a,final int b){  
  this.Dosome$a=a;  
  this.Dosome$b=b;  
}  
  public void dosome(){  
  System.out.println(this.Dosome$a+this.Dosome$b);  
}  
}}  
从以上代码看来,内部类并不是直接调用方法传进来的参数,而是内部类将传进来的参数通过自己的构造器备份到了自己的内部,自己内部的方法调用的实际是自己的属性而不是外部类方法的参数。  
这样理解就很容易得出为什么要用final了,因为两者从外表看起来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如果内部类改掉了这些参数的值也不可能影响到原参数,然而这样却失去了参数的一致性,因为从编程人员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同一个东西,如果编程人员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在内部类中改掉参数的值,但是外部调用的时候又发现值其实没有被改掉,这就让人非常的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问题存在,所以编译器设计人员把内部类能够使用的参数设定为必须是final来规避这种莫名其妙错误的存在。”
 (简单理解就是,拷贝引用,为了避免引用值发生改变,例如被外部类的方法修改等,而导致内部类得到的值不一致,于是用final来让该引用不可改变)
 
      因为匿名内部类,没名字,是用默认的构造函数的,无参数的,那如果需要参数呢?则需要该类有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1. public class Out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Outer outer = new Outer();
  4.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5.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6. }
  7.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8. return new Inner(name, city) {
  9.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10. public String getName() {
  11. return nameStr;
  12. }
  13. };
  14. }
  15. }
  16. abstract class Inner {
  17. Inner(String name, String city) {
  18. System.out.println(city);
  19. }
  20. abstract String getName();
  21. }
注意这里的形参city,由于它没有被匿名内部类直接使用,而是被抽象类Inner的构造函数所使用,所以不必定义为final。
 
      而匿名内部类通过实例初始化,可以达到类似构造器的效果:
  1. public class Out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Outer outer = new Outer();
  4.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Inner", "gz");
  5.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Name());
  6. System.out.println(inner.getProvince());
  7. }
  8. public Inner getInner(final String name, final String city) {
  9. return new Inner() {
  10. private String nameStr = name;
  11. private String province;
  12. // 实例初始化
  13. {
  14. if (city.equals("gz")) {
  15. province = "gd";
  16. }else {
  17. province = "";
  18. }
  19. }
  20. public String getName() {
  21. return nameStr;
  22. }
  23. public String getProvince() {
  24. return province;
  25. }
  26. };
  27. }
  28. }
  29. interface Inner {
  30. String getName();
  31. String getProvince();
  32. }
5.内部类的继承
      内部类的继承,是指内部类被继承,普通类 extents 内部类。而这时候代码上要有点特别处理,具体看以下例子:
  1. public class InheritInner extends WithInner.Inner {
  2. // InheritInner() 是不能通过编译的,一定要加上形参
  3. InheritInner(WithInner wi) {
  4. wi.super();
  5. }
  6.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7. WithInner wi = new WithInner();
  8. InheritInner obj = new InheritInner(wi);
  9. }
  10. }
  11. class WithInner {
  12. class Inner {
  13. }
  14. }
可以看到子类的构造函数里面要使用父类的外部类对象.super();而这个对象需要从外面创建并传给形参。
 
至于内部类的重载,感觉Thinking in Java的例子很复杂,在平常应用中应该很少,因为有点难懂,不清晰。而内部类和闭包之间的事情,暂时放下,以后再看。

Java内部类与外部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内部类与外部类的那些事

    昨天去笔试的时候遇到了Java的内部类的创建方式与访问权限的问题,我不懂,没写,故今天起来特意去试验一下,就有了这篇总结性的文章. Java中的内部类又分为非静态内部类(匿名内部类也是非静态的内部类) ...

  2. Java内部类和外部类的通信探索

    1.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和方法 在内部类中,可以无障碍地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和方法. 在下面的实验代码中,可以看到,内部类sl可以访问外部类的私有成员:sz 和 cur. 同时可以访问私有方法:pr ...

  3. java内部类 和外部类的区别

    java 内部类和静态内部类的区别  详细连接https://www.cnblogs.com/aademeng/articles/6192954.html 下面说一说内部类(Inner Class)和 ...

  4. java内部类和外部类

    1.使用static可以声明一个内部类, 可以直接在外部调用 class Outer{ // 定义外部类 private static String info = "hello world& ...

  5. java 内部类与外部类的区别

    最近在看Java相关知识的时候发现Java中同时存在内部类以及非公有类概念,而且这两个类都可以不需要单独的文件编写,可以与其他类共用一个文件.现根据个人总结将两者的异同点总结如下,如有什么不当地方,欢 ...

  6. Java内部类持有外部类的引用详细分析与解决方案

    在Java中内部类的定义与使用一般为成员内部类与匿名内部类,他们的对象都会隐式持有外部类对象的引用,影响外部类对象的回收. GC只会回收没有被引用或者根集不可到达的对象(取决于GC算法),内部类在生命 ...

  7. 从字节码的角度看Java内部类与外部类的互相访问

    Java中non-static内部类为何可以访问外部类的变量?Java中外部类又为何可以访问内部类的private变量?这两个问题困扰过我一段时间,查了一些网上的答案,大多从“闭包”概念入手,理解起来 ...

  8. Java内部类引用外部类中的局部变量为何必须是final问题解析

    今天编写一个多线程程序,发现在方法内定义内部类时,如果内部类调用了方法中的变量,那么该变量必须申明为final类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到应该是生命周期的原因,因为方法内定义的变量是局部变量,离开该方 ...

  9. 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变量必须是final吗,java静态方法中不能引用非静态变量,静态方法中不能创建内部类的实例

    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变量必须是final吗? 如下: package com.java.concurrent; class A { int i = 3; public void shout() { cl ...

随机推荐

  1. memcached实战系列(三)memcached命令使用

    memcached命令的使用,在这里我们最好了解一下命令的含义,对命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使用.这里的命名是常用的crud命令的演示. 1.1.1. memcached命令的格式 标准 ...

  2. 2.6、Android Studio创建可伸缩的图片(9-patch文件)

    Draw 9-patch工具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编辑器,允许你创建可以自动改变大小来适应视图的内容和屏幕的大小. 以下是使用Draw 9-path工具快速创建一个NinePatch图片. 1. 在命令行中 ...

  3. 创建银行API

    DECLARE lc_output VARCHAR2(3000); lc_msg_dummy VARCHAR2(3000); lc_return_status VARCHAR2(3000); lc_m ...

  4. SDL2源代码分析2:窗口(SDL_Window)

    ===================================================== SDL源代码分析系列文章列表: SDL2源代码分析1:初始化(SDL_Init()) SDL ...

  5. 如何在Cocos2D 1.0 中掩饰一个精灵(三)

    大熊猫猪·侯佩原创或翻译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觉得写的不好请告诉我,如果觉得不错请多多支持点赞.谢谢! hopy ;) 尝试编译运行,在你每一次点击屏幕的时候,你将看到我可爱的妻子制作 ...

  6. LTP语法分析

    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50306931 POS词性标注解释 词性标注(Part-of-speech Tagging, POS)是 ...

  7.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64-bit 下Oracle11g的监听配置修改及测试步骤

    测试环境:Oracle Enterprise Linux 64-bit (5.8版本) + Oracle 11g 64位 相关说明: Oracle11g64位软件的安装位置为/u01/app/orac ...

  8. C语言中标识符的作用域、命名空间、链接属性、生命周期、存储类型

    Technorati 标签: C,标识符,作用域,命名空间,链接属性,生命周期,存储类型,scope,name space,linkage,storage durations,lifetime 无论学 ...

  9. Mahout推荐算法之ItemBased

    Mahout推荐之ItemBased 一.   算法原理 (一)    基本原理 如下图评分矩阵所示:行为user,列为item. 图(1) 该算法的原理: 1.  计算Item之间的相似度. 2.  ...

  10. (NO.00003)iOS游戏简单的机器人投射游戏成形记(十四)

    我们首先必须将Level中所有机器人保存在某个数组里,因为该数组会在不同地方被访问,我们将其放在LevelRestrict类中,按道理应该放到GameState类中,这里从简. 打开LevelR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