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log的寻找过程可能的场景如下:

  • instance第一次启动
  • 发生数据库主备切换
  • canal server HA情况下的切换

所以这个过程是能够保证binlog不丢失的关键点。

本文从源码的角度来分析下启动过程中的binlog寻找过程。

一、流程图

下图是根据源码画出的流程图,需要结合源码分析来一起看。

二、源码分析

入口在AbstractEventParser的start()方法中,这个start方法其实是instance的整个启动过程。具体启动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情,请见另一篇文章的分析。这块不再赘述。我们主要看的地方是

// 4. 获取最后的位置信息
EntryPosition position = findStartPosition(erosaConnection);

这一行就是获取binlog的解析位置,也是本文着重要分析的地方。因为我们目前所配置的都是MysqlEventParser,所以我们分析的也是这个类中的相关代码。

protected EntryPosition findStartPosition(ErosaConnection connection) throws IOException {
if (isGTIDMode()) {
// GTID模式下,CanalLogPositionManager里取最后的gtid,没有则取instanc配置中的
LogPosition logPosition = getLogPositionManager().getLatestIndexBy(destination);
if (logPosition != null) {
return logPosition.getPostion();
} if (StringUtils.isNotEmpty(masterPosition.getGtid())) {
return masterPosition;
}
} EntryPosition startPosition = findStartPositionInternal(connection);
if (needTransactionPosition.get()) {
logger.warn("prepare to find last position : {}", startPosition.toString());
Long 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 = findTransactionBeginPosition(connection, startPosition);
if (!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equals(startPosition.getPosition())) {
logger.warn("find new start Transaction Position , old : {} , new : {}",
startPosition.getPosition(),
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
startPosition.setPosition(preTransactionStartPosition);
}
needTransactionPosition.compareAndSet(true, false);
}
return startPosition;
}

2.1 GTID模式

我们目前的数据库架构一般都是M-S,所以binlog的位点很可能不一致,这就需要开启数据库GTID模式(通过在instance.properties中配置canal.instance.gtidon=true即可开启),这是一个全局的事务ID,能够防止主从位点不一致的情况下,找不到位点的问题。目前这块是从CanalLogPositionManager中取最后的GTID。default-instance.xml中,使用的CanalLogPositionManager是FailbackLogPositionManager,一个两级的位点管理器,XML配置如下:

<!-- 解析位点记录 -->
<property name="logPositionManager">
<bean class="com.alibaba.otter.canal.parse.index.FailbackLogPositionManager">
<constructor-arg>
<bean class="com.alibaba.otter.canal.parse.index.MemoryLogPositionManager" />
</constructor-arg>
<constructor-arg>
<bean class="com.alibaba.otter.canal.parse.index.MetaLogPositionManager">
<constructor-arg ref="metaManager"/>
</bean>
</constructor-arg>
</bean>
</property>

一级是放到本地缓存中,第二级直接打了个info日志,有点弱,其实考虑的情况是性能,另一个考虑可能是因为DB的主从切换,并不会导致instance挂掉,内存中还是存储了之前DB的一些解析位点信息。其实都没有放到zk中,不利于做HA,所以这块目前还不是很完善,真正要使用GTID的话,需要对CanalLogPositionManager进行修改。目前已经提供了其他的一些实现,包括定时刷新到zk中等等。

如果CanalLogPositionManager中没有存储的话,也可以在instance.properties里面指定位点和GTID信息,也能从binlog中获取。

2.2 非GTID模式

如果canal没有开启GTID模式,那么我们就需要走一个binlog的寻找过程。

EntryPosition startPosition = findStartPositionInternal(connection);

这个方法是个冗长的方法,里面的判断逻辑就是上面的流程图,我们来梳理一下。

首先还是从CanalLogPositionManager中获取,也就是基本上从内存中获取LogPosition。

LogPosition logPosition = logPositionManager.getLatestIndexBy(destination);

2.2.1 内存中不存在LogPosition

2.2.1.1

首先判断配置文件中的主库信息是否与当前的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的地址一致,如果一致,如果一致,那么直接取properties文件中的master的位点信息。

2.2.1.2

如果主库不一致,那么判断从库standby的connection地址,如果是从库,那么直接取从库的位点信息。

我们可以在xml配置中看到properties的一些信息。

<!-- 解析起始位点 -->
<property name="masterPosition">
<bean class="com.alibaba.otter.canal.protocol.position.EntryPosition">
<property name="journalName" value="${canal.instance.master.journal.name}" />
<property name="position" value="${canal.instance.master.position}" />
<property name="timestamp" value="${canal.instance.master.timestamp}" />
<property name="gtid" value="${canal.instance.master.gtid}" />
</bean>
</property>
<property name="standbyPosition">
<bean class="com.alibaba.otter.canal.protocol.position.EntryPosition">
<property name="journalName" value="${canal.instance.standby.journal.name}" />
<property name="position" value="${canal.instance.standby.position}" />
<property name="timestamp" value="${canal.instance.standby.timestamp}" />
<property name="gtid" value="${canal.instance.standby.gtid}" />
</bean>
</property>

2.2.1.3

如果内存中没有,配置文件中也没有,那么系统默认从当前时间开始消费。

entryPosition = findEndPositionWithMasterIdAndTimestamp(mysqlConnection); // 默认从当前最后一个位置进行消费

protected EntryPosition findEndPositionWithMasterIdAndTimestamp(My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
MysqlConnection mysqlConnection = (MysqlConnection) connection;
final EntryPosition endPosition = findEndPosition(mysqlConnection);//获取当前最新的位点信息
if (tableMetaTSDB != null) {
long start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turn findAsPerTimestampInSpecificLogFile(mysqlConnection,
startTimestamp,
endPosition,
endPosition.getJournalName(),
true);
} else {
return endPosition;
}
}

这里的findEndPosition()方法,其实就是执行了一个Mysql命令:

show master status

返回的内容中,包含binlog文件信息和位点position,甚至包括GTID信息。

找到了最新的binlog位点信息后,根据当前时间戳和binlog的时间戳等信息,去服务器上面寻找binlog。其实逻辑基本上都在findAsPerTimestampInSpecificLogFile()中,这个方法是根据时间戳去寻找,离时间戳最近(小于时间戳)的一个事务起始位置。由于这块的代码比较长,所以我们只做分析,不做代码粘贴,具体的代码在MysqlEventParser这个类中。整个寻找的过程如下:

先看一下这个seek的过程,见代码注释:

/**
* 加速主备切换时的查找速度,做一些特殊优化,比如只解析事务头或者尾
*/
public void seek(String binlogfilename, Long binlogPosition, SinkFunction func) throws IOException {
updateSettings();//在mysql中执行一些dump之前的命令 sendBinlogDump(binlogfilename, binlogPosition);//指定位点和binlog文件,发送dump命令,COM_BINLOG_DUMP
DirectLogFetcher fetcher = new DirectLogFetcher(connector.getReceiveBufferSize());
fetcher.start(connector.getChannel());//开始获取
LogDecoder decoder = new LogDecoder();
decoder.handle(LogEvent.ROTATE_EVENT);
decoder.handle(LogEvent.FORMAT_DESCRIPTION_EVENT);
decoder.handle(LogEvent.QUERY_EVENT);
decoder.handle(LogEvent.XID_EVENT);
LogContext context = new LogContext();
while (fetcher.fetch()) {//遍历获取
LogEvent event = null;
event = decoder.decode(fetcher, context);//解析为event if (event == null) {
throw new CanalParseException("parse failed");
} if (!func.sink(event)) {//调用SinkFunction.sink()过滤
break;
}
}
}

下面我们看下数据过滤这块:

  • 起始位置为4,也就是跳过一个魔法值,具体可以看binlog的结构说明
  • 之后就是一个过滤的过程
    • 首先把事件event解析一个entry,这个entry使用的是消息模型EntryProtocol.proto
    • 首先判断当前事件是否为事务开始或者结束的位置,如果是,判断事件的时间,如果在我们需要的时间之后,直接过滤这条entry
    • 如果当前entry的binlog文件名和最新的binlog文件名相同,并且最新的位点小于entry的位点,那么直接过滤
    • 如果当前entry的类型表示的是事务开始或者事务结束,那么直接取当前entry的位点信息,利用当前entry构建位点信息,也就是找到了我们需要的事务起点。

2.2.1.4

如果binlog文件名为空,首先判断时间戳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直接按照时间戳去取,否则默认从当前最后一个位置进行消费。

// 如果没有指定binlogName,尝试按照timestamp进行查找
if (entryPosition.getTimestamp() != null && entryPosition.getTimestamp() > 0L) {
logger.warn("prepare to find start position {}:{}:{}",
new Object[] { "", "", entryPosition.getTimestamp() });
return findByStartTimeStamp(mysqlConnection, entryPosition.getTimestamp());
} else {
logger.warn("prepare to find start position just show master status");
return findEndPositionWithMasterIdAndTimestamp(mysqlConnection); // 默认从当前最后一个位置进行消费
}

这块我们看下findByStartTimestamp()这个方法,也就是只根据时间来查找binlog。这块的逻辑是这样的:

  • 首先获取最新和最老的binlog文件
  • 从最新的binlog中,根据时间去找,调用的方法也是findAsPerTimestampInSpecificLogFile()
  • 如果已经从最新的到最老的binlog文件中找遍了,没找到,说明根本没有对应时间的binlog
  • 否则不断的遍历binlog文件,因为binlog文件名的后缀都是连续的,所以可以很快的寻找

2.2.1.5

binlog文件名不为空,首先判断是否有位点信息,如果有的话,直接根据当前内存中存储的位点和文件信息去Mysql获取。

否则,根据当前内存中管理的时间戳去获取,根据时间戳和binlog文件名去获取位点。当然,如果时间戳也不存在,直接从binlog文件名的文件开头去获取binlog。

2.2.2 内存中存在历史成功记录

2.2.2.1 内存中的位点信息对应的数据库ip和当前连接的ip一致

如果dump错误的次数超过了一定的阈值,默认是2次,也就是连续几次定位失败,有几种情况:

  • binlog位点被删除
  • vip模式的mysql,发生了主备切换

这种需要进行一次判断,判断内容:

 boolean case2 = (standbyInfo == null || standbyInfo.getAddress() == null)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ServerId() != null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ServerId().equals(findServerId(mysqlConnection));

判断几个,第一个配置文件中的standby为空,第二个内存中的logPosition存在数据库ip,第三个内存中的logPosition的数据库ip和当前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的数据库ip不一致。

满足这三个条件,说明发生了vip的主备切换,此时需要把logPosition中的时间戳向前推一个回退时间,默认60s,然后根据新的时间戳去找binlog文件和位点信息。

if (case2) {
long timestamp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Timestamp();
long newStartTimestamp = timestamp - fallbackIntervalInSeconds * 1000;
logger.warn("prepare to find start position by last position {}:{}:{}", new Object[] { "", "",
logPosition.getPostion().getTimestamp() });
EntryPosition findPosition = findByStartTimeStamp(mysqlConnection, newStartTimestamp);
// 重新置为一下
dumpErrorCount = 0;
return findPosition;
}

2.2.2.2 不一致的情况

说明发生了主从切换,这种情况下,直接把logPosition中的时间回退60s,然后根据回退后的时间去binlog中寻找,然后返回。

【源码分析】Canal之Binlog的寻找过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pring AOP 源码分析 - 拦截器链的执行过程

    1.简介 本篇文章是 AOP 源码分析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文章,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我分别介绍了 Spring AOP 是如何为目标 bean 筛选合适的通知器,以及如何创建代理对象的过程.现在我们的得 ...

  2. Spring IOC 容器源码分析 - 创建单例 bean 的过程

    1. 简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比较详细的分析了获取 bean 的方法,也就是getBean(String)的实现逻辑.对于已实例化好的单例 bean,getBean(String) 方法并不会再一次去 ...

  3. [源码分析] 消息队列 Kombu 之 启动过程

    [源码分析] 消息队列 Kombu 之 启动过程 0x00 摘要 本系列我们介绍消息队列 Kombu.Kombu 的定位是一个兼容 AMQP 协议的消息队列抽象.通过本文,大家可以了解 Kombu 是 ...

  4. 【Canal源码分析】Sink及Store工作过程

    一.序列图 二.源码分析 2.1 Sink Sink阶段所做的事情,就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binlog数据进行一定的过滤.我们之前跟踪过parser过程的代码,发现在parser完成后,会把数据放到一 ...

  5. 【Netty源码分析】客户端connect服务端过程

    上一篇博客[Netty源码分析]Netty服务端bind端口过程 我们介绍了服务端绑定端口的过程,这一篇博客我们介绍一下客户端连接服务端的过程. ChannelFuture future = boos ...

  6. Tomcat源码分析 (八)----- HTTP请求处理过程(一)

    终于进行到Connector的分析阶段了,这也是Tomcat里面最复杂的一块功能了.Connector中文名为连接器,既然是连接器,它肯定会连接某些东西,连接些什么呢? Connector用于接受请求 ...

  7. 精尽Spring Boot源码分析 - SpringApplication 启动类的启动过程

    该系列文章是笔者在学习 Spring Boot 过程中总结下来的,里面涉及到相关源码,可能对读者不太友好,请结合我的源码注释 Spring Boot 源码分析 GitHub 地址 进行阅读 Sprin ...

  8. 【SpringBoot源码分析】-Bean的加载过程

    -- 以下内容均基于2.1.8.RELEASE版本 在<SpringBoot启动过程的分析>系列文章中简要的对SpringBoot整体的启动流程作了梳理,但并未针对诸多细节进行分析.前面的 ...

  9. Spark源码分析(一)-Standalone启动过程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tovin/p/3858065.html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spark,现开始对spark源码进行分析,本系列文章以spark ...

随机推荐

  1. SpringBoot2.0之二 新建RESTfull风格项目

    1.新建一个Maven项目(具体方法可以参照 SpringBoot之一) 2.先建一个User类 package com.somta.springboot.pojo; public class Use ...

  2. Python可视化TVTK库初使用

    本周学习了初步的TVTK库的安装及使用方法,第一次通过tvtk.CubeSource方法建立了一个长方体对象.对TVTK的接触有了新的体会. 首先,在网上下载了以下五个库并按顺序通过pip指令在cmd ...

  3. Oracle表空间和表的常用操作指令

    查看端口号指令 netstat –a 设置: set pagesize 100; //设置每页显示的行数set linesize 200; //设置每页显示的字符数 空格也算col 列名A for a ...

  4. 全局程序集缓存GAC

    GAC中的所有的Assembly都会存放在系统目录"%winroot%\assembly下面.放在系统目录下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让系统管理员通过用户权限来控制Assembly的访问. 目录:C: ...

  5. eclipse web开发Server配置

    用 Tomcat 和 Eclipse 开发 Web 应用程序: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opensource/os-eclipse-tomcat/ Ec ...

  6. jvm垃圾回收(三)

    一.分代思想(年轻代.老年代.永久代): 1.一个新人(new对象)会优先在伊甸园(Eden区)出生,当伊甸园(Eden区)人口达到最大容量时,JVM会派MinorGC去看看哪些人还有价值 2.伊甸园 ...

  7. 通过终端使用ssh-keygen免密码登录远程服务器

    使用终端ssh登录远程Linux服务器,每次不输入如密码 原理:使用keygen认证,实现免密码验证即可登录服务器. Linux(包括Mac OS): $ ssh-keygen /*生成密钥*/ $ ...

  8. 新导入的eclipse项目报错,找不到java包,找不到web.xml文件报错。

    新导入的项目可能会出现报错,特别是web项目.我这里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1.右击项目,选择“属性” 2.选择 Resource->java build path->libraries 图中 ...

  9. angular2项目如何使用sass

    angular/cli支持使用sass 新建工程: 如果是新建一个angular工程采用sass: ng new My_New_Project --style=sass 这样所有样式的地方都将采用sa ...

  10. 架构之微服务设计(Nginx + Upsync)

    Upsync,微博开源基于Nginx容器动态流量管理方案 . Nginx 以其超高的性能与稳定性,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使用,微博的七层就大量使用了 Nginx .结合 Nginx 的健康检查模块,以及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