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常用排序算法
在排序过程中,全部记录存放在内存,则称为内排序,如果排序过程中需要使用外存,则称为外排序。
一般来说外排序分为两个步骤:预处理和合并排序。首先,根据可用内存的大小,将外存上含有n个纪录的文件分成若干长度为t的子文件(或段);其次,利用内部排序的方法,对每个子文件的t个纪录进行内部排序。这些经过排序的子文件(段)通常称为顺串(run),顺串生成后即将其写入外存。这样在外存上就得到了m个顺串(m=[n/t])。最后,对这些顺串进行归并,使顺串的长度逐渐增大,直到所有的待排序的几率成为一个顺串为止。
内排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2)、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
(3)、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外排序可以分为一下几类(既使用内部存储也使用外部存储,内存不够时建议使用):
(4)、归并排序
(5)、基数排序
稳定性:就是能保证排序前两个相等的数据其在序列中的先后位置顺序与排序后它们两个先后位置顺序相同。再简单具体一点,如果A i == A j,Ai 原来在 Aj 位置前,排序后 Ai 仍然是在 Aj 位置前。
不稳定: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不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稳定: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都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冒泡排序。
在数据规模较小时(9W内),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差不多。当数据较大时,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代价最高。性能为O(n^2)的算法基本上是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基 本上都是稳定的。
O(nlogn):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
其中,快排是最好的, 其次是归并和希尔,堆排序在数据量很大时效果明显。
一、插入排序
•思想:每步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顺序码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序的字序列的合适位置,直到全部插入排序完为止。
•关键问题:在前面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中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
•方法:
–直接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private static void directInsertSort(int[] array) {
for(int i=0;i<array.length;i++){
for(int j=0;j<i;j++){
if(array[i]<array[j]){
int temp=array[i];
System.arraycopy(array,j,array,j+1,i-j);
array[j]=temp;
}
}
}
}
2.折半插入排序(二分法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binary insertion sort)是对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改进,由于排序算法过程中,就是不断的依次将元素插入前面已排好序的序列中。由于前半部分为已排好序的数列,这样我们不用按顺序依次寻找插入点,可以采用折半查找的方法来加快寻找插入点的速度。
private static void binaryInsertSort(int[] array) {
for(int i=1;i<array.length;i++){
int tempData=array[i];
int low=0;
int high=i-1;
while(low<=high){
int middle=(low+high)/2;
if(array[middle]<tempData)
low=middle+1;
else
high=middle-1;
}
System.arraycopy(array,low,array,low+1,i-low);
array[low]=tempData;
}
}
3.希尔排序
图例:
/**
* shell排序算法
* 增量h=(h*3)+1; 这个增量公式是由Knuth给出的
* 如果不是很了解的话请百度一下吧
* @param array
*/
private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rray) {
//首先根据数组的长度确定增量的最大值
int h=1;
// 按h * 3 + 1得到增量序列的最大值
while(h <= array.length / 3)
h = h * 3 + 1;
//进行增量查找和排序
while(h>=1){
for(int i=h;i<array.length;i++){
for(int j=i;j >= h && array[j] < array[j-h];j -= h){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h];
array[j-h] = temp;
}
}
h = h/3;
}
}
二、选择排序
1.直接选择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directSelectionSort(int[] array){
for(int i=0;i<array.length-1;i++){
for(int j=i+1;j<array.length;j++){
if(array[i]>array[j]){
int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emp;
}
}
}
}
2.堆排序
初始时把要排序的数的序列看作是一棵顺序存储的二叉树,调整它们的存储序,使之成为一个 堆,这时堆的根节点的数最大。然后将根节点与堆的最后一个节点交换。然后对前面(n-1)个数重新调整使之成为堆。依此类推,直到只有两个节点的堆,并对 它们作交换,最后得到有n个节点的有序序列。堆排序也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堆排序优于简单选择排序的原因:直接选择排序中,为了从R[1..n]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必须进行n-1次比较,然后在R[2..n]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又需要做n-2次比较。事实上,后面的n-2次比较中,有许多比较可能在前面的n-1次比较中已经做过,但由于前一趟排序时未保留这些比较结果,所以后一趟排序时又重复执行了这些比较操作。堆排序可通过树形结构保存部分比较结果,可减少比较次数。堆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堆序的平均性能较接近于最坏性能。由于建初始堆所需的比较次数较多,所以堆排序不适宜于记录数较少的文件。
public static void buildMInHeap(int[] array){
for(int i=array.length-1;i>0;i--){
for(int j=(i-1)/2;j>=0;j--){
//i是奇数,存在一个节点只有一个叶子节点
if((2*j+1==i)&&(i%2!=0)){
if(array[j]<array[2*j+1])
swap(array,j,2*j+1);
}else{
if(array[j]<array[2*j+1])
swap(array,j,2*j+1);
if(array[j]<array[2*j+2])
swap(array,j,2*j+2);
}
}
swap(array,0,i);
}
}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int[] array,int i,int j){
int temp=array[i];
array[i]=array[j];
array[j]=temp;
}
三、交换排序
1.冒泡排序
关键代码:
public static int[] bubbleSort(int[] array){
if(array == null)
return array;
int len = array.length;
for(int i = len - 1; i > 0; i--){
for(int j = 0; j < i; j++){
if(array[j] > array[j + 1]){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
2.快速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ay,int start,int end) {
if(start==end)
return;
int i=start+1;
int j=end;
while(i<j){
for(;array[i]<array[start]&&i<j;i++);
for(;array[j]>array[start]&&j>i;j--);
swap(array,i,j);
}
if(array[i]<array[start])
swap(array,i,start);
quickSort(array,start,i-1);
quickSort(array,i,end);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ay, int i, int j){
int temp = array[i];
array[i] = array[j];
array[j] = temp;
}
分析:
快速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当n较大时使用快排比较好,当序列基本有序时用快排反而不好。
四、归并排序
图例:
private static void sort(int[] array,int low,int high) {
if(low < high){
int middle=(low + high)/2;
//递归处理相关的合并事项
sort(array,low,middle);
sort(array,middle+1,high);
merge(array,low,middle,high);
}
}
private static void merge(int[] array, int low, int middle, int high) {
//创建一个临时数组用来存储合并后的数据
int[] temp=new int[array.length];
int i = low;
int j = middle+1;
int k = low;
while(i <= middle && j <= high){
if(array[i]<array[j])
temp[k++]=array[i++];
else
temp[k++]=array[j++];
}
//处理剩余未合并的部分
while(i <= middle)
temp[k++]=array[i++];
while(j <= high)
temp[k++]=array[j++];
//将临时数组中的内容存储到原数组中
while(low <= high)
array[low]=temp[low++];
}
归并排序是稳定的排序方法。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速度仅次于快速排序,为稳定排序算法,一般用于对总体无序,但是各子项相对有序的数列。
五、基数排序
public static int[] radixSort(int[] array){
//找到最大数,确定要排序几趟
int max = 0;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if(max<array[i])
max = array[i];
}
//判断位数
int times = 0;
while(max>0){
max = max/10;
times++;
}
//建立十个队列
List<ArrayList<Integer>> alist = new ArrayList<ArrayList<Integer>>();
for (int i = 0; i < 10; i++){
ArrayList<Integer> queue = new ArrayList<Integer>();
alist.add(queue);
}
//进行times次分配和收集
for (int i = 0; i < times; i++){
//分配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 j++){
int x = array[j]%(int)Math.pow(10, i+1)/(int)Math.pow(10, i);
alist.get(x).add(array[j]);
}
//收集
int count = 0;
for (int j = 0; j < 10; j++){
ArrayList<Integer> queue = alist.get(j);
while(queue.size()>0){
array[count++] = queue.remove(0);
}
}
}
return array;
}
基数排序是稳定的排序算法。
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d(n+r)),d为位数,r为基数。
总结:工作中基本用不到但是面试常面考试常考的算法题整理。考前面前临时突击。
Java常用排序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常用排序算法+程序员必须掌握的8大排序算法+二分法查找法
Java 常用排序算法/程序员必须掌握的 8大排序算法 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转载而来,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分类: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2)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3)选择排 ...
- Java 常用排序算法/程序员必须掌握的 8大排序算法
Java 常用排序算法/程序员必须掌握的 8大排序算法 分类: 1)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2)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3)选择排序(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 4)归并排序 5)分配 ...
- Java常用排序算法及性能测试集合
测试报告: Array length: 20000 bubbleSort : 573 ms bubbleSortAdvanced : 596 ms bubbleSortAdvanced2 : 583 ...
- <转>Java 常用排序算法小记
排序算法很多地方都会用到,近期又重新看了一遍算法,并自己简单地实现了一遍,特此记录下来,为以后复习留点材料. 废话不多说,下面逐一看看经典的排序算法: 1.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遍历数组的过 ...
- Java常用排序算法+程序员必须掌握的8大排序算法
概述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 我们这里说说八大排序就是内部排序. 当n较大, ...
- [转]Java 常用排序算法/程序员必须掌握的 8大排序算法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qqzy168/archive/2013/08/03/3219201.html 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转载而来,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分类: 1)插 ...
- Java 常用排序算法实现--快速排序、插入排序、选择、冒泡
public class ArrayOperation { //二分查找算法 public static int branchSearch(int[] array, int searc ...
- 我们一起来排序——使用Java语言优雅地实现常用排序算法
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同桌伙伴,上学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Offer拿.笑从双脸生. 排序算法--最基础的算法,互 ...
- 常用排序算法的总结以及编码(Java实现)
常用排序算法的总结以及编码(Java实现) 本篇主要是总结了常用算法的思路以及相应的编码实现,供复习的时候使用.如果需要深入进行学习,可以使用以下两个网站: GeeksForGeeks网站用于学习相应 ...
随机推荐
- restful架构风格设计准则(六)版本管理
读书笔记,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loveis715/p/4669091.html,感谢作者! 版本管理 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一个REST系统为资源所抽象出的URI实际上 ...
- Angular 学习笔记 (路由外传 - RouteReuseStrategy)
refer : https://github.com/angular/angular/issues/10929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1280471 ...
- 115 个 Java 面试题和答案——终极(上)
目录 面向对象编程(OOP)常见的 Java 问题Java 线程Java 集合类垃圾收集器 面向对象编程(OOP) Java 是一个支持并发.基于类和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下面列出了面向对象软件开 ...
- Python之面向对象二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 继承 继承是一种创建新类的方式,在python中,新建的类可以继承一个或多个父类,父类又可称为基类或超类,新建的类称为派生类或子类 python中类的继承分为:单继承和多继承 c ...
- nginx反向代理二级域名注意事项
摘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nginx实现多域名和多站点的绑定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您也可以只看本文的标题或红色标注部分.☺ 1.应用场景 我们经常会遇到在同一台服务器建立多个Web站点的情况,普遍的做法是为 ...
- MongoDB系列五(地理空间索引与查询).
一.经纬度表示方式 MongoDB 中对经纬度的存储有着自己的一套规范(主要是为了可以在该字段上建立地理空间索引).包括两种方式,分别是 Legacy Coordinate Pairs (这个词实在不 ...
- [论文阅读] 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传说中的AlexNet)
这篇文章使用的AlexNet网络,在2012年的ImageNet(ILSVRC-2012)竞赛中获得第一名,top-5的测试误差为15.3%,相比于第二名26.2%的误差降低了不少. 本文的创新点: ...
- 如何用elementui去实现图片上传和表单提交,用axios的post方法
下面是在vue搭建的脚手架项目中的组件component文件夹下面的upload.vue文件中的内容 <!--这个组件主要用来研究upload这个elementui的上传插件组件--> & ...
- MIT许可证
MIT许可证(The MIT License)是许多软件授权条款中,被广泛使用的其中一种.与其他常见的软件授权条款(如GPL.LGPL.BSD)相比,MIT是相对宽松的软件授权条款. MIT 许可证几 ...
- WebGL之通过外部传入a_PontSize值改变点着色器vshader内置变量gl_PointSize的值
最近分配到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优化需求.通过地图上设置工具来改变地图上显示的点的大小和透明度.无非过程就是从控件面板获取到用户设置的值保存到数据库中.然后地图上画点的时候取出设置的值渲染出点即可.前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