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进程——生产者消费者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介绍
为什么要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指的是生产数据的任务,消费者指的是处理数据的任务,在并发编程中,如果生产者处理速度很快,而消费者处理速度很慢,那么生产者就必须等待消费者处理完,才能继续生产数据。
同样的道理,如果消费者的处理能力大于生产者,那么消费者就必须等待生产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引入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
什么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通过一个容器来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强耦合问题。生产者和消费者彼此之间不直接通讯,而通过阻塞队列来进行通讯,所以生产者生产完数据之后不用等待消费者处理,直接扔给阻塞队列,
消费者不找生产者要数据,而是直接从阻塞队列里取,阻塞队列就相当于一个缓冲区,平衡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处理能力。
这个阻塞队列就是用来给生产者和消费者解耦的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实现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Queue
import time def producer(q,name,food):
"""
生产者
:param q: 队列
:param name:
:param food:
:return:
"""
for i in range(3):
res = '%s,%s' %(food,i)
time.sleep(1) # 生产food得有个过程,就先让睡一会
print('生产者[%s] 生产了 [%s]' % (name, res))
q.put(res) def consumer(q,name):
while True:
res = q.get()
if res is None:break
time.sleep(1)
print('消费者[%s]吃了[%s]' % (name,res)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容器
q=Queue()
p = Process(target=producer,args=(q,'egon','包子'))
c = Process(target=consumer,args=(q,'alex',)) p.start()
c.start() ----------------输出
生产者[egon] 生产了 [包子,0]
生产者[egon] 生产了 [包子,1]
消费者[alex]吃了[包子,0]
消费者[alex]吃了[包子,1]
生产者[egon] 生产了 [包子,2]
消费者[alex]吃了[包子,2]
此时的问题是主进程永远不会结束,原因是:生产者p在生产完后就结束了,但是消费者c在取空了q之后,则一直处于死循环中且卡在q.get()这一步。
解决方式无非是让生产者在生产完毕后,往队列中再发一个结束信号,这样消费者在接收到结束信号后就可以break出死循环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Queue
import time def producer(q,name,food):
"""
生产者
:param q: 队列
:param name:
:param food:
:return:
"""
for i in range(3):
res = '%s,%s' %(food,i)
time.sleep(1) # 生产food得有个过程,就先让睡一会
print('生产者[%s] 生产了 [%s]' % (name, res))
q.put(res) def consumer(q,name):
while True:
res = q.get()
if res is None:break
time.sleep(2)
print('消费者[%s]吃了[%s]' % (name,res)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容器
q=Queue()
# 生产者
p1 = Process(target=producer, args=(q, 'egon1', '包子'))
p2 = Process(target=producer,args=(q,'egon2','饺子'))
p3 = Process(target=producer,args=(q,'egon3','玉米')) # 消费者
c1 = Process(target=consumer,args=(q,'alex1',))
c2 = Process(target=consumer, args=(q, 'alex2',)) pl = [p1,p2,p3]
cl = [c1,c2]
for p in pl:
p.start() for c in cl:
c.start() for p in pl:
p.join() # 等待生产者生产完毕后,发送信号None,消费者在接收到结束信号后就可以break出死循环 for c in cl: # 有2个消费者,发送2个结束信号
q.put(None) -------------输出
生产者[egon1] 生产了 [包子,0]
生产者[egon2] 生产了 [饺子,0]
生产者[egon3] 生产了 [玉米,0]
生产者[egon1] 生产了 [包子,1]
生产者[egon2] 生产了 [饺子,1]
生产者[egon3] 生产了 [玉米,1]
消费者[alex1]吃了[包子,0]
生产者[egon1] 生产了 [包子,2]
生产者[egon2] 生产了 [饺子,2]
消费者[alex2]吃了[饺子,0]
生产者[egon3] 生产了 [玉米,2]
消费者[alex1]吃了[玉米,0]
消费者[alex2]吃了[包子,1]
消费者[alex1]吃了[饺子,1]
消费者[alex2]吃了[玉米,1]
消费者[alex1]吃了[包子,2]
消费者[alex2]吃了[饺子,2]
消费者[alex1]吃了[玉米,2]
带有bug的解决方式:请注意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Queue
import time def producer(q,name,food):
"""
生产者
:param q: 队列
:param name:
:param food:
:return:
"""
for i in range(2):
res = '%s,%s' %(food,i)
time.sleep(1) # 生产food得有个过程,就先让睡一会
print('生产者[%s] 生产了 [%s]' % (name, res))
q.put(res)
q.put(None)
# 在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中会产生bug,比如3个生产者,2个消费者,会出现消费者少消费,
# 因为生产者1发送None信号后,可能其他生产者还没有生产完数据,但是消费者收到None信号后会提前结束
def consumer(q,name):
while True:
res = q.get()
if res is None:break
time.sleep(2)
print('消费者[%s]吃了[%s]' % (name,res) )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容器
q=Queue()
# 生产者
p1 = Process(target=producer, args=(q, 'egon1', '包子'))
p2 = Process(target=producer,args=(q,'egon2','饺子'))
p3 = Process(target=producer,args=(q,'egon3','玉米')) # 消费者
c1 = Process(target=consumer,args=(q,'alex1',))
c2 = Process(target=consumer, args=(q, 'alex2',)) pl = [p1,p2,p3]
cl = [c1,c2]
for p in pl:
p.start() for c in cl:
c.start() ------输出---------------
生产者[egon3] 生产了 [玉米,0]
生产者[egon1] 生产了 [包子,0]
生产者[egon2] 生产了 [饺子,0]
生产者[egon3] 生产了 [玉米,1]
生产者[egon1] 生产了 [包子,1]
生产者[egon2] 生产了 [饺子,1] 消费者[alex1]吃了[玉米,0]
消费者[alex2]吃了[包子,0]
消费者[alex1]吃了[饺子,0]
消费者[alex2]吃了[玉米,1]
消费者[alex2]吃了[包子,1]
# [饺子,1]没有吃完,因为之前egon3和egon1已经发送了两个None信号了,两个消费收到None后就结束了消费了
JoinableQueue使用
就像是一个Queue对象,但队列允许项目的使用者通知生成者项目已经被成功处理。通知进程是使用共享的信号和条件变量来实现的。
参数介绍
maxsize是队列中允许最大项数,省略则无大小限制。
方法介绍
JoinableQueue的实例p除了与Queue对象相同的方法之外还具有:
q.task_done():使用者使用此方法发出信号,表示q.get()的返回项目已经被处理。如果调用此方法的次数大于从队列中删除项目的数量,将引发ValueError异常
q.join():生产者调用此方法进行阻塞,直到队列中所有的项目均被处理。阻塞将持续到队列中的每个项目均调用q.task_done()方法为止
基于JoinableQueue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JoinableQueue
import time def producer(q,name,food):
"""
生产者
:param q: 队列
:param name:
:param food:
:return:
"""
for i in range(2):
res = '%s,%s' %(food,i)
time.sleep(1) # 生产food得有个过程,就先让睡一会
print('生产者[%s] 生产了 [%s]' % (name, res))
q.put(res)
q.join() # 等到消费者把自己放入队列中的所有的数据都取走之后,生产者才结束 def consumer(q,name):
while True:
res = q.get()
if res is None:break
time.sleep(2)
print('消费者[%s]吃了[%s]' % (name,res) )
q.task_done() # 发送信号给q.join(),说明已经从队列中取走一个数据并处理完毕了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容器
q=JoinableQueue()
# 生产者
p1 = Process(target=producer, args=(q, 'egon1', '包子'))
p2 = Process(target=producer,args=(q,'egon2','饺子'))
p3 = Process(target=producer,args=(q,'egon3','玉米')) # 消费者
c1 = Process(target=consumer,args=(q,'alex1',))
c2 = Process(target=consumer, args=(q, 'alex2',)) pl = [p1,p2,p3]
cl = [c1,c2]
for p in pl:
p.start() for c in cl:
c.daemon = True # 设置守护进程,主进程结束后,守护进程跟着结束
c.start() for p in pl:
p.join()
# 1、主进程等生产者p1、p2、p3结束
# 2、而p1、p2、p3是在消费者把所有数据都取干净之后才会结束
# 3、所以一旦p1、p2、p3结束了,证明消费者也没必要存在了,应该随着主进程一块死掉,因而需要将生产者们设置成守护进程
print('主进程结束') --------输出
生产者[egon1] 生产了 [包子,0]
生产者[egon3] 生产了 [玉米,0]
生产者[egon2] 生产了 [饺子,0]
生产者[egon1] 生产了 [包子,1]
生产者[egon3] 生产了 [玉米,1]
生产者[egon2] 生产了 [饺子,1] 消费者[alex1]吃了[包子,0]
消费者[alex2]吃了[玉米,0]
消费者[alex1]吃了[饺子,0]
消费者[alex2]吃了[包子,1]
消费者[alex1]吃了[玉米,1]
消费者[alex2]吃了[饺子,1] 主进程结束
python进程——生产者消费者的更多相关文章
- 利用multiprocessing.managers开发跨进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研究了下multiprocessing.managers,略有收获,随笔一篇: 核心思路是构造一个manager进程,这个进程可以通过unix socket或tcp socket与其它进程通信:因为利 ...
- 使用Python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之前用C++写过一篇生产者消费者的实现. 生产者和消费者主要是处理互斥和同步的问题: 队列作为缓冲区,需要互斥操作 队列中没有产品,消费者需要等待,直到生产者放入产品并通知它.队列慢的情况类似. 这里 ...
- python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Auther Bob #--*--conding:utf-8 --*--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这里的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个厨师在做包子,有一个顾客在吃包子,有一个服务员在储存包子,这个服务员我们就可以 ...
- Python多线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用多线程和队列来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 coding:utf-8 -*- __author__ = "MuT6 Sch01aR" import threading imp ...
- (python)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当中有两大类重要的角色,一个是生产者(负责造数据的任务),另一个是消费者(接收造出来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为什么要使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在并发编程中,如果生产者处理速度很快,而 ...
- python 之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进程实现: import time,random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Queue def producer(name,q): count= 0 wh ...
- python并发——生产者消费者信号量实现
介绍 写扫描器的时候,需要让资产扫描结果一出来(生产者),另外一边就会开个线程去运行漏洞扫描(消费者). 但是又不能让结果没出来,另外一边消费者就开始干活了. 代码 # *coding:UTF-8 * ...
- linux进程 生产者消费者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 ...
- python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消费之模型就是,比如一个包子铺,中的顾客吃包子,和厨师做包子,不可能是将包子一块做出来,在给顾客吃,但是单线程只能这麽做,所以用多线程来执行,厨师一边做包子,顾客一边吃包子,当顾客少时,厨师做的 ...
随机推荐
- 2018.12.08 codeforces 939E. Maximize!(二分答案)
传送门 二分答案好题. 题意简述:要求支持动态在一个数列队尾加入一个新的数(保证数列单增),查询所有子数列的 最大值减平均值 的最大值. 然而网上一堆高人是用三分做的. 我们先考虑当前的答案有可能由什 ...
- function类型(c++11)
1.c++五大可调用的对象 可调用的对象常常作为泛型算法的实参 1)函数 2)函数指针 函数名其实也是函数指针,只不过函数名是一个常量指针,它的值不能改变,只能指向该函数,不能改变它的值让它指向别的函 ...
- estimator = KerasClassifier
如何在scikit-learn模型中使用Keras 通过用 KerasClassifier 或 KerasRegressor 类包装Keras模型,可将其用于scikit-learn. 要使用这些包装 ...
- 02:PostgreSQL Character Sets
在利用postGIS导入shapefile文件到postgresql数据库的时候,老是提示字符串的问题,或者是乱码,试了好几种都不行,于是度娘之.... 使用默认的UTF8,提示信息是:建议使用LAT ...
- Eclipse sysout 和 fore 不起作用
Content Assist ↑ 这是主角,可以快速生成语句. sysout 快捷键之后生成了 System.out.println(); fore 快捷键之后生成了 for(String arg : ...
- java -help
Usage: java [-options] class [args...] (to execute a class) or java [-options] -jar jarfile [args... ...
- session(会话)研究(一)基础
一.Session对象的生成 session对象生成的过程,可以通过一个直观图进行观察. 也就是说,客户第一次请求访问时,Cookie中是没有SessionID的.在第一次访问之后,由服务器生成一个S ...
- android-基础编程-Preference
由于SDK封装和提供了一套基于Preference的类,使用Preference通过编辑xml配置文件,只要很少的代码就可以实现了,而且Preference本身已经实现了参数保存,不需要我们再考虑将参 ...
- bzoj1212(trie+dp)
开始一看多个字符串就想ac自动机,结果发现不行.果然学傻了,,,,只要建个trie然后刷表dp就行了,复杂度最坏是O(字典中最长单词长度*文章长度)的.trie的空间换时间挺不错的. #include ...
- Hdu3829 Cat VS Dog(最大独立点集)
Cat VS Dog Problem Description The zoo have N cats and M dogs, today there are P children visiting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