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python中self的用法
self代表类的实例,而非类。
class Test:
def prt(self):
print(self)
print(self.__class__) t = Test()
t.prt()
执行结果如下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84E080>
<class '__main__.Test'>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self.class则指向类。
self不必非写成self
把上面的代码改写一下。
class Test:
def prt(this):
print(this)
print(this.__class__) t = Test()
t.prt()
改成this后,运行结果完全一样。
当然,最好还是尊重约定俗成的习惯,使用self。
self可以不写吗
在Python的解释器内部,当我们调用t.prt()时,实际上Python解释成Test.prt(t),也就是说把self替换成类的实例。
把上面的t.prt()一行改写一下,运行后的实际结果完全相同。
实际上已经部分说明了self在定义时不可以省略
class Test:
def prt():
print(self) t = Test()
t.prt()
运行时提醒错误如下:prt在定义时没有参数,但是运行时强行传了一个参数。
由于上面解释过了t.prt()等同于Test.prt(t),所以程序提醒多传了一个参数t。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h.py", line 6, in <module>
t.prt()
TypeError: prt() takes 0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1 was given
如果定义和调用时均不传类实例是可以的,就是类方法。
class Test:
def prt():
print(__class__)
Test.prt()
运行结果如下
<class '__main__.Test'>
在继承时,传入的是哪个实例,就是那个传入的实例,而不是指定义了self的类的实例。
先看代码
class Parent:
def pprt(self):
print(self) class Child(Parent):
def cprt(self):
print(self)
c = Child()
c.cprt()
c.pprt()
p = Parent()
p.pprt()
运行结果如下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Child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080>
<__main__.Paren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47240>
解释:
运行c.cprt()时应该没有理解问题,指的是Child类的实例。
但是在运行c.pprt()时,等同于Child.pprt(c),所以self指的依然是Child类的实例,由于self中没有定义pprt()方法,
所以沿着继承树往上找,发现在父类Parent中定义了pprt()方法,所以就会成功调用。
在描述符类中,self指的是描述符类的实例
不太容易理解,先看实例:
class Desc:
def __get__(self, ins, cls):
print('self in Desc: %s ' % self )
print(self, ins, cls)
class Test:
x = Desc()
def prt(self):
print('self in Test: %s' % self)
t = Test()
t.prt()
t.x
运行结果如下: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83E208>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 <class '__main__.Test'>
注意:这里调用的是t.x,也就是说是Test类的实例t的属性x,由于实例t中并没有定义属性x,所以找到了类属性x,而该属性是描述符属性,为Desc类的实例而已,所以此处并没有顶用Test的任何方法。
如果直接通过类来调用属性x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面是把t.x改为Test.x运行的结果。
self in Test: <__main__.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2570B8>
self in Desc: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__main__.Desc object at 0x000000000223E208> None <class '__main__.Test'>
题外话:由于在很多时候描述符类中仍然需要知道调用该描述符的实例是谁,所以在描述符类中存在第二个参数ins,用来表示调用它的类实例,所以t.x时可以看到第三行中的运行结果中第二项为<main.Test object at 0x0000000002A570B8>。而采用Test.x进行调用时,由于没有实例,所以返回None。
从OO的本质理解python中的self
假设要对用户的数据进行操作,用户的数据包含name和age。如果用面向过程的话,实现出来是下面这样子的。
def user_init(user,name,age):
user['name'] = name
user['age'] = age def set_user_name(user, x):
user['name'] = x def set_user_age(user, x):
user['age'] = x def get_user_name(user):
return user['name'] def get_user_age(user):
return user['age'] myself = {}
user_init(myself,'kzc',17)
print get_user_age(myself)
set_user_age(myself,20)
print get_user_age(myself)
可以看到,对用户的各种操作,都要传user参数进去。
如果用面向对象的话,就不用每次把user参数传来传去,把相关的数据和操作绑定在一个地方,在这个类的各个地方,可以方便的获取数据。
之所以可以在类中的各个地方访问数据,本质就是绑定了self这个东西,它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可以不叫self,叫其它名字,self只不过是个约定。
下面是面向对象的实现,可以看到,结构化多了,清晰可读。
class User(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SetName(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etAge(self,age):
self.age = age def Get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GetAge(self):
return self.age u = User('kzc',17)
print u.GetName()
print u.GetAge()
总结
- self在定义时需要定义,但是在调用时会自动传入。
- self的名字并不是规定死的,但是最好还是按照约定是用self
- self总是指调用时的类的实例。
全面理解python中self的用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 中del 的用法
python中的del用法比较特殊,新手学习往往产生误解,弄清del的用法,可以帮助深入理解python的内存方面的问题. python的del不同于C的free和C++的delete. 由于pyth ...
- 理解 Python 中的可变参数 *args 和 **kwargs:
默认参数: Python是支持可变参数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使用默认参数,例如: def getSum(x,y=5): print "x:", x print "y:& ...
- [转]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使用元类 深刻理解Python中的元类(metaclass)以及元类实现单例模式 在看一些框架源代码的过程中碰到很多元类的实例,看起来很吃力很晦涩:在看python cookbook中关于元类创建单例 ...
- 【转】你真的理解Python中MRO算法吗?
你真的理解Python中MRO算法吗? 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方法解析顺序. Python语言包含了很多优秀的特性,其中多重继承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多重继承会引发很多 ...
- python中argparse模块用法实例详解
python中argparse模块用法实例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argparse模块用法,以实例形式较为详细的分析了argparse模块解析命令行参数的使用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
- 深入理解Python中的yield和send
send方法和next方法唯一的区别是在执行send方法会首先把上一次挂起的yield语句的返回值通过参数设定,从而实现与生成器方法的交互. 但是需要注意,在一个生成器对象没有执行next方法之前,由 ...
- 【313】python 中 print 函数用法总结
参考:python 中 print 函数用法总结 参考:Python print() 函数(菜鸟教程) 参考:Python 3 print 函数用法总结 目录: 字符串和数值类型 变量 格式化输出 p ...
- 如何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__=='main'的作用
一. 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 我们在学习python编程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if __name__=='main'这样的语句,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如何简单地理解Python中的if __name ...
- python中MySQLdb模块用法实例
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MySQLdb模块用法,以实例形式详细讲述了MySQLdb模块针对MySQL数据库的各种常见操作方法,非常具有实用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中 ...
随机推荐
- NX二次开发-UFUN工程图表格注释检索默认单元格首选项UF_TABNOT_ask_default_cell_prefs
NX9+VS2012 #include <uf.h> #include <uf_tabnot.h> #include <NXOpen/Part.hxx> #incl ...
- hdu多校第一场1005(hdu6582)Path 最短路/网络流
题意: 在无向图上删边,让此图上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长度变大,删边的代价是边长,求最小代价. 题解: 先跑一遍迪杰斯特拉,求出所有点的d[]值,然后在原图上保留所有的边(i,j)仅当i,j满足d[j] ...
- c#种GetType()和TypeOf()的区别
C#中任何对象都具有GetType()方法,它的作用和typeof()相同,返回Type类型的当前对象的类型. typeof(x)中的x,必须是具体的类名.类型名称等,不可以是变量名称:GetType ...
- linux下df查看空间已经占用%100,但是找不到大文件的解决方法
有时候在linux下会遇到这种情况:df查看空间已经占用%100,但是找不到大文件,怎么回事呢,经过网上查找资料,得到解决方法: 1.使用lsof查看已删除但未释放的文件 lsof -n | grep ...
- 3. Vim入门教程
1. 基本概念 1.1 了解Vim的三个基本模式 当我们安装完一个编辑器后,肯定会打开它,然后在里面输入点什么东西,但是打你打开Vim后,想要输入点什么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输入,所以在写点东西之前,先 ...
- 剑指offer——36二叉树和为某一值的路径
题目描述 输入一颗二叉树的根节点和一个整数,打印出二叉树中结点值的和为输入整数的所有路径.路径定义为从树的根结点开始往下一直到叶结点所经过的结点形成一条路径.(注意: 在返回值的list中,数组长度大 ...
- SQLServer 安装失败可能的原因
问题:安装的时候显示参数指定的目录无效 解决:你的安装盘使用了文件/文件夹压缩功能,去掉压缩属性即可! 建议不要轻易使用储存盘的压缩功能
- linux下创建oracle表空间
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92aed01018aep.html 1 . 登录服务器 2 . 查看磁盘空间是否够大df -h -h更具目前磁盘空间和使用情 ...
- elasticsearch实现读写分离
简介 今天我们不讲三国,我们讲一讲elasticsearch(以下简称ES)读写分离,这是个好东西,全文索引的时候使用它贼得劲,对elasticsearch索引原理不太清楚的,请自行查找相关的文章 这 ...
- Docker学习のWindows下如何访问Docker本身的虚拟机
获取可访问Docker守护程序的容器 docker run --privileged -it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jongal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