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实例讲解了如何启动 redis 客户端:

启动 redis 客户端,打开终端并输入命令 redis-cli。该命令会连接本地的 redis 服务。

$redis-cli
redis 127.0.0.1:>
redis 127.0.0.1:> PING PONG

在远程服务上执行命令

如果需要在远程 redis 服务上执行命令,同样我们使用的也是 redis-cli 命令。

语法

$ redis-cli -h host -p port -a password

实例

以下实例演示了如何连接到主机为 127.0.0.1,端口为 6379 ,密码为 mypass 的 redis 服务上。

$redis-cli -h 127.0.0.1 -p  -a "mypass"
redis 127.0.0.1:>
redis 127.0.0.1:> PING PONG

有时候会有中文乱码。

要在 redis-cli 后面加上 --raw

redis-cli --raw

Redis Expire 命令用于设置 key 的过期时间,key 过期后将不再可用。单位以秒计。

设置成功返回 1 。 当 key 不存在或者不能为 key 设置过期时间时(比如在低于 2.1.3 版本的 Redis 中你尝试更新 key 的过期时间)返回 0 。

redis> SET mykey "Hello"
OK redis> EXPIRE mykey # 为 key 设置生存时间
(integer) redis> TTL mykey
(integer) redis> PERSIST mykey # 移除 key 的生存时间
(integer) redis> TTL mykey 以秒为单位,返回给定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time to live)。
(integer) -
返回 key 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有:
# 字符串 redis> SET weather "sunny"
OK redis> TYPE weather
string # 列表 redis> LPUSH book_list "programming in scala"
(integer) redis> TYPE book_list
list # 集合 redis> SADD pat "dog"
(integer) redis> TYPE pat
set

Redis Getrange 命令用于获取存储在指定 key 中字符串的子字符串。字符串的截取范围由 start 和 end 两个偏移量决定(包括 start 和 end 在内)。

redis 127.0.0.1:> SET mykey "This is my test key"
OK
redis 127.0.0.1:> GETRANGE mykey
"This"
redis 127.0.0.1:> GETRANGE mykey -
"This is my test key"

Redis Getset 命令用于设置指定 key 的值,并返回 key 的旧值。

返回给定 key 的旧值。 当 key 没有旧值时,即 key 不存在时,返回 nil 。

当 key 存在但不是字符串类型时,返回一个错误。

redis> GETSET db mongodb    # 没有旧值,返回 nil
(nil) redis> GET db
"mongodb" redis> GETSET db redis # 返回旧值 mongodb
"mongodb" redis> GET db
"redis"

Redis Getset 命令用于设置指定 key 的值,并返回 key 的旧值。

127.0.0.1:> get k3
"redis"
127.0.0.1:> getset k3 abc
"redis"
127.0.0.1:> get k3
"abc"

Redis Mget 命令返回所有(一个或多个)给定 key 的值。 如果给定的 key 里面,有某个 key 不存在,那么这个 key 返回特殊值 nil 。

redis 127.0.0.1:> SET key1 "hello"
OK
redis 127.0.0.1:> SET key2 "world"
OK
redis 127.0.0.1:> MGET key1 key2 someOtherKey
) "Hello"
) "World"
) (nil)

Redis Strlen 命令用于获取指定 key 所储存的字符串值的长度。当 key 储存的不是字符串值时,返回一个错误。

127.0.0.1:> get k3
"abc"
127.0.0.1:> strlen k3
(integer)
127.0.0.1:> keys *
) "k3"
) "mong"
127.0.0.1:> strlen k1
(integer)

Redis Incr 命令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增一。

如果 key 不存在,那么 key 的值会先被初始化为 0 ,然后再执行 INCR 操作。

如果值包含错误的类型,或字符串类型的值不能表示为数字,那么返回一个错误。

本操作的值限制在 64 位(bit)有符号数字表示之内。

redis> SET page_view
OK redis> INCR page_view
(integer) redis> GET page_view # 数字值在 Redis 中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
""

Redis Incrby 命令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加上指定的增量值。

如果 key 不存在,那么 key 的值会先被初始化为 0 ,然后再执行 INCRBY 命令。

如果值包含错误的类型,或字符串类型的值不能表示为数字,那么返回一个错误。

本操作的值限制在 64 位(bit)有符号数字表示之内。

# key 存在且是数字值

redis> SET rank
OK redis> INCRBY rank
(integer) redis> GET rank
"" # key 不存在时 redis> EXISTS counter
(integer) redis> INCRBY counter
(integer) redis> GET counter
"" # key 不是数字值时 redis> SET book "long long ago..."
OK redis> INCRBY book
(error) ERR value is not an integer or out of range

Redis Hdel 命令用于删除哈希表 key 中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字段,不存在的字段将被忽略。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1 "foo"
(integer)
redis 127.0.0.1:> HDEL myhash field1
(integer)
redis 127.0.0.1:> HDEL myhash field2
(integer)

Redis Hexists 命令用于查看哈希表的指定字段是否存在。

如果哈希表含有给定字段,返回 1 。 如果哈希表不含有给定字段,或 key 不存在,返回 0 。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1 "foo"
(integer)
redis 127.0.0.1:> HEXISTS myhash field1
(integer)
redis 127.0.0.1:> HEXISTS myhash field2
(integer)

Redis Hget 命令用于返回哈希表中指定字段的值。

# 字段存在

redis> HSET site redis redis.com
(integer) redis> HGET site redis
"redis.com" # 字段不存在 redis> HGET site mysql
(nil)
redis> HSET myhash field1 "Hello"
(integer)
redis> HSET myhash field2 "World"
(integer)
redis> HGETALL myhash
) "field1"
) "Hello"
) "field2"
) "World"
redis>

Redis Hincrby 命令用于为哈希表中的字段值加上指定增量值。

增量也可以为负数,相当于对指定字段进行减法操作。

如果哈希表的 key 不存在,一个新的哈希表被创建并执行 HINCRBY 命令。

如果指定的字段不存在,那么在执行命令前,字段的值被初始化为 0 。

对一个储存字符串值的字段执行 HINCRBY 命令将造成一个错误。

本操作的值被限制在 64 位(bit)有符号数字表示之内。

redis> HSET myhash field
(integer)
redis> HINCRBY myhash field
(integer)
redis> HINCRBY myhash field -
(integer)
redis> HINCRBY myhash field -
(integer) -
redis>

Redis Hkeys 命令用于获取哈希表中的所有域(field)。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1 "foo"
(integer)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2 "bar"
(integer)
redis 127.0.0.1:> HKEYS myhash
) "field1"
) "field2"

Redis Hmset 命令用于同时将多个 field-value (字段-值)对设置到哈希表中。

此命令会覆盖哈希表中已存在的字段。

如果哈希表不存在,会创建一个空哈希表,并执行 HMSET 操作。

redis 127.0.0.1:> HMSET myhash field1 "Hello" field2 "World"
OK
redis 127.0.0.1:> HGET myhash field1
"Hello"
redis 127.0.0.1:> HGET myhash field2
"World"

Redis Hlen 命令用于获取哈希表中字段的数量。

哈希表中字段的数量。 当 key 不存在时,返回 0 。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1 "foo"
(integer)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2 "bar"
(integer)
redis 127.0.0.1:> HLEN myhash
(integer)

Redis Hmget 命令用于返回哈希表中,一个或多个给定字段的值。

如果指定的字段不存在于哈希表,那么返回一个 nil 值。

一个包含多个给定字段关联值的表,表值的排列顺序和指定字段的请求顺序一样。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1 "foo"
(integer)
redis 127.0.0.1:> HSET myhash field2 "bar"
(integer)
redis 127.0.0.1:> HMGET myhash field1 field2 nofield
) "foo"
) "bar"
) (nil)

Redis Hmset 命令用于同时将多个 field-value (字段-值)对设置到哈希表中。

此命令会覆盖哈希表中已存在的字段。

如果哈希表不存在,会创建一个空哈希表,并执行 HMSET 操作。

如果命令执行成功,返回 OK 。

redis 127.0.0.1:> HMSET myhash field1 "Hello" field2 "World"
OK
redis 127.0.0.1:> HGET myhash field1
"Hello"
redis 127.0.0.1:> HGET myhash field2
"World"

Redis 的 Set 是 String 类型的无序集合。集合成员是唯一的,这就意味着集合中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

Redis 中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 O(1)。

集合中最大的成员数为 232 - 1 (4294967295, 每个集合可存储40多亿个成员)。

127.0.0.1:> sadd l1 k1
(integer)
127.0.0.1:> sadd l1 k2
(integer)
127.0.0.1:> sadd l1 k3
(integer)
127.0.0.1:> sget l1
(error) ERR unknown command `sget`, with args beginning with: `l1`,
127.0.0.1:> smembers l1
) "k3"
) "k1"
) "k2"
 

Redis 有序集合和集合一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

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有序集合的成员是唯一的,但分数(score)却可以重复。

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1)。 集合中最大的成员数为 232 - 1 (4294967295, 每个集合可存储40多亿个成员)。

Redis Zadd 命令用于将一个或多个成员元素及其分数值加入到有序集当中。

如果某个成员已经是有序集的成员,那么更新这个成员的分数值,并通过重新插入这个成员元素,来保证该成员在正确的位置上。

分数值可以是整数值或双精度浮点数。

如果有序集合 key 不存在,则创建一个空的有序集并执行 ZADD 操作。

当 key 存在但不是有序集类型时,返回一个错误。

127.0.0.1:> zadd myzset  one
(integer)
127.0.0.1:> zadd myzset two
(integer)
127.0.0.1:> zadd myzset three four
127.0.0.1:> zrange myzset  - withscores
) "one"
) ""
) "two"
) ""
) "three"
) ""
) "four"
) ""
127.0.0.1:> zcard myzset
(integer)

Redis Zcard 命令用于计算集合中元素的数量。

Redis Zcount 命令用于计算有序集合中指定分数区间的成员数量。

分数值在 min 和 max 之间的成员的数量。

127.0.0.1:> zcount myzset
(integer)

Redis Zincrby 命令对有序集合中指定成员的分数加上增量 increment

可以通过传递一个负数值 increment ,让分数减去相应的值,比如 ZINCRBY key -5 member ,就是让 member 的 score 值减去 5 。

当 key 不存在,或分数不是 key 的成员时,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等同于 ZADD key increment member 。

当 key 不是有序集类型时,返回一个错误。

分数值可以是整数值或双精度浮点数。

127.0.0.1:> zrange myzset  - withscores
) "one"
) ""
) "two"
) ""
) "three"
) ""
) "four"
) ""
127.0.0.1:> zincrby myzset one
""

Redis Zinterstore 命令计算给定的一个或多个有序集的交集,其中给定 key 的数量必须以 numkeys 参数指定,并将该交集(结果集)储存到 destination 。

默认情况下,结果集中某个成员的分数值是所有给定集下该成员分数值之和。

返回值

保存到目标结果集的的成员数量

# 有序集 mid_test
redis 127.0.0.1:> ZADD mid_test "Li Lei"
(integer)
redis 127.0.0.1:> ZADD mid_test "Han Meimei"
(integer)
redis 127.0.0.1:> ZADD mid_test 99.5 "Tom"
(integer) # 另一个有序集 fin_test
redis 127.0.0.1:> ZADD fin_test "Li Lei"
(integer)
redis 127.0.0.1:> ZADD fin_test "Han Meimei"
(integer)
redis 127.0.0.1:> ZADD fin_test 99.5 "Tom"
(integer) # 交集
redis 127.0.0.1:> ZINTERSTORE sum_point mid_test fin_test
(integer) # 显示有序集内所有成员及其分数值
redis 127.0.0.1:> ZRANGE sum_point - WITHSCORES
) "Han Meimei"
) ""
) "Li Lei"
) ""
) "Tom"
) ""

Redis Zrangebylex 通过字典区间返回有序集合的成员。

返回值

指定区间内的元素列表。

(integer)
redis 127.0.0.1:> ZRANGEBYLEX myzset - [c
) "a"
) "b"
) "c"
redis 127.0.0.1:> ZRANGEBYLEX myzset - (c
) "a"
) "b"
redis 127.0.0.1:> ZRANGEBYLEX myzset [aaa (g
) "b"
) "c"
) "d"
) "e"
) "f"
redis>

Redis Zrangebyscore 返回有序集合中指定分数区间的成员列表。有序集成员按分数值递增(从小到大)次序排列。

具有相同分数值的成员按字典序来排列(该属性是有序集提供的,不需要额外的计算)。

默认情况下,区间的取值使用闭区间 (小于等于或大于等于),你也可以通过给参数前增加 ( 符号来使用可选的开区间 (小于或大于)。

举个例子:

ZRANGEBYSCORE zset (1 5

返回所有符合条件 1 < score <= 5 的成员,而

ZRANGEBYSCORE zset (5 (10

则返回所有符合条件 5 < score < 10 的成员。

redis 127.0.0.1:> ZADD salary  jack                        # 测试数据
(integer)
redis 127.0.0.1:> ZADD salary tom
(integer)
redis 127.0.0.1:> ZADD salary peter
(integer) redis 127.0.0.1:> ZRANGEBYSCORE salary -inf +inf # 显示整个有序集
) "jack"
) "tom"
) "peter" redis 127.0.0.1:> ZRANGEBYSCORE salary -inf +inf WITHSCORES # 显示整个有序集及成员的 score 值
) "jack"
) ""
) "tom"
) ""
) "peter"
) "" redis 127.0.0.1:> ZRANGEBYSCORE salary -inf WITHSCORES # 显示工资 <= 的所有成员
) "jack"
) ""
) "tom"
) "" redis 127.0.0.1:> ZRANGEBYSCORE salary ( # 显示工资大于 小于等于 的成员
) "peter"

Redis Zrank 返回有序集中指定成员的排名。其中有序集成员按分数值递增(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返回值

如果成员是有序集 key 的成员,返回 member 的排名。 如果成员不是有序集 key 的成员,返回 nil 。

redis 127.0.0.1:> ZRANGE salary  - WITHSCORES        # 显示所有成员及其 score 值
) "peter"
) ""
) "tom"
) ""
) "jack"
) "" redis 127.0.0.1:> ZRANK salary tom # 显示 tom 的薪水排名,第二
(integer)
redis 127.0.0.1:> ZRANGE salary  - WITHSCORES    # 测试数据
) "tom"
) ""
) "peter"
) ""
) "jack"
) "" redis 127.0.0.1:> ZSCORE salary peter

redis 的事务管理

Redis 事务可以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并且带有以下两个重要的保证:

  • 批量操作在发送 EXEC 命令前被放入队列缓存。
  • 收到 EXEC 命令后进入事务执行,事务中任意命令执行失败,其余的命令依然被执行。
  • 在事务执行过程,其他客户端提交的命令请求不会插入到事务执行命令序列中。

一个事务从开始到执行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 开始事务。
  • 命令入队。
  • 执行事务。
  • https://www.cnblogs.com/kyrin/p/5967620.html感谢博主我做个笔记
  • Redis会将一个事务中的所有命令序列化,然后按顺序执行。Redis不可能在一个Redis事务的执行过程中插入执行另一个客户端发出的请求。这样便能保证Redis将这些命令作为一个单独的隔离操作执行。 > 在一个Redis事务中,Redis要么执行其中的所有命令,要么什么都不执行。
  • 因此,Redis事务能够保证原子性。EXEC命令会触发执行事务中的所有命令。因此,当某个客户端正在执行一次事务时,如果它在调用MULTI命令之前就从Redis服务端断开连接,那么就不会执行事务中的任何操作;相反,如果它在调用EXEC命令之后才从Redis服务端断开连接,那么就会执行事务中的所有操作。当Redis使用只增文件(AOF:Append-only File)时,Redis能够确保使用一个单独的write(2)系统调用,这样便能将事务写入磁盘。然而,如果Redis服务器宕机,或者系统管理员以某种方式停止Redis服务进程的运行,那么Redis很有可能只执行了事务中的一部分操作。Redis将会在重新启动时检查上述状态,然后退出运行,并且输出报错信息。使用redis-check-aof工具可以修复上述的只增文件,这个工具将会从上述文件中删除执行不完全的事务,这样Redis服务器才能再次启动。
  • 一、相关命令

    1. MULTI

    用于标记事务块的开始。Redis会将后续的命令逐个放入队列中,然后才能使用EXEC命令原子化地执行这个命令序列。

    这个命令的运行格式如下所示:

    MULTI

    这个命令的返回值是一个简单的字符串,总是OK。

    2. EXEC

    在一个事务中执行所有先前放入队列的命令,然后恢复正常的连接状态。

    当使用WATCH命令时,只有当受监控的键没有被修改时,EXEC命令才会执行事务中的命令,这种方式利用了检查再设置(CAS)的机制。

    这个命令的运行格式如下所示:

    EXEC

    这个命令的返回值是一个数组,其中的每个元素分别是原子化事务中的每个命令的返回值。 当使用WATCH命令时,如果事务执行中止,那么EXEC命令就会返回一个Null值。

    3. DISCARD

    清除所有先前在一个事务中放入队列的命令,然后恢复正常的连接状态。

    如果使用了WATCH命令,那么DISCARD命令就会将当前连接监控的所有键取消监控。

    这个命令的运行格式如下所示:

    DISCARD

    这个命令的返回值是一个简单的字符串,总是OK。

    4. WATCH

    当某个事务需要按条件执行时,就要使用这个命令将给定的键设置为受监控的。

    这个命令的运行格式如下所示:

    WATCH key [key ...]

    这个命令的返回值是一个简单的字符串,总是OK。

    对于每个键来说,时间复杂度总是O(1)。

    5. UNWATCH

    清除所有先前为一个事务监控的键。

    如果你调用了EXEC或DISCARD命令,那么就不需要手动调用UNWATCH命令。

    这个命令的运行格式如下所示:

    UNWATCH

    这个命令的返回值是一个简单的字符串,总是OK。

    时间复杂度总是O(1)。

    二、使用方法

    使用MULTI命令便可以进入一个Redis事务。这个命令的返回值总是OK。此时,用户可以发出多个Redis命令。Redis会将这些命令放入队列,而不是执行这些命令。一旦调用EXEC命令,那么Redis就会执行事务中的所有命令。

    相反,调用DISCARD命令将会清除事务队列,然后退出事务。

    以下示例会原子化地递增foo键和bar键的值:

    正如从上面的会话所看到的一样,EXEC命令的返回值是一个数组,其中的每个元素都分别是事务中的每个命令的返回值,返回值的顺序和命令的发出顺序是相同的。

    当一个Redis连接正处于MULTI请求的上下文中时,通过这个连接发出的所有命令的返回值都是QUEUE字符串(从Redis协议的角度来看,返回值是作为状态回复(Status Reply)来发送的)。当调用EXEC命令时,Redis会简单地调度执行事务队列中的命令。

    三、事务内部的错误

    在一个事务的运行期间,可能会遇到两种类型的命令错误:

    一个命令可能会在被放入队列时失败。因此,事务有可能在调用EXEC命令之前就发生错误。例如,这个命令可能会有语法错误(参数的数量错误、命令名称错误,等等),或者可能会有某些临界条件(例如:如果使用maxmemory指令,为Redis服务器配置内存限制,那么就可能会有内存溢出条件)。 
    在调用EXEC命令之后,事务中的某个命令可能会执行失败。例如,我们对某个键执行了错误类型的操作(例如,对一个字符串(String)类型的键执行列表(List)类型的操作)。

    可以使用Redis客户端检测第一种类型的错误,在调用EXEC命令之前,这些客户端可以检查被放入队列的命令的返回值:如果命令的返回值是QUEUE字符串,那么就表示已经正确地将这个命令放入队列;否则,Redis将返回一个错误。如果将某个命令放入队列时发生错误,那么大多数客户端将会中止事务,并且丢弃这个事务。

    然而,从Redis 2.6.5版本开始,服务器会记住事务积累命令期间发生的错误。然后,Redis会拒绝执行这个事务,在运行EXEC命令之后,便会返回一个错误消息。最后,Redis会自动丢弃这个事务。

    在Redis 2.6.5版本之前,如果发生了上述的错误,那么在客户端调用了EXEC命令之后,Redis还是会运行这个出错的事务,执行已经成功放入事务队列的命令,而不会关心先前发生的错误。从2.6.5版本开始,Redis在遭遇上述错误时,会采用先前描述的新行为,这样便能轻松地混合使用事务和管道。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可以一次性地将整个事务发送至Redis服务器,稍后再一次性地读取所有的返回值。

    相反,在调用EXEC命令之后发生的事务错误,Redis不会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在事务运行期间,即使某个命令运行失败,所有其他的命令也将会继续执行。

    这种行为在协议层面上更加清晰。在以下示例中,当事务正在运行时,有一条命令将会执行失败,即使这条命令的语法是正确的:

    上述示例的EXEC命令的返回值是批量的字符串,包含两个元素,一个是OK代码,另一个是-ERR错误消息。客户端会根据自身的程序库,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将错误信息提供给用户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某个命令执行失败,事务队列中的所有其他命令仍然会执行 —— Redis不会停止执行事务中的命令。

    再看另一个示例,再次使用telnet通信协议,观察命令的语法错误是如何尽快报告给用户的:

    这一次,由于INCR命令的语法错误,Redis根本就没有将这个命令放入事务队列。

    四、为什么Redis不支持回滚?

    如果你具备关系型数据库的知识背景,你就会发现一个事实:在事务运行期间,虽然Redis命令可能会执行失败,但是Redis仍然会执行事务中余下的其他命令,而不会执行回滚操作,你可能会觉得这种行为很奇怪。

    然而,这种行为也有其合理之处:

    只有当被调用的Redis命令有语法错误时,这条命令才会执行失败(在将这个命令放入事务队列期间,Redis能够发现此类问题),或者对某个键执行不符合其数据类型的操作:实际上,这就意味着只有程序错误才会导致Redis命令执行失败,这种错误很有可能在程序开发期间发现,一般很少在生产环境发现。 
    Redis已经在系统内部进行功能简化,这样可以确保更快的运行速度,因为Redis不需要事务回滚的能力。

    对于Redis事务的这种行为,有一个普遍的反对观点,那就是程序有可能会有缺陷(bug)。但是,你应当注意到:事务回滚并不能解决任何程序错误。例如,如果某个查询会将一个键的值递增2,而不是1,或者递增错误的键,那么事务回滚机制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些程序问题的。请注意,没有人能解决程序员自己的错误,这种错误可能会导致Redis命令执行失败。正因为这些程序错误不大可能会进入生产环境,所以我们在开发Redis时选用更加简单和快速的方法,没有实现错误回滚的功能。

    五、丢弃命令队列

    DISCARD命令可以用来中止事务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会执行事务中的任何命令,并且会将Redis连接恢复为正常状态。示例如下所示:

    六、通过CAS操作实现乐观锁

    Redis使用WATCH命令实现事务的“检查再设置”(CAS)行为。

    作为WATCH命令的参数的键会受到Redis的监控,Redis能够检测到它们的变化。在执行EXEC命令之前,如果Redis检测到至少有一个键被修改了,那么整个事务便会中止运行,然后EXEC命令会返回一个Null值,提醒用户事务运行失败。

    例如,设想我们需要将某个键的值自动递增1(假设Redis没有INCR命令)。

    首次尝试的伪码可能如下所示:

    val = GET mykey
    val = val + 1
    SET mykey $val

    如果我们只有一个Redis客户端在一段指定的时间之内执行上述伪码的操作,那么这段伪码将能够可靠的工作。如果有多个客户端大约在同一时间尝试递增这个键的值,那么将会产生竞争状态。例如,客户端-A和客户端-B都会读取这个键的旧值(例如:10)。这两个客户端都会将这个键的值递增至11,最后使用SET命令将这个键的新值设置为11。因此,这个键的最终值是11,而不是12。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WATCH命令完美地解决上述的问题,伪码如下所示:

    WATCH mykey
    val = GET mykey
    val = val + 1
    MULTI
    SET mykey $val
    EXEC

    由上述伪码可知,如果存在竞争状态,并且有另一个客户端在我们调用WATCH命令和EXEC命令之间的时间内修改了val变量的结果,那么事务将会运行失败。

    我们只需要重复执行上述伪码的操作,希望此次运行不会再出现竞争状态。这种形式的锁就被称为乐观锁,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锁。在许多用例中,多个客户端可能会访问不同的键,因此不太可能发生冲突 —— 也就是说,通常没有必要重复执行上述伪码的操作。

    七、WATCH命令详解

    那么WATCH命令实际做了些什么呢?这个命令会使得EXEC命令在满足某些条件时才会运行事务:我们要求Redis只有在所有受监控的键都没有被修改时,才会执行事务。(但是,相同的客户端可能会在事务内部修改这些键,此时这个事务不会中止运行。)否则,Redis根本就不会进入事务。(注意,如果你使用WATCH命令监控一个易失性的键,然后在你监控这个键之后,Redis再使这个键过期,那么EXEC命令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WATCH命令可以被调用多次。简单说来,所有的WATCH命令都会在被调用之时立刻对相应的键进行监控,直到EXEC命令被调用之时为止。你可以在单条的WATCH命令之中,使用任意数量的键作为命令参数。

    当调用EXEC命令时,所有的键都会变为未受监控的状态,Redis不会管事务是否被中止。当一个客户单连接被关闭时,所有的键也都会变为未受监控的状态。

    你还可以使用UNWATCH命令(不需要任何参数),这样便能清除所有的受监控键。当我们对某些键施加乐观锁之后,这个命令有时会非常有用。因为,我们可能需要运行一个用来修改这些键的事务,但是在读取这些键的当前内容之后,我们可能不打算继续进行操作,此时便可以使用UNWATCH命令,清除所有受监控的键。在运行UNWATCH命令之后,Redis连接便可以再次自由地用于运行新事务。

    如何使用WATCH命令实现ZPOP操作呢?

    本文将通过一个示例,说明如何使用WATCH命令创建一个新的原子化操作(Redis并不原生支持这个原子化操作),此处会以实现ZPOP操作为例。这个命令会以一种原子化的方式,从一个有序集合中弹出分数最低的元素。以下源码是最简单的实现方式:

    WATCH zset
    element = ZRANGE zset 0 0
    MULTI
    ZREM zset element
    EXEC

    如果伪码中的EXEC命令执行失败(例如,返回Null值),那么我们只需要重复运行这个操作即可。

    八、Redis脚本和事务

    根据定义,Redis脚本也是事务型的。因此,你可以通过Redis事务实现的功能,同样也可以通过Redis脚本来实现,而且通常脚本更简单、更快速。

    由于Redis从2.6版本才开始引入脚本特性,而事务特性是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所以目前的版本才有两个看起来重复的特性。但是,我们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移除对事务特性的支持。因为,即使不用求助于Redis脚本,用户仍然能够规避竞争状态,这从语义上来看是适宜的。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Redis事务特性的实现复杂度是最小的。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们不大可能看到整个用户群体都只使用Redis脚本。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可能会废弃,甚至最终移除Redis事务。

redis 的简单命令的更多相关文章

  1. yum 安装redis 及简单命令(推荐测试环境,安装简单)

    第1章 redis 入门 1.1 yum 安装 安装repo源 cd /etc/yum.repos.d/ wget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epel-6.repo ...

  2. redis安装及简单命令

    Redis 安装 Window 下安装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MSOpenTech/redis/releases. Redis 支持 32 位和 64 位.这个需要根据你系统 ...

  3. NoSQL之Redis高级实用命令详解--安全和主从复制

    Android IOS JavaScript HTML5 CSS jQuery Python PHP NodeJS Java Spring MySQL MongoDB Redis NOSQL Vim ...

  4. 基于Redis的简单分布式锁的原理

    参考资料:https://redis.io/commands/setnx 加锁是为了解决多线程的资源共享问题.Java中,单机环境的锁可以用synchronized和Lock,其他语言也都应该有自己的 ...

  5. 使用Redis模拟简单分布式锁,解决单点故障的问题

    需求描述: 最近做一个项目,项目中有一个功能,每天定时(凌晨1点)从数据库中获取需要爬虫的URL,并发送到对应的队列中,然后客户端监听对应的队列,然后执行任务.如果同时部署多个定时任务节点的话,每个节 ...

  6. Linux上面安装redis和简单使用

    一.安装,redis的官方的网址   https://redis.io/ 目前的最高的版本是4.0,我安装的是2.*的版本 1.下载源码,解压后编译源码. $ wget http://download ...

  7. 使用 Redis的SETNX命令实现分布式锁

    使用Redis的 SETNX 命令可以实现分布式锁,下文介绍其实现方法. SETNX命令简介 命令格式 SETNX key value 将 key 的值设为 value,当且仅当 key 不存在. 若 ...

  8. redis 之相关命令

    为什么缓存数据库更要首选redis?如何使用redis? 一.使用缓存数据库为什么首选用redis? 我们都知道,把一些热数据存到缓存中可以极大的提高速度,那么问题来了,是用Redis好还是Memca ...

  9. Redis主从复制简单介绍

    由于本地环境的使用,所以搭建一个本地的Redis集群,本篇讲解Redis主从复制集群的搭建,使用的平台是Windows,搭建的思路和Linux上基本一致! (精读阅读本篇可能花费您15分钟,略读需5分 ...

随机推荐

  1. Linux平台上轻松安装与配置Domino

    Linux平台上轻松安装与配置Domino Domino Server的编译安装过程中需要用到libstdc++-2.9和glibc-2.1.1(或者其更高的版本)两个编译模块,它们是Linux开发编 ...

  2. [2] TensorFlow 向前传播算法(forward-propagation)与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

    TensorFlow Playground http://playground.tensorflow.org 帮助更好的理解,游乐场Playground可以实现可视化训练过程的工具 TensorFlo ...

  3. 深度学习之从RNN到LSTM

    1.循环神经网络概述 循环神经网络(RNN)和DNN,CNN不同,它能处理序列问题.常见的序列有:一段段连续的语音,一段段连续的手写文字,一条句子等等.这些序列长短不一,又比较难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样本 ...

  4. 【转】android SDK中的ddms使用详解

    一.查看线程信息1.展开左侧设备节点,选择进程: 2.点击更新线程信息图标: 注意:如果你没有运行或调试程序的话,这些图标是不可用的! 3.右侧选择“Threads”标签: 二.查看堆栈信息1.展开左 ...

  5. BuildTools Overview

    SCons Pros: Based on a full-fledged programming language, Python. This means you can make the build ...

  6. Python 中的浅拷贝和深拷贝

    1. 列表和字典,直接赋值,都是浅拷贝,即赋值双方指向同一地址,因为 Python 对可变对象按引用传递. >>> a = [1, 2, 3] >>> b = a ...

  7. Redis入门篇(安装与启动)

    一.Redis介绍 Redis是NoSql的一种,在弄清楚Redis是个什么玩意之前,先了解下NoSql是什么.1.什么是NoSql NoSql,全名:Not Only Sql,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 ...

  8. 多个jdk 变更 引起 tomcat插件 启动不了 The JRE could not be found.Edit the server and change the JRE location.

    The JRE could not be found.Edit the server and change the JRE location. 在Windows->Preferences-> ...

  9. 探究如何永久更改Maven的Dynamic Web Project版本及pom.xml默认配置

    一:问题 在用eclipse创建一个maven project (webApp)时,我们一般会要进行许多麻烦的配置,比如 1.更改Java jdk版本为1.7或1.8(默认1.5) 2.补全src/m ...

  10. .Net业务搭配实用技术栈

    前言 昨天有篇文章在讨论webform的设计思路,我已经四五年不用webform了,虽然它也提供了HttpModule和httphandle来处理请求,提供了一般处理程序ashx来简化处理流程,但依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