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python socket编程

一、套接字

套接字是为特定网络协议(例如TCP/IP,ICMP/IP,UDP/IP等)套件对上的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者提供当前可移植标准的对象。它们允许程序接受并进行连接,如发送和接受数据。为了建立通信通道,网络通信的每个端点拥有一个套接字对象极为重要。

套接字为BSD UNIX系统核心的一部分,而且他们也被许多其他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包括Linux所采纳。许多非BSD UNIX系统(如ms-dos,windows,os/2,mac os及大部分主机环境)都以库形式提供对套接字的支持。

三种最流行的套接字类型是:stream,datagram和raw。stream和datagram套接字可以直接与TCP协议进行接口,而raw套接字则接口到IP协议。但套接字并不限于TCP/IP。

二、套接字模块

套接字模块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基于对象的接口,它提供对低层BSD套接字样式网络的访问。使用该模块可以实现客户机和服务器套接字。要在python 中建立具有TCP和流套接字的简单服务器,需要使用socket模块。利用该模块包含的函数和类定义,可生成通过网络通信的程序。一般来说,建立服务器连接需要六个步骤。

第1步是创建socket对象。调用socket构造函数。

socket=socket.socket(familly,type)

family的值可以是AF_UNIX(Unix域,用于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通讯),也可以是AF_INET(对于IPV4协议的TCP和 UDP),至于type参数,SOCK_STREAM(流套接字)或者 SOCK_DGRAM(数据报文套接字),SOCK_RAW(raw套接字)。

第2步则是将socket绑定(指派)到指定地址上,socket.bind(address)

address必须是一个双元素元组,((host,port)),主机名或者ip地址+端口号。如果端口号正在被使用或者保留,或者主机名或ip地址错误,则引发socke.error异常。

第3步,绑定后,必须准备好套接字,以便接受连接请求。

socket.listen(backlog)

backlog指定了最多连接数,至少为1,接到连接请求后,这些请求必须排队,如果队列已满,则拒绝请求。

第4步,服务器套接字通过socket的accept方法等待客户请求一个连接:

connection,address=socket.accept()

调用accept方法时,socket会进入'waiting'(或阻塞)状态。客户请求连接时,方法建立连接并返回服务器。accept方法返回一个含有俩个元素的元组,形如(connection,address)。第一个元素(connection)是新的socket对象,服务器通过它与客户通信;第二个元素(address)是客户的internet地址。

第5步是处理阶段,服务器和客户通过send和recv方法通信(传输数据)。服务器调用send,并采用字符串形式向客户发送信息。send方法返回已发送的字符个数。服务器使用recv方法从客户接受信息。调用recv时,必须指定一个整数来控制本次调用所接受的最大数据量。recv方法在接受数据时会进入'blocket'状态,最后返回一个字符串,用它来表示收到的数据。如果发送的量超过recv所允许,数据会被截断。多余的数据将缓冲于接受端。以后调用recv时,多余的数据会从缓冲区删除。

第6步,传输结束,服务器调用socket的close方法以关闭连接。

建立一个简单客户连接则需要4个步骤。

第1步,创建一个socket以连接服务器 socket=socket.socket(family,type)

第2步,使用socket的connect方法连接服务器 socket.connect((host,port))

第3步,客户和服务器通过send和recv方法通信。

第4步,结束后,客户通过调用socket的close方法来关闭连接。

python 编写server的步骤:

第一步是创建socket对象。调用socket构造函数。如:

socket = socket.socket( family, type )

family参数代表地址家族,可为AF_INET或AF_UNIX。AF_INET家族包括Internet地址,AF_UNIX家族用于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间通信。
type参数代表套接字类型,可为SOCK_STREAM(流套接字)和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字)。

第二步是将socket绑定到指定地址。这是通过socket对象的bind方法来实现的:

socket.bind( address )

由AF_INET所创建的套接字,address地址必须是一个双元素元组,格式是(host,port)。host代表主机,port代表端口号。如果端口号正在使用、主机名不正确或端口已被保留,bind方法将引发socket.error异常。

第三步是使用socket套接字的listen方法接收连接请求。

socket.listen( backlog )

backlog指定最多允许多少个客户连接到服务器。它的值至少为1。收到连接请求后,这些请求需要排队,如果队列满,就拒绝请求。

第四步是服务器套接字通过socket的accept方法等待客户请求一个连接。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et.accept()

调 用accept方法时,socket会时入“waiting”状态。客户请求连接时,方法建立连接并返回服务器。accept方法返回一个含有两个元素的 元组(connection,address)。第一个元素connection是新的socket对象,服务器必须通过它与客户通信;第二个元素 address是客户的Internet地址。
第五步是处理阶段,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过send和recv方法通信(传输 数据)。服务器调用send,并采用字符串形式向客户发送信息。send方法返回已发送的字符个数。服务器使用recv方法从客户接收信息。调用recv 时,服务器必须指定一个整数,它对应于可通过本次方法调用来接收的最大数据量。recv方法在接收数据时会进入“blocked”状态,最后返回一个字符 串,用它表示收到的数据。如果发送的数据量超过了recv所允许的,数据会被截短。多余的数据将缓冲于接收端。以后调用recv时,多余的数据会从缓冲区 删除(以及自上次调用recv以来,客户可能发送的其它任何数据)。
传输结束,服务器调用socket的close方法关闭连接。
python编写client的步骤:
创建一个socket以连接服务器:socket = socket.socket( family, type )

使用socket的connect方法连接服务器。对于AF_INET家族,连接格式如下:

socket.connect( (host,port) )

host代表服务器主机名或IP,port代表服务器进程所绑定的端口号。如连接成功,客户就可通过套接字与服务器通信,如果连接失败,会引发socket.error异常。
处理阶段,客户和服务器将通过send方法和recv方法通信。
传输结束,客户通过调用socket的close方法关闭连接。
下面给个简单的例子:

server.py
python 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port socke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bind(('localhost', 8001))
sock.listen(5)
while True:
connection,address = sock.accept()
try:
connection.settimeout(5)
buf = connection.recv(1024)
if buf == '1':
connection.send('welcome to server!')
else:
connection.send('please go out!')
except socket.timeout:
print 'time out'
connection.close()

client.py
python 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import socket
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ock.connect(('localhost', 8001))
import time
time.sleep(2)
sock.send('1')
print sock.recv(1024)
sock.close()

在终端运行server.py,然后运行clien.py,会在终端打印“welcome to server!"。如果更改client.py的sock.send('1')为其它值在终端会打印”please go out!“,更改time.sleep(2)为大于5的数值, 服务器将会超时。

举例:

服务端:

#socket server端
#获取socket构造及常量
from socket import *
#''代表服务器为localhost
myHost = ''
#在一个非保留端口号上进行监听
myPort = 50007

#设置一个TCP socket对象
sockobj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绑定它至端口号
sockobj.bind((myHost, myPort))
#监听,允许5个连结
sockobj.listen(5)

#直到进程结束时才结束循环
while True:
    #等待下一个客户端连结
    connection, address = sockobj.accept( )
    #连结是一个新的socket
    print 'Server connected by', address
    while True:
        #读取客户端套接字的下一行
        data = connection.recv(1024)
        #如果没有数量的话,那么跳出循环
        if not data: break
        #发送一个回复至客户端
        connection.send('Echo=>' + data)
    #当socket关闭时eof
    connection.close( )

客户端:

import sys
from socket import *
serverHost = 'localhost'
serverPort = 50007

#发送至服务端的默认文本
message = ['Hello network world']
#如果参数大于1的话,连结的服务端为第一个参数
if len(sys.argv) > 1:
    serverHost = sys.argv[1]
    #如果参数大于2的话,连结的文字为第二个参数
    if len(sys.argv) > 2:
        message = sys.argv[2:]

#建立一个tcp/ip套接字对象
sockobj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连结至服务器及端口
sockobj.connect((serverHost, serverPort))

for line in message:
    #经过套按字发送line至服务端
    sockobj.send(line)
    #从服务端接收到的数据,上限为1k
    data = sockobj.recv(1024)
    #确认他是引用的,是'x'
    print 'Client received:', repr(data)

#关闭套接字
sockobj.close( )

sock基础编程介绍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adoop 综合揭秘——MapReduce 基础编程(介绍 Combine、Partitioner、WritableComparable、WritableComparator 使用方式)

    前言 本文主要介绍 MapReduce 的原理及开发,讲解如何利用 Combine.Partitioner.WritableComparator等组件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聚合分组的功能.由于文章是针对开 ...

  2. Winsock基础编程

    Winsock基础编程 Socket的英文原义是"孔"或"插座".作为BSD UNIX的进程通信机制,取后一种意思.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 ...

  3. 【Socket】Java Socket基础编程

    Socket是Java网络编程的基础,了解还是有好处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Socket的基础编程.Socket用在哪呢,主要用在进程间,网络间通信.本篇比较长,特别做了个目录: 一.Socket通信基 ...

  4. NIO和IO(BIO)的区别及NIO编程介绍

    IO(BIO)和NIO的区别:其本质就是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 阻塞概念:应用程序在获取网络数据的时候,如果网络传输数据很慢,那么程序就一直等着,直到传输完毕为止. 非阻塞概念:应用程序直接可以获取已经 ...

  5. linux基础编程:IO模型:阻塞/非阻塞/IO复用 同步/异步 Select/Epoll/AIO(转载)

      IO概念 Linux的内核将所有外部设备都可以看做一个文件来操作.那么我们对与外部设备的操作都可以看做对文件进行操作.我们对一个文件的读写,都通过调用内核提供的系统调用:内核给我们返回一个file ...

  6. Linux应用程序设计之网络基础编程

    1.TCP/IP协议概述 1.1.OSI参考模型及TCP/IP参考模型 OSI协议参考模型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发展起来的,从上到下工分为7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 ...

  7. UE4 中的 C++ 编程介绍

    https://docs.unrealengine.com/latest/CHN/Programming/Introduction/index.html UE4 中的 C++ 编程介绍 Unreal ...

  8. 【转载】Stackless Python并发式编程介绍[已校对版]

    Stackless Python并发式编程介绍[已校对版] 作者:    Grant Olson 电子邮件:    olsongt@verizon.net 日期:    2006-07-07 译者:  ...

  9. Swift Playgrounds for mac基础知识介绍

    Swift Playgrounds是一款适用于iPad和Mac的革命性应用程序,它使Swift学习变得互动而有趣.它不需要编码知识,因此非常适合刚开始的学生.使用Swift解决难题,以掌握基本知识.S ...

随机推荐

  1. django路由初识

    静态文件配置 1.项目下面新建一个文件夹static settings.py中最后添加 STATICFILES_DIRS = [ os.path.join(BASE_DIR, "static ...

  2. Hash的一点测试

    哈希表的学习与测试 以前写的hash都是碰运气的hash,就是乘上质数取模的那种,这样不能保证不碰撞,所以今天先写上几个双hush和链表的hash,并比较一下他们的速度,测试的话用洛谷上的“字符串哈希 ...

  3. Tomcat 支持的Java 版本和兼容性总结

    https://tomcat.apache.org/whichversion.html 最新最全的Tomcat 支持的Java版本对照,即兼容性一览表:   Servlet Spec JSP Spec ...

  4. 24. Swap Nodes in Pairs + 25. Reverse Nodes in k-Group

    ▶ 问题:单链表中的元素进行交换或轮换. ▶ 24. 每两个元素进行翻转.如 [1 → 2 → 3 → 4 → 5] 变换为 [2 → 1 → 4 → 3 → 5] ● 初版代码,4 ms class ...

  5. leetcode485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ndMaxConsecutiveOnes(int[] nums) { ; ; ; i < nums.Length; i+ ...

  6. testng报告发邮件后css样式缺失问题

    问题:用reportng把代替testng报告后,邮件中不显示html样式 解决方案:把依赖的文件,加到邮件附件 Jenkins发邮件的时候,把依赖文件作为附件发送. 结果看到样式了:

  7. RAID0+1 RAID5 性能比较

    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存储设备性能的好坏除了与处理器(CPU).缓存等有关之外,还与RAID组中的磁盘数量有很大的关系.按RAID技术的特点,相同磁盘数量下的RAID0性能高于RAID5,RAID1的性能 ...

  8. S+ hidden tray with window start

    官方论坛上有个帖子给出了答案: I forgot that this is supported in the code, but it requires a little editing of the ...

  9. 常用Sql语句,及注意事项

    目录: sql语句 sql命令语句 关键字 sql语句 SELECT * FROM V$reserved_words;--查询oracle预留关键字 SELECT * FROM V$version;- ...

  10. ArcGIS模型构建器案例学习-批量删除空要素类地理模型

    ArcGIS模型构建器案例学习笔记-批量删除空要素类地理模型 联系方式:谢老师,135-4855-4328,xiexiaokui@qq.com 目的:批量删除记录个数为0的矢量文件 优点:逻辑清晰,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