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P(2)
KMP 算法(2):其细微之处
- 2017 年 05 月 13 日
- • 技术
系列文章目录
KMP 算法(1):如何理解 KMP
KMP 算法(2):其细微之处
本篇来谈一谈 KMP 的一些细微之处,直接进入主题。
一:起始下标之 “争”:0 和 1展开目录
/* P 为模式串,下标从 0 开始 */
void GetNext(string P, int next[])
{
int p_len = P.size();
int i = 0; // P 的下标
int j = -1; // 相同真前后缀的长度
next[0] = -1;
while (i < p_len)
{
if (j == -1 || P[i] == P[j])
{
i++;
j++;
next[i] = j;
}
else
j = next[j];
}
}
/* 在 S 中找到 P 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
int KMP(string S, string P, int next[])
{
GetNext(P, next);
int i = 0; // S 的下标
int j = 0; // P 的下标
int s_len = S.size();
int p_len = P.size();
while (i < s_len && j < p_len)
{
if (j == -1 || S[i] == P[j]) // P 的第一个字符不匹配或 S[i] == P[j]
{
i++;
j++;
}
else
j = next[j]; // 当前字符匹配失败,进行跳转
}
if (j == p_len) // 匹配成功
return i - j;
return -1;
}
上述代码的起始下标都是从 0 开始的,但每个人对数组起始位置的编码习惯不同,分为两类:0 和 1。对于上面的代码,起始位置如果改为 1 的话又是怎样呢?

但它们的区别并不止如此。我们知道,KMP 算法的 next[i] 表示最长的相同真前后缀,但这对起始位置为 1 的 next[i] 却不再适用。
| i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模式串 | A | B | C | D | A | B | D |
'\0' |
| next[i] | -1 | 0 | 0 | 0 | 0 | 1 | 2 |
0 |
| i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模式串 | A | B | C | D | A | B | D |
'\0' |
| next[i] | 0 | 1 | 1 | 1 | 1 | 2 | 3 |
1 |
上面两个表格表展示的是:相同模式串下不同起始位置的 next 值对比。
相比之下,起始位置为 1 的 next 值比起始位置为 0 的 next 值多了 1。多 1,不是巧合,而是必然。这很容易证明。
在 GetNext() 中,j 从 0 开始(起始位置为 1),在走了相等步后停下依次赋值给 next[i],因此相较于起始位置为 0 的 next 总是多 1。这又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多了 1 后在模式匹配中,next 还会正确的实现跳转么?当然会了,next 多 1,同时模式串的起始位置也多了 1,这就好比数学中,从 a=b 转化为 a+1=b+1,形式不同但完全等价。
二:next[i] 里最不起眼处的妙用展开目录
先来看一个问题,在主串 S 中找到模式串 P 所有可以完全匹配的位置。
很简单,典型的 KMP 模式匹配。

假设起始位置都是从 0 开始,对于上图,若已找到主串的第一个完全匹配位置即 0--4,那么请问接下来模式串如何移动?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注意过模式串最后末尾处的 next 值代表什么?(末尾即为字符串的结尾标志:'\0')
它代表整个模式串的最长相同真前后缀。

利用这个 next 值,我们直接可以实现跳转,更快地找到下一个匹配点。
KMP(2)的更多相关文章
- KMP算法求解
// KMP.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 ...
- 简单有效的kmp算法
以前看过kmp算法,当时接触后总感觉好深奥啊,抱着数据结构的数啃了一中午,最终才大致看懂,后来提起kmp也只剩下“奥,它是做模式匹配的”这点干货.最近有空,翻出来算法导论看看,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先不说 ...
- KMP算法
KMP算法是字符串模式匹配当中最经典的算法,原来大二学数据结构的有讲,但是当时只是记住了原理,但不知道代码实现,今天终于是完成了KMP的代码实现.原理KMP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给定一个字符串和一个模式串 ...
- 萌新笔记——用KMP算法与Trie字典树实现屏蔽敏感词(UTF-8编码)
前几天写好了字典,又刚好重温了KMP算法,恰逢遇到朋友吐槽最近被和谐的词越来越多了,于是突发奇想,想要自己实现一下敏感词屏蔽. 基本敏感词的屏蔽说起来很简单,只要把字符串中的敏感词替换成"* ...
- [KMP]【学习笔记】
Oulipo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Total Submissions: 36916 Accepted: 14904 Descript ...
- KMP算法实现
链接:http://blog.csdn.net/joylnwang/article/details/6778316 KMP算法是一种很经典的字符串匹配算法,链接中的讲解已经是很明确得了,自己按照其讲解 ...
- KMP专题
1.[HDU 3336]Count the string(KMP+dp) 题意:求给定字符串含前缀的数量,如输入字符串abab,前缀是a.ab.aba.abab,在原字符串中出现的次数分别是2.2.1 ...
- KMP学习之旅
说起kmp就要从字符串的匹配说起,下面我们谈谈字符串的匹配 给定一个原字符串:bababababababababb,再给定一个模式串:bababb,求模式串是否在源字符串中出现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遍历源 ...
- KMP模板
参考:http://www.cnblogs.com/c-cloud/p/3224788.html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vo ...
- 【字符串匹配】KMP算法和next数组的c/c++实现
KMP算法基本思想有许多博客都写到了,写得也十分形象,不懂得可以参考下面的传送门,我就不解释基本思想了.本文主要给出KMP算法及next数组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很多网上的代码本人(相信应该是许多人吧)看 ...
随机推荐
- [Python] numpy.nonzero
numpy.nonzero(a) Return the indices of the elements that are non-zero. Returns a tuple of arrays, on ...
- 阻止form提交数据,通过ajax等上传数据
btn.click(function (event) { event.preventDefault(); // 组织发送 $.ajax({ ...}) })
- 关系型数据库之Mysql
简介 主要知识点包括:能够与mysql建立连接,创建数据库.表,分别从图形界面与脚本界面两个方面讲解 相关的知识点包括:E-R关系模型,数据库的3范式,mysql中数据字段的类型,字段约束 数据库的操 ...
- uva-10344
题意: 枚举23点,注意,数字也是可以枚举的,wa了一次 #include<stdio.h> #include<iostream> #include<sstream> ...
- python入门-测试代码
断言 测试函数 def get_formatted_name(first,last): """generate a neatly formattef full name& ...
- Webservice 返回数据集 DataSet 及Android显示数据集LiveBindings
一.服务端 New TSoapDataModule 添加控件 TDataSetProvider,TClientDataSet,TADOQuery,TADOConnection 添加方法 functio ...
- 用FireDAC获取 SQL SERVER错误文本信息
SQL SERVER获取错误文本信息,BDE.adoquery一直取不到,FDQuery可以了 Some DBMS, like SQL Server, return messages as an ad ...
- MFC-Dialog各函数的执行顺序
CDlgTestDlg::CDlgTestDlg CDlgTestDlg::DoModal CDialog::DoModal CDlgTestDlg::PreSubclassWindow CDlgTe ...
- Python之从头开始建立项目流程
一,需求是在桌面建立一个名字为美妆的项目 1)cd desktop 2)mkdir meizhuang_server 3)安装虚拟环境 要在meizhuang_server文件夹下 pipenv - ...
- 转载:mysql binlog同步redis
ref: https://wenku.baidu.com/view/5d9d04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