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dis数据持久化(数据保存在硬盘上)

1. 关系型数据库Mmysql持久化
  任何增删改语句都是在硬盘上操作(安全)
  断电,硬盘上数据还在 2.非关系型数据库
  默认所有的增删改都是在内存中操作(高效不安全)
  断电以后内存数据不存在   断电以后redis部分数据会丢失:丢失的数据是保存在在内存

   1.redis持久化操作(RDB)     

      redis提供了RDB(Redis DataBase)持久化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将redis在内存中的的状态保存到硬盘中,它可以手动执行。

      也可以再redis.conf中配置,定期执行

      RDB持久化产生的RDB文件是一个经过压缩二进制文件,这个文件被保存在硬盘中,redis可以通过这个文件还原数据库当时的状态。

RDB:默认的持久化操作,相当于快照,保存的是状态,在redis安装目录有个dump.rdb就是快照
  优点:(1)快照保存数据速度极快,还原熟读极快
     (2)适合灾难备份
  缺点:随时随地开启(容易占用系统资源),不适合小内存的机器使用
    (1)符合要求就会进行快照
      服务器正常关闭 照快照
      key满足一定条件时候 照快照
    (2)何时开启快照
      服务器正常关闭时候,照一次快照
      key满足一定条件时候 照快照 
    redis.conf文件配置,满足一下任一条件:
      900秒(15分钟至少有1个key发生变化),照快照
      300秒内,至少有10key改变,照快照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改变,照快照     

  2.RDB的配置使用

    1.在redis启动文件中写入如下配置

port 6379
daemonize yes
dir /data/6379 # 定义持久化文件存储位置
pidfile /data/6379/redis.pid # redis进程pid文件
loglevel notice # 日志级别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 redis日志log文件
protected-mode yes # 保护模式
dbfilename dbmp.rdb # rdb持久化文件名
#bind 10.0.0.10 127.0.0.1 # redis绑定地址
#requirepass redhat # redis登录密码
save 900 1 # rdb机制 每900秒 有1个修改记录
save 300 10 # 每300秒 10个修改记录
save 60 10000 # 每60秒内 10000修改记录

  

  2.启动redis服务端

  3.登录redis设置一个key

  4.此时检查目录,/data/6379底下没有dbmp.rdb文件

  

  5.通过save触发持久化,将数据写入RDB文件

127.0.0.1:6379> set age 18
OK
127.0.0.1:6379> save
OK

注意: 由于这个dbmp.rdb文件是用来存储持久化数据的,理所当然如果被删除了的话,数据就会消失

 3.REDIS的持久化(AOF)

    AOF(append-only log file)
    记录服务器执行的所有变更操作命令(例如set del等),并在服务器启动时,通过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还原数据集
    AOF 文件中的命令全部以redis协议的格式保存,新命令追加到文件末尾。
    优点:最大程度保证数据不丢失 (比RDB要好,因为RDB有可能丢失数据)
    缺点:日志记录非常大

AOF:适合内存比较小的计算机,使用日志功能来保存数据

    默认是关闭:所有三种选项
    每秒同步(安全性,但是不浪费资源)
    每修改同步:只要有key变化语句,就进行AOF保存数据 (比较安全,但是占用资源)
    不同步(默认):不进行任何持久化操作     AOF操作:只记录key变化的语句
  
    AOF配置:
      appenddonly 改为yes   
      always:每修改同步
      everysecond:每秒同步
      no :从不同步
         优点:持续占用极少量资源
    缺点:日志文件会特比大

  4.开启AOF的操作流程

    1.准备aof配置文件 redis.conf

daemonize yes
port 6379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dir /data/6379
dbfilename dbmp.rdb
requirepass redhat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appendonly yes
appendfsync everysec

    2.启动redis服务

redis-server /etc/redis/6379.conf 

    3.检查redis数据目录/data/6379/是否产生了aof文件

[root@qishi bin]# ll /etc/redis
total 72
-rw-r--r--. 1 root root 57775 Apr 20 15:11 6379.conf
-rw-r--r--. 1 root root 139 Apr 20 14:27 6380.conf
-rw-r--r--. 1 root root 62 Apr 20 15:12 appendonly.aof
drwxr-xr-x. 3 root root 18 Apr 16 19:16 data


      4..登录redis-cli,写入数据,实时检查aof文件信息

tail -f /etc/redis/appendonly.aof 


     5.设置新key,检查aof信息,然后关闭redis,检查数据是否持久化

redis-cli -a redhat shutdown

redis-server /etc/redis.conf

redis-cli -a redhat

  文件的位置:不管是是dump.rdb还是appendonly.aof文件的路径都是通过配置文件的dir选项指定的

二.redis不重启,从RDB切换到AOF

  1.确保redis版本在2.2以上

redis-server -v
Redis server v=4.0.6 sha=00000000:0 malloc=libc bits=64 build=1a3f9c0b300

  2.配置RDB持久化,确保没有AOF的配置

daemonize yes
port 6379
logfile /data/6379/redis.log
dir /data/6379
dbfilename dbmp.rdb
save 900 1 #rdb机制 每900秒 有1个修改记录
save 300 10 #每300秒 10个修改记录
save 60 10000 #每60秒内 10000修改记录

  3.启动redis服务端

redis-server /etc/redis/6379.conf
2981:C 20 Apr 15:33:16.356 # oO0OoO0OoO0Oo Redis is starting oO0OoO0OoO0O
2981:C 20 Apr 15:33:16.356 # Redis version=4.0.6, bits=64, commit=0000000
2981:C 20 Apr 15:33:16.356 # Configuration loaded

  4.登录redis-cli插入数据,手动持久化

127.0.0.1:6379> keys *
1) "dajiba"
2) "wojiushi"
127.0.0.1:6379> set wocao nidayede
OK
127.0.0.1:6379> save
OK

  5.检查RDB文件

dump.rdb

  6.备份RDB文件

#进入文件夹
cp dump.rdb dump.rdb.bak

  7. 执行命令,开启AOF持久化

#看清楚大小写啊

127.0.0.1:6379> CONFIG set appendonly yes
OK
127.0.0.1:6379> CONFIG SET save ""
OK  

  注意: 此命令开启的AOF功能只是临时启用,redis服务重启之后就会失效,因为配置文件并没有AOF的配置。

  不过没关系, 我们的目的是不重启切换至AOF

 8. 验证旧的RDB数据库数据是否转入AOF, 以及AOF持久化文件是否正常写入

#登录客户端,查看key的熟练
127.0.0.1:6379> keys *
1) "dajiba"
2) "wojiushi"
3) "wocao" #查看这些数据是否同步否appendonl.aof文件中了
tail -f appendonle.aof #增加key
127.0.0.1:6379> set nidaye adsd
OK #在查看新增的数据是否到appendonly.aof中
tail -f appendonle.aof

  此时RDB已经正确切换AOF,注意还得修改redis.conf添加AOF设置,不然重启后,通过config set的配置将丢失

  

redis的持久化相关操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 之持久化

    目录 一.前言 二.持久化类型之 RDB 三.持节化类型之AOF 四.Redis 持久化类型的抉择 五.持久化的恢复 六.持久化问题的分析定位与优化 七.回顾总结 一.前言 首先,来回顾下前面文章的知 ...

  2. redis的持久化功能

    基于快照持久化 修改配置文件,开始基于快照的选项 [root@localhostbin]#vim /etc/redis/redis.conf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 ...

  3. Redis的持久化的两种方式drbd以及aof日志方式

    redis的持久化配置: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快照  2 日志 来看一下redis的rdb的配置选项和它的工作原理: save 900 1 // 表示的是900s内,有1条写入,则产生快照 save ...

  4. redis + 主从 + 持久化 + 分片 + 集群 + spring集成

    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数据库,其不仅读写速度快,每秒可以执行大约110000的写操作,81000的读取操作,而且其支持存储字符串,哈希结构,链表,集合丰富的数据类型.所以得到很多开发者的青睐.加之 ...

  5. Redis数据持久化、数据备份、数据的故障恢复

    1.redis持久化的意义----redis故障恢复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很可能会遇到redis突然挂掉的情况,比如redis的进程死掉了.电缆被施工队挖了(支付宝例子)等等,总之一定会遇到各种奇葩的 ...

  6. 深入理解Redis的持久化

    RDB RDB是将当前数据生成快照保存到硬盘上. RDB的工作流程: 1. 执行bgsave命令,Redis父进程判断当前是否存在正在执行的子进程,如RDB/AOF子进程,如果存在bgsave命令直接 ...

  7. 11、Redis的持久化(RDB、AOF)

    写在前面的话:读书破万卷,编码如有神 --------------------------------------------------------------------------------- ...

  8. redis数据持久化(快照/日志):

    1.RDB快照的配置选项: save // 900内,有1条写入,则产生快照 save // 如果300秒内有1000次写入,则产生快照 save // 如果60秒内有10000次写入,则产生快照 ( ...

  9. Redis数据持久化机制AOF原理分析一---转

    http://blog.csdn.net/acceptedxukai/article/details/18136903 http://blog.csdn.net/acceptedxukai/artic ...

随机推荐

  1. sql分组获取第一条记录(sql+oracle)

    sql版本 select * from (select t.CloseDate,t.ExpiryDate,t.DataTypeLookupID,ROW_NUMBER() over(partition ...

  2. C语言cJSON库的使用,解析json数据格式

    C语言cJSON库的使用,解析json数据格式 摘自:https://www.cnblogs.com/piaoyang/p/9274925.html 对于c语言来说是没有字典这样的结构的,所以对于解析 ...

  3. Node.js基本使用(超基础)

    Node.js是什么 Node.js是一个能够在服务器端运行JavaScript的开放源代码.跨平台JavaScript运行环境 Node采用Google开发的V8引擎运行js代码,使用事件驱动.非阻 ...

  4. [GO]并发实现聊天室服务器

    package main import ( "net" "fmt" "strings" "time") type Cli ...

  5.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系列-操作MySql数据库(二)

    接口测试框架层级目录结构示意图: page目录下面的mysqlTest.py:存放的是mysql的操作代码 utils目录下面的helper.py:存放的是公共的配置方法 log目录log.md:存放 ...

  6. CentOS7 安装Maven3

    下载安装文件 cd /root wget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pache/maven/maven-3/3.3.9/binaries/apache- ...

  7.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C#程序的157个建议——建议137:委托和事件类型应添加上级后缀

    建议137:委托和事件类型应添加上级后缀 委托类型本身是一个类,考虑让派生类的名字以基类名字作为后缀.事件类型是一类特殊的委托,所以事件类型也遵循本建议. 委托和事件的正确的命名方式有: public ...

  8. memcached整理の缓存问题

    声明:博客来源http://www.cnblogs.com/AloneSword/p/3931905.html,谢谢他的分享! 缓存穿透与缓存雪崩 缓存系统不得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缓存穿透与失效时的雪 ...

  9. MIDA Converter Basic patched for RAD Studio 10.1.2 Berlin (VCL转换到FMX)

    Mida is the only way to try to convert your project from VCL to FireMonkey. Version after version, M ...

  10. SOLR企业搜索平台 二 (分词安装)

    标签:linux lucene 分词 solr 全文检索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原始出处 .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3961409.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