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知识

使用 TensorFlow, 你必须明白 TensorFlow:

  • 使用图 (graph) 来表示计算任务.
  • 在被称之为 会话 (Session) 的上下文 (context) 中执行图.
  • 使用 tensor 表示数据.
  • 通过 变量 (Variable) 维护状态.
  • 使用 feed 和 fetch 可以为任意的操作(arbitrary operation) 赋值或者从其中获取数据.

TensorFlow 是一个编程系统, 使用图来表示计算任务. 图中的节点被称之为 op (operation 的缩写). 一个 op 获得 0 个或多个 Tensor, 执行计算,产生 0 个或多个 Tensor. 每个 Tensor 是一个类型化的多维数组. 例如, 你可以将一小组图像集表示为一个四维浮点数数组, 这四个维度分别是 [batch, height, width, channels].

一个 TensorFlow 图描述了计算的过程. 为了进行计算, 图必须在 会话 里被启动.会话 将图的 op 分发到诸如 CPU 或 GPU 之类的 设备 上, 同时提供执行 op 的方法.这些方法执行后, 将产生的 tensor 返回. 在 Python 语言中, 返回的 tensor 是numpy ndarray 对象; 在 C 和 C++ 语言中, 返回的 tensor 是 tensorflow::Tensor 实例.

计算图

TensorFlow 程序通常被组织成一个构建阶段和一个执行阶段. 在构建阶段, op 的执行步骤被描述成一个图. 在执行阶段, 使用会话执行执行图中的 op.

例如, 通常在构建阶段创建一个图来表示和训练神经网络, 然后在执行阶段反复执行图中的训练 op.

TensorFlow 支持 C, C++, Python 编程语言. 目前, TensorFlow 的 Python 库更加易用,它提供了大量的辅助函数来简化构建图的工作, 这些函数尚未被 C 和 C++ 库支持.

三种语言的会话库 (session libraries) 是一致的.

构建图

构建图的第一步, 是创建源 op (source op). 源 op 不需要任何输入, 例如 常量 (Constant). 源 op 的输出被传递给其它 op 做运算.

Python 库中, op 构造器的返回值代表被构造出的 op 的输出, 这些返回值可以传递给其它op 构造器作为输入.

TensorFlow Python 库有一个默认图 (default graph), op 构造器可以为其增加节点. 这个默认图对许多程序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阅读 Graph 类 文档来了解如何管理多个图.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创建一个常量 op, 产生一个 1x2 矩阵. 这个 op 被作为一个节点
# 加到默认图中.
#
# 构造器的返回值代表该常量 op 的返回值.
matrix1 = tf.constant([[3., 3.]]) # 创建另外一个常量 op, 产生一个 2x1 矩阵.
matrix2 = tf.constant([[2.],[2.]]) # 创建一个矩阵乘法 matmul op , 把 'matrix1' 和 'matrix2' 作为输入.
# 返回值 'product' 代表矩阵乘法的结果.
product = tf.matmul(matrix1, matrix2)

默认图现在有三个节点, 两个 constant() op, 和一个matmul() op. 为了真正进行矩阵相乘运算, 并得到矩阵乘法的结果, 你必须在会话里启动这个图.

在一个会话中启动图

构造阶段完成后, 才能启动图. 启动图的第一步是创建一个 Session 对象, 如果无任何创建参数, 会话构造器将启动默认图.

欲了解完整的会话 API, 请阅读Session 类.

# 启动默认图.
sess = tf.Session() # 调用 sess 的 'run()' 方法来执行矩阵乘法 op, 传入 'product' 作为该方法的参数.
# 上面提到, 'product' 代表了矩阵乘法 op 的输出, 传入它是向方法表明, 我们希望取回
# 矩阵乘法 op 的输出.
#
# 整个执行过程是自动化的, 会话负责传递 op 所需的全部输入. op 通常是并发执行的.
#
# 函数调用 'run(product)' 触发了图中三个 op (两个常量 op 和一个矩阵乘法 op) 的执行.
#
# 返回值 'result' 是一个 numpy `ndarray` 对象.
result = sess.run(product)
print result
# ==> [[ 12.]] # 任务完成, 关闭会话.
sess.close()

Session 对象在使用完后需要关闭以释放资源. 除了显式调用 close 外, 也可以使用 "with" 代码块来自动完成关闭动作.

with tf.Session() as sess:
result = sess.run([product])
print result

在实现上, TensorFlow 将图形定义转换成分布式执行的操作, 以充分利用可用的计算资源(如 CPU或 GPU). 一般你不需要显式指定使用 CPU 还是 GPU, TensorFlow 能自动检测. 如果检测到 GPU, TensorFlow 会尽可能地利用找到的第一个 GPU 来执行操作.

如果机器上有超过一个可用的 GPU, 除第一个外的其它 GPU 默认是不参与计算的. 为了让 TensorFlow 使用这些 GPU, 你必须将 op 明确指派给它们执行. with...Device 语句用来指派特定的 CPU 或 GPU执行操作:

with tf.Session() as sess:
with tf.device("/gpu:1"):
matrix1 = tf.constant([[3., 3.]])
matrix2 = tf.constant([[2.],[2.]])
product = tf.matmul(matrix1, matrix2)
...

设备用字符串进行标识. 目前支持的设备包括:

  • "/cpu:0": 机器的 CPU.
  • "/gpu:0": 机器的第一个 GPU, 如果有的话.
  • "/gpu:1": 机器的第二个 GPU, 以此类推.

阅读使用GPU章节, 了解 TensorFlow GPU 使用的更多信息.

交互式使用

文档中的 Python 示例使用一个会话 Session 来启动图, 并调用 Session.run() 方法执行操作.

为了便于使用诸如 IPython 之类的 Python 交互环境, 可以使用InteractiveSession 代替Session 类, 使用 Tensor.eval()Operation.run() 方法代替Session.run(). 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一个变量来持有会话.

# 进入一个交互式 TensorFlow 会话.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sess = tf.InteractiveSession() x = tf.Variable([1.0, 2.0])
a = tf.constant([3.0, 3.0]) # 使用初始化器 initializer op 的 run() 方法初始化 'x'
x.initializer.run() # 增加一个减法 sub op, 从 'x' 减去 'a'. 运行减法 op, 输出结果
sub = tf.sub(x, a)
print sub.eval()
# ==> [-2. -1.]

Tensor

TensorFlow 程序使用 tensor 数据结构来代表所有的数据, 计算图中, 操作间传递的数据都是 tensor.你可以把 TensorFlow tensor 看作是一个 n 维的数组或列表. 一个 tensor 包含一个静态类型 rank, 和一个 shape. 想了解 TensorFlow 是如何处理这些概念的, 参见Rank, Shape, 和 Type.

变量

Variables for more details.变量维护图执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 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变量实现一个简单的计数器. 参见变量 章节了解更多细节.

# 创建一个变量, 初始化为标量 0.
state = tf.Variable(0, name="counter") # 创建一个 op, 其作用是使 state 增加 1 one = tf.constant(1)
new_value = tf.add(state, one)
update = tf.assign(state, new_value) # 启动图后, 变量必须先经过`初始化` (init) op 初始化,
# 首先必须增加一个`初始化` op 到图中.
init_op =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 启动图, 运行 op
with tf.Session() as sess:
# 运行 'init' op
sess.run(init_op)
# 打印 'state' 的初始值
print sess.run(state)
# 运行 op, 更新 'state', 并打印 'state'
for _ in range(3):
sess.run(update)
print sess.run(state) # 输出: #
#
#
#

代码中 assign() 操作是图所描绘的表达式的一部分, 正如 add() 操作一样. 所以在调用 run() 执行表达式之前, 它并不会真正执行赋值操作.

通常会将一个统计模型中的参数表示为一组变量. 例如, 你可以将一个神经网络的权重作为某个变量存储在一个 tensor 中.在训练过程中, 通过重复运行训练图, 更新这个 tensor.

Fetch

为了取回操作的输出内容, 可以在使用 Session 对象的 run() 调用 执行图时, 传入一些 tensor,这些 tensor 会帮助你取回结果. 在之前的例子里, 我们只取回了单个节点 state, 但是你也可以取回多个tensor:

input1 = tf.constant(3.0)
input2 = tf.constant(2.0)
input3 = tf.constant(5.0)
intermed = tf.add(input2, input3)
mul = tf.mul(input1, intermed) with tf.Session():
result = sess.run([mul, intermed])
print result # 输出:
# [array([ 21.], dtype=float32), array([ 7.], dtype=float32)]

需要获取的多个 tensor 值,在 op 的一次运行中一起获得(而不是逐个去获取 tensor)。

Feed

上述示例在计算图中引入了 tensor, 以常量或变量的形式存储. TensorFlow 还提供了 feed 机制, 该机制可以临时替代图中的任意操作中的 tensor 可以对图中任何操作提交补丁, 直接插入一个 tensor.

feed 使用一个 tensor 值临时替换一个操作的输出结果. 你可以提供 feed 数据作为 run() 调用的参数.feed 只在调用它的方法内有效, 方法结束, feed 就会消失. 最常见的用例是将某些特殊的操作指定为 "feed" 操作,标记的方法是使用 tf.placeholder() 为这些操作创建占位符.

input1 = tf.placeholder(tf.types.float32)
input2 = tf.placeholder(tf.types.float32)
output = tf.mul(input1, input2) with tf.Session() as sess:
print sess.run([output], feed_dict={input1:[7.], input2:[2.]}) # 输出:
# [array([ 14.], dtype=float32)]

本文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208741/article/details/71191825

Tensorflow基础知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05基于python玩转人工智能最火框架之TensorFlow基础知识

    从helloworld开始 mkdir mooc # 新建一个mooc文件夹 cd mooc mkdir 1.helloworld # 新建一个helloworld文件夹 cd 1.helloworl ...

  2. TensorFlow应用实战 | TensorFlow基础知识

    挺长的~超出估计值了~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从helloworld开始 mkdir 1.helloworld cd 1.helloworldvim helloworld.py 代码: # -*- c ...

  3. TensorFlow 基础知识

    参考资料: 深度学习笔记目录 向机器智能的TensorFlow实践 TensorFlow机器学习实战指南 Nick的博客 TensorFlow 采用数据流图进行数值计算.节点代表计算图中的数学操作,计 ...

  4. 深度学习之 TensorFlow(二):TensorFlow 基础知识

    1.TensorFlow 系统架构: 分为设备层和网络层.数据操作层.图计算层.API 层.应用层.其中设备层和网络层.数据操作层.图计算层是 TensorFlow 的核心层. 2.TensorFlo ...

  5. tensorflow笔记(一)之基础知识

    tensorflow笔记(一)之基础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指明转载地址 http://www.cnblogs.com/fydeblog/p/7399701.html 前言 这篇no ...

  6. TFLite基础知识

    此基础知识仅为个人学习记录,如有错误或遗漏之处,还请各位同行给个提示. 概述 TFLite主要含有如下内容: (1)TFLite提供一系列针对移动平台的核心算子,包括量化和浮点运算.另外,TFLite ...

  7. Ternsorflow 学习:002-Tensorflow 基础知识

    前言: 使用 TensorFlow 之前你需要了解关于 TensorFlow 的以下基础知识: 使用图(graphs) 来表示计算 在会话(session) 中执行图 使用张量(tensors) 来代 ...

  8. [源码解析] 深度学习分布式训练框架 Horovod (1) --- 基础知识

    [源码解析] 深度学习分布式训练框架 Horovod --- (1) 基础知识 目录 [源码解析] 深度学习分布式训练框架 Horovod --- (1) 基础知识 0x00 摘要 0x01 分布式并 ...

  9. [源码解析] PyTorch 流水线并行实现 (1)--基础知识

    [源码解析] PyTorch 流水线并行实现 (1)--基础知识 目录 [源码解析] PyTorch 流水线并行实现 (1)--基础知识 0x00 摘要 0x01 历史 1.1 GPipe 1.2 t ...

随机推荐

  1. poj 2932 Coneology (扫描线)

    题意 平面上有N个两两不相交的圆,求全部最外层的,即不被其它圆包括的圆的个数并输出 思路 挑战程序竞赛P259页 代码 /* ************************************* ...

  2. apollo 消息分发源代码分析

    1.MessageDispatch消息分发信息 public static final byte DATA_STRUCTURE_TYPE = CommandTypes.MESSAGE_DISPATCH ...

  3. cocos2d-x项目101次相遇:在HelloWorld上--建立新场景

    cocos2d-x 101次相遇 / 文件夹  1   安装和环境搭建 -xcode  2   Scenes , Director, Layers, Sprites 3   建立图片菜单  4   在 ...

  4. 轻松搞定RabbitMQ(一)——RabbitMQ基础知识+HelloWorld

    转自 http://blog.csdn.net/xiaoxian8023/article/details/48679609 本文是简单介绍一下RabbitMQ,参考官网上的教程.同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 ...

  5. Mac终端处理MySql

    进入数据库: mysql -u root -p 随后输入密码:root   原文出处: GarveyCalvin的博客(@GarveyCalvin) MySQL有很多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比如“mysql ...

  6. A20 Android 编译

    cd lichee ./build.sh -p sun7i_android -b wing-sc3075gs cd ../android4.2 . build/envsetup.sh lunch wi ...

  7. 为什么在 Java 中用 (low+high)>>>1 代替 (low+high)/2 或 (low+high)>>1 来计算平均值呢?好在哪里?

    >>>与>>是位运算符,只对整型有效(不能用于浮点型).当是整型的时候(low+high)>>1可以代替(low+high)/2.>>>是无 ...

  8. linux的su和sudo(转载)

    来源:http://www.jb51.net/LINUXjishu/12713.html 一. 使用 su 命令临时切换用户身份 1.su 的适用条件和威力 su命令就是切换用户的工具,怎么理解呢?比 ...

  9. 模式匹配之常见匹配算法---SIFT/SURF、haar特征、广义hough变换的特性对比分析

    识别算法概述: SIFT/SURF基于灰度图, 一.首先建立图像金字塔,形成三维的图像空间,通过Hessian矩阵获取每一层的局部极大值,然后进行在极值点周围26个点进行NMS,从而得到粗略的特征点, ...

  10. MVC5中使用jQuery Post 二维数组和一维数组到Action

    很久没有写了,最近在做一个MVC项目,这是我做的第一个MVC项目.之前可以说多MVC一点都不了解,今天把昨天遇到的一个问题记录下来.MVC大神就请飘过吧,跟我遇到同样问题的可以进来看看.遇到的第一个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