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四数相加Ⅱ

题目链接:454.四数相加

给你四个整数数组 nums1nums2nums3 和 nums4 ,数组长度都是 n ,请你计算有多少个元组 (i, j, k, l) 能满足:、

  • 0 <= i, j, k, l < n
  • nums1[i] + nums2[j] + nums3[k] + nums4[l] == 0

    输入: nums1 = [1,2], nums2 = [-2,-1], nums3 = [-1,2], nums4 = [0,2]

    输出: 2

    解释:

    两个元组如下:
  1. (0, 0, 0, 1) -> nums1[0] + nums2[0] + nums3[0] + nums4[1] = 1 + (-2) + (-1) + 2 = 0
  2. (1, 1, 0, 0) -> nums1[1] + nums2[1] + nums3[0] + nums4[0] = 2 + (-1) + (-1) + 0 = 0

总体思路

由于

而这道题目是四个独立的数组,只要找到A[i] + B[j] + C[k] + D[l] = 0就可以,不用考虑有重复的四个元素相加等于0的情况,所以相对于题目18. 四数之和,题目15.三数之和,还是简单了不少!

如果本题想难度升级:就是给出一个数组(而不是四个数组),在这里找出四个元素相加等于0,答案中不可以包含重复的四元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后续的文章我也会讲到的。

本题解题步骤:

  1. 首先定义 一个unordered_map,key放a和b两数之和,value 放a和b两数之和出现的次数。
  2. 遍历大A和大B数组,统计两个数组元素之和,和出现的次数,放到map中。
  3. 定义int变量count,用来统计 a+b+c+d = 0 出现的次数。
  4. 在遍历大C和大D数组,找到如果 0-(c+d) 在map中出现过的话,就用count把map中key对应的value也就是出现次数统计出来。
  5. 最后返回统计值 count 就可以了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ourSumCount(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C, vector<int>& D) {
unordered_map<int, int> umap; //key:a+b的数值,value:a+b数值出现的次数
// 遍历大A和大B数组,统计两个数组元素之和,和出现的次数,放到map中
for (int a : A) {
for (int b : B) {
umap[a + b]++;
}
}
int count = 0; // 统计a+b+c+d = 0 出现的次数
// 在遍历大C和大D数组,找到如果 0-(c+d) 在map中出现过的话,就把map中key对应的value也就是出现次数统计出来。
for (int c : C) {
for (int d : D) {
if (umap.find(0 - (c + d)) != umap.end()) {
count += umap[0 - (c + d)];
}
}
}
return count;
}
};

383.赎金信

题目链接:赎金信

给你两个字符串:ransomNote 和 magazine ,判断 ransomNote 能不能由 magazine 里面的字符构成。

如果可以,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magazine 中的每个字符只能在 ransomNote 中使用一次。

总体思路

这道题目和242.有效的字母异位词很像,242.有效的字母异位词相当于求 字符串a 和 字符串b 是否可以相互组成 ,而这道题目是求 字符串a能否组成字符串b,而不用管字符串b 能不能组成字符串a。

本题判断第一个字符串ransom能不能由第二个字符串magazines里面的字符构成,但是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 第一点“为了不暴露赎金信字迹,要从杂志上搜索各个需要的字母,组成单词来表达意思”  这里_说明杂志里面的字母不可重复使用。_

  • 第二点 “你可以假设两个字符串均只含有小写字母。” 说明只有小写字母,这一点很重要

暴力解法

// 时间复杂度: O(n^2)
// 空间复杂度:O(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canConstruct(string ransomNote, string magazine) {
for (int i = 0; i < magazine.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ransomNote.length(); j++) {
// 在ransomNote中找到和magazine相同的字符
if (magazine[i] == ransomNote[j]) {
ransomNote.erase(ransomNote.begin() + j); // ransomNote删除这个字符
break;
}
}
}
// 如果ransomNote为空,则说明magazine的字符可以组成ransomNote
if (ransomNote.length() == 0)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哈希解法

因为题目所只有小写字母,那可以采用空间换取时间的哈希策略, 用一个长度为26的数组还记录magazine里字母出现的次数。

然后再用ransomNote去验证这个数组是否包含了ransomNote所需要的所有字母。

依然是数组在哈希法中的应用。

一些同学可能想,用数组干啥,都用map完事了,其实在本题的情况下,使用map的空间消耗要比数组大一些的,因为map要维护红黑树或者哈希表,而且还要做哈希函数,是费时的!数据量大的话就能体现出来差别了。 所以数组更加简单直接有效!

// 时间复杂度: O(n)
// 空间复杂度:O(1)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canConstruct(string ransomNote, string magazine) {
int record[26] = {0};
//add
if (ransomNote.size() > magazine.size()) {
return false;
}
for (int i = 0; i < magazine.length(); i++) {
// 通过recode数据记录 magazine里各个字符出现次数
record[magazine[i]-'a'] ++;
}
for (int j = 0; j < ransomNote.length(); j++) {
// 遍历ransomNote,在record里对应的字符个数做--操作
record[ransomNote[j]-'a']--;
// 如果小于零说明ransomNote里出现的字符,magazine没有
if(record[ransomNote[j]-'a']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15.三数之和

题目链接:15.三数之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判断是否存在三元组 [nums[i], nums[j], nums[k]] 满足 i != ji != k 且 j != k ,同时还满足 nums[i] + nums[j] + nums[k] == 0 。请

你返回所有和为 0 且不重复的三元组。

总体思路

哈希法

两层for循环就可以确定 a 和b 的数值了,可以使用哈希法来确定 0-(a+b) 是否在 数组里出现过,其实这个思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题目中说的不可以包含重复的三元组。

把符合条件的三元组放进vector中,然后再去重,这样是非常费时的,很容易超时,也是这道题目通过率如此之低的根源所在。

去重的过程不好处理,有很多小细节,如果在面试中很难想到位。

时间复杂度可以做到O(n^2),但还是比较费时的,因为不好做剪枝操作。

大家可以尝试使用哈希法写一写,就知道其困难的程度了。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threeSum(vector<int>& nums)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sort(nums.begin(), nums.end());
// 找出a + b + c = 0
// a = nums[i], b = nums[j], c = -(a + b)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排序之后如果第一个元素已经大于零,那么不可能凑成三元组
if (nums[i] > 0) {
break;
}
if (i > 0 && nums[i] == nums[i - 1]) { //三元组元素a去重
continue;
}
unordered_set<int> set;
for (int j = i + 1; j < nums.size(); j++) {
if (j > i + 2
&& nums[j] == nums[j-1]
&& nums[j-1] == nums[j-2]) { // 三元组元素b去重
continue;
}
int c = 0 - (nums[i] + nums[j]);
if (set.find(c) != set.end()) {
result.push_back({nums[i], nums[j], c});
set.erase(c);// 三元组元素c去重
} else {
set.insert(nums[j]);
}
}
}
return result;
}
};

双指针法



拿这个nums数组来举例,首先将数组排序,然后有一层for循环,i从下标0的地方开始,同时定一个下标left 定义在i+1的位置上,定义下标right 在数组结尾的位置上。

依然还是在数组中找到 abc 使得a + b +c =0,我们这里相当于 a = nums[i],b = nums[left],c = nums[right]。

接下来如何移动left 和right呢, 如果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就说明 此时三数之和大了,因为数组是排序后了,所以right下标就应该向左移动,这样才能让三数之和小一些。

如果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说明 此时 三数之和小了,left 就向右移动,才能让三数之和大一些,直到left与right相遇为止。

时间复杂度:O(n^2)。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threeSum(vector<int>& nums)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sort(nums.begin(), nums.end());
// 找出a + b + c = 0
// a = nums[i], b = nums[left], c = nums[right]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排序之后如果第一个元素已经大于零,那么无论如何组合都不可能凑成三元组,直接返回结果就可以了
if (nums[i] > 0) {
return result;
}
// 错误去重a方法,将会漏掉-1,-1,2 这种情况
/*
if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
// 正确去重a方法
if (i > 0 &&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int left = i + 1;
int right = nums.size() - 1;
while (right > left) {
// 去重复逻辑如果放在这里,0,0,0 的情况,可能直接导致 right<=left 了,从而漏掉了 0,0,0 这种三元组
/*
while (right > left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right--;
while (right > left &&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
if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right--;
else if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left++;
else {
result.push_back(vector<int>{nums[i], nums[left], nums[right]});
// 去重逻辑应该放在找到一个三元组之后,对b 和 c去重
while (right > left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right--;
while (right > left &&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 找到答案时,双指针同时收缩
right--;
left++;
}
} }
return result;
}
};

18.四数之和

题目链接:18.四数之和

给你一个由 n 个整数组成的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 。请你找出并返回满足下述全部条件且不重复的四元组 [nums[a], nums[b], nums[c], nums[d]] (若两个四元组元素一一对应,则认为两个四元组重复):

  • 0 <= a, b, c, d < n
  • abc 和 d 互不相同
  • nums[a] + nums[b] + nums[c] + nums[d] == target

    你可以按 任意顺序 返回答案 。

总体思路

四数之和,和15.三数之和是一个思路,都是使用双指针法, 基本解法就是在15.三数之和 的基础上再套一层for循环。

但是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例如: 不要判断nums[k] > target 就返回了,三数之和 可以通过 nums[i] > 0 就返回了,因为 0 已经是确定的数了,四数之和这道题目 target是任意值。比如:数组是[-4, -3, -2, -1]target-10,不能因为-4 > -10而跳过。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去做剪枝,逻辑变成nums[i] > target && (nums[i] >=0 || target >= 0)就可以了。

15.三数之和的双指针解法是一层for循环num[i]为确定值,然后循环内有left和right下标作为双指针,找到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0。

四数之和的双指针解法是两层for循环nums[k] + nums[i]为确定值,依然是循环内有left和right下标作为双指针,找出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的情况,三数之和的时间复杂度是O(n2),四数之和的时间复杂度是O(n3) 。

那么一样的道理,五数之和、六数之和等等都采用这种解法。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fourSum(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vector<vector<int>> result;
sort(nums.begin(), nums.end());
for (int k = 0; k < nums.size(); k++) {
// 剪枝处理
if (nums[k] > target && nums[k] >= 0) {
break; // 这里使用break,统一通过最后的return返回
}
// 对nums[k]去重
if (k > 0 && nums[k] == nums[k - 1]) {
continue;
}
for (int i = k + 1; i < nums.size(); i++) {
// 2级剪枝处理
if (nums[k] + nums[i] > target && nums[k] + nums[i] >= 0) {
break;
} // 对nums[i]去重
if (i > k + 1 &&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int left = i + 1;
int right = nums.size() - 1;
while (right > left) {
// 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 会溢出
if ((long) 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 {
right--;
// 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 会溢出
} else if ((long) nums[k]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target) {
left++;
} else {
result.push_back(vector<int>{nums[k], nums[i], nums[left], nums[right]});
// 对nums[left]和nums[right]去重
while (right > left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right--;
while (right > left && nums[left] == nums[left + 1]) left++; // 找到答案时,双指针同时收缩
right--;
left++;
}
} }
}
return result;
}
};

总结

哈希表是十分常见且便利的算法,经常用在快速查找数组元素中。

哈希表的定义语法为:unorderd_map<int>。哈希表在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7哈希表| 454.四数相加II383. 赎金信15. 三数之和18. 四数之和 |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6 | leetcode 242、349 、202、1

    基础知识 哈希 常见的结构(不要忘记数组) 数组 set (集合) map(映射) 注意 哈希冲突 哈希函数 LeetCode 242 分析1.0 HashMap<Character, Inte ...

  2.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1 | leetcode 704/27

    前言   考研结束半个月了,自己也简单休整了一波,估了一下分,应该能进复试,但还是感觉不够托底.不管怎样,要把代码能力和八股捡起来了,正好看到卡哥有这个算法训练营,遂果断参加,为机试和日后求职打下一个 ...

  3.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8 | leetcode 344.反转字符串/541. 反转字符串II / 剑指Offer05.替换空格/151.翻转字符串里的单词/剑指Offer58-II.左旋转字符串

    基础知识 // String -> char[] char[] string=s.toCharArray(); // char[] -> String String.valueOf(str ...

  4.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4 | leetcode

    基础知识 记录一下栈实现及操作 public class ArrayDequeStack { public void main() { ArrayDeque stack = new ArrayDequ ...

  5.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7 | leetcode 454.四数相加II 383. 赎金信 15. 三数之和 18. 四数之和

    LeetCode 454.四数相加II 分析1.0 这个最直接暴力法,不过过于暴力了,害怕.jpg 失误 读题理解失误:题目要求的是四元组的个数,读完题到我这里成了输出四元组,悲哉 分析2.0 记录有 ...

  6.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3 | LeetCode 203/707/206

    基础知识 数据结构初始化 // 链表节点定义 public class ListNode { // 结点的值 int val; // 下一个结点 ListNode next; // 节点的构造函数(无 ...

  7.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02 | leetcode 977/209/59

    leetcode 977   分析1.0:   要求对平方后的int排序,而给定数组中元素可正可负,一开始有思维误区,觉得最小值一定在0左右徘徊,但数据可能并不包含0:遂继续思考,发现元素分布有三种情 ...

  8.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22 | leetcode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 701.二叉搜索树中的插入操作 ● 450.删除二叉搜索树中的节点

    LeetCode 235. 二叉搜索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分析1.0  二叉搜索树根节点元素值大小介于子树之间,所以只要找到第一个介于他俩之间的节点就行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 ...

  9.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7 | leetcode ● 110.平衡二叉树 ● 257. 二叉树的所有路径 ● 404.左叶子之和

    LeetCode 110.平衡二叉树 分析1.0 求左子树高度和右子树高度,若高度差>1,则返回false,所以我递归了两遍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is ...

  10.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day13

    基础知识 二叉树基础知识 二叉树多考察完全二叉树.满二叉树,可以分为链式存储和数组存储,父子兄弟访问方式也有所不同,遍历也分为了前中后序遍历和层次遍历 Java定义 public class Tree ...

随机推荐

  1. 【读书笔记】组合计数中的行列式方法 专题4 Routings: the Lindstrm–Gessel–Viennot lemma

    书用的是Handbook of Enumerative Combinatorics (Miklos Bona) 目录 专题4-Routings: the Lindstrm–Gessel–Viennot ...

  2. ElasticSearch 实现分词全文检索 - 搜素关键字自动补全(Completion Suggest)

    目录 ElasticSearch 实现分词全文检索 - 概述 ElasticSearch 实现分词全文检索 - ES.Kibana.IK安装 ElasticSearch 实现分词全文检索 - Rest ...

  3. Spring面试题持续更新

    这些都是我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的一些很有质量的文章,于是乎,自己记录一遍供自己学习 Spring中使用了哪些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Spring中的Bean 模式都是单例的. 工厂模式:工厂模式主要是通过B ...

  4. Java 遍历方式

    一.遍历方式 迭代器 增强for循环 普通for循环 二.使用 迭代器: public class Iterator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5. jmeter关于常用取样器的设置

      常用创建操作   1.线程组:测试计划(右键)-->线程(用户)-->线程组   2.http请求:线程组(右键)-->取样器-->http请求   3.察看结果树:线程组 ...

  6. flak_login用法

    基础的信息和全局配置这里就不多说,需要用到再斟酌也可以的.这里也是针对每个模块较为常用的进行解释说明,后期再使用过程中遇到会进行补充. Login_Manager LoginManager是一个类,有 ...

  7. pypiwin32里面常用包

    PACKAGE CONTENTS _win32sysloader _winxptheme mmapfile odbc perfmon servicemanager timer win2kras win ...

  8. 被吐槽 GitHub仓 库太大,直接 600M 瘦身到 6M,这下舒服了

    大家好,我是小富- 前言 忙里偷闲学习了点技术写了点demo代码,打算提交到我那 2000Star 的Github仓库上,居然发现有5个Issues,最近的一条日期已经是2022/8/1了,以前我还真 ...

  9. day84:luffy:优惠活动策略&用户认证&购物车商品的勾选/结算

    目录 1.课程列表页活动和真实价格计算 1.优惠活动策略的model表结构 2.课程列表页显示优惠类型名称 3.课程列表页显示真实价格 4.将优惠类型名称和真实价格显示到前端页面上 5.课程列表页显示 ...

  10. Redis(四)主从复制

    主从复制 简介 主机数据更新之后根据配置和策略,自动同步数据到备机的Master/Slaver机制,Master以写为主,Slaver以读为主. 这样的机制能够实现: 读写分离:Master以写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