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去阅读koa源码,整体架构分析
阅读好的框架的源码有很多好处,从大神的视角去理解整个框架的设计思想。大到架构设计,小到可取的命名风格,还有设计模式、实现某类功能使用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等等。
使用koa
其实某个框架阅读源码的时候,首先我们要会去用这个框架,因为用了我们才知道,某个API是怎么用,哪里有坑,哪里设计的精妙。
下面我们就简单用一下koa这个框架,如下代码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tx.body = 'Hello World'
})
app.listen(4002)
运行结果
瓦特??这个服务会涉及到从请求到响应返回数据,就这几行代码??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单单这几行代码就可以搭建了一个服务器。
下面我们看看一探究竟。
阅读源码
去到node_modules文件夹下找到koa模块,先喵几眼README.md文件,里面介绍了koa的一些安装、用法、插件等等,这里我们跳过,然后转到package.json如下图
看到package.json里面的"main": "lib/application.js"没错,这就是我们的入口,在lib文件夹下面,我们看到里面有application.js、context.js、requrest.js和response.js。下面经过我修改简化去掉注释application.js就只有68行代码。阅读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了。如下图:
第一步是我们引入各种主要依赖
// 引入有很多 我只挑我阅读主要框架的代码模块
const response = require('./response'); // 处理response对象
const compose = require('koa-compose'); // 合并处理中间件函数
const context = require('./context'); // 整合处理context对象
const request = require('./request'); // 整合处理request对象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 node的 http原生模块
以上就是我们的主要依赖
在Application的对象中,有constructor函数,这个主要是初始化Application对象,生成context对象、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
module.exports = class Application extends Emitter {
// 初始化 Application
constructor() {
super(); // 继承Emitter
this.middleware = []; // 初始化middleware为空数组
this.context = Object.create(context); // 生成context对象
this.request = Object.create(request); // 生成request对象
this.response = Object.create(response); // 生成response对象
}
}
阅读源码,我们先不要去扣细节,比如说Object.create(context)生产的对象是什么?this.request对象下面又有什么东西???,我们现在主要知道的是、this.context是能获取或者设置请求和响应的信息的一个对象,。this.request是请求的对象、里面可以设置或者获取请求信息的一个对象、this.response是响应请求对象、里面可以设置或者获取响应参数和值的一个对象。大概先了解就可以了。继续往下看。
在上面运用的时候,用到了app.use(fn)和app.listen(4002) 我们看看,源码里面试这样子的
module.exports = class Application extends Emitter {
// 初始化 Application
constructor() {
...
}
listen(...args) {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this.callback());
return server.listen(...args);
}
use(fn) {
this.middleware.push(fn);
return this;
}
上面的代码很简单 use函数就是把传入的fn 推入到this.middleware的数组中,然后返回this,方便链式调用。
然后在listen里面用node原生的http模块创建一个server,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原生 http创建一个服务是这样子滴
const http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res.writeHead(200, { 'Content-Type': 'text/plain' });
res.end('okay');
});
http.listen(8000)
继续看代码 ,在创建服务的时候,参数里面调用了一个this.callback()函数,下面我们看看这个函数究竟是怎么样子的。
module.exports = class Application extends Emitter {
// 初始化 Application
constructor() {
...
}
listen(...args) {
...
}
use(fn) {
...
}
callback() {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 集中处理中间件数组
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 {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 整合req、res、context、request、response
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 返回handleRequest
};
return handleRequest;
}
handleRequest(ctx, fnMiddleware) {
const handleResponse = () => respond(ctx); // 最终响应函数
return fnMiddleware(ctx).then(handleResponse) // 处理完中间件,然后传到下一响应函数
}
// 创建整合新的 context.
createContext(req, res) {
const context = Object.create(this.context);
const request = context.request = Object.create(this.request);
const response = context.response = Object.create(this.response);
context.app = request.app = response.app = this;
context.req = request.req = response.req = req;
context.res = request.res = response.res = res;
request.ctx = response.ctx = context;
request.response = response;
response.request = request;
context.originalUrl = request.originalUrl = req.url;
context.cookies = new Cookies(req, res, {
keys: this.keys,
secure: request.secure
});
request.ip = request.ips[0] || req.socket.remoteAddress || '';
context.accept = request.accept = accepts(req);
context.state = {};
return context;
}
};
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callback函数里面有一个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这个函数就是把this.middleware数组传进去,然后集中处理中间件,然后会返回处理完中间件的fn。
继续下一行
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 {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
继续进入到handleRequest函数里面的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这个把原生的http的请求对象req和响应对象res作为参数传进去,然后在createContext函数(看上面最大那坨代码)在里面,把this.request、this.response、this.context、请求对象req、响应对象res都整,做各种整合、处理得到新的context对象返回出去。
也就是强大的ctx,得到ctx之后,下一行返回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代码如下
handleRequest(ctx, fnMiddleware) {
const handleResponse = () => respond(ctx);
return fnMiddleware(ctx).then(handleResponse).catch(onerror);
}
这个函数 就是处理完中间件处理之后的返回的函数把ctx传下去,最后流通到respond(ctx);这个函数,
那么我们看看这个函数被我简化后是怎么样子的,如下
// 一些容错判断或者提示我全部删了
function respond(ctx) {
const res = ctx.res;
let body = ctx.body;
res.end(body);
}
通过ctx拿到响应对象,和响应值、通过end方法会通知服务器,所有响应头和响应主体都已被发送,即服务器将其视为已完成。看上面原生的http的服务方法。
最后附上一个流程图
这个只是介绍application整个流程,还有很多细节都没有一一介绍到,比如、创建context、request、response对象是怎么样子的呀?中间件是如何集中层层深入处理然后返回的呀?等等这些细节都会在下一篇会讲到(最近公司业务非常忙,不知道到猴年马月)。
写的不好的地方,让大家贱笑了。
然后最后安利一波博客,喜欢的小哥哥小姐姐可以star 哟
一步步去阅读koa源码,整体架构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jquery源码 整体架构
一.对外提供接口 对外提供了jQuery. //可以通过jQuery或者$来找到jQuery (function(window,undefined){ //(21,94) 定义了一些变量和函数 jQu ...
- leveldb 源码--总体架构分析
一 本文目的 对leveldb的总体设计框架分析(关于leveldb基本原理,此文不做阐述,读者可以自行检索文章阅读即可),对leveldb中底层数据存储数据格式,内存数据模型,compact,版本管 ...
- 阅读nsq源码 ---初步架构设计图
- Koa源码解析,带你实现一个迷你版的Koa
前言 本文是我在阅读 Koa 源码后,并实现迷你版 Koa 的过程.如果你使用过 Koa 但不知道内部的原理,我想这篇文章应该能够帮助到你,实现一个迷你版的 Koa 不会很难. 本文会循序渐进的解析内 ...
- koa源码阅读[3]-koa-send与它的衍生(static)
koa源码阅读的第四篇,涉及到向接口请求方提供文件数据. 第一篇:koa源码阅读-0第二篇:koa源码阅读-1-koa与koa-compose第三篇:koa源码阅读-2-koa-router 处理静态 ...
- koa源码阅读[2]-koa-router
koa源码阅读[2]-koa-router 第三篇,有关koa生态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中间件:koa-router 第一篇:koa源码阅读-0第二篇:koa源码阅读-1-koa与koa-compose k ...
- koa源码阅读[0]
koa源码阅读[0] Node.js也是写了两三年的时间了,刚开始学习Node的时候,hello world就是创建一个HttpServer,后来在工作中也是经历过Express.Koa1.x.Koa ...
- 如何阅读Java源码?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3.6 分钟. 阅读Java源码的前提条件: 1.技术基础 在阅读源码之前,我们要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基础的支持. 假如你从来都没有学过Java,也没有其它编程语言的基础,上来就啃< ...
- 阅读 Android源码的一些姿势
日常开发中怎么阅读源码 找到正确的源码 IDE 是日常经常用的东西,Eclipse 就不说了,直接从 Android Studio(基于 IntelliJ Community 版本改造)开始. 我们平 ...
随机推荐
- 41)PHP,数据库函数的注意点
(1)那个mysqli_connect() 函数返回的是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所以,你要是var_dump()这个函数的返回值,就是一个对象 (2)那个mysqli_query() ...
- “pip install tensorflow ”出现错误
在控制台命令窗口输入:pip install tensorflow之后出现一长串bug怎么解决 网上百度了一些方法: 安装Python3.5 安装Python3.6 总结原因:Python3.7没有合 ...
- Word Flow: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触屏文本输入的全新体验——微软Windows Phone 8.1系统倾情巨献
Flow: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触屏文本输入的全新体验--微软Windows Phone 8.1系统倾情巨献" title="Word Flow: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触屏文本输入的全 ...
- 移动端Video标签踩坑记录
需求 用户能在手机上上传视频并预览. 问题 上传完成后安卓下封面展示正常,ios下封面空白.如下图所示: 利用canvas截取视频第一帧发现,ios下截取到的第一帧一直是空白图片, 安卓正常. 后端利 ...
- LeetCode Day 4
LeetCode0011 给定 n 个非负整数 a1,a2,...,an,每个数代表坐标中的一个点 (i, ai) .在坐标内画 n 条垂直线,垂直线 i 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i, ai) 和 (i, ...
- motionbuilder卸载/完美解决安装失败/如何彻底卸载清除干净motionbuilder各种残留注册表和文件的方法
在卸载motionbuilder重装motionbuilder时发现安装失败,提示是已安装motionbuilder或安装失败.这是因为上一次卸载motionbuilder没有清理干净,系统会误认为已 ...
- notepad++下载及安装
下载notepad++: 官网 安装: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154b463109921828cb8f4151.html 如果下载的64位没有插件管理器,单 ...
- haproxy笔记之三:配置HAProxy详细介绍
2.1 配置文件格式 HAProxy的配置处理3类来主要参数来源:——最优先处理的命令行参数,——“global”配置段,用于设定全局配置参数:——proxy相关配置段,如“defaults”.“li ...
- keepalive笔记之三:keepalived通知脚本进阶示例
下面的脚本可以接受选项,其中: -s, --service SERVICE,...:指定服务脚本名称,当状态切换时可自动启动.重启或关闭此服务: -a, --address VIP: 指定相关虚拟路由 ...
- Java并发编程入门与高并发面试(三):线程安全性-原子性-CAS(CAS的ABA问题)
摘要:本文介绍线程的安全性,原子性,java.lang.Number包下的类与CAS操作,synchronized锁,和原子性操作各方法间的对比. 线程安全性 线程安全? 线程安全性? 原子性 A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