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冒泡排序

这里引用一下百度百科上的定义: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在实际工作中用的并不多,多是面试题中会遇到。

下面用java代码来实现:

基本写法

为了看到后面优化后的效果,我加了count 和 num l两个变量来分布统计外循环和内循环的次数

/**
* 原始的冒泡排序
* @param values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values)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 Arrays.toString(values));
int tmp;// 循环外创建变量,减少垃圾产生,提高性能
int count = 0;// 比较了多少趟
int num = 0; // 比较次数
// 外层循环,n 个元素,最多需要 n -1 趟循环
for(int i = 0; i < values.length -1 ; i++) {
count ++;
// 内层循环, 每一次都从开始两个元素开始两两比较到最后
for (int j = 0; j < values.length - 1; j++) {
if(values[j] > values[j + 1]) {
tmp = values[j];
values[j] = values[j + 1];
values[j + 1] = tmp;
}
num ++;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values));
System.out.println("比较趟数:"+count + ",比较次数:" + num);
}

优化后写法

/**
* 优化了比较次数的冒泡排序
* @param values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2(int[] values)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 Arrays.toString(values));
int tmp; // 循环外创建变量,减少垃圾产生,提高性能
int count = 0;// 比较了多少趟
int num = 0; // 比较次数
// 外层循环,n 个元素,最多需要 n -1 趟循环
for(int i = 0; i < values.length -1 ; i++) {
count ++;
// 内层循环, 每一次都从开始两个元素开始两两比较到最后
/* 每一趟循环都可以找你最大的数,内循环可以比上一趟循环减少一次比较 */
for (int j = 0; j < values.length - 1 - i; j++) {
if(values[j] > values[j + 1]) {
tmp = values[j];
values[j] = values[j + 1];
values[j + 1] = tmp;
}
num ++;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values));
System.out.println("比较趟数:"+count + ",比较次数:" + num);
}

显然,每一趟循环都可以找你最大的数,内循环可以比上一趟循环减少一次,面试时写成这样基本OK了。

终极版本

实际中,用来比较的数据,可能就只有几个位置是无序的,如果也按照上面的写法进行 length -1 次循环就显得有点死板了。

因此我们可以假设数组已经排好序了,给程序一个标记变量,如果标记变量显示数组已排好序,则可以跳出循环。

/**
* 冒泡排序终极写法
* @param values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3(int[] values)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 Arrays.toString(values));
int tmp;// 循环外创建变量,减少垃圾产生,提高性能
int count = 0;// 比较了多少趟
int num = 0; // 比较次数
// 外层循环,n 个元素,最多需要 n -1 趟循环
for(int i = 0; i < values.length -1 ; i++) {
// 定义一个boolean 值,标记数组是否达到有序状态
boolean flag = true;
count ++;
// 内层循环, 每一次都从开始两个元素开始两两比较到最后
/* 每一趟循环都可以找你最大的数,内循环可以比上一趟循环减少一次比较 */
for (int j = 0; j < values.length - 1 - i; j++) {
if(values[j] > values[j + 1]) {
tmp = values[j];
values[j] = values[j + 1];
values[j + 1] = tmp;
// 如果本趟发生了交换,表明数组还是无序,需要进入下一轮循环
flag = false;
}
num ++;
}
// 根据标记的布尔值判断数组是否达到有序状态,如有序,则退出循环
if( flag) {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values));
System.out.println("比较趟数:"+count + ",比较次数:" + num);
}

源码及测试

package com.xzlf.sort;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Tes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341,33,22,88,99,100};
int[] arr2 = {1,341,33,22,88,99,100};
int[] arr3 = {1,341,33,22,88,99,100};
bubbleSort(arr);
System.out.println("==================");
bubbleSort2(arr2);
System.out.println("==================");
bubbleSort3(arr3); }
/**
* 原始的冒泡排序
* @param values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values)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 Arrays.toString(values));
int tmp;// 循环外创建变量,减少垃圾产生,提高性能
int count = 0;// 比较了多少趟
int num = 0; // 比较次数
// 外层循环,n 个元素,最多需要 n -1 趟循环
for(int i = 0; i < values.length -1 ; i++) {
count ++;
// 内层循环, 每一次都从开始两个元素开始两两比较到最后
for (int j = 0; j < values.length - 1; j++) {
if(values[j] > values[j + 1]) {
tmp = values[j];
values[j] = values[j + 1];
values[j + 1] = tmp;
}
num ++;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values));
System.out.println("比较趟数:"+count + ",比较次数:" + num);
} /**
* 优化了比较次数的冒泡排序
* @param values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2(int[] values)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 Arrays.toString(values));
int tmp; // 循环外创建变量,减少垃圾产生,提高性能
int count = 0;// 比较了多少趟
int num = 0; // 比较次数
// 外层循环,n 个元素,最多需要 n -1 趟循环
for(int i = 0; i < values.length -1 ; i++) {
count ++;
// 内层循环, 每一次都从开始两个元素开始两两比较到最后
/* 每一趟循环都可以找你最大的数,内循环可以比上一趟循环减少一次比较 */
for (int j = 0; j < values.length - 1 - i; j++) {
if(values[j] > values[j + 1]) {
tmp = values[j];
values[j] = values[j + 1];
values[j + 1] = tmp;
}
num ++;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values));
System.out.println("比较趟数:"+count + ",比较次数:" + num);
}
/**
* 冒泡排序终极写法
* @param values
*/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3(int[] values)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前:" + Arrays.toString(values));
int tmp;// 循环外创建变量,减少垃圾产生,提高性能
int count = 0;// 比较了多少趟
int num = 0; // 比较次数
// 外层循环,n 个元素,最多需要 n -1 趟循环
for(int i = 0; i < values.length -1 ; i++) {
// 定义一个boolean 值,标记数组是否达到有序状态
boolean flag = true;
count ++;
// 内层循环, 每一次都从开始两个元素开始两两比较到最后
/* 每一趟循环都可以找你最大的数,内循环可以比上一趟循环减少一次比较 */
for (int j = 0; j < values.length - 1 - i; j++) {
if(values[j] > values[j + 1]) {
tmp = values[j];
values[j] = values[j + 1];
values[j + 1] = tmp;
// 如果本趟发生了交换,表明数组还是无序,需要进入下一轮循环
flag = false;
}
num ++;
}
// 根据标记的布尔值判断数组是否达到有序状态,如有序,则退出循环
if( flag) {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 + Arrays.toString(values));
System.out.println("比较趟数:"+count + ",比较次数:" + num);
}
} 上面代码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200315005725387.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M5ODI3MDMz,size_16,color_FFFFFF,t_70) @[TOC](Java/java基础)

Java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及其优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File Name : Bubble_S ...

  2. 常用Java排序算法

    常用Java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快速排序 package com.javaee.corejava; public class DataSort { public DataSort() { ...

  3. java排序算法(四):冒泡排序

    java排序算法(四):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计算机的一种排序方法,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2),虽然不及堆排序.快速排序o(nlogn,底数为2).但是有两个优点 1.编程复杂度很低.很容易写出代码 ...

  4.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 ...

  5. java排序算法之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总结一下Java排序算法,以便记忆. 各类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排序方法 时间复杂度(平均) 时间复杂度(最坏) 时间复杂度(最好) 空间复杂度 稳定性 复杂性 直接插入排序 O(n2)O(n2) O( ...

  6. java排序算法(一):概述

    java排序算法(一)概述 排序是程序开发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对一组任意的数据元素(活记录)经过排序操作后,就可以把它们变成一组按关键字排序的一组有序序列 对一个排序的算法来说,一般从下面三个方面来 ...

  7. java排序算法(六):直接插入排序

    java排序算法(六):直接插入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就是将待的数据元素按其关键字的大小插入到前面的有序序列中 直接插入排序时间效率并不高,如果在最坏的情况下,所有元素的比较次数的总和为(0+1 ...

  8. Java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Java排序算法之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2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 ...

  9. Java排序算法(三)

    Java排序算法(三) 三.Java排序算法总结 从这三组时间复杂度对比中,可以看出,堆排序和归并排序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发挥稳定的,快速排序好的时候表现如天才,坏情况下比较差强人意,甚至在等待排序个数 ...

随机推荐

  1. ThunderNet :像闪电一样,旷视再出超轻量级检测器,高达267fps | ICCV 2019

    论文提出了实时的超轻量级two-stage detector ThunderNet,靠着精心设计的主干网络以及提高特征表达能力的CEM和SAM模块,使用很少的计算量就能超越目前的one-stage d ...

  2. 常见Web安全漏洞--------CSRF

    1,CSRF (Cross Site Request Forgery, 跨站域请求伪造),也可以说是模拟请求. 2,黑客获取到了token 令牌,发送恶意模拟请求,攻击网站,防御方法可以参考api 接 ...

  3. 浅谈SQL Server、MySQL中char,varchar,nchar,nvarchar区别

    最近一次的面试中,被面试官问到varchar和nvarchar的区别,脑海里记得是定长和可变长度的区别,但却没能说出来.后来,在网上找了下网友总结的区别.在这里做个备忘录: 一,SQL Server中 ...

  4. Polya 定理相关题目

    参考知识链接   关于枚举旋转置换:   前两题都是枚举了 n 种旋转, 但这个可以优化到\(O(\sqrt{n})\) (这个其实是基本操作). 考虑到每个循环节的长度都是 n 的因数, 所以可以枚 ...

  5. 《深入理解 Java 虚拟机》读书笔记:线程安全与锁优化

    正文 一.线程安全 当多个线程访问一个对象时,如果不用考虑这些线程在运行时环境下的调度和交替执行,也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同步,或者在调用方进行任何其他的协调操作,调用这个对象的行为都可以获得正确的结果,那 ...

  6. Blazor入门笔记(5)-数据绑定

    1.环境 VS2019 16.5.1 .NET Core SDK 3.1.200 Blazor WebAssembly Templates 3.2.0-preview2.20160.5 2.默认绑定 ...

  7. 如何更换 App icon

    每逢重大节日,App icon 就要跟一波"潮流"做一次更换,节日过后再换回普通.如何保证这两次切换流程丝滑顺畅呢? 应用内需要更换的 icon 包括两处,一个是 App 主 ic ...

  8. php静态变量的运用

    <?php $count = 5; function get_count() { static $count = 0; return $count++; } echo $count; echo ...

  9. sqlchemy的外键及其约束条件

    外键创建 使用sqlalchemy创建外键非常简单.在表中增加一个字段,制定这个字段外键的是哪个表的哪个字段就可以了. 从表中外键定义的字段必须和主键字段类型保持一致. 实例代码: import mo ...

  10. (js描述的)数据结构[字典](7)

    (js描述的)数据结构[字典](7) 一.字典的特点 1.字典的主要特点是一一对应关系. 2.使用字典,剋通过key取出对应的value值. 3.字典中的key是不允许重复的,而value值是可以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