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E基础之数组
数组
一、静态初始化
- 格式一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元素1,元素2,元素3...};
- 格式二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或者:
数据类型[] 变量名;
变量名 = new 数据类型{元素1,元素2,元素3...};
二、动态初始化
- 格式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元素的数据类型[长度];
或者: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
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长度];
元素的类型可以是任意的java的数据类型,int,String。
数据的长度一旦指定,不可更改。
2、数组元素的默认值
当确定了数组的长度,但是在没有给数组元素复制的情况下,数组的元素存在默认值。
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的默认值为0,其中long为0L,float为0.0F,double为0.0;
char为0或"\u0000"(变现为空),我认为String类型变现为char类型数组,String默认为空,故char类型默认变现为空;
boolean类型为false;
引用类型为null。
三、数组内存
- 内存概述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我们编写的程序是存放在硬盘中的,在硬盘中的程序是不会运行的,必须放进内存中才能运行,运行完毕后会清空内存。
Java虚拟机要运行程序,必须要对内存进行空间的分配和管理。
- Java虚拟机的内存划分
-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 一个数组内存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3];
System.out.println(arr);//[I@5f150435
}
思考:打印arr为什么是[I@5f150435,它是数组的地址吗?
答:它不是数组的地址。
问?不是说arr中存储的是数组对象的首地址吗?
答:arr中存储的是数组的首地址,但是因为数组是引用数据类型,打印arr时,会自动调用arr数组对象的toString()方法,默认该方法实现的是对象类型名@该对象的hashCode()值的十六进制值。
问?对象的hashCode值是否就是对象内存地址?
答:不一定,因为这个和不同品牌的JVM产品的具体实现有关。例如:Oracle的OpenJDK中给出了5种实现,其中有一种是直接返回对象的内存地址,但是OpenJDK默认没有选择这种方式。
四、数组使用过程中常见异常
数组越界异常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数组空指针异常 NullPointerExcep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3};
arr = null;
System.out.println(arr[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声明一个String[]类型的数组,用来存储三个学生的姓名
String[] names = new String[3];
int count = names[0].length();
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学生姓名的字数:" + count);
}
五、java内存管理(堆、栈、方法区)
- java堆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实例和数组。(重点)
- java栈
在栈内存中保存的是堆内存空间的访问地址,或者说栈中的变量指向堆内存中的变量(Java中的指针)(重点)。
- 方法区
方法区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重点)。
具体实现向下。
六、java内存管理的具体实现
我们看以下一个简单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tudy() {
System.out.println("I love study!");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
public class Studen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 ":" + student.getAge());
student.setName("John");
student.setAge(23);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 ":" + student.getAge());
student.study();
Student student2 = student;
student2.setName("Jack");
student2.setAge(25);
System.out.println(student2.getName() + ":" + student2.getAge());
System.out.println(student.getName() + ":" + student.getAge());
}
}
第一、二步:
运行程序时,JVM会把Student类与StudentDemo类编译完然后加载到JVM中一个叫方法区的地方,类的成员变量与成员方法也被加载到方法区中
第三步
接着JVM会自动寻找main方法,在栈中为main方法申请一个空间,这个过程也叫入栈,然后执行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第四步
在栈中分配一块内存空间用于指向堆空间中的Student对象区的内存地址
第五、六步
接着执行student.setName("John"); student.setAge(23); 程序为student对象的成员变量赋值,JVM会根据student所指向的地址在堆内存中寻找Student类的变量,并为变量赋新的值
第七步
student对象调用study方法,JVM在栈空间中为study方法申请了一块内存空间。study方法执行完后,立即释放栈空间。
注意:方法执行完后会立即释放,main函数会在执行完所有代码后释放。
第八步
执行Student student2 = student; student2对象的引用指向了student所指向的地址。执行student2.setName("Jack"); student2.setAge(25); 由于student2与student指向了同一个地方,所以这时student对象中变量的值也被改变
第九步
main方法中所有代码执行完毕,main方法所占用的栈空间也被回收,而堆空间等待GC回收
七、数组的查找算法
1、数组的顺序查找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2,5,7,3,1,0,7};
int value = 0;
boolean hasFind = false;
for(int i : ints) {
if(i == 0) {
hasFind = true;
}
}
if(hasFind) {
System.out.println("查找到");
}else {
System.out.println("没有查找到");
}
}
2、数组的二分查找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2,5,8,9,34,78};
int num = 34;
boolean hasFind = false;
int start = 0;
int end = ints.length - 1;
int mid = (start + end) / 2;
while(start <= end) {
if(ints[mid] == num) {
hasFind = true;
break;
}
if(ints[mid] > num) {
end = mid;
}else if(ints[mid] < num) {
start = mid;
}
mid = (start + end) / 2;
}
if(hasFind) {
System.out.println("查找到");
}else {
System.out.println("没有查找到");
}
}
3、冒泡排序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注意,每一轮比较,都会找到数组内的最大值并将其安排至数组的最后一位。
因此需要进行数组.length-1轮比较。
public statis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2,5,7,3,1,0,7};
int num = 0;
for(int i = 0; i < ints.length-1; i++) {
for(int j = 0; j < ints.length-i-1; j++){
if(ints[j] > ints[j+1]) {
num = ints[j];
ints[j] = ints[j+1];
ints[j+1] = num;
}
}
}
for(int i = 0; i < int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ints[i]);
}
}
4、简单选择排序
代码有一些问题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nts = {2,5,7,3,1,0,7};
for(int i = 1; i < ints.length; i++) {
int min = ints[i-1];
int index = 0;
for(int j = 0; j < ints.length; j++) {
if(ints[j] < min) {
min = ints[j];
index = j;
}
}
if(index != i-1){
int num = ints[i-1];
ints[i-1] = ints[index];
ints[index] = num;
}
}
for(int i = 0; i < int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ints[i]);
}
}
二维数组
1、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1.静态初始化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
{元素1,元素2,元素3 。。。},
{第二行的值列表},
...
{第n行的值列表}
};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
{元素1,元素2,元素3 。。。},
{第二行的值列表},
...
{第n行的值列表}
};
// 以下格式要求声明与静态初始化必须一起完成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的名称 = {
{元素1,元素2,元素3 。。。},
{第二行的值列表},
...
{第n行的值列表}
};
2.动态初始化(规则二维表:每一行的列数是相同的)
//(1)确定行数和列数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m][n];
m:表示这个二维数组有多少个一维数组。或者说一共二维表有几行
n:表示每一个一维数组的元素有多少个。或者说每一行共有一个单元格
// 此时创建完数组,行数、列数确定,而且元素也都有默认值
//(2)再为元素赋新值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列下标] = 值;
3.动态初始化(不规则:每一行的列数可能不一样)
//(1)先确定总行数
元素的数据类型[][] 二维数组名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总行数][];
// 此时只是确定了总行数,每一行里面现在是null
//(2)再确定每一行的列数,创建每一行的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 = new 元素的数据类型[该行的总列数];
// 此时已经new完的行的元素就有默认值了,没有new的行还是null
// (3)再为元素赋值
二维数组名[行下标][列下标] = 值;
部分内容参考: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043145/article/details/95663118
JavaSE基础之数组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SE基础05
javaSE基础05:面向对象 一.数组 数组的内存管理 : 一块连续的空间来存储元素. Int [ ] arr = new int[ ]; 创建一个int类型的数组,arr只是一个变量,只是数组的一 ...
- javaSE基础04
javaSE基础04 一.三木运算符 <表达式1> ? <表达式2> : <表达式3> "?"运算符的含义是: 先求表达式1的值, 如果为真, ...
- javaSE基础02
javaSE基础02 一.javac命令和java命令做什么事情? javac:负责编译,当执行javac时,会启动java的编译程序,对指定扩展名的.java文件进行编译,生成了jvm可以识别的字节 ...
- javase基础复习攻略《十》
按照计划本篇为大家总结JAVA的网络编程,什么叫网络编程呢?网络编程!=网站编程,对于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很多小朋友都曾经这么认为.既然谈到网络编程,咱们先了解一下网络的基础知识,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
- javase基础复习攻略《二》
今天就开始的真正走进JAVASE的世界,本篇介绍的是:JAVASE基础语法,大家如果有C语言的基础,对于本节内容一定感觉非常轻松,编程语言之间的都是相通的,只不过C语言属于面向过程编程,而JAVA语言 ...
- java学习之路之javaSE基础1
<h2>java学习之路之javaSE基础1</h2> <div> ###01.01_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概述)(了解)* A: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
- JavaSE基础之矩阵运算
JavaSE基础之矩阵运算 1.矩阵类:Matrix.java 包括矩阵的加.乘运算,行列式的求解,最大最小元素等 package cn.com.zfc.help; import java.text. ...
- Java 语言基础之数组应用
什么时候使用数组呢? 如果数据出现了对应关系, 而且对应关系的一方是有序的数字编号, 并作为角标使用. 这时,就必须要想到数组的使用. 也就是将这些数据存储到数组中, 根据运算的结果作为角标, 直接去 ...
- Java 语言基础之数组常见操作
对数组操作最基本的动作: 存和取 核心思想: 就是对角标的操作 数组常见操作: 1, 遍历 2, 获取最大值和最小值 3, 排序 4, 查找 5, 折半查找 // 1. 遍历 int[] arr = ...
随机推荐
- 干货 | Kafka 内核知识梳理,附思维导图
前面我们已经分享过几篇Kafka的文章,最近简单梳理了下Kafka内核相关的知识,涵盖了Kafka架构总结,副本机制,控制器,高水位机制,日志或消息存储,消息发送与消费机制等方面知识.文末含对应的Ka ...
- vue项目中关闭eslint的方法
非常简单的操作方法!不用再去为了烦人的代码标准报错而苦恼了! 方法一:在项目根目录下增加 vue.config.js 文件 添加以下代码: module.exports = { lintOnSave: ...
- SVN创建分支的相关操作
目的是为了在项目中进行相应的功能操作的时候避免项目的报错还能进行还原 1.在相应的位置创建分支 项目过大的只在 功能的位置 进行创建分支 Angular的src 不要在其下面进行创建分支 他有严格的文 ...
- iptables基本用法
iptables选项参数 [root@test ~]# iptables --help -L #列出指定表所有链上的所有规则,本选项须置于-n选项后面 -n #以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 -v #详细 ...
- mysql Invalid use of group function的解决办法
错误语句:SELECT s.SID, s.Sname, AVG(a.score)FROM student sLEFT JOIN sc a ON s.SID = a.SID WHERE AVG(a.sc ...
- [优文翻译]002.陪伴我作为程序员的9句名言(9 Quotes that stayed with me as a developer)
导读:本文是从<9 Quotes that stayed with me as a developer>这篇文章翻译而来 下面的锦句均来自于<9 Quotes that stayed ...
- [leetcode] 并查集(Ⅱ)
最长连续序列 题目[128]:链接. 解题思路 节点本身的值作为节点的标号,两节点相邻,即允许合并(x, y)的条件为x == y+1 . 因为数组中可能会出现值为 -1 的节点,因此不能把 root ...
- Spring Cloud Stream微服务消息框架
简介 随着近些年微服务在国内的盛行,消息驱动被提到的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系统被拆分成多个模块后,一个业务往往需要在多个服务间相互调用,不管是采用HTTP还是RPC都是同步的,不可避免快等慢的情况发生, ...
- 利用metasploit复现永恒之蓝
环境 目标机器:windows 7 ,172.16.136.169 攻击机:安装了Metasploit 的 ubuntu16.04 ,172.16.136.130 (安装Metasploit:在 Ub ...
- Myeclipse新建工作空间配置
之前跟着尚硅谷JavaWeb视频学习,现在总结一下Myeclipse新建工作空间配置 Windows按钮下的Preferences 1. General --> Workspace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