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BBR的ACM论文中,开篇就引入了图1,以此来说明BBR算法的切入点:

  • 为何当前基于丢包探测的TCP拥塞控制算法还有优化空间?
  • BBR算法的优化极限在哪儿?

图1

为了理解这张图花了我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它使我重新审视了所有基础概念,而我以下的讨论对于TCP定义的RTT、带宽、Inflight data都作了简化,从而使讨论更易于满足物理直觉,但又不影响最终结论。

为了便于讨论,先引入形式符号。当我们使用TCP从A端到B端传输数据时,A与B间的网络链路是复杂的并且是动态变化的,但我们可以把A到B的网络想象成一段黑盒链路,这条链路有以下物理属性:

  • RTprop:光信号从A端到B端的最小时延(其实是2倍时延,因为是一个来回,但不影响讨论),这取决于物理距离
  • BtlBw:在A到B的链路中,它的带宽取决于最慢的那段链路的带宽,称为瓶颈带宽,可以想象为光纤的粗细
  • BtlBufSize:在A到B的链路中,每个路由器都有自己的缓存,这些缓存的容量之和,称为瓶颈缓存大小
  • BDP:整条物理链路(不含路由器缓存)所能储藏的比特数据之和,BDP = BtlBw * RTprop

仅有物理属性还不够,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最关心的是TCP链接的两个真实属性:

  • T(时延):数据从A到B的实际时延,对应于图中的round-trip time(其实是单程的trip time,2倍即为RTT,不影响讨论)
  • R(带宽):数据的实际传输带宽,对应于图中的delivery rate(并非严格对应,与T一样做了等效简化)

我再啰嗦一句:TCP BBR协议定义的带宽(delivery rate)与我们的直觉不一样,它的定义是:

带宽 = 数据量/从发送出去至收到ACK的时长

而我们的直觉是:数据穿过网线的速度

为了利于的直觉想象,本文使用T来代替RTT,使用R来代替delivery rate,下文的所有概念也一样作为简化,请注意!

此外,为了定量分析T与R,再引入一个概念:

  • D:已经从A发出但未被B收到的数据(对应于inflight data,我故意修改了它的原始定义——A已经发出但未收到B返回的ACK的数据——是为了直觉想象,不影响结论)

有了以上定义,很自然就有了以下3个式子:

  • T >= RTprop,即实际时延总是大于等于最小时延
  • R <= BtlBw,即实际带宽总是小于等于瓶颈带宽
  • R = D/T

由以上3式可得:

  1. T/S >= 1/BtlBw
  2. R/S <= 1/RTprop

1,2两式就是图中两个斜率(slope)的由来。

有了上面的讨论,就可以较为轻松地理解上半图与下半图的物理意义了:

上半图

  • 当链路上正在传输的比特数据未超过整条链路的物理容量(BDP)之前,传输时延的极限就是RTprop,对应上半图中蓝色的横线
  • 当数据塞满了整条链路的物理容量后,路由器开始启用缓存来存储比特数据,这相当于拉长了整个链路,造成传输时延开始变大,偏离了物理极限RTprop,于是有了slope = 1/BtlBw那条绿色斜线
  • 当路由器的缓存填满后(BDP+BtlBufSize),整条链路开始丢数据,1/BtlBw斜线消失,对应于上半图中红点虚线

下半图

  • 当链路上正在传输的比特数据未超过整条链路的物理容量(BDP)之前,在B端观察到的数据带宽是逐渐往上涨的,这个带宽的上涨速率由5式确定,即slope = 1/RTprop,对应下半图中蓝色斜线
  • 当数据塞满了整条链路的物理容量后,路由器开始启用缓存来存储比特数据,但不影响B端观察到的带宽,这个带宽的极限就是BtlBw,对应于图中那条绿色的BtlBw横线
  • 当路由器的缓存填满后(BDP+BtlBufSize),整条链路开始丢数据,但B端观察到的带宽极限还是BtlBw,对应于下半图中红点虚线

由此就可以解答这两个问题了:

  • 为何当前基于丢包探测的TCP拥塞控制算法还有优化空间?

因为基于丢包探测的算法总会使inflight的数据量达到BDP+BtlBufSize这个状态,在现代的路由器中由于缓存很大,相当于把物理链路人为的拉长了,使数据传输的延时变大,即RTT变大。

  • BBR算法的优化极限在哪儿?

BBR算法不再基于丢包探测,而是努力去估算BDP和RTprop,从而使RTT向它的物理极限RTprop靠近,从而减少传输时延,达到提速TCP的目的。

那么BBR与丢包探测算法的共同点在哪里?——它们都试图使链路的带宽趋于它的物理极限:BtlBw。

基于BBR算法,由于瓶颈路由器的队列为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RTT大幅下降,可以看到下图中CUBIC红色线条的RTT比BBR要高很多:

而因为没有丢包,BBR传输速率也会有大幅提升,下图中插入的图为CDF累积概率分布函数,从CDF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到CUBIC下大部分连接的吞吐量都更低:

如果链路发生了切换,新的瓶颈带宽升大或者变小怎么办呢?BBR会尝试周期性的探测新的瓶颈带宽,这个周期值为1.25、0.75、1、1、1、1,如下所示:

1.25会使得BBR尝试发送更多的飞行中报文,而如果产生了队列积压,0.75则会释放队列。下图中是先以10Mbps的链路传输TCP,在第20秒网络切换到了更快的40Mbps链路,由于1.25的存在BBR很快发现了更大的带宽,而第40秒又切换回了10Mbps链路,2秒内由于RTT的快速增加BBR调低了发送速率,可以看到由于有了pacing_gain周期变换BBR工作得很好。

pacing_gain周期还有个优点,就是可以使多条初始速度不同的TCP链路快速的平均分享带宽,如下图所示,后启动的连接由于过高估计BDP产生队列积压,早先连接的BBR便会在数个周期内快速降低发送速率,最终由于不产生队列积压下RTT是一致的,故平衡时5条链路均分了带宽:

我们再来看看慢启动阶段,下图网络是10Mbps、40ms,因此未确认的飞行字节数应为10Mbps*0.04s=0.05MB。红色线条是CUBIC算法下已发送字节数,而蓝色是ACK已确认字节数,绿色则是BBR算法下的已发送字节数。显然,最初CUBIC与BBR算法相同,在0.25秒时飞行字节数显然远超过了0.05MB字节数,大约在 0.1MB字节数也就是2倍BDP:

大约在0.3秒时,CUBIC开始线性增加拥塞窗口,而到了0.5秒后BBR开始降低发送速率,即排空瓶颈路由器的拥塞队列,到0.75秒时飞行字节数调整到了BDP大小,这是最合适的发送速率。

当繁忙的网络出现大幅丢包时,BBR的表现也远好于CUBIC算法。下图中,丢包率从0.001%到50%时,可以看到绿色的BBR远好于红色的CUBIC。大约当丢包率到0.1%时,CUBIC由于不停的触发拥塞算法,所以吞吐量极速降到10Mbps只有原先的1/10,而BBR直到5%丢包率才出现明显的吞吐量下降。

CUBIC造成瓶颈路由器的缓冲队列越来越满,RTT时延就会越来越大,而操作系统对三次握手的建立是有最大时间限制的,这导致建CUBIC下的网络极端拥塞时,新连接很难建立成功,如下图中RTT中位数达到 100秒时 Windows便很难建立成功新连接,而200秒时Linux/Android也无法建立成功。

BBR算法的伪代码如下,这里包括两个流程,收到ACK确认以及发送报文:

function onAck(packet)
rtt = now - packet.sendtime
update_min_filter(RTpropFilter, rtt)
delivered += packet.size
delivered_time = now
deliveryRate = (delivered - packet.delivered) / (delivered_time - packet.delivered_time)
if (deliveryRate > BtlBwFilter.currentMax || ! packet.app_limited)
update_max_filter(BtlBwFilter, deliveryRate)
if (app_limited_until > 0)
app_limited_until = app_limited_until - packet.size

这里的app_limited_until是在允许发送时观察是否有发送任务决定的。发送报文时伪码为:

function send(packet)
bdp = BtlBwFilter.currentMax × RTpropFilter.currentMin
if (inflight >= cwnd_gain × bdp)
// wait for ack or retransmission timeout
return
if (now >= nextSendTime)
packet = nextPacketToSend()
if (! packet)
app_limited_until = inflight
return
packet.app_limited = (app_limited_until > 0)
packet.sendtime = now
packet.delivered = delivered
packet.delivered_time = delivered_time
ship(packet)
nextSendTime = now + packet.size / (pacing_gain × BtlBwFilter.currentMax)
timerCallbackAt(send, nextSendTime)

pacing_gain便是决定链路速率调整的关键周期数组。

BBR算法对网络世界的拥塞控制有重大意义,尤其未来可以想见路由器的队列一定会越来越大。HTTP3放弃了TCP协议,这意味着它需要在应用层(各框架中间件)中基于BBR算法实现拥塞控制,所以,BBR算法其实离我们很近。理解BBR,我们便能更好的应对网络拥塞导致的性能问题,也会对未来的拥塞控制算法发展脉络更清晰。

BBR拥塞算法的简单解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 kernel 4.9及以上开启TCP BBR拥塞算法

    Linux kernel 4.9及以上开启TCP BBR拥塞算法 BBR 目的是要尽量跑满带宽, 并且尽量不要有排队的情况, 效果并不比速锐差 Linux kernel 4.9+ 已支持 tcp_bb ...

  2. 谷歌BBR拥塞算法内核更新

    为什么想到这个呢,算法什么的又不太懂,这是 因为搭建VPN + BBR 与之简直绝配 有的人搭建SSR ,配一个什么锐速,还需要降内核版本, 而且还容易出错,降了之后更加容易出现兼容性问题,所以偶尔看 ...

  3. HDU 2255 奔小康赚大钱 KM算法的简单解释

    KM算法一般用来寻找二分图的最优匹配. 步骤: 1.初始化可行标杆 2.对新加入的点用匈牙利算法进行判断 3.若无法加入新编,修改可行标杆 4.重复2.3操作直到找到相等子图的完全匹配. 各步骤简述: ...

  4. 来自Google的TCP BBR拥塞控制算法解析

    转自:http://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52830576 写本文的初衷一部分来自于工作,更多的来自于发现国内几乎还没有中文版的关于TCP bbr算 ...

  5. 如何简单解释 MapReduce算法

    原文地址:如何简单解释 MapReduce 算法 在Hackbright做导师期间,我被要求向技术背景有限的学生解释MapReduce算法,于是我想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用以阐释它是如何工作的. 例子 ...

  6. TCP拥塞算法瓶颈及TCP加速器解决方案

    TCP拥塞算法详解    ps:详解TCP拥塞算法就是为了说明瓶颈所在.   先解释一下概念: 拥塞:对网络中某一资源的需求超出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 拥塞窗口:以字节为单位,表示能通过的数据报的 ...

  7. 深入浅出 BPF TCP 拥塞算法实现原理

    本文地址:https://www.ebpf.top/post/ebpf_struct_ops 1. 前言 eBPF 的飞轮仍然在快速转动,自从 Linux 内核 5.6 版本支持 eBPF 程序修改 ...

  8. BBR拥塞控制算法

    BBR拥塞控制算法是Google最新研发的单边TCP拥塞控制算法Linux 内核4.9 已引入这个BBR算法,本人在CAC测试Ubuntu 14.04 安装Linux 4.9内核,延迟优化效果和TCP ...

  9.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笔记(常见面试之机器学习算法思想简单梳理)

    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笔记_16(常见面试之机器学习算法思想简单梳理) 作者:tornadomeet 出处:http://www.cnblogs.com/tornadomeet 前言: 找工作时( ...

随机推荐

  1. 12月17日BGV币行情分析

    目前BGV收于353.95美金,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8.25%. 非小号数据显示,BGV最大客户aofexpay.ngk出现+490.2349的持币变化,其次减仓数额均不大,分别为-80.1,-30,- ...

  2. css中的transform,transition,translate的关系

    transform 旋转(transform是没有动画效果,你改变了它的值,元素的样子就唰的改变了.其中的位移的函数名就叫translate,所以说,translate是transform的一部分.) ...

  3. mui调用本地相册调用相机上传照片

    调用mui的常用库和jquery html部分: <header class="mui-bar mui-bar-nav"> <a class="mui- ...

  4. 如何让别人访问我的电脑的vue项目

    步骤: 1.关闭防火墙. 2.修改build/webpack.dev.conf.js中的"const HOST = process.env.HOST"为"const HO ...

  5. java算法题

    1.下面输出结果是什么?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new Person(& ...

  6. Get optimized undo_retention size for Oracle

    reference: https://www.akadia.com/services/ora_optimize_undo.html#:~:text=Turning%20on%20automatic%2 ...

  7. 免费的图片校正及漂白专业工具PicGrayRemover 0.96,专业去除文档图片黑底麻点杂色,还你一个清晰的文本。

    当家长多年,每天都要拍照试卷打印.用App去掉图片黑底就成了每天必备工作.可是,有些图片文件不是来自手机,所以需要一个电脑版的图片漂白工具. 因此,经过几周的努力,图片漂白工具 PicGrayRemo ...

  8. 痞子衡嵌入式:盘点国内RISC-V内核MCU厂商

    大家好,我是痞子衡,是正经搞技术的痞子.今天痞子衡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RISC-V内核MCU厂商. 虽然RISC-V风潮已经吹了好几年,但2019年才是其真正进入主流市场的元年,最近国内大量芯片公司崛起 ...

  9. jquery通过live绑定toggle事件

    $("a[name=reply]").live("click",function(){ $(this).toggle( function () { var $c ...

  10. 最新版大数据平台安装部署指南,HDP-2.6.5.0,ambari-2.6.2.0

    一.服务器环境配置 1 系统要求 名称 地址 操作系统 root密码 Master1 10.1.0.30 Centos 7.7 Root@bidsum1 Master2 10.1.0.105 C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