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改进

关注公众号“轻松学编程”了解更多。

一、普通冒泡排序

[22,3,1,6,7,8,2,5]
普通冒泡排序
思路:
第一趟排序 从下标0开始,取出对应的值22
22和3比较,22 > 3 ,22和3交换,
交换后,22和1比较,22 > 1,22和1比较,
最后22会排到最后,
第一趟排序后列表变成
[3,1,6,7,8,2,5,22]
第二趟排序 从下标1开始,取出对应的值1
3和1比较,3 > 1 , 3和1交换,
以此类推,最后列表变成有序的了
[1,2,3,5,6,7,8,22] 这一整个过程就像一个水泡从低往上冒,
越往后水泡就越大(列表后面的元素会逐渐比前面的大)
def bubble_sort(alist):
for i in range(len(alist)):
# 跳过后面已经排好序的元素
for j in range(len(alist)-1-i):
if alist[j] > alist[j+1]:
alist[j],alist[j+1] = alist[j+1],alist[j]
return alist def main():
print(bubble_sort([22, 3, 1, 6, 7, 8, 2, 5]))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结果为:
[1, 2, 3, 5, 6, 7, 8, 22]

二、冒泡排序改进(搅拌排序)

考虑极端的情况:有以下列表[9,1,2,3,4,5,6,7,8],当把结果一趟排序后,9就会被排列表最后了,这时列表就已经是有序的了,这时就可以直接退出循环。


def bubble_sort(alist):
list_len = len(alist)
for i in range(list_len):
# 定义一个swapped
# 如果有元素交换过就置为True
# 如果没有元素交换过就退出循环 swapped = False
for j in range(list_len-1-i):
if alist[j] > alist[j+1]:
alist[j],alist[j+1] = alist[j+1],alist[j]
swapped = True
# 搅拌排序
# 从后面往前面检索,如果前面比后面的大,就交换
if swapped:
swapped = False
# 由于上面已经有一个元素在最后排好序了,所以这时要减2
for j in range(list_len - 2 - i,0,-1):
if alist[j] < alist[j - 1]:
alist[j], alist[j - 1] = alist[j - 1], alist[j]
swapped = True
# 如果没有发生元素交换,就说明列表已经是有序的了
# 这时可以直接退出循环
if not swapped:
return alist def main():
print(bubble_sort([22, 3, 1, 6, 7, 8, 2, 5]))
print(bubble_sort([5, 1, 2, 3, ]))
print(bubble_sort([1, 2, 3, ]))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结果为:
[1, 2, 3, 5, 6, 7, 8, 22]
[1, 2, 3, 5]
[1, 2, 3]

三、对象排序

1、重载大于号、小于号

class Student:
"""
学生类
"""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重载等于号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age # 重载大于号
def __gt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age # 重载小于号
def __lt__(self, other):
return self.age < other.age # 设置输出格式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f'{self.name}:{self.age}' def bubble_sort(alist):
list_len = len(alist)
for i in range(list_len):
# 定义一个swapped
# 如果有元素交换过就置为True
# 如果没有元素交换过就退出循环 swapped = False
for j in range(list_len-1-i):
if alist[j] > alist[j+1]:
alist[j],alist[j+1] = alist[j+1],alist[j]
swapped = True
# 搅拌排序
# 从后面往前面检索,如果前面比后面的大,就交换
if swapped:
swapped = False
# 由于上面已经有一个元素在最后排好序了,所以这时要减2
for j in range(list_len - 2 - i,0,-1):
if alist[j] < alist[j - 1]:
alist[j], alist[j - 1] = alist[j - 1], alist[j]
swapped = True
# 如果没有发生元素交换,就说明列表已经是有序的了
# 这时可以直接退出循环
if not swapped:
return alist def main():
s1 = Student('xiaoming',23)
s2 = Student('hong',20)
s3 = Student('da', 12)
# 对学生按年龄进行排序
print(bubble_sort([s1,s2,s3]))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2、增加一个函数参数

Python中函数是“一等对象”。

函数可以赋值给变量。

函数可以作为函数的参数。

函数可以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把函数设计成一等对象的语言也就是支持函数式编程的语言。

class Student:
"""
学生类
"""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设置输出格式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f'{self.name}:{self.age}' # 可以使用":"来提示参数类型,"->"提示返回值类型,对函数没有影响
def bubble_sort(alist:list,comp=None) -> list:
'''
冒泡排序
:param alist: 要进行排序的列表
:param comp: 比较函数
:return: 排好序的列表
'''
list_len = len(alist)
for i in range(list_len):
swapped = False
for j in range(list_len-1-i):
# 如果传入了比较函数就使用比较函数
comp_result = comp(alist[j],alist[j+1]) > 0 if comp else alist[j] > alist[j+1]
if comp_result:
alist[j],alist[j+1] = alist[j+1],alist[j]
swapped = True
# 搅拌排序
# 从后面往前面检索,如果前面比后面的大,就交换
if swapped:
swapped = False
# 由于上面已经有一个元素在最后排好序了,所以这时要减2
for j in range(list_len - 2 - i,0,-1):
# 如果传入了比较函数就使用比较函数
comp_result = comp(alist[j], alist[j - 1]) < 0 if comp else alist[j] < alist[j - 1] if comp_result:
alist[j], alist[j - 1] = alist[j - 1], alist[j]
swapped = True
# 如果没有发生元素交换,就说明列表已经是有序的了
# 这时可以直接退出循环
if not swapped:
return alist def compare(s1,s2) -> int:
'''
比较两个学生对象(规则: 先比年龄, 年龄相同比名字)
:param s1: 待比较的第一个学生
:param s2: 待比较的第二个学生
:return: 如果s1小于等于s2返回负数;
如果s1大于s2返回正数; '''
if s1.age == s2.age:
return -1 if s1.name <= s2.name else 1
else:
return -1 if s1.age <= s2.age else 1 def main():
s1 = Student('xiaoming',23)
s2 = Student('hong',20)
s3 = Student('lan', 12)
# 对学生按年龄进行排序
print(bubble_sort([s1,s2,s3],comp=compare)) list2 = ['grape', 'pitaya', 'pear', 'waxberry', 'apple']
# 一句话就能写完的函数可以直接使用Lambda函数(匿名函数)
# 根据字符串的长度给字符串排序
print(bubble_sort(list2, lambda s1, s2: len(s1) - len(s2)))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结果为:
[lan:12, hong:20, xiaoming:23]
['pear', 'grape', 'apple', 'pitaya', 'waxberry']

后记

【后记】为了让大家能够轻松学编程,我创建了一个公众号【轻松学编程】,里面有让你快速学会编程的文章,当然也有一些干货提高你的编程水平,也有一些编程项目适合做一些课程设计等课题。

也可加我微信【1257309054】,拉你进群,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我喝杯咖啡吧!

公众号

关注我,我们一起成长~~

python之冒泡排序改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笔记--冒泡排序升级版

    前言 面试的时候经常有面试官喜欢问如何进行冒泡排序?这个问题相信能难倒一批英雄好汉,本篇就详细讲解如何用python进行冒泡排序. 一.基本原理 1.概念: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 ...

  2. python与冒泡排序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非常快的排序算法--桶排序,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太耗资源了,这次要实现的算法就不用太耗资源了,它就是冒泡排序. 问题提出: 将以下数据升序排列:9, 2, 8, 6, 4 冒泡排序原 ...

  3. python笔记-冒泡排序【转载】

    本篇转自博客:上海-悠悠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oyoketang/tag/python/ 前言 面试的时候经常有面试官喜欢问如何进行冒泡排序?这个问题相信能难倒一 ...

  4. 运用python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一个经典的排序算法,因在算法运行中,极值会像水底的气泡一样逐渐冒出来,因此而得名. 冒泡排序的过程是比较两个相邻元素的大小,然后根据大小交换位置,这样从列表左端开始冒泡,最后最大值会依次从右 ...

  5. python实现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和快排的python实现: data = [1, 3, 5, 10, 4, 7] times = 0 "冒泡排序" for i in range(len(data)): f ...

  6. python 排序冒泡排序与双向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就是每次找出最大(最小)元素,放在集合最前或最后,这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 def bubble_sort(collection): #升序排列 length=len(collecti ...

  7. python 实现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 遇到的错误与问题

    今天看了兄弟连php里面的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想了下应该可以用python实现. 冒泡排序函数: def mysort(x): len1 = len(x) for i in range(len1-1, ...

  8. python 算法 -- 冒泡排序

    python 排序算法 -- 冒泡排序 原理 从数组的底部开始, 两两比较大小, 小的在下,大的在上, 依次类推直到顶部. 当整个数组比较完毕, 则最上面的一定是最大值(此即冒泡的由来); 当第一轮比 ...

  9. Python版冒泡排序算法

    0 为什么写本文 一方面对经典排序算法冒泡排序进行复习,另一方面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python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range函数.len函数.for循环.if语句.函数定义与调用.列表的排序等知识 ...

随机推荐

  1. JVM内存模型不再是秘密

    前言 上篇文章我们一起了解了jvm虚拟机类的加载机制,而且是以一种纯大白话进行的一场闲聊,相信小伙伴们应该印象深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重温一下上一篇文章大白话谈JVM的类加载机制. 当jvm加载了类后 ...

  2. Go-常量-const

    常量:只能读,不能修改,编译前就是确定的值 关键字: const 常量相关类型:int8,16,32,64 float32,64 bool string 可计算结果数学表达式 常量方法 iota pa ...

  3. go分库分表 主从分离例子

    网上有很多介绍分库分表的文章,方法很多: 分区表切分 垂直切分 水平切分 区间切分 取模切分 这里不细说 分库分表简单,但后期会带来一系列的难题: 事务 Join 分页 数据库: master和sla ...

  4. LPCTSTR的含义

    LPCTSTR: LP代表指针.C代表不可改变.T代表根据是否定义UNICODE宏而分别define为char或wchar_t.STR代表字符串. 例如: LPCTSTR lp="BMP F ...

  5. idea报“Cannot resolve symbol XXX”错误

    解决方案

  6. 发布MeteoInfo 1.2.4

    在JLaTeXMath库(http://forge.scilab.org/index.php/p/jlatexmath/)的支持下,实现了利用LaTeX语法显示特殊符号和数学公式的功能.需要在字符串首 ...

  7. pytest文档59-运行未提交git的用例(pytest-picked)

    前言 我们每天写完自动化用例后都会提交到 git 仓库,随着用例的增多,为了保证仓库代码的干净,当有用例新增的时候,我们希望只运行新增的未提交 git 仓库的用例. pytest-picked 插件可 ...

  8. 置Hugo的代码高亮

    +++ date="2020-10-17" title="设置Hugo的代码高亮" tags=["hugo"] categories=[&q ...

  9. C# 面试前的准备_基础知识点的回顾_02

    1.数据库的范式 这算入门问题了吧,但凡是个数据库类的,都得问吧, 但我们在回答的时候开始背书啦 第一范式(1NF)无重复的列 第二范式(2NF)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 [ 消除部分子函数依赖 ] 第三范 ...

  10. WCF服务创建到发布(SqlServer版)

    在本示例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wcf? wcf有哪些特点? wcf是一个面向服务编程的综合分层架构.该架构的项层为服务模型层. 使用户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建立自己的软件产品和外界通信的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