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my.oschina.net/xianggao/blog/654677

IP层负责网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的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

TCP层负责面向应用的可靠的或非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这是网络编程的主要对象。

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三个层次

网络层: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

传输层:TCP协议与UDP协议;

应用层: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

HTTP是应用层协议,其传输都是被包装成TCP协议传输。可以用SOCKET实现HTTP。SOCKET是实现传输层协议的一种编程API,可以是TCP,也可以是UDP。

TCP --- 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理想状态下,TCP连接一旦建立,在通信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主动关闭连接前,TCP 连接都将被一直保持下去。断开连接时服务器和客户端均可以主动发起断开TCP连接的请求。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保证可靠传输的协议。通过TCP协议传输,得到的是一个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成对的两个socket之间必须建立连接,以便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通信,当一个socket(通常都是server socket)等待建立连接时,另一个socket可以要求进行连接,一旦这两个socket连接起来,它们就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双方都可以进行发送或接收操作。

TCP的特点

  1.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是面向连接协议,所以只能用于点对点的通讯。而且建立连接也需要消耗时间和开销。

  2. TCP传输数据无大小限制,进行大数据传输

  3. TCP是一个可靠的协议,它能保证接收方能够完整正确地接收到发送方发送的全部数据。

要了解TCP,一定要知道"三次握手,四次拜拜"所谓的三次握手,就是发送数据前必须建立的连接叫三次握手,握手完了才开始发的,这也就是面向连接的意思。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适用情况】

TCP发送的包有序号,对方收到包后要给一个反馈,如果超过一定时间还没收到反馈就自动执行超时重发,因此TCP最大的优点是可靠。一般网页(http)、邮件(SMTP)、远程连接(Telnet)、文件(FTP)传送就用TCP

TCP在网络通信上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远程连接(Telnet)和文件传输(FTP)都需要不定长度的数据被可靠地传输。但是可靠的传输是要付出代价的,对数据内容正确性的检验必然占用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和网络的带宽,因此TCP传输的效率不如UDP高。

TCP四次拜拜

1.     客户端发送数据完毕之后,提出要断开连接

2.     服务器收到FIN包后,对其作出反应,发送ACK包,确认这一方向的连接将关闭,

3.     等服务器的应用程序做好关闭准备时,服务器反方向发送FIN包,请求关闭连接请求,

4.     客户机对服务器发送的请求进行确认,并发送ACK包

TCP/IP协议组随笔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协议组学习笔记

    TCP/IP协议族学习笔记: 一.基础概念: (1)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2)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IP ...

  2. 网络中常用的各种协议(针对TCP/IP协议组)

    网络层: ip协议->网络互连协议 用途:将多个包在网络中联系起来,传输数据包(不可靠传输),最基本功能就是寻址和分段功能,不提供端到端,路由到路由的确认,不提供重发和流量控制.是计算机网络能狗 ...

  3.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

  4. 转: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转载:http://www.cnblogs.com/imyalost/p/6086808.html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 ...

  5.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七层协议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

  6. TCP/IP协议<一>

    下面是协议层从底层至顶层的一个模型图: 一.计算机网络的背景 1.1 计算机的发展 有人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计算机”,自诞生伊始,计算机经历了一系列发展,从大型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小型机 ...

  7. [转]TCP/IP 协议基础(一)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

  8. TCP/IP协议基础(转)

    转自 http://www.chinaunix.net 作者:Bernardus160  发表于:2003-12-03 17:33:15 TCP/IP协议基础 -------------------- ...

  9. TCP/IP协议族(一) HTTP简介、请求方法与响应状态码

    接下来想系统的回顾一下TCP/IP协议族的相关东西,当然这些东西大部分是在大学的时候学过的,但是那句话,基础的东西还是要不时的回顾回顾的.接下来的几篇博客都是关于TCP/IP协议族的,本篇博客就先简单 ...

随机推荐

  1. 【CF Edu 28 B. Math Show】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andard input output standar ...

  2. bzoj2178:圆的面积并

    题意:http://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178 sol  :是谁.......是谁往题里下毒...... 辛普森积分,每次判断左边+右边 ...

  3. ACM-渊子赛马

    题目: 赛马是一古老的游戏,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国,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历史上称为“战国时期”.在魏国作官的孙膑,因为受到同僚庞涓的迫害,被齐国使臣救出后,到达齐国国都. 赛马是当时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 ...

  4. struts2的ajax支持

    struts2支持一种stream类型的Result,这种类型的Result可以直接向客户端浏览器响应二进制,文本等, 我们可以再action里面生成文本响应,然后在客户端页面动态加载该响应即可. 直 ...

  5. HCNA--tcp/ip基础

    1.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7 表示层 6  高层:负责主机之间的的数据传输 会话层 5 传输层 4 主机之间端到端的连接 tcp /udp segment 网络层 3 路由 寻址  packet ...

  6. django获取请求参数

    1.获取URL路径中的参数 需求:假设用户访问127.0.0.1/user/1/2,你想获取1,2.应该怎么操作呢? (1)未命名参数(位置参数) # 在项目下的urls.py下增加设置: url(r ...

  7. Centos7下zabbix部署(四)定义报警媒介-邮件

    1.安装发送邮件工具mailx [root@zabbix-server ~]# yum install mailx -y 2.自定义使用163邮箱为默认发件人(避免被当作垃圾邮件) set from= ...

  8. hdu 2112(字典树+最短路)

    HDU Today Time Limit: 15000/5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Total ...

  9. UVA 437 巴比伦塔 【DAG上DP/LIS变形】

    [链接]:https://cn.vjudge.net/problem/UVA-437 [题意]:给你n个立方体,让你以长宽为底,一个个搭起来(下面的立方体的长和宽必须大于上面的长和宽)求能得到的最长高 ...

  10. 服务的注册与发现Eureka(二)

    1.服务治理概念 在传统rpc远程调用中,服务与服务依赖关系,管理比较复杂,所以需要使用服务治理,管理服务与服务之间依赖关系,可以实现服务调用.负载均衡.容错等,实现服务发现与注册. 2.服务的注册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