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MongoDB自动将_id字段设置为主键】

-------------------------------------------------------------------------------------------------------------------------------------------------------------------------------------------------->

话不多说  直接 开始敲命令吧!

【注意1:MongoDB  命令结尾不要打;  是会报错的】

【注意2:RoboMongo  执行命令的快捷键是F5   停止执行快捷键是F6】

1.show dbs

显示所有数据的列表

2.db

显示当前数据库对象或集合

3.use

可以连接到一个指定的数据库

4. db.createCollection("myNewCollection",{capped:true,size:1024}) 

固定大小的collection【collection大小单位是字节】【capped:true 代表固定大小】

5.db.collection.stats()

产看当前db下的某个collection的详细信息

例如:

db.users.stats()

 {
"ns" : "oneDB.users",
"count" : 4,
"size" : 256,
"avgObjSize" : 64,
"numExtents" : 1,
"storageSize" : 8192,
"lastExtentSize" : 8192.0,
"paddingFactor" : 1.0,
"paddingFactorNote" : "paddingFactor is unused and unmaintained in 3.0. It remains hard coded to 1.0 for compatibility only.",
"userFlags" : 1,
"capped" : false,
"nindexes" : 1,
"totalIndexSize" : 8176,
"indexSizes" : {
"_id_" : 8176
},
"ok" : 1.0
}
 部分参数的详细解释:
ns: 集合的命名空间,可以理解为集合名称
count: 集合中的文档总数
size: 集合中数据占用空间大小,不包括索引 ,单位为字节。
avgObjSize: 平均对像占用的空间大小
storageSize: 给整个集合分配的存储空间,当删除集合中的文档时,这个值不会降代。
numExtents: 连续分配的数据块
nindexes: 索引个数,每个集合至少有一个 _id 索引。
lastExtentSize: 最近分配的块的大小
paddingFactor: 这个参数不太清楚,以后补充。
totalIndexSize: 所有索引大小总和
indexSizes: 列出集合的所有索引字段,以及索引大小。

6.db.dropDatabase()

删除当前数据库

7.use  dbName

有则指定到这个数据库,没有则创建这个数据库  但是创建之后是默认不会显示在数据库列表的,需要往里面插入一条数据 就能显示出来了

【注意:插入数据应该有大括号括起来的{}】

例如:

use oneDB
db
db.users.insert({_id:1,"name":"张三丰","age":23})

8.db.collection.drop()

删除集合

例如:

9. 定义变量 插入数据

document = {_id:1,"name":"张三","age":23,"url":"www.baidu.com"}
db.users.save(document)

10. 更新某一条数据

db.collection.update(
<query>,
<update>,
{
upsert: <boolean>,
multi: <boolean>,
writeConcern: <document>
}
)
  • query : update的查询条件,类似sql update查询内where后面的。
  • update : update的对象和一些更新的操作符(如$,$inc...)等,也可以理解为sql update查询内set后面的
  • upsert : 可选,这个参数的意思是,如果不存在update的记录,是否插入objNew,true为插入,默认是false,不插入。
  • multi : 可选,mongodb 默认是false,只更新找到的第一条记录,如果这个参数为true,就把按条件查出来多条记录全部更新。
  • writeConcern :可选,抛出异常的级别。

例如:

db.users.update({_id:1},{$set:{"url":"https://home.cnblogs.com/u/sxdcgaq8080/"}},{upsert:true,muti:true})
db.users.find()

11.db.users.find()  查询【各种查询】

  find() 方法以非结构化的方式来显示所有文档

db.users.find().pretty()

  如果你需要以易读的方式来读取数据,可以使用 pretty() 方法;pretty() 方法以格式化的方式来显示所有文档

db.users.findOne()

  findOne() 方法,它只返回一个文档

操作 格式 范例 RDBMS中的类似语句
等于 {<key>:<value>} db.users.find({"name":"张三"}).pretty() where by = '张三'
小于 {<key>:{$lt:<value>}} db.users.find({"age":{$lt:23}}).pretty() where likes < 23
小于或等于 {<key>:{$lte:<value>}} db.users.find({"age":{$lte:23}}).pretty() where likes <= 23
大于 {<key>:{$gt:<value>}} db.users.find({"age":{$gt:23}}).pretty() where likes > 23
大于或等于 {<key>:{$gte:<value>}} db.users.find({"age":{$gte:23}}).pretty() where likes >= 23
不等于 {<key>:{$ne:<value>}} db.users.find({"age":{$ne:23}}).pretty() where likes != 23
 例如:等于-->db.users.find({"age":23})



小于-->db.users.find({"age":{$lt:25}})

小于等于-->db.users.find({"age":{$lte:25}})

AND 条件查询

例如:db.users.find({"age":{$lte:25},"name":"张三"})

两个key-value并列放着就行了

OR条件查询

例如:db.users.find({$or:[{"name":"张三"},{"age":25}]})

【注意:需要使用  {$or:[{key:value},{key:value}]}这种格式】

AND和OR混用的情况

例如:db.users.find({"age":{$gte:23},$or:[{_id:1},{"name":"里斯"}]})

剖析一下结构:

db.users.find({
  "age":{$gte:23},
  $or:[
    {_id:1},
    {"name":"里斯"}
  ]
})

12.$type操作符

$type操作符是基于BSON类型来检索集合中匹配的数据类型,并返回结果

MongoDB中的  数据类型对应数字如下:

类型 数字 备注
Double 1  
String 2  
Object 3  
Array 4  
Binary data 5  
Undefined 6 已废弃。
Object id 7  
Boolean 8  
Date 9  
Null 10  
Regular Expression 11  
JavaScript 13  
Symbol 14  
JavaScript (with scope) 15  
32-bit integer 16  
Timestamp 17  
64-bit integer 18  
Min key 255 Query with -1.
Max key 127  

例如:db.users.find({_id:{$type:1}})

查询_id格式为double类型的 结果:

  

例如:db.users.find({_id:{$type:7}})

查询_id格式为object id类型的  结果:

   

13.limit()

在MongoDB中读取指定数量的数据记录,可以使用MongoDB的Limit方法,limit()方法接受一个数字参数,该参数指定从MongoDB中读取的记录条数【默认为0】

例如:db.users.find({_id:{$type:7}}).limit(3)

14.skip()

使用skip()方法来跳过指定数量的数据,skip方法同样接受一个数字参数作为跳过的记录条数。【默认为0】

例如:db.users.find({_id:{$type:7}}).skip(3)

15.sort()排序

sort()方法可以通过参数指定排序的字段,并使用 1 和 -1 来指定排序的方式,其中 1 为升序排列,而-1是用于降序排列。

例如:db.users.find({_id:{$type:7}}).sort({_id:-1})

16.索引 ensureIndex()

创建索引--> db.users.ensureIndex({_id:1})   【1代表升序  -1代表降序】

创建多个索引-->db.users.ensureIndex({_id:1,"name":-1})

创建带参数的索引-->db.users.ensureIndex({_id:1},{unique:true})

Parameter Type Description
background Boolean 建索引过程会阻塞其它数据库操作,background可指定以后台方式创建索引,即增加 "background" 可选参数。 "background" 默认值为false
unique Boolean 建立的索引是否唯一。指定为true创建唯一索引。默认值为false.
name string 索引的名称。如果未指定,MongoDB的通过连接索引的字段名和排序顺序生成一个索引名称。
dropDups Boolean 在建立唯一索引时是否删除重复记录,指定 true 创建唯一索引。默认值为 false.
sparse Boolean 对文档中不存在的字段数据不启用索引;这个参数需要特别注意,如果设置为true的话,在索引字段中不会查询出不包含对应字段的文档.。默认值为 false.
expireAfterSeconds integer 指定一个以秒为单位的数值,完成 TTL设定,设定集合的生存时间。
v index version 索引的版本号。默认的索引版本取决于mongod创建索引时运行的版本。
weights document 索引权重值,数值在 1 到 99,999 之间,表示该索引相对于其他索引字段的得分权重。
default_language string 对于文本索引,该参数决定了停用词及词干和词器的规则的列表。 默认为英语
language_override string 对于文本索引,该参数指定了包含在文档中的字段名,语言覆盖默认的language,默认值为 language.

  

17.aggregate()

聚合(aggregate)主要用于处理数据(诸如统计平均值,求和等),并返回计算后的数据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db.users.find()

  

接着使用聚合aggregate()--->db.users.aggregate([{$group:{_id:"$name",allSum:{$sum:1}}}])

【即:按照name列进行分组,就是"$name"表示,最外层的分组就是$group,然后再$sum进行统计,将统计的结果放在allSum列】

  

下面展示一些聚合表达式:

表达式 描述 实例
$sum 计算总和。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num_tutorial : {$sum : "$likes"}}}])
$avg 计算平均值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num_tutorial : {$avg : "$likes"}}}])
$min 获取集合中所有文档对应值得最小值。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num_tutorial : {$min : "$likes"}}}])
$max 获取集合中所有文档对应值得最大值。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num_tutorial : {$max : "$likes"}}}])
$push 在结果文档中插入值到一个数组中。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url : {$push: "$url"}}}])
$addToSet 在结果文档中插入值到一个数组中,但不创建副本。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url : {$addToSet : "$url"}}}])
$first 根据资源文档的排序获取第一个文档数据。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first_url : {$first : "$url"}}}])
$last 根据资源文档的排序获取最后一个文档数据 db.mycol.aggregate([{$group : {_id : "$by_user", last_url : {$last : "$url"}}}])

使用例如-->db.users.aggregate([{$group:{_id:"$name",avgAge:{$avg:"$age"}}}])

【根据name分组,则"$name",则$group,计算age的平均值,则avgAge:{$avg:"$age"}】

  

下面再介绍一下聚合框架中常用的几个操作:

  • $project:修改输入文档的结构。可以用来重命名、增加或删除域,也可以用于创建计算结果以及嵌套文档。
  • $match:用于过滤数据,只输出符合条件的文档。$match使用MongoDB的标准查询操作。
  • $limit:用来限制MongoDB聚合管道返回的文档数。
  • $skip:在聚合管道中跳过指定数量的文档,并返回余下的文档。
  • $unwind:将文档中的某一个数组类型字段拆分成多条,每条包含数组中的一个值。
  • $group:将集合中的文档分组,可用于统计结果。
  • $sort:将输入文档排序后输出。
  • $geoNear:输出接近某一地理位置的有序文档。

例如:$project的使用

首先-->db.users.find()

然后使用-->db.users.aggregate({$project:{_id:0,name:1,age:1}})

【仅查询name,age两列,_id设置为0则不查询】

再来看看-->db.users.aggregate([{$match:{"age":{$gt:22,$lt:25}}}])

【$match筛选     22<年龄<25】


 
 

【MongoDB】3.详细命令集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DB创建数据库和集合命令db.createCollection详解(转)

    切换/创建数据库 use yourDB;  当创建一个集合(table)的时候会自动创建当前数据库 完整的命令如下:db.createCollection(name, {capped: <Boo ...

  2. windows mongodb最常用命令简单归纳

    在windows安装好了windows,首先记得要把mongodb bin目录路径放在 系统环境变量的path中,确定之后即配置好了mongo的环境变量,在dos命令框中输入mongo会出现如下 版本 ...

  3. 前端开发小白必学技能—非关系数据库又像关系数据库的MongoDB快速入门命令(2)

    今天给大家道个歉,没有及时更新MongoDB快速入门的下篇,最近有点小忙,在此向博友们致歉.下面我将简单地说一下mongdb的一些基本命令以及我们日常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mongodb可以为我们提供 ...

  4. mongodb与mysql命令对比

    mongodb与mysql命令对比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一般由数据库(database).表(table).记录(record)三个层次概念组成,MongoDB是由数据库(database).集合(col ...

  5. [整理]MongoDB 经常使用命令总结

    MongoDB 经常使用命令总结 简单的的增删改查数据 在查询结果中指定显示或者不显示某个字段 比如,我们希望在 lessons 集合中查找全部数据,可是不希望在返回结果中包括 slides 字段:由 ...

  6. MongoDB学习笔记-命令

    连接数据库: mongodb://账号:密码@IP/库名 更多方式参考:http://www.runoob.com/mongodb/mongodb-connections.html 命令整理: 名称 ...

  7. mongodb 常用的命令

    mongodb 常用的命令 对数据库的操作,以及登录 1 进入数据库 use admin 2 增加或修改密码 db.addUser('wsc', '123') 3查看用户列表 db.system.us ...

  8. Linux系统-解压缩命令集合

    Linux系统-解压缩命令集合 linux zip命令 zip -r myfile.zip ./*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全部压缩成myfile.zip文件,-r表示递归压缩子目录下所有文件. ...

  9. MongoDB学习(操作集合中的文档)

    文档概念 文档的数据结构和JSON基本一样. 所有存储在集合中的数据都是BSON格式. BSON是一种类json的一种二进制形式的存储格式,简称Binary JSON. 插入文档 insert()方法 ...

随机推荐

  1. Maven 3.3.3 Win10环境下的使用实例(中)

    继上一篇文章介绍了Maven在Windows中的安装,本文将介绍 Maven 的核心概念. POM (Project Object Model) Maven 插件 Maven 生命周期 Maven 依 ...

  2. Dnsmasq安装与配置-搭建本地DNS服务器 更干净更快无广告DNS解析

    默认的情况下,我们平时上网用的本地DNS服务器都是使用电信或者联通的,但是这样也导致了不少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上网时经常莫名地弹出广告,或者莫名的流量被消耗掉导致网速变慢.其次是部分网站域名不能正常 ...

  3. Effective C++ -----条款29:为“异常安全”而努力是值得的

    异常安全函数(Exception-safe functions)即使发生异常也不会泄露资源或允许任何数据结构败坏.这样的函数区分为三种可能的保证:基本型.强烈型.不抛异常型. “强烈保证”往往能够以c ...

  4. Android Canvas绘图详解(图文)

    编辑推荐:稀土掘金,这是一个针对技术开发者的一个应用,你可以在掘金上获取最新最优质的技术干货,不仅仅是Android知识.前端.后端以至于产品和设计都有涉猎,想成为全栈工程师的朋友不要错过! Andr ...

  5. 【leetcode】Reverse Nodes in k-Group (hard)☆

    Given a linked list, reverse the nodes of a linked list k at a time and return its modified list. If ...

  6. s:iterator,s:if与OGNL的嵌套使用

    今天在写代码时,遇到个如下问题,要求当前登陆用户的id与系统参数类型代码所属维护人的id相同时,显示单选框.如下效果: 代码如下: <s:iterator value="vo.page ...

  7. python2.7之MySQLdb模块 for linux安装

    1.下载:MySQL-python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mysql-python/files/mysql-python-test/1.2.3b1/MySQL- ...

  8. PHP之MVC学习

    代码架构进货过程 one,混编 嵌入式脚本语言PHP html与php混编的编码方式 two,显示和逻辑相分离 最后,需要将显示和逻辑的结果放在一起! 需要在 php页面,将html代码 载入才可以! ...

  9. hdu 1860统计字符

    本来是想用map写的,但是map里面会自动按字典序升序排序导致wa了一把,供 #include<time.h>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 ...

  10. logstash json和rubydebug 第次重启logstash都会把所有的日志读完 而不是只读入新输入的内容

    查看一下agent端的shipper的配置: # cat logstash_test2.shipper.conf input { file { path => ["/apps/lo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