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ActionInvocation实例代表一个action的执行状态,持有拦截器和将要执行的action的实例。

defaultActionInvocation是其默认实现。下面是定义在该类中的部分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DefaultActionInvocation implements ActionInvocation {
protected Object action;
protected ActionProxy proxy;
protected List<PreResultListener> preResultListeners;
protected ActionContext invocationContext;
protected Iterator<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s;
protected String resultCode;
}

成员变量的含义:

action:用于接收一次请求中含有本次请求的处理逻辑的类。就是对应的struts.xml配置文件中的action对应的class类的对象。比如struts.xml中有<action name="login" class="com.xxx.LoginAction"></action>这个 配置片段。如果请求的action的name为login,那么defaultActionInvocation中的action成员变量将持有 一个com.xxx.LoginAction的实例。

proxy:action的执行环境,持有action执行所需的所有信息。

preResultListeners:一个监听器集合。这些监听器会在action执行完毕且Result执行之前调用。

invocationContext:action执行的环境,包含action执行需要的session,parameters,locale等 信息。

interceptors:ActionInvocation的重要的部分。包含了action执行过程中的所有拦截器,用于对action 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拦截器的调用方式采用责任链模式,和Servlet中的过滤器的执行过程相似。

resultCode:action调用execute等方法处理完相应的逻辑后的返回值。比如success,login等。

下面分析defaultActionInvocation中的重要方法:invokeActionOnly,invokeAction和invoke方法

首先是invokeActionOnly方法,如下

public String invokeActionOnly()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invokeAction(getAction(), proxy.getConfig());
}

该方法先通过getAction方法获取实际请求的action实例,并通过proxy获取构建ActionProxy对象的

ActionConfig实例。ActionConfig包含了一个action在struts.xml文件中的相关的配置信息。

接着是invokeAction方法,该方法只保留了源码中的一些关键部分,并不是完整的

 protected String invokeAction(Object action, ActionConfig actionConfig) throws Exception {

        //通过getMethod获取在action配置文件中配置的要执行的方法
String methodName = proxy.getMethod(); try {
boolean methodCalled = false;
Object methodResult = null;
Method method = null;
   try {
   //getAction方法获取实际的action对象,然后获得它的
   //Class对象,在通过getMethod方法,以反射的方式获得
   //将要执行的方法
   method = getAction().getClass().getMethod(methodName, EMPTY_CLASS_ARRAY);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e) {
     try {
   String altMethodName = "do" + methodName.substring(0, 1).toUpperCase() + methodName.substring(1);
     method = getAction().getClass().getMethod(altMethodName, EMPTY_CLASS_ARRAY);
     } catch (NoSuchMethodException e1) {
       ...
     }
}
}
//如果该方法还未执行过,那么通过反射调用该方法
if (!methodCalled) {
methodResult = method.invoke(action, new Object[0]);
}
   ...
}

最后是最重要的invoke方法,保留了完整的代码,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注释(责任链模式)。如下

 public String invoke()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profileKey = "invoke: ";
try {
UtilTimerStack.push(profileKey); if (executed)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Action has already executed");
}    //当前还有拦截器,则取出拦截器执行intercept方法
if (interceptors.hasNext()) {
      //取出当前要执行的拦截器
final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 =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s.next();
String interceptorMsg = "interceptor: " + interceptor.getName();
UtilTimerStack.push(interceptorMsg);
try {
     //执行拦截方法intercept,回去返回结果。传入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参数是因为拦截器本身会调用Action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因为实际类型是
     //defaultActionInvocation,根据多态性,执行流程又会回到
    //defaultAction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因为是同一个defaultActionInvocation
     //那么就会取之前拦截器的下一个拦截器继续执行intercept方法
resultCode = interceptor.getInterceptor().intercept(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 finally {
UtilTimerStack.pop(interceptorMsg);
}
} else { //当前没有拦截器,那么调用请求的action中的处理方法
resultCode = invokeActionOnly();
} //PreResultListener会在action执行完后,Result执行之前执行,且只
   //执行一次。使用了一个boolean类型的标志,若没有执行,则执行这些
   //监听器。因为是在同一个ActionInvocation的实例中,所以当executed
   //成员变量变为true后,之后的if判断通不过,就不在执行了
if (!executed) {
if (preResultListeners != null) {
for (Object preResultListener : preResultListeners) {
PreResultListener listener = (PreResultListener) preResultListener;
String _profileKey = "preResultListener: ";
try {
UtilTimerStack.push(_profileKey);
listener.beforeResult(this, resultCode);
}
finally {
UtilTimerStack.pop(_profileKey);
}
}
}      //可以看到PreResultListener的执行是在action执行后,Result执行前
if (proxy.getExecuteResult()) {
executeResult();
}
executed = true; //设置为true,保证PreResultListener不再执行
} return resultCode; //返回action执行完毕后的返回值
}
finally {
UtilTimerStack.pop(profileKey);
}
}

Action的调用者使用以上三个方法来完成请求的拦截和相应的action方法的执行。成员变量中最重要的就是表示实际Action类的action和拦截器的集合interceptors。interceptors持有所有对action请求进行拦截的拦截器引用,而action成员变量持有对请求进行实际处理的类的对象。

转载:https://blog.csdn.net/ikaraide/article/details/17719823

【转】struts2的ActionInvocation分析(action调度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truts2 源码分析——Action代理类的工作

    章节简言 上一章笔者讲到关于如何加载配置文件里面的package元素节点信息.相信读者到这里心里面对struts2在启动的时候加载相关的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本章将讲到关于struts2启动成功 ...

  2. Struts2 源码分析——DefaultActionInvocation类的执行action

    本章简言 上一章讲到关于拦截器的机制的知识点,让我们对拦截器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在执行用户action类实例之前,struts2会先去执行当前action类对应的拦截器.而关于在哪里执行a ...

  3. Struts2 源码分析——拦截器的机制

    本章简言 上一章讲到关于action代理类的工作.即是如何去找对应的action配置信息,并执行action类的实例.而这一章笔者将讲到在执行action需要用到的拦截器.为什么要讲拦截器呢?可以这样 ...

  4. Struts2 源码分析——调结者(Dispatcher)之执行action

    章节简言 上一章笔者写关于Dispatcher类如何处理接受来的request请求.当然读者们也知道他并非正真的执行action操作.他只是在执行action操作之前的准备工作.那么谁才是正真的执行a ...

  5. Struts2源代码解读之Action调用

    对于Struts2源代码的分析已经有些时日了,虽然网上有很多解读代码,不过自己还是写一个放上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解读过程: 直接在action类中打断点(包括构造函数和待执行方法)进行debug调试 ...

  6. 源码分析——Action代理类的工作

     Action代理类的新建 通过<Struts2 源码分析——调结者(Dispatcher)之执行action>章节我们知道执行action请求,最后会落到Dispatcher类的serv ...

  7. Struts2 源码分析——配置管理之PackageProvider接口

    本章简言 上一章讲到关于ContainerProvider的知识.让我们知道struts2是如何注册相关的数据.也知道如何加载相关的配置信息.本章笔者将讲到如何加载配置文件里面的package元素节点 ...

  8. Struts2 源码分析——配置管理之ContainerProvider接口

    本章简言 上一章笔者讲到关于Dispatcher类的执行action功能,知道了关于执行action需要用到的信息.而本章将会讲到的内容也跟Dispatcher类有关系.那就是配置管理中的Contai ...

  9. Struts2 源码分析——过滤器(Filter)

    章节简言 上一章笔者试着建一个Hello world的例子.是一个空白的struts2例子.明白了运行struts2至少需要用到哪一些Jar包.而这一章笔者将根据前面章节(Struts2 源码分析—— ...

随机推荐

  1. Socket抽象层

    目录 一.Socket抽象层 一.Socket抽象层 我们知道两个进程如果需要进行通讯最基本的一个前提是能够唯一标示一个进程,在本地进程通讯中我们可以使用PID来唯一标示一个进程,但PID只在本地唯一 ...

  2. 基于SincNet的原始波形说话人识别

    speaker recognition from raw waveform with SincNet Mirco Ravanelli, Yoshua Bengio 作为一种可行的替代i-vector的 ...

  3. Java类加载机制以及双亲委派模型

    一.Java类加载机制 1.概述 Class文件由类装载器装载后,在JVM中将形成一份描述Class结构的元信息对象,通过该元信息对象可以获知Class的结构信息:如构造函数,属性和方法等,Java允 ...

  4. pymongo和mongoengine安装和使用教程 包含常用命令行和代码示例 | pymongo and mongoengine tutorial on ubuntu 16.04

    本文首发于个人博客https://kezunlin.me/post/e88f04e5/,欢迎阅读最新内容! pymongo and mongoengine tutorial on ubuntu 16. ...

  5. bash / powershell切换到脚本所在目录

    切换工作目录到脚本所在目录 bash: #!/usr/bin/env sh cd $(dirname $0) #cd $(dirname $(readlink $0)) #soft link powe ...

  6. MapReduce Shuffle 和 Spark Shuffle 原理概述

    Shuffle简介 Shuffle的本意是洗牌.混洗的意思,把一组有规则的数据尽量打乱成无规则的数据.而在MapReduce中,Shuffle更像是洗牌的逆过程,指的是将map端的无规则输出按指定的规 ...

  7. C# read dll config

    public static SqlConnection GetSqlConnection() { Configuration myDllConfig = ConfigurationManager.Op ...

  8. webpack资源处理

    使用上篇已谈过,这篇纯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 ...

  9. vue学习笔记(一): 建立 vue-cli 初始网站

    在安装vue-cli之前,要先安装node.js这个大家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1.安装 vue-cli npm install -g @vue/cli-init 2.初始化一个项目,名为 hcmanage ...

  10. Unity API学习笔记(2)-GameObject的3种Message消息方法

    官方文档>GameObject 首先建立测试对象: 在Father中添加两个脚本(GameObejctTest和Target),分别用来发送Message和接受Message: 在其它GameO ...